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能力的测量,准确地说,包括能力的结构本身的研究及其测量。然而,心理测量及其有关的多变量方法的历史表明,两者的研究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1927年,英国的Spearman及其同事Pearson等人的工作,可算得上是这一领域的开端。他把因素分析作为心理分析的技术,提出了"普通能力的

  • 标签: 联想测验 能力测验 基本能力 心理测量 能力倾向测验 空间关系
  • 简介:目的:探索中小学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结构,并编制教师学习调节模式问卷。方法:根据访谈研究的结果,在参照以往成果的基础上,编制教师学习调节模式初测问卷;根据523份有效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625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和层次回归分析进行验证。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由自我导向、任务导向和外部导向三个维度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了教师学习调节模式的构想效度;内部一致性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该教师学习调节模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结论:教师学习调节模式是一个三因素的结构

  • 标签: 教师 学习调节模式 自我导向 任务导向 外部导向
  • 简介:旨在探索组织变革背景下团队主动性行为的结构,并开发出相应的测量工具。首先对20家企业的27位高管进行了深度访谈,然后按照扎根理论思路对获取资料进行细致分析,探索团队主动性的结构,再按照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程序开发团队主动性的测量问卷,并以来自60家企业的70个团队(共292位成员)为对象进行了测验。研究发现:团队主动性的主要维度包括群策、协作和适应。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测量工具有着良好的信度和构思效度。

  • 标签: 组织变革 团队主动性 构思效度
  • 简介:按照主编杨宜音女士的设想,这一辑本来是想以中国文化相关的测量研究以及在文化的视角下重审测量中一些问题作为焦点来会集华人学者原创的论文,然而,这并不是非常不容易之事。历时几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可喜的结果。这一辑的论文,至少可以引起我们对相关研究现状的反思讨论。心理测量从来就不仅仅是一系列数学模型算法,它与文化如影相随,如胶似漆。心理测量不同于物理测量,物理测量多为直接测量,其对

  • 标签: 反思卷首语 回顾反思 心理测量
  • 简介:CAD模型假定三种道德情绪(轻蔑、愤怒和厌恶)都是由对于特定道德领域(社会性道德、自主性道德和圣洁性道德)的违背而引发的。本研究认为这种道德情绪联结可以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供新的解读。为此,本研究通过两个研究验证了CAD模型在中国文化背景中的适应性,以此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研究1采用自编的174题道德事件量表,通过西方面孔表情图片测量情绪反应。结果显示,量表的有效性和CAD模型都只得到部分验证,这可能与用表情图片测量情绪产生的混淆有关。研究2采用修订的156题道德事件量表,通过亚洲面孔表情图片和文字测量情绪反应。结果表明,修订的量表适用于道德情绪联结的测量,在中国文化背景中,CAD模型同样成立,同时,用文字测量情绪的方式要优于用表情图片测量

  • 标签: CAD模型 道德领域 道德情绪
  • 简介:信任之于个人生活社会存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已有研究似乎并未能使我们更真切地理解信任本身。通过批判性反思以往经验研究概念化信任的不同进路及其弊端,本文发现信任绝不只是一种基于结果预测、利益计算或理性选择的认知判断现象,而是一种有其认知、情感行动维度的社会事实,它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情感。与此相对应,所谓信任危机的实质也绝不只是人们从理性计算或认知判断而来的普遍的彼此互不放心,而是一种充斥于全社会的存在性焦虑或恐惧。这种焦虑或恐惧的根源,在于不恰当的社会结构安排、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设计和不友善的社会生存氛围。因此,信任危机的治理,面对的不只是一种"社会病态",更是一个"病态社会"。

  • 标签: 信任 信任危机 社会情感 存在性焦虑 结构性处境
  • 简介:“神魔小说”作家在布局安排小说情节时,大都采用了天—地—天结构形式,即小说情节以“天界”神仙活动或神仙“创生”神话为起首,以主人公“尘世”活动为主体,以主人公功成圆满,回归“天界”为结局。这种结构方式被众多作家普遍采用并非偶然。通过天—地—天结构,小说作者可以借用神仙的“预知性”来统筹安排材料,使小说情节时空跨度极大却始终有理有序。同时,天—地—天结构也使作者得以利用活跃其间的神仙群来推动故事发展,并丰富小说情节。而天—地—天结构的使用,又是道教神仙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诸种特性密不可分

  • 标签: 神魔小说 小说主人公 小说情节 《西游记》 《封神演义》 道教
  • 简介:文章研究梳理了道德认知研究中的测量方法的理论脉络及其演进。道德认知的测量始于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临床访谈法。后来者从中汲取精髓,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道德认知测评,比如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以及林德的道德判断测验。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研究者将实验测量方法(比如IAT)用于道德认知测评。文章研究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的优势和劣势,并对未来的道德认知测量作出展望。

  • 标签: 道德认知 测量 内隐联想测验
  • 简介:学业情绪是在学业情境中体验到的情绪,是一个多成分、多维度的概念,并对学业情境有依赖性、从2002年始,一些学业情绪测量工具相继问世,它们在推动学业情绪研究发展的同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寻,包括自陈量表的局限性、跨文化效度,以及如何处理情绪、认知和动机的关系等。未来的研究取向在于对学业情绪结构的确定、对测量工具的完善以及对研究方法的整合。

  • 标签: 学业情绪 测量工具 跨文化效度 学科特殊性
  • 简介:唯物史观的结构分析方法和过程分析方法是我们解读“中国问题”的两个基本的哲学分析框架,其中有两个值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关注的根本性问题。首先是“结构转型”:结构分析方法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马克思讲的经济社会结构和恩格斯讲的“平行四边形”的合力结构不同,中国历史形成并遗留下来的是社会层级结构

  • 标签: “中国问题” 结构转型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总问题 经济社会结构 结构分析方法
  • 简介:京房八宫卦结构意蕴新探俞齐煜京房八宫卦次,是易学研究的一个大谜。马王堆帛书《易经》的出土,为揭开谜底提供了根据。刘大均先生据此将帛本王粥今本对比后,发现了京房八宫卦的独特之处:“京氏横向的八组卦(由‘本宫’八个卦至‘归魂’八个卦),都是由四对互‘...

