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野生来源TW(TianjinWild,TW)近交小鼠的主要生理、血常规等指标。方法分别选用F28和F29代TW近交成年雄性小鼠25只,雌性小鼠31只,检测动物的主要生理、血常规指标。结果TW小鼠体重雌雄差异无显著性,脏器指标中雌雄性比较仅肾脏重量、肾脏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常规检测指标中,雌雄小鼠在WBC、MCV、MCH、PLT、MONO等5项指标的均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他各项均无差别。与ICR、KM、NIH及BALB/c等通用实验小鼠指标比较,TW小鼠的脾脏、脾脏系数和血小板均高于或多倍高于这些通用小鼠品系。结论TW小鼠在一些主要生理指标上与通用实验小鼠品系不同,呈现自身特点。

  • 标签: TW小鼠 脏器系数 血常规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的检测方法用于近交小鼠的遗传检测。方法根据近交小鼠的H-2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探针,并标记生物素,利用微孔板Southern杂交技术,使探针与模板DNA杂交,再加入亲和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酶显色反应,通过酶标仪检测杂交结果,以确定近交小鼠的基因型。结果57BL/6和C57B:/10为H-2^b型;DBA/2和Scid为H-2^d型;615和C3H为H-2^k型;NCPC/2、TA1、TA2和T739均为H-2^b型。结论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可以确定近交小鼠的基因型。该检测方法简便、易行,检测结果客观,可以应用于近交小鼠的遗传检测。

  • 标签: SOUTHERN杂交 H-2基因 近交系 小鼠
  • 简介:目的研究中国版纳小型猪近交动脉的异种靶抗原α-Gal的分布和半定量分析,为研究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和异种生物材料提供资料。方法通过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象分析对10头版纳小型猪的四级动脉进行α-Gal的分布和半定量研究。结果(1)各级血管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阳性表达明显,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细胞未见表达,外膜有微弱表达;(2)图象分析显示,管径越细,其内皮细胞的表达越高(P<0.01),各级动脉内皮细胞阳性表达的面积密度比的组间差异显著(P<0.01),t检验发现每两组间的动脉内皮细胞阳性表达面积密度比相差显著(P<0.01)。结论(1)版纳小型猪动脉内皮细胞均有异种抗原α-Gal分面,但是分布不均匀;(2)微血管血栓是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重要环节,小型猪的异种器官移植,彻底解决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是防治微血管栓塞。

  • 标签: 中国版 纳小型猪 近交系 动脉异种移植 靶抗原
  • 简介:长爪沙鼠具有脑血管变异缺失的特性,是脑缺血研究良好的模型动物。普通长爪沙鼠群体中模型成功率低,影响研究结果稳定性,不符合实验动物福利要求。我们团队在证实脑血管Willis环(circleofWillis,COW)变异缺失具有遗传性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定向选育建立了脑缺血高发群体,进而通过全同胞近亲繁殖的方式,建立了脑缺血模型近交,其COW缺失率达76.62%,模型成功率达到88.89%。此外,建立了近交微卫星DNA和生化位点遗传检测方法,分析了长爪沙鼠脑缺血模型近交动物的生长发育和血液生理生化等指标,为该模型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我们还发现,VEGFA基因、AKT/PI3K和Notch信号通路在长爪沙鼠脑血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方法筛选获得4个与长爪沙鼠脑血管发育相关的基因。长爪沙鼠脑缺血模型近交的培育成功解决了模型发生率低的问题,减少了动物使用量,提高了研究结果可信度和稳定性,促进了相关机制研究。

