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道德究竟根源于我们的理性还是情感?西方自柏拉图以来,主流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一直主张前者。当代著名的美德伦理学家(MichaelSlote)则主张后者。他认为人类天生的移情能力或移情反应,而不是理性或外部世界的某种原因(如幸福或效果),才是我们理解道德、辩护道德和解释道德语义的最终依据。他将这种理论称之为“道德情感主义”。

  • 标签: 情感主义 斯洛特 道德 理性主义 哲学传统 伦理学家
  • 简介:本文试图同情地理解《理想国》第一卷中的拉叙马库,论证他提出的两个有关正义的论题,即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和正义令人受损是前后一致的,他也很好地抵抗了苏格拉底最初提出的挑战。苏格拉底最终"驯服"拉叙马库的论证其实存在诸多问题,但拉叙马库最终放弃抵抗也并非不可理解。本文最后讨论了苏格拉底与拉叙马库的论辩对整部《理想国》的对话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柏拉图特 拉叙马库斯 正义德性 灵魂功能论证
  • 简介:莱纳·弗(RainerForst)是新一代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政治哲学从分析英美主流理论开始,指出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的争论是因为正义情境上的不同倾向,并力图把普遍主义与情境主义结合起来。莱纳·弗所提出的证成原则不仅是在阐述一种既符合普遍道德又满足特殊情境的规范性原则,而且也是在提出一种新的关于权力的正义观,一种在规范性原则基础上进行批判的新理论。

  • 标签: 批判理论 正义 批判 莱纳·弗斯特
  • 简介:查拉图拉在给予蔑视身体的人以唯一忠告——这忠告完全可以通过上下文前后一致地推导出来,即让他们变成“哑巴”——之后,引用了一个孩子的言论,虽然他完全了解,这其实是大多数成年人会使用的说话方式:“‘我是身体和灵魂’——孩子如此说道。为什么人们不像孩子这样说呢?”(39)

  • 标签: 身体 图斯 演说 理性 说话方式 上下文
  • 简介:知觉内容如何是概念的?这是当代认识论中所关注的关键问题.麦克道威尔的概念论认为,只有概念性的东西参与进辩护活动中,因此知觉内容必然是包含概念的.他的概念论可以总结为两点:C1,知觉内容是概念的;C2,概念来自后天语言学习.拉维对麦克道威尔的观点展开了批判,指出了麦克道威尔的概念论是一种存在问题的表征理论,同时指出作为概念论基础的“似真之看”是不可能的,从而使C1被证明是不成立的.麦克道威尔承认拉维的批判并进行修改,他分别提出M1(直观能力是一种概念能力)和M2(知觉内容中仍然存在某些概念)两个措施进行修改.但是本文将指出这两个修改非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修改后的C1与C2相冲突.从而证明概念论的主张是不一致的,麦克道威尔依旧无法说明知觉内容如何具有概念.

  • 标签: 知觉内容 概念性 直观 特拉维斯与麦克道威尔争论
  • 简介:《药山寺纪胜》发表于《佛教文化》的那年秋天,津市市委和统战部领导两次进京汇报情况,争取到国家宗教局的拨款,翌年建成啸峰山腰的惟俨禅师化城新塔。大约三年前,住持谷泽师亲口告诉我:古历十月廿六日晚(阴历12月14日),惟俨墓塔的小圆窗内闪现红光,历时四个多小时,住

  • 标签: 天人共泰 白云山 佛教文化 钢筋混凝土柱 小圆窗 大雄宝殿
  • 简介:柏拉图《德》的显白议题是"什么是知识?",这似乎意味着,苏格拉底和德试图探究"知识的本性",即所谓的"知识论"问题。但柏拉图的"笔法"表明,苏格拉底并没让"哲学"和"德"仅仅停留在试图发现"知识"是"什么",而是引导德在探问"知识"的途中领悟一种政治性的探问:为何求知?换言之,单单追问所谓"知识论"问题,很可能就丢失了柏拉图更为紧迫的教诲。柏拉图精心设计的这个"开端",为我们理解《德》提供了纲领性的线索:只有将一显一隐两个议题结合起来,我们才有可能领会,苏格拉底-柏拉图式的"灵魂学"所探问的"知识",究竟具有怎样的整全面相。