  • 标签: 八宫 六十四卦 京房 逻辑规则 意蕴 《良》
  • 简介:为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对智能、思路、钻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机制,以及对知识通过思路(信息加工形式)转化为智能和创造力之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新观点;”形成智能模式图,以沟通人脑智能与人工智能。

  • 标签: 大科学观 信息流 智能机制 思路 灵感 创造力
  • 简介:利用重新修订非特指行业的雇主品牌量表,以求职倾向为因变量,通过两个有递进关系的研究,证实不仅雇主品牌结构的功能特征正向影响求职倾向,雇主品牌结构的象征特征求职者追求的理想自我形象一致性也正向影响求职倾向,表明人们求职时既注重满足个人物质利益的雇主品牌功能特征,也关注求职企业雇主的特征风格自我理想形象的契合。

  • 标签: 雇主品牌 功能特征 象征特征 理想自我形象-雇主品牌象征特征一致性 求职倾向
  • 简介:基于日常经验取向,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自我责任归因推断的心理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对382名被试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自我责任归因推断结构是一种一元单向决定模式,即“责任推断→责任情感→责任行为”。(2)个体倾向于较多地将挫折或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可控起因,而较少归因于不可控起因。(3)个体在进行自我责任推断时,可控性程度仅对责任的大小构成影响,并不影响对是否承担责任的推断。(4)在自身应为挫折或失败承担责任时,个体在情感体验上较多自我责备,较少自我同情;在行为反应上,较多积极应对,较少甚至不大会消极应对。

  • 标签: 责任 自我 责任归因 责任推断 心理结构
  • 简介:编制一套“成就动机问卷量表”对成就动机研究、人员培训与人员选拔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量表主要依据高成就动机者的十三个方面特征确定测验项目.以某地区机械、电子、轻纺等九家单位抽取了138名管理人员进行了施测,为了比较,抽取了工人(50名)、大专生(48名)进行施测,结果表明,本量表折半信度和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都达到要求,测验得分评定结果有相关,企业管理人员测验平均得分大专生、工人的测验平均得分有显著差异,而大专生工人之间无显著差异,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抽取了八个因素作为企业管理人员成就动机结构的主要成分.

  • 标签: 成就动机理论 企业管理人员 高成就动机 大专生 显著差异 问卷量表
  • 简介:王传旭、邱章乐新出版的《思维测量学》,是一门研究思维评估的科学,是在广泛吸收心理学、思维科学最新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测试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的一门学问。它虽是从心理计量学脱胎而出的,但由于借助了我国近20年来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教育技术等许多先进技术,故它的起点要高于传统的心理测量学,成为相对独立的一门新兴科学,是我国思维科学系统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从理论上、技术上和操作层面上分析介绍了这部130余万字的恢宏巨作在思维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和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思维测量学 思维科学 体系创新 实践应用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外的偏见测量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起始阶段、外显问卷测量阶段和内隐测量阶段。

  • 标签: 偏见 偏见测量 偏见来源
  • 简介:在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跨文化心理测量都是研究文化行为间关系的重要方法。文化有多种面相,包括:(1)文化地区内众人认同的心理特征;(2)被广泛认定为在文化地区内十分普遍的心理特征;(3)地区文化的历史、制度、自然与人为生态。这些文化变量间只有松散的联系。此外,研究者可以在个人和文化层次测量文化心理变量。文化内容的各种面相和在不同层次测量的文化变量经常发生互动,动态地影响行为。在本文中,我指出文化变量的多样性及其互动对跨文化心理测量在概念和方法上的启示。

  • 标签: 跨文化测量 文化面相 多层次分析 文化与心理
  • 简介:在文化理论领域中,雷蒙德·威廉斯所提出的'感觉结构'概念有着显著而持久的影响性。它已经从其本源意义升华成为一种理论性的概念。重新评估这一概念的目的是根据它在当代批评领域用语中的最彻底的重新部署来重新审视威廉斯著作中这个术语的原初阐释。当代批评领域作为一个松散的思想组织,已经被贴上了'情感转向'的标签。这种所谓的转向标志着文化理论领域的重心明显转移,它远离了先前的结构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共同努力朝思考抽象的、难以量化的、具现经验的情感领域发展。我的观点是这种转向可以回归到威廉斯,尤其是威廉斯的语言学思考,也许可以证明在今天重新思考文学研究领域情感的关系是特别富有成效的。

  • 标签: 雷蒙德·威廉斯 感觉结构 情感结构
  • 简介:<正>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元素(原子)构成,元素又是由基本粒子(质子、电子)等构成。由于不同性质以及数量的基本粒子,按照一定规律,组成不同结构,时时刻刻运动变化,从而生成纷纭多姿的花花世界。《周易》有一个辩证符号系统,由相反相成的两个被称为“爻”的符号(“一”和“——”),组成反映客观现象的四个“象”和八个“经卦”,再由此经卦两两相合,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用以表达先贤对世界的认识,反映复杂多变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创立爻、卦的伏牺以至文王,未必知道世界是由基本粒子和元素构成,然而《周易》的符号系统及其辩证演变规律,则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粒子构成元素,元素构成不同的物体及

  • 标签: 构成元素 周易 辩证思维 基本粒子 符号系统 原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