  • 标签: 长爪沙鼠 脑缺血 近交系 抑制消减杂交
  • 简介:目的克隆版纳微型猪近交(BMI)不育和可育公猪TDRP1基因,分析其序列及mRNA表达水平上的差异,预测其蛋白质功能,并检测该基因在可育公猪中的组织表达分布情况。方法以猪NM_001198925序列为模板,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T-PCR方法结合测序获得TDRP1的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PCR方法检测TDRP1在不育和可育公猪睾丸中的表达规律,分析该基因在可育公猪17种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获得了BMITDRP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GenBank登录号:KJ186786),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编码186个氨基酸,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Mw)为20.49×10^3,等电点(pI)为5.86,无信号肽,有94.1%的概率位于细胞核,含有1个亮氨酸富集的核输出信号。不同物种的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猪TDRP1与人、恒河猴、小鼠和大鼠等哺乳动物的TDRP1相似性在73%-83.2%之间,其中与人、恒河猴的相似性较高。mRNA表达分析表明,TDRP1在BMI不育和可育公猪睾丸间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在精囊腺和前列腺中高表达,在睾丸和小脑中中度表达,在大脑和肾脏中低表达,在其余组织中不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BMITDRP1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序列并发现了BMI特有的2个SNP位点;TDRP1基因在BMI不育和可育公猪间序列完全一致,睾丸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多组织转录谱分析表明该基因存在明显的组织差异表达现象,在精囊腺和前列腺中有较高表达量,为深入研究TDRP1基因在精子发生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精子发生相关蛋白1 精子发生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特性
  • 简介:目的获得版纳微型猪近交(BMI)SRY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分子系统进化研究。方法以看家基因GAPDH为内参,对BMI猪的SRY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并应用Lasergene、Bi-oEdit、ClustalX、MEGA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同鲸鱼、海豚、鹿、绵羊、牛、海豹、马、海象、熊猫、人、驴、熊、猫、虎和美洲豹等15个物种相应SRY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NJ和ME法对其编码区氨基酸序列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BMI猪SRY基因编码区序列长711bp,编码23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GU991615。BMI猪与鲸鱼、海豚、鹿、绵羊、牛、海豹、马、海象、熊猫、人、驴、熊、猫、虎和美洲豹的SRY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3.7%、82.8%、78.4%、78.0%、76.9%、73.3%、73.1%、73.0%、72.9%、72.7%、72.7%、72.2%、71.6%、71.3%、70.8%,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2.8%、54.5%、67.3%、64.5%、61.5%、61.9%、59.5%、61.4%、62.0%、59.1%、59.0%、62.0%、59.6%、59.6%、59.2%。结论BMI猪同鲸鱼等15个物种的SRY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和相应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NJ和ME方法聚类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表明,BMI猪与牛、绵羊、鹿聚为一个分支,符合分类学地位,它们分别为偶蹄目下的猪科、牛科和鹿科动物。

  • 标签: 版纳微型猪近交系 SRY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树
  • 简介:长爪沙鼠是具有糖尿病潜质的实验动物,但普通群体中糖尿病发病率很低,远远不能满足研究需求。我们在前期进行长爪沙鼠近交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其中一个分支具有高血糖的特性,因此对其进行了定向培育。经过20代全同胞近亲繁殖,获得一个自发性Ⅱ型糖尿病模型近交,该品系动物具有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多器官病变和多个糖尿病相关基因表达异常等糖尿病典型特征,其糖尿病特征模型比率达到60%左右。我们利用该模型进一步开展发病机制研究,发现肥胖型糖尿病和非肥胖型糖尿病具有脂肪组织分布和细胞大小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证明糖尿病长爪沙鼠近交是理想的Ⅱ型糖尿病模型,将为糖尿病发生机制、脂肪组织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糖尿病敏感药物筛选等诸多糖尿病相关的研究提供新材料和新思路。

  • 标签: 长爪沙鼠 Ⅱ型糖尿病 肥胖 瘦素 脂联素
  • 简介:对中国云南西部高山地区的大型地衣进行了调查。采集地衣标本400余份,鉴定为46属86种,其中40种在朝鲜半岛有报道。所有采集的标本现保藏于顺天大学韩国地衣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

  • 标签: 生物资源 地衣 云南西部 中国
  • 简介:高秆隐性恢复(eR)同原恢复(R)相比,分蘖力下降、生育期缩短,株高、穗颈、叶片长、倒一节间和倒二节间都显著增长,使得eR在制种时不必施用赤霉素.利用eR组配的e-杂交稻同其不含eui基因的原杂交稻相比,只有一个eui隐性单基因的差异,使e-杂交稻的株叶形态和构成产量因素同原杂交稻十分相似,且具有千粒重增大以及植株速生、快长、早熟等特点,使利用eR组配的e-杂交稻具有一定增产潜力.

