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目光,去寒就温,毋泄皮肤,逆之肾伤。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斯时伏阳在内,有疾宜吐,心膈多热,所忌发汗,

  • 标签: 语录 祖师 天地 目光
  • 简介:不要嫉妒别人得到的比你多,因为别人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加倍努力。人生,必须要有一开始的苦心经营,才会有最好的不期而遇。不要埋怨别人让你失望了,怪你自己期望太多。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

  • 标签: 语录 时间 失望
  • 简介:很多人以为小和尚们平日说的话定然充满了禅机,内容应该是诸如“我佛慈悲”“不是风在动,是你的心在动”之类的,其实这是误会,以戒嗔的几个师弟为例,他们说的话多数和佛禅无关,比如戒傲师弟最常说的话是:“你有什么坏了的东西要我帮你修理一下吗?”

  • 标签: 宗教 佛教 佛经 信仰
  • 简介:要想找对人,先要成为对的人。即便你山穷水尽,上帝能使你柳暗花明;即便你穷途末路,上帝能使你峰回路转。对不同的看法要包容,对别人的过错要宽容,对自己的得失要从容。

  • 标签: 精彩语录 了真
  • 简介:八年前,笔者整理了虚老(1840-1959年)在1944年5月22日至8月23日这段时间的开示,其文本系当时的湖南宁远蒋中和居士所记,且系目前所出版的虚老相关《开示录》中所未见者,因而文献价值弥足珍贵。尽管这个文本(系线装手写本)仅仅只是虚老一生开示中的点滴,然世所谓窥斑见豹,尝一脔而知鼎羹,我们不但可以由此见出虚老的高风亮节,同时也可以从中见出虚老禅法之大略来。

  • 标签: 语录 文献价值 文本 虚老 《开示录》 中国
  • 简介:朱子在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夏正式获读《上蔡语录》;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以得自胡宪的胡氏家传《谢子雅言》为基础进行初次编订后,经谢良佐的启发,朱子提出忠体恕用说,并发展成乾道二年(1166年)的性体心用说,形成乾道四年(1168年)再编《上蔡语录》定本的义理基础。李侗在壬午年(1162年)抄赠朱子的《上蔡语录》,其实源于赣上传刻的朱子初编本;张拭曾在隆兴二年(1164年)持有《上蔡语录》底本一种,但未曾向朱子出示。这显示出在李侗、张拭之外,朱子早年道学思想的另一个侧面,即从谢良佐、胡安国到胡宪这一脉的影响。

  • 标签: 朱子 胡宪 上蔡语录 谢良佐 胡安国
  • 简介: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有时甚至很浓厚,总是有一定缘故的。鲁迅对佛教产生兴趣,也不能例外。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鲁迅与佛教发生关系,是有“因缘”的,然而这“因缘”却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治文学者,对佛学多所隔膜,治佛学者,又多对文学留意无多,这就使鲁迅与佛教的关系长时间不曾被人们加以应有的全面的考察。拙文试图在此方面作些尝试和努力。一鲁迅对佛教的接触是很早的,但开始研究佛学。则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前的一段时间内,至一九一四年而达到顶峰。查《鲁迅日记》可

  • 标签: 破恶声论 思想方式 《野草》 大乘佛教 《故事新编》 现代作家
  • 简介:南宋时佛教中出了一位不同寻常,形迹癫狂又神异、嗜酒食肉的和尚——道济禅师,在《续藏》第121卷(P0001~0046)中收有《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一卷,系宋人沈孟所述,此书并非寻常之禅师语录,看起来就是有关道济禅师的演义小说。

  • 标签: 南宋 佛教 道济禅师 生平
  • 简介:即便在今天,不少读者尚认为鲁迅先生只是个金刚怒目的战斗者,严肃紧张有余而活泼和蔼不足,他的文章也像匕酋、像投枪,充满“战斗的气氛”。这种看法并没有错,却不全面。其实,鲁迅在生活中是个极有趣味的人,看到这一点,将帮助我们认识什么才是许广平所讲的那个“十足的鲁迅”。

  • 标签: 鲁迅 滋味 许广平 战斗
  • 简介:在你的年岁中增加你的生命胜于在生命中增添你的年岁。

  • 标签: 语录 生命
  • 简介:《黔僧语录》、《续黔僧语录》《了尘和尚事迹》属于黔灵丛书之三、之四、之五。黔灵丛书是由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和黔灵山弘福寺联合编辑的大型佛教丛书。整套丛书近四百万字,除已出版的《黔灵山志》、《锦江禅灯》、《黔南会灯录》外,今又推出《黔僧语录》、《续黔僧语录》和《了尘和尚事迹》三本专著。5月25日,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贵阳黔灵山弘福寺为此

  • 标签: 《黔僧语录》 《续黔僧语录》 《了尘和尚事迹》 佛教文化 宗教文学 学术价值
  • 简介:我们知道,晋真人“功行两全”的思想在全真道中得到继承与发扬。王重阳在《三州五会化缘榜》中就说:“晋真人云:若要真功者,须是澄心定意,打迭神情,无动无作,真清真静,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乃真功也。

  • 标签: 真人 小考 语录 全真道 王重阳
  • 简介:<正>鲁迅处理与许广平的关系非常之平等非常之体贴,毫无家长作风、大丈夫主义、家政大权完全交给许广平,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为了教许广平日文,鲁迅花了许多功夫,最后还给她校订《小彼得》的译文。许广平临产时动了产钳,情形颇为危急,医生问鲁迅是留小孩还是留大人,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因为忙于工作,鲁迅又习惯于连夜写作,陪许广平的时间不多,但他到底实现诺言,陪许广平游了一次杭州。有了海婴之后,又主动为广平分劳;后来他们也常一起去看电影。许广平操持家务,接待宾客,誉写稿件……完

  • 标签: 鲁迅 许广平 伦理关系 朋友 林语堂 曹聚仁
  • 简介:彻悟禅师是净土宗第十二祖,他的著作不多,主要见于收录在《净土十要》中的《彻悟禅师语录》。这些开示论述,却篇篇鞭辟入理,见地卓荦,脍炙人口。其中关于发挥净宗要义的一般开示,尤为精采,他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 标签: 禅师 佛法 净土宗 念佛 菩提心 生死
  • 简介:试述鲁迅对禁欲主义的批判章牧鲁迅是“五·四”运动时期思想解放的先驱者,是向封建伦理道德冲锋陷阵的猛士。他用那支泼辣犀利的笔锋挑开了封建专制制度吃人的帷幕,揭露了种种光环掩盖下的禁欲主义的反动性、愚昧性和虚伪性。本文主要从反对妇女缠足、节烈观和安贫乐道...

  • 标签: 封建伦理道德 佛洛伊特 虚伪性 思想解放 而已集 至论
  • 简介:论文就鲁迅思想、艺术的现实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对新时期以来围绕鲁迅的争论作综合评论。从现实和历史的比较对照中,对于鲁迅关于文艺的现代化、民族化、人的主体性、科学主义、现代性和自由主义等方面的论述作了梳理和阐释。

  • 标签: 现实可能性 人的主体性 科学主义 现代性 自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