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唱片厂与"中国唱片"19551月1日,由上海迁往北京,又由北京迁回上海的人民唱片厂改名为中国唱片厂,品牌也由"人民唱片"改为"中国唱片",图案是天安门和华表。这个品牌在以后的25间(至1979),成为中国唯一的唱片品牌,中国唱片总公司至今仍在使用这个驰名中外的品牌。"中国唱片"对中国人来说,早已不仅仅代表了一家唱片公司的商标和品牌,因为她的唯

  • 标签: 密纹唱片 品牌 新中国 出版发行 广播电台 上海人
  • 简介:中国的唱片事业始于1949。在此之前,中国的唱片业基本上控制在外国人手中,像英商的百代唱片公司、美商的胜利唱片公司(RCA)、中日合资的大中华唱片厂以及高亭、蓓开、长城、开明、太平、北海、百歌、新月、联星等没有生产设备的小型皮包公司。50过去了,新中国的唱片事业有了飞速发展。由五十代的一座唱片厂、一家唱片社,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近300家音像出版单位、数百条盒带生产线、数十座光盘生产厂家、年产值几百亿元的产业规模。50艰苦奋斗,50风雨历程,中国唱片业为人民群众生产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唱片,不仅记载了无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精品,也反映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

  • 标签: 唱片 新中国 大中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 五十年代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简介:广东从东汉时期起就有零星的地方志书。隋唐时期开始有“图经”形式的志书出现.是广东志书的萌芽期。广东专修地方志书产生于宋代,进入发展期,“可考者有i01种”。元代广东志书“有14种”。明代,广东地方志进入成熟期,全省共修地方志224种。清代是广东修志的鼎盛期,全省修志达370多种。

  • 标签: 地方志书 修志 方志编纂 图经 东汉时期 鼎盛期
  • 简介:19577月24日,由巴金和靳以主编的一本纯文学杂志诞生——这就是《收获》,50后的今天,《收获》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杂志之一。早报记者获悉,在《收获》创刊50周之际,《收获》杂志社将在下半年连续推出3期纪念特刊,其中即将发行的第4期《收获》首先刊发了活跃在国内文坛的青年作家作品,同时刊登《收获》许多弥足珍贵的老照片和手迹。

  • 标签: 《收获》 风雨 创刊50周年 文学杂志 作家作品 杂志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1
  • 简介:[热点材料]200812月15日.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50周太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中国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和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在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稚动科技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 标签: 中国科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共中央总书记 科技工作者 科技事业发展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27
  • 简介:我曾经两次听过廖静文做的报告,一次在初中,一次在高中。两次演讲的内容我记不得了,惟一有印象的是廖静文提到徐悲鸿时哽咽的语调。我那时太小,不理解这种感情。十几年后的2002,我又见到了廖静文女士,她的外表让我吃惊。她已过八旬,但头发依然乌黑浓密,皮肤很好

  • 标签: 五十年 徐悲鸿 感情 理解 助听器 紫色
  • 简介:回顾我从医50的历程,虽然自己有了全面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阜阳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变化,亲眼目睹了受我们团队影响的一批批年轻医生已成为我市各学科的骨干和领衔人。我非常欣慰和高兴。我把自己从医50的体会与同仁分享,力图使年轻一代医生更加敬业、精业、守业、奉献。

  • 标签: 从医 感悟 年轻医生 卫生事业
  • 简介:19504月初,我从上海迁到北京,住进了东城区的一所四合院,没搬动过,屈指已搭上五十个年头了。那时我三十才出头,觉得跟上海相比,北京样样都好。头两个月,我跑遍了天安门、故宫和内城的几个公园,外城的天坛和天桥,西郊的颐和园和清华园,还有东安市场和隆福寺。处处都好,看个没有够,赞叹个没有完。是新中国的首都哪!新中国的首都,是该建在北京!

  • 标签: 新中国 天安门 北京 四合院 隆福寺 东城区
  • 简介:<正>五十,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但成都,已全然变了模样。我们今天说成都的变迁,其实是指“两个成都”——五十前的那个,城区面积仅18平方公里;五十后的这个,城区面积约210平方公里(三环路以内)。伸展出10倍多。五十沧桑,大片灰色平房消失了,马路变宽了,城市长高了!流淌的汽车,熙攘的人流,展示着城市鲜活的生命力……每当入夜,当华灯初放,灯海里的成都人守着电视、打着电话、逛着商场、蹦着迪吧的时候,昔日时光的面貌已模糊,未来却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眼前。当年,人们挥着旗子迎接解放军进城,万众所向的是和平,是一个安定的生活,现在,人们看网上新闻,关心国际金融动荡,掐指暗算什么时候能买汽车、房子……五十的变化,绝不是能用几篇文章、几幅图片说得清楚的。然而,当喝足了盖碗茶的老人漫步成都街头时,我们仿佛又觉得时光凝住了,那凝固在皇城坝子民骨髓中的那份从容、那份知足、那份对生活永不止息的向往,是短短五十改变不了的。

  • 标签: 五十年 国际金融动荡 三环路 生命力 成都人 网上新闻
  • 简介:<正>余家籍河北省衡水县,世代务农.余9岁入小学,始识文字,后因家贫辍学.1937芦沟桥事变起,日军南下侵占了家乡,农村破产;难以耕种.1938我15岁随乡亲来北京琉璃厂恒古堂古书店当学徒.业师于聘斋是河北深县人,系清末著名学

  • 标签: 书林 五十年 古籍 古旧书刊 藏书家 琉璃厂
  • 简介:<正>幼时,是贝叶文献中千百部傣族诗歌传说中如梦似幻的故事,是傣家数不清的佛寺里栩栩如生的壁画,是傣家人热爱生活的节庆欢乐,把我造成了一个爱做美梦的小姑娘。有时在奶奶的筒裙上,有时在妈妈的被窝里,有时在爷爷诵经的佛寺里,我常常沉浸在那些使我着迷的故事中,幻化为一个个以我为主角的梦,舞彻梦境……滋养了我酷爱舞蹈的性灵。是因为生活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盛宴”,我是一个在傣文化“蜜糖”中灌养长大的傣家女儿!

  • 标签: 刀美兰 热爱生活 如梦似幻 十年 吴晓邦 国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