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壁关自然保护区地处滇西南高黎贡山南段西翼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本区竹类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类群结构多样,竹林类型齐全,成为云南乃至我国竹类植物地理分布上颇具特色的一个地区。

  • 标签: 铜壁关 自然保护区 竹类资源 调查
  • 简介:通过水培和土培试验,研究外源添加对三种蔬菜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添加浓度的提高,蔬菜可食用部位含量随着增加。蔬菜可食用部位含量与环境介质中外源添加浓度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三种蔬菜中,芹菜对的吸收能力最强,其次为小白菜,而辣椒果实对的吸收能力最弱,仅为小白菜的15%。以蔬菜(小白菜、芹菜、辣椒)中铜元素的最大允许量为限值,根据相关回归方程计算得到了溶液中的临界浓度值分别为0.94mg/L,1.15mg/L,1.85mg/L,而土壤中的临界浓度分别为86.0mg/kg、88.4mg/kg、96.1mg/kg。

  • 标签: 蔬菜 吸收 积累 瞄界指标
  • 简介:本文扼要评述了目前国内饲料行业使用的铁,硫酸盐、复合氨基酸络合物等饲料添加剂的优、缺点。结合国外情况较详细地介绍铁的有机酸盐,的碳酸盐等铁,添加剂的理化性能,生产方法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国内的应用情况,综合诸方面因素,铁的有机酸盐、的碳酸盐是商品饲料最理想的添加剂。

  • 标签: 饲料添加剂 硫酸盐
  • 简介:发病情况安徽省桐城市吕亭镇兴店村束某养猪场存栏育肥猪80头,另外还有8头母猪和309头仔猪。2007年5月15日中午束某发现所有育肥猪食欲减退,次日发现育肥猪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畜主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连续治疗两天,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进一步恶化,死亡4头,于是5月18日到安徽省桐城市畜牧局就诊。

  • 标签: 育肥猪 硫酸铜中毒 防治 发病情况 食欲减退 抗病毒药
  • 简介:藻经复合酶解、化学处理、脱色、过滤等工艺流程,提取水溶性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研究蛋白酶种类、蛋白酶用量、复合酶比、料液比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确立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提取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藻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为:蛋白酶加酶量2%,中性蛋白酶与纤维素酶比例30∶1,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50℃,酶解时间2h;最佳脱色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过氧化氢浓度6%,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1h。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32.14%,呈浅绿色;水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2.26%,呈淡黄色。按照上述条件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为(14.99±0.23)mL/g,持水力为1255.50%±0.15%,吸附不饱和脂肪量为170.84%±0.18%,吸附饱和脂肪量为238.87%±0.37%。研究表明,藻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较好的水合能力、吸附油脂等功能特性,可以作为原料开发多元化产品。

  • 标签: 铜藻 膳食纤维 酶解 提取 理化特性
  • 简介:对山东省常用奶牛饲料进行取样调查,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的、锌、铁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同种饲料问、锌、铁的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国标也有一定差异;(2)分析当前山东省生产中奶牛常用的日粮模型中、铁、锌含量可知,和锌均表现出匮乏状态,但铁是否缺乏有待进一步验证;(3)须结合当地饲料中、锌、铁实际含量制定当地奶牛饲料配方。

  • 标签: 奶牛 调查
  • 简介:参照国家标准GB/T23749—2009,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碳酸饮料中叶绿素钠的含量。通过对叶绿素钠的测定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表达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测定叶绿素钠提供了有效、可靠的测量数据。

  • 标签: 不确定度 叶绿素铜钠 分光光度法
  • 简介:在PDA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CuSO4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生长状况、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最大,完全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和产孢;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不仅较大程度地抑制了这两种病菌的生长和产孢,而且使这两种孢子的萌发率均低于19%;0.1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大;0.02g/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影响较小。由此可以初步得出,0.2g/200mLCuSO45H2O对柑橘炭疽病菌和山麦冬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可以作为抑制这两种病菌的临界浓度。

  • 标签: 硫酸铜 柑橘和山麦冬 炭疽病菌 影响
  • 简介:黄河小浪底水库建成后,北方鱼受水位上升、库内鳙鱼及银鱼养殖、旅游开发、工业污染等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源量明显减少,达到了基本绝迹灭种的地步,为了保护资源提出加强保护力度的建议。

  • 标签: 小浪底水库 北方铜鱼 生态影响
  • 简介:烟草野火病是赣州烟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为探索防治该病的轮换药剂,进行了20%噻菌SC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野火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20%噻菌SC450倍液喷雾防治,每7d1次,连续2~3次,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蔓延。第1次用药后7d,20%噻菌SC450倍液处理的防效为67.81%;第2次用药后7d、14d分别为68.98%、73.70%。同时在试验过程中,20%噻菌SC450倍液处理,对烟株生长无不良影响。20%噻菌SC对烟草野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在赣州烟区烟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烟草野火病 噻菌铜 田间药效
  • 简介:在水温(16±0.5)℃下,采用静水实验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离子对体质量(35.8±9.6)g的细鳞鲑Brachymystaxlenok幼鱼鳃和肝脏的急性毒性,离子浓度为24h半致死浓度(LC_(50))的1/4倍、1/2倍,及1倍。结果表明:胁迫初期细鳞鲑幼鱼的鳃充血而颜色而变暗,后期鳃血管和细胞病变,颜色变浅。鳃丝先弯曲,然后溃烂,最后脱落;肝脏出血、肿大,切片显示肝脏细胞空泡化,后期可以看到坏死的细胞核。离子对细鳞鲑幼鱼的鳃和肝脏组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是急性中毒致死的原因之一。

  • 标签: 细鳞鲑 急性毒性
  • 简介:人参黑斑病、锈腐病和菌核病对人参生产影响较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本文研究了多菌灵与碱式硫酸混用对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多菌灵的处理,黑斑病、锈腐病和菌核病平均发生率为18.8%,多菌灵与碱式硫酸混用病害平均发生率为7.2%,较对照下降了11.6%,达到显著标准;人参产量较对照增加16.7%,达到显著标准.

  • 标签: 多菌灵 碱式硫酸铜 人参 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