  • 标签: 水稻 高秆隐性恢复系 特征特性 育种 生物学特性 E-杂交稻
  • 简介:为阐明内蒙古白粉菌区组成特点、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对其区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区中含有10种以上的属为白粉菌属(Erysiphe)、单囊白粉菌属(Podosphaera)和高氏白粉菌属(Golovinomyces),3属共104种,占总种数的84.55%。根据地理分布资料,内蒙古白粉菌可划分为世界广布种(13.82%)、北温带成分(26.83%)、旧世界温带成分(17.07%)、温带亚洲成分(5.69%)、地中海—西亚及中亚成分(2.44%)、东亚—北美成分(4.88%)、东亚成分(18.70%)、中国特有种(8.12%)和北美成分(2.44%)等9个分布型;内蒙古白粉菌区表现出明显的温带区特征,并且东亚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在区亲缘关系上与甘肃、吉林和新疆较为接近,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区较为疏远。

  • 标签: 白粉菌科 地理分布 相似性系数
  • 简介:本研究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林型、土壤剖面的森林土壤真菌进行分离鉴定,从而为建立森林真菌资源库提供种质资源,并为森林生物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该地区6个不同林型中,采用“之”形路线及土壤剖面取样法多点采集土壤样品,按照标准方法初步分离鉴定出真菌28个属,其中包括1个中国新纪录属,即球壳属(Sphaerodes)。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真菌区与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剖面层次密切相关:美人松落叶松林、红松阔叶林和红松云冷杉林土壤真菌的种类明显多于鱼鳞云冷杉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带;土壤不同剖面层次上的真菌种群数量高低依次为落叶层〉腐殖质层〉土壤层;同一林型下不同土壤层面上优势菌属的组成也具有一定的差异,且不同层面上也存在着其特有的优势菌属。

  • 标签: 长白山 森林土壤 真菌区系
  • 简介:目的检测HighFive昆虫细胞对BALB/c裸鼠致瘤性情况,以确保其作为疫苗生产细胞株的安全性。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HighFive基础细胞库细胞试验组、HighFive最高限制代次细胞试验组、HEp-2细胞阳性对照组、CEF细胞阴性对照组和不作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组,用细胞悬液背部皮下接种裸鼠。3周和12周后对裸鼠解剖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其是否有肿瘤形成。结果阳性对照HEp-2细胞组裸鼠接种后3周注射部位形成结节,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鳞状细胞癌;阴性对照CEF细胞组和HighFive细胞组均无结节形成,接种后12周经解剖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无肿瘤形成。结论基础代次和最高限制代次HighFive细胞均不具有致瘤性,可安全地应用于疫苗生产。

  • 标签: 致瘤性 裸鼠 HIGH Five细胞
  • 简介:对长白山地区黏菌区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含20种以上的大科有5个,分别为绒泡菌科、团毛菌科、钙皮菌科、发网菌科和筛菌科,共含195种,占总种数的92.86%;含10种以上的属有绒泡菌属、团网菌属、筛菌属、双皮菌属、团毛菌属、钙皮菌属和发网菌属,共含144种,占总数的68.57%.从物种的区成分上看,世界分布和北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二者占总种数的66.66%.另外,特有成分也较多.说明长白山黏菌区丰富多彩并具有特色.

  • 标签: 黏菌 区系组成 特有种 长白山
  • 简介:为了探讨小麦-冰草(Agropyroncristatum)衍生3228的多粒(66~82粒/穗)特性在育种中的可利用性,本研究以3228与黄淮冬麦区5个主栽品种进行杂交,并将其杂种F1分别种植于北京、陕西和四川,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及AD模型对主要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在研究的6个产量性状中,均存在极显著的加性方差比率,普通广义遗传率在产量性状的遗传中所占比例较大,所有性状的遗传均存在加性和环境的互作。特别值得指出的是,3228在穗粒数方面具有极显著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在穗长、小穗数方面也具有极显著的加性效应,说明利用该种质对于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小麦-冰草衍生系3228 多粒 产量性状 遗传分析 可利用性
  • 简介:用350Gy剂量的Co^60-γ射线照射水稻三保持813B种子,获得巨胚突变体,命名为巨胚813B(简称813geB)。用巨胚813B回交813A育成特种稻不育——巨胚813A(简称813geA)。对巨胚813B及巨胚813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巨胚813A与813A的主要农艺性状、雄性不育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均无明显差异。巨胚813B与813B具有相似的农艺性状,但绝对胚重由0.61mg提高到1.36mg,相对胚重由2.70%提高到6.96%。巨胚813B糙米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比813B高。其中蛋白质含量9.77%,比813B提高了8.80%;粗脂肪含量5.28%,比813B提高了87.23%;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有提高。利用巨胚恢复与巨胚813A可纽配成巨胚杂交稻。