  • 标签: 苏格拉底 柏拉图 泰阿泰德 麦加拉学派 知识
  • 简介:<正>动作简单,谁都能轻松练习的"仙人体操",是我们本期力推的新型健身方式。仙人体操,是泰国自古传下的健身方法之一,传说是修行者在修行中为了调整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发明的体操。它独特的呼吸法能够有效地使血液循环流畅、加速新陈代谢,通过深呼吸和身体扭动来使体内深处的腹部肌肉得到锻炼。

  • 标签: 腹部肌肉 血液循环 修行者 健身方式 健身方法 呼吸方法
  • 简介:<正>A·A·米尔诺夫是中国非常熟悉的苏联心理学家。五十年代我国翻译出版的高等学校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和苏联《心理学问题》杂志都是他担任主编的。米尔诺夫1894年出生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律师家里。中学毕业后考入莫斯科大学历史、哲学系。毕业后曾任心理学教师,在红军中进行关于知觉心理的研究和主持心理研究所的记忆的实验研究。1944年米尔诺夫成了俄罗斯教育科学院第一个通讯院士并

  • 标签: 心理学基础 苏联心理学 心理学问题 米尔 五十年代 学校心理学
  • 简介:<正>B.F.金纳是美国一个很有名望、影响很大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也是一个最受争议的心理学家。他于1904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哈纳。哈佛大学毕业,于1930年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3年得哲学博士学位。他先后在明尼苏他和印第安那大学任教。1947年起,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金纳受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的思想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早在三十

  • 标签: 斯金纳 操作性条件反射 心理学家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积极强化 工具性条件反射
  • 简介:有些男人在工作的时候是很好看的,这样的男人,适合当一辈子的偶像,可是,却不适合下大力气去追求。毕竟,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爱情,是爱情。

  • 标签: 韩泰 烤红薯 不知道 黑眼圈 声地 无可挑剔
  • 简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由具体运算阶段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具体的思维特点如下: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应;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假设一演绎推理是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的推理方式。此阶段儿童的思维方式已经不再是单一化的思考模式,因此在该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学会多元化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儿童 认知发展 思维定式
  • 简介:<正>好莱坞最近又多了张新面孔,暂且缓解一下"大牌女星后继无人"的恐慌。R级恐怖大片《凶兆》上映,这位因出演现代版灰姑娘《麻雀变王妃》一夜成名的才女,也令观众的胃口一日寸适应不了,人们还以为她是那个邂逅丹麦王子的平凡女大学生呢!她就是朱莉娅·黛尔

  • 标签: 朱莉娅 学生呢 张新 我自己 新闻摄影 罗伯茨
  • 简介:帛书《周易·蓄》与《逸周书·大聚》连劭名马王堆帛书《周易》中的《蓄》一卦排在《根》卦之前,《剥》卦之后,为第十卦;在今本《周易》中为第二十六卦。帛书是西汉初年的写本,通篇字体为早期隶书,持与今本相较,异文甚多。《蓄》一卦的全文为:蓄,利贞,不...

  • 标签: 《逸周书·谥法》 《系辞》 《周易》 帛书 《说文》 郑玄注
  • 简介: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驱使下,卿希先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注重经典、以史见长;宏观构建、微观探索;注重学科交叉、引领学术前沿,一路披荆斩棘,贡献卓著。填补了道教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使道教研究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烙印,"道教研究不在中国"言论不攻自破;开创"中国道教思想史"和"中国道教史"的学科体系,使道教研究具有中国风格;培养了众多的研究人才,形成"卿氏学派",使道教研究具有中国特点、中国气派。

  • 标签: 卿希泰 中国道教思想史 中国道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