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概没有任何东西比死亡更可怕和更不可捉摸的了。同样,也没有任何比机体(包括人)的死亡更为不可避免的东西了。个体生物的长生不死是不存在的。有生必有死,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在走向死亡!但是,佛教是积极的宗教,对生死的看法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 标签: 生死 存在 佛教 宗教 个体 个人
  • 简介:由海波撰写的《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一书陕西人民出版社于2009年开春再版。全书共25万字,结合死亡研究的特点布局谋篇,整体上运用历史和逻辑结合的研究方法,局部采行社会学、心理学、考古学等学科进路,以中国佛教死亡观的历史过程为纵轴,以死亡学的基本出发点为横轴,把死亡还原到实存领域来看在中国佛教死亡观的建立、发展及影响。

  • 标签: 中国佛教 死亡观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9年 布局谋篇 社会学
  • 简介:死亡,是哲学与宗教产生的重要根源。唐初道士成玄英通过对先秦道家死亡智慧的自觉回归,指出人类自我死亡具有必然性和本然性,并在生存是牢狱、死亡是解脱思想的指引下,要求人们安生顺死以尽天命。

  • 标签: 成玄英 死亡思想 道士 道家
  • 简介:九年前的9月13日下午2时,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被告人杜可平,目无国法,胆大妄为,在短短的13天时间里,连续四次疯狂投毒,致使25人中毒,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余万元的严重后果,其手段极其残忍,性质极其恶劣。

  • 标签: 投毒 疯狂 死亡 坟墓 变态 中级人民法院
  • 简介:以国内部分重点高校2006-2010年非正常死亡的475名学生为基础数据,探索中国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特点与规律。结果发现:(1)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每年每10万人,下同)为4.94,自杀率为2.37,自杀死亡占非正常死亡的47.2%。(2)本科生非正常死亡率为4.69,硕士生为5.97,博士生为4.82,硕士生非正常死亡率较高。(3)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和自杀率远低于同龄人。(4)把非正常死亡原因分成疾病原因、意外原因、人为原因、自杀、不明原因等五类,其中自杀死亡所占比例最大。(5)在意外原因导致死亡中,因车祸造成的死亡所占比例最大,为47.4%;其次是溺水死亡,因中毒、高坠、火灾、触电等造成的死亡所占比例较少。减少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工作重点是:通过心理危机知识宣传和教育及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一步降低自杀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避免交通事故、加强自我防范意识的安全教育,以减少意外伤害死亡

  • 标签: 大学生 非正常死亡 自杀死亡
  • 简介:理论分析表明道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有关生死的智慧,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因死亡带来的恐惧和焦虑.但此假设并未得到来自实证研究方面的任何证据的支持.本文通过三个实证研究对此结果进行了考察.研究一发现道家人格多个维度与死亡焦虑多个维度显著相关.研究二不但复现了上述结果,还发现:与启动死亡焦虑条件相比,在未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人格与死亡焦虑间相关系数显著的个数更多,绝对值更大.研究三发现:词汇性质与启动的交互作用显著.在启动死亡焦虑的条件下,道家与儒家词汇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中性词汇.结果表明:道家人格具有对抗死亡焦虑的作用,但在应对特质与状态性质的死亡焦虑中,道家人格表现出了独特的时间特异性.

  • 标签: 道家 道家人格 死亡焦虑
  • 简介:逢年过节,我们彼此都要说上几句祝福的话,我也不例外,我就收到了不错的一个短信,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短信是这样的:“人生无需惊天动地,快乐就好;友谊无需甜言蜜语,想着就好;金钱无需车载斗量,够用就好;朋友无需遍及天下,有你就好。”这几天,我去看望了几个在病苦中的教友,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给我的触动很深。

  • 标签: 基督教 生活 利益 死亡 快乐 教友
  • 简介: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法治社会是执政党和政府统筹社会领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逻辑关系。从根本上讲,社会建设是在与国家建设的联动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的,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要,由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治理主体进行的持续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和过程。社会治理主要从制度层面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建设必须要在社会领域构建一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一元主导、多方参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互动式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法治社会建设是关乎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是人治取向还是法治取向的关键问题,也是破解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社会建设 社会治理 法治社会 国家与社会
  • 简介:本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十大表现和十大矛盾现象的分析,论述了和谐社会社会公平的相对性;论述了社会公平性的评价标准及构建和谐社会格局的理性标准、和谐社会保障的价值标准、和谐社会基础的协调标准、和谐社会机制的平衡标准、和谐社会能力的实用标准、和谐社会环境的评判标准等问题,以求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 标签: 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 评价标准
  • 简介:有学者说宗教常常是用虚幻的许愿来吸引人,无论进天堂还是上西天都是一种引诱。其实,即使宗教真的有引诱的一面,也不能完全否定引诱的价值。引诱人们弃恶从善,引诱人们利益社会,引诱人们保护生命,引诱人们获得清净心,引诱人们由心净而达国土净,引诱人们从容面对死亡,这引诱之作用不可谓不大。中国禅宗祖师与净土宗祖师,按照众生不同的根器,利用“黄叶止啼”的权宜之教,使难以直接领悟佛法的众生,逐步接受佛法,从容面对死亡,这本身就是智慧。

  • 标签: 佛教 死亡 智慧 黄叶止啼
  • 简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扬弃了“拉美”发展理论的弊端,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 标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展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永恒的生命主题和价值追求。中国古代先哲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提出“和谐”思想,传统“大同”社会就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在实践层面的集中反映。而时代的局限性决定了传统“大同”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发展的层次性、所秉承的核心、社会运行保障制度等三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

  • 标签: 大同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差异性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顺应世界潮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使命和适应我国社会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有着内在的、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能性、可行性。

  • 标签: 社会主义 和谐 理念 笔谈 历史必然性 执政地位
  • 简介: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曾于2004年4月举办“2004年国际佛教论坛”,热烈讨论的议题是“佛教观点论死亡”。继续这一讨论,该青年总会将于200.5年1月1日至2日分别于吉隆坡、槟城举办第二场专以“死亡的智慧”为主题的佛教当代关怀研讨会,反应热烈,已有逾五百人报名参加。研讨会将分成“死亡的真相”、

  • 标签: 佛教 青年会 智慧 关怀 观点 马来西亚
  • 简介: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控制。要通过法律、道德、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社会控制手段来促进社会和谐构建;要把硬控制与软控制、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静态控制与动态控制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 标签: 和谐社会 构建 加强 社会控制
  • 简介:<正>社会价值选择问题,既是决定社会发展方向的根本问题.又是每一个特殊民族、国家和社会在其社会变革中所不得不解决的首要问题。今天,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本身所肩负的复杂历史使命.决定了社会价值选择是中国社会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转型时期所必然产生的价值冲突和价值困惑,使得社会价值选择成为顺利实现中国社会转型所必须解决的现实课

  • 标签: 价值选择 社会价值理想 中国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价值体系 现代价值观念
  • 简介:我国当前社会矛盾主要是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的内容和核心具有利益性;我国特殊的国情不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一些社会矛盾表现得特别复杂和严峻。而且还具有解决起来难度相当大的特点;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多,社会矛盾互动方式趋于激化。正确解决和处理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各种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群众利益的长效机制。

  • 标签: 社会矛盾 特点 和谐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社会和谐思想的批判继承,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设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在论述和谐社会理论渊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小康社会”、“大同社会”和空想社会主义“和谐制度”的异同,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地位,探讨了国家在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 标签: 小康社会 大同社会 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