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载毛亨曾作《毛诗故训传》。本文从外部经学背景与《》、《传》内在关系两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毛诗》原本是《毛诗故训传》的一部分。因而《毛诗》的作者也应该是秦汉之际的毛亨。

  • 标签: 《毛诗序》 《毛诗故训传》 毛亨
  • 简介:毛诗》是儒家诗论的经典性总结,其中“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学理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早在孔子和荀子的思想中已有与“发情止礼”说相类的诗学观念。“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学观念在《毛诗》文本中得到全面贯彻,其对象、主体、前提、必要性和实现形式等因素在文本中皆有体现。然而,近代以来,学界对“发情止礼”的内涵却存在诸多误读。就此,将其置于《毛诗》的文本语境中,并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 标签: 《毛诗序》 诗学观念 “发情止礼”说
  • 简介:在二"南"中,《毛诗》作者以后妃和夫人为典范,树立了女性规范标准,在十三国《风》中,作者借助对女性行为的批判与赞颂,突显和强化了这些女性规范,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女性礼教体系。在《毛诗》中,作者是通过组诗贯讲、"美刺"以及女性形象礼教化解读来构建其女性礼教体系的。《毛诗》女性礼教体系代表着秦汉《诗》学发展方向,以礼说《诗》,导致《诗》情感的失落;以《诗》传礼,《诗》沦为宣扬女性礼教的工具;学《诗》习礼,促进女性礼教化。

  • 标签: 汉代 《毛诗序》 女性礼教 《诗》学
  • 简介:摘要:《毛诗》借鉴《礼记》和荀子的音乐情感理论强调诗歌抒情的特点和作用,从情感抒发的角度对诗歌乃至文艺的功能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对传统儒家文艺政教理论的突破和补充。《毛诗》在承认诗歌情感抒发需要的同时又以儒家的礼义规范对情感加以限制,巧妙地将诗歌的言志抒情糅合为一体,是两汉诗论文论的一个突破。提高了抒情诗歌在中国文学中的价值和地位。

  • 标签: 毛诗序 政教 儒家 道德
  • 简介: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孔子诗论》所体现的“以人为本”、以“情志”为基础说诗的阐释精神基本上被汉儒搁置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政治伦理意义的发掘。《毛诗》说诗基本上忽略了诗人个体情志,而着意追求诗歌背后所负载的历史沉淀,以求施用于政治。又因二者同为解《诗》之作,前已论及二者思想上的渊源,那么由具体窥见一般,可看到《诗论》与《毛诗》的不同。

  • 标签: 《孔子诗论》 《毛诗序》 “诗” 以人为本 伦理意义 《诗论》
  • 简介:东汉之后,《诗》成为对诗义最为权威的论述,然自北宋欧阳修以来,学者不满汉唐旧注,对《小》、毛《传》、郑《笺》都提出了怀疑,其中对《诗》批驳尤为激烈。朱熹的《诗集传》就是在这个疑经改经、存反序斗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以《二南》、《郑风》的作品为例,探讨朱熹《诗集传》对《毛诗》诗旨取舍的原因。

  • 标签: 《诗集传》 《诗序》 原因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8-07
  • 简介:  《诗大》中说,从《孔子诗论》中孔子授《诗》的内容看,《诗论》与《诗》属于同一诗说系统

  • 标签: 再评价 博竹书 孔子诗论
  • 简介:毛诗》有相对一致的解释思路,十五国《风》、大小《雅》各部分的《》表现出一定的系统性,相邻的《》文也往往有一定的关联度,则其很可能成型于一人之手。三家《诗》本无序、四家《诗》解说有不少歧异,说明《毛诗》非出于诗人、国史、周之乐官、孔子、子夏。先秦时期虽也有以政治教化、伦理道德解《诗》的趋向,但尚未成为普遍原则。《毛诗》与三家《诗》皆以政治教化、伦理道德解《诗》,洗明它们是同一时代的选择。而《毛诗》比三家《诗》有更浓厚的政治教化的意味,则《毛诗》晚于三家《诗》的创立。三家《诗》的创立在高后至文帝时,结合《》《传》关系、《》的资料来源,可以断定《毛诗》的成型在景帝前元二年至中元五年间。

