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埃及政治变局凸显了当代埃及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冷战后埃及青年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教育不公平现象普遍,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青年成家困难,住房问题难以解决;青年性健康及吸食毒品问题令人担忧。青年问题不仅影响到埃及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外交政策的制定,而且关系着埃及社会的稳定,并不自觉地推动了埃及政局的变革。通过对埃及青年问题进行审视发现其实质上是埃及人口问题的衍生品,而且青年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因而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

  • 标签: 埃及 青年问题 人口问题
  • 简介:2012年3月15日,韩国国防部政策室室长林官彬和俄罗斯国防部国际合作次官阿纳托利·安托诺夫在俄罗斯进行了两国间首次国防战略对话,标志着双方军事关系已开始向更深层次的加强地区安全合作、构建地区安全机制等方面发展。作为东北亚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俄罗斯同韩国深化双边军事关系不仅对当事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将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的安全态势及力量对比。一、冷战后双边军事关系不断深化

  • 标签: 军事关系 冷战后 地区安全合作 地区安全机制 东北亚地区 俄罗斯
  • 简介:印度的国际秩序观是指印度独立以来对国际秩序及其发展变化的总体看法、态度和立场。其形成与发展主要基于印度的国家利益,并受国内因素和国际环境影响。冷战结束后,印度的国际秩序观相应出现新的发展与变化,着力于循序渐进地改变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印度的国际秩序观在其政府制定对外政策和指导外交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当今国际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总体看,其主流是积极、进步的,但由于受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限制,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 标签: 印度 国际秩序 和平共处 新兴大国
  • 简介:林晓轩是独生子女,一直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她学习很好,父母、亲戚朋友对她的期望很高。她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学习十分刻苦,与人接触的时间不多。久而久之,性格趋于内向,

  • 标签: 战友 宿舍 大学 冷战 独生子女 父母
  • 简介:二战结束后,国际上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局面,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为标志,整个世界进入冷战时期。日本根据《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将台湾归还给了中国。50年代初,日本政府秉承美国的意志,与台湾国民党政权建立了"外交关系"。日台成为美国围堵新中国大陆的重要伙伴,其间,在美国主导下,日台政治、经济关系跌宕起伏,但相对稳定。至1972年9月,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同时日台"断交"。至冷战结束,日台政治、经济关系也逐渐升温。整个冷战时期,日本维系日台关系的最大因素是其国家利益。

  • 标签: 日台关系沿革 日台和约 日台贸易
  • 简介: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了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正呈现出"一超多强,多边共生"的态势,但是,伴随世界各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世界政治格局正日益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冷战后 世界政治格局 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