  • 标签: 特种稻不育系 巨胚813A 营养分析 诱变育种
  • 简介:根据多年来对安徽省四大茶区节肢动物与鸟类的考查结果,探讨了茶园节肢动物与鸟类区的组成、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以及优势种的生态对策,分析了主要害虫与天敌之间的互作关系,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以强化生态控制的思路。

  • 标签: 安徽茶区 节肢动物 鸟类 区系 生物多样性
  • 简介:目的:建立无线粒体DNA(mtDNA)的人肺腺癌ρ^0A549细胞。方法:在含50ng/mL溴化乙锭(EB)、100μg/mL丙酮酸钠和50μg/mL尿嘧啶核苷的RPMI1640细胞培养基中传代培养A549细胞;用低剂量EB连续诱导培养35d后,采用光镜观察、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印迹鉴定无mtDNA的ρ^0A549细胞;采用MTT法测定ρ^0A549细胞增殖曲线。结果:倒置显微镜下野生型ρ^+A549细胞为多角形,ρ^0A549细胞形态呈拉长枝状;qPCR结果显示,低剂量EB诱导35d的ρ^0A549细胞中无mtDNA的存在。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ρ^+A549细胞中能表达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SDHA和ATP5A,也能表达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MT-COXI和MT-ATP6;ρ^0A549细胞中无MT-COXI和MT-ATP6蛋白表达,但核基因编码的SDHA和ATP5A蛋白能够正常表达。MTT结果显示,与ρ^+A549细胞相比,ρ^0A549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和鉴定了无mtDNA的人肺腺癌ρ^0A549细胞,为后续探讨mtDNA缺失或突变与人肺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线粒体DNA 缺失 肺腺癌 A549细胞系
  • 简介:以内蒙古中东部地区61份绿豆品种大明绿选后代为研究材料,通过对农艺性状的多样性及通径分析,明确了后代品系遗传类型及高产群体性状特征。结果表明,大明绿后代品系间性状差异显著,单株荚数变异系数最大为31.61%,其次为单株粒重28.05%,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多样性指数为单株荚数2.02,每荚粒数2.01,百粒重1.89,单株粒重1.96。后代品系主要有6种类型,各性状对单株粒重影响大小依次为:单株荚数〉每荚粒数〉百粒重〉节数〉株高。高产类型品系主要特征指标为单株粒重超过15g,单株荚数超过30荚,每荚粒数8~10粒,株高48~60cm,节数9~10节,百粒重可根据不同需求制定标准。

  • 标签: 绿豆 系选后代 多样性 高产
  • 简介:目的建立实验红鲫C1HD生化遗传标记。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垂直电泳法,分析实验红鲫C1HD与普通红鲫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同工酶。结果实验红鲫C1HD和普通红鲫血清蛋白电泳可分离出25条以上蛋白带,分为A、B、C等3个区段。在A、B区段,实验红鲫C1HD分别具有SP-A1谱带和SP-B1、SP-B3-8谱带,但缺少SP-A2、SP-A3和SP-B2谱带。实验红鲫C1HD具有8条SOD同工酶电泳谱带,比普通红鲫多出SOD-3、SOD-8两条特征带。两种红鲫均具备MDH-1、MDH-2和MDH-3电泳谱带,且带型一致;普通红鲫额外具备MDH-4和MDH-5两条电泳谱带。结论血清蛋白SP-A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SOD-8电泳谱带可以作为实验红鲫C1HD的生化遗传标记。

  • 标签: 红鲫 C1HD系 血清蛋白 同工酶 生化遗传标记
  • 简介:铁观音、黄棪和福鼎大白茶分别是我国乌龙茶和红绿茶育种中的骨干亲本,由它们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优良品种,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及构建指纹图谱将有助于今后茶树育种工作中骨干亲本的合理利用和品种权的保护。本研究利用40对SSR引物对我国乌龙茶骨干亲本铁观音、黄棪及其衍生品种()和红绿茶骨干亲本福鼎大白茶及衍生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4份供试品种()的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4,平均遗传距离0.58,表明我国茶树主要骨干亲本及其衍生品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较大的遗传变异,且90%的遗传多样性来自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聚类结果表明两套品种()各自聚为一类,遗传结构分析也显示两套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其中稳定性和多态性俱佳的5对引物组合构建了供试材料的数码指纹图谱。

  • 标签: 骨干亲本及衍生品种(系)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指纹图谱 SSR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