  • 标签: 四家《诗》 异同 《毛诗序》 成型时间
  • 简介:小小的个子,圆圆的脸蛋,活泼又爱搞怪,女孩毛诗画热爱唱歌,更热爱舞蹈。她5岁就开始学习舞蹈,肯吃苦,因为舞蹈给她带来自信和骄傲。

  • 标签: 小学 英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 简介:S.2729号《毛诗音》乃《毛诗传笺》的注音本,撰写于隋,抄写于唐,其所据毛亨传、郑玄笺的《毛诗传笺》本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及传世阮刻本《毛诗正义》相较,异文至夥。本文对其中13处作了详尽考辨,证明《毛诗音》写卷所据为《毛诗传笺》之本字。

  • 标签: 敦煌 《毛诗音》 异文 本字
  • 简介:本文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毛诗正义》点校本的若干校勘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毛诗正义》 校勘
  • 简介:五经博士兴于汉朝,但《毛诗》未立于官学,未有博士之称。至唐代。毛诗博士为国学之官受到关注,史书的解释却说法不一。通过考察唐代国学设置的发展变化,可知在唐代.毛诗博士一称起于文宗时的五经各设博士,是中唐以后国家教育与科举考试推行改革的产物.其影响则延及五代北宋以后。

  • 标签: 毛诗博士 国子博士 五经博士
  • 简介:学术界对《毛诗正义》训诂研究多集中单篇论文中,主要在"文势"、"疏不破注"、释经特点及体例、语法、修辞、词汇及注释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总体来看研究角度相对单一,缺少系统的综合研究。

  • 标签: 《毛诗正义》 训诂研究 综述
  • 简介:<正>我国系统的语法学始于《马氏文通》,这是语言学家所公认的,我看非系统的语法学则古已有之。《毛诗·关睢诂训传》疏:“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又“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训诂学要以文字学、音韵学为基础,然而训诂也要运用语法知识,当语法学和修辞学远没有独立出来的时候,这两个门类的内容,也都包含于训诂学之中。笔者在学习《毛诗》注疏时,发现古代训诂学家在注疏过程中经常运用语法特点解释经传。不揣浅陋,今从《毛诗》注疏中选择39个例句,将其常用语法分为8类,举例如下,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毛诗》 注疏 语法研究 宾语 小雅 及物动词
  • 简介:《诗》之“六义”,汉代以前多认为即“六体”,《毛诗正义》提出“三体三用”说,风、雅、颂为体,赋、比、兴为用,较为理性、清醒地认识到了《诗》的特点,对后世的解《诗》方法有重要影响。

  • 标签: 《毛诗正义》 六义
  • 简介:作为《诗》“宋学”向《诗》“清学”过渡的重要阶段,元、明两代《诗》学在《诗经》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元代《毛诗》学,一方面它直接承继和发扬着宋代尤其是南宋以来朱《传》一系的学说,另一方面也在绍述朱《传》的基础上进行着自觉不自觉的发挥与突破。元代《毛诗》学不仅直接或间接在构建元代文化精神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更深切地肇端了《诗》“清学”的发生。

  • 标签: 元代 毛诗 文化精神
  • 简介:近年来,出版了四种整理本《毛诗注疏》:一是北大本,整理者是龚抗云、李传书、胡渐逵;二是台湾本,整理者是周何;三是《儒藏》本,整理者是郑杰文、孔德浚;四是上古本,整理者是朱杰人、李慧玲。通过以下八个方面的对比,即一,底本的选择;二,通校本的选择;三,对阮元《校勘记》的认识;四,对前人校勘成果的吸收;五,失校和误校;六,标点的破句;七,引号的使用;八,北京大学出版社繁体字本平议,从而得出结论:上述四本之中,由朱杰人、李慧玲整理的上古本是最佳整理本。当然,上古本也不是尽善尽美,仍有提高的空间。

  • 标签: 毛诗注疏 整理本 底本 通校本 破句
  • 简介:谐声材料在考求上古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一方法的利用由来已久,在陈第《毛诗古音考》一书中,为了求证上古音,他重视利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的谐声材料,同时对谐声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文试从这两个方面对《毛诗古音考》中的谐声材料进行分析。从而证明陈第考证古音时对谐声材料的重视和他使用的谐声材料的正确性。

  • 标签: 《毛诗古音考》 谐声材料 《说文》 系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