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2008~2011年在互助县东沟乡进行了短披碱草与老麦、垂穗披碱草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表明短披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其他两个品种高,产籽量差异极显著,而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农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的优良牧草品种。

  • 标签: 短芒披碱草 品种比较试验
  • 简介: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饲用大麦在大通县脑山、半脑山地区种植,生育期为125~133d,平均产籽实4102kgh,比当地青稞高1381.5kg;适应性强,抗倒伏,建议在同类地区推广

  • 标签: 饲用大麦 生产试验 产量
  • 简介:在不同起始时间对‘凯特’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研究赤霉素对攀西地区‘凯特’花期调控影响。试验表明:从起始处理时间11月30日开始喷施0.005%~0.01%赤霉素推迟‘凯特’花期效果较好,花序出现期推迟22~42d,始花期推迟4~11d,盏花期推迟7~12d,单株成花率为100%;在起始处理时间A1、A2下,喷施浓度≥0.01%赤霉素‘凯特’单株成化率下降。

  • 标签: 赤霉素 攀西地区 '凯特芒’ 花期调控
  • 简介:在探讨了侵蚀坡地萁的生长入侵规律后,提出萁作为南方红壤侵蚀区的地带性草被,在侵蚀坡地的生态重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治理实践中,我们应该遵循植被分布的地带性规律,采用不同治理模式,为萁的入侵与繁衍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促进人工群落的顺向演替;同时在侵蚀坡地生态重建过程中,可以通过乔灌品种的合理配置,最终构建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水土保持复合型森林植被,这对于今后的侵蚀坡地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芒萁 生长 侵蚀坡地 生态重建
  • 简介:利用当地秸秆资源——桑枝杆栽培大杯蕈,并按适当比例添加大麦虫沙,分3组配方进行大杯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15%的大麦虫沙配方中所栽培的大杯蕈,其生物学效率最高,达88.5%,比不添加大麦虫沙的增产52.1%,同时其茵丝生长速率和长势均为最佳。

  • 标签: 大麦虫沙 桑枝杆 大杯蕈
  • 简介:通过无雀麦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生育期140d,株高达120cm,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10~20cm的土层,根茎枝叶片宽大,第一年产草量是46064.4kg/hm2,第二年的产草量达61624.5kg/hm2,草质柔软,繁殖力强,效益显著.

  • 标签: 无芒雀麦 种植 产草量 试验
  • 简介:萁世代生活史研究表明,萁从孢子萌发到植株形成,需要一定的荫蔽与水湿条件,创建适宜萁孢子生长的遮荫与水湿条件是人工培育萁袋栽苗成功的关键。萁人工培育可釆用孢子体移植法与孢子直播法二种形式:萁孢子体移栽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萁孢子的萌发、培育,待萁孢子体长到2~3cm时,再移植入栽培袋内继续培育;孢子直播法则是将含萁孢子的水直接喷洒在苗床上,并为萁孢子的萌发、生长创造优越的遮荫与水湿条件,待苗床上萁幼孢子体长成2~3cm高的植株时,再移植入栽培袋内培育。用萁孢子直播法与萁孢子体移植法培育成功的萁袋栽苗,用于长汀县极强度水土流失区绿化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芒萁 有性繁殖 孢子体移植法 孢子直播法
  • 简介:为了研究添加不同量带皮大麦日粮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该试验选择192头94日龄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依据体重、体况、公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正常玉米豆粕型普通日粮,处理组猪群分别饲喂添加15%、20%、25%带皮大麦,保证营养水平设计一致。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猪群的初始体重、结束体重、日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等均差异不显著,但在采食量方面,玉米豆粕日粮组猪群采食量最多,其次是15%带皮大麦添加组、25%带皮大麦添加组和20%带皮大麦添加组;日增重方面依次是普通日粮组、15%带皮大麦添加组、20%带皮大麦添加组和25%带皮大麦添加组;料肉比方面依次是15%带皮大麦添加组、20%带皮大麦添加组、25%带皮大麦添加组、普通日粮组。通过SAS8.0软件统计析各组均表现差异不显著。

  • 标签: 带皮大麦日粮 生长猪 生产性能 腹泻率
  • 简介:江苏沿海地区干鲜兼用型辣椒种植已成规模,针对生产需求,研究本地区露地辣椒套种模式,提出大麦与羊角椒套种栽培模式,有利于本地区干鲜兼用型辣椒的高效栽培,经济效益明显。

  • 标签: 大麦 辣椒 套种 栽培
  • 简介:麦草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随时间推移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通过对文献、网络资料的整理并结合实地调查案例,汇总了麦草目前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麦草已经在我国10个省(包括直辖市和自治区)22个市有自然分布。麦草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适应性和竞争能力,容易在入侵生境中建植、扩繁、归化,进而发展成为入侵植物。通过对麦草入侵地和原产地生境类型的比较发现,麦草容易在受到人为干扰或者人为活动频繁的生境中建植,结合麦草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欧洲风险评估体系(WG-WRA)中,麦草的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8分,入侵等级为高度入侵风险Ⅲ;澳大利亚风险评估体系(WRA)中,其入侵风险评估分值为21分,对农业和环境的分值分别为13分和10分,是一种具有高度入侵风险的植物,需要加强预警工作和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 标签: 芒麦草 外来入侵植物 风险评估 入侵防控
  • 简介:以披碱草×野大麦杂种F1幼穗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获得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并选用长度不同的幼穗为外植体,确定出较为合适的外植体长度。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后,细胞生长缓慢,通过更换培养基使其恢复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以长为2-3cm幼穗为外植体,MS+3mg/L2,4-D为诱导培养基。MS+2,4-D3mg/L+KT0.5mg/L+CH300mg/L与MS+2,4-D4mg/L均可改善经过长期继代生长质量较差的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 标签: 披碱草 野大麦 杂种F1 幼穗 愈伤组织
  • 简介: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了50头幼年杂交猪(31日龄,体重9.94kg)进行为期28d的研究,他们在日粮中添加了0、25%、50%、75%、100%的硫酸铁和硫酸锌,以及0、40%、80%、120%、160%的硫酸铜,分别测定了低植酸大麦和普通大麦日粮对这些幼年猪的生长性能、骨质等指标效应。研究发现幼年猪的无机微量元素实际需要量并不比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NRC)推荐的参考量低。

  • 标签: 大麦日粮 生长性能 硫酸锌 硫酸铁 硫酸铜 红细胞压积
  • 简介:采用人工控水方法,研究干旱胁迫下丛生福禄考和无雀麦2种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无雀麦的抗旱性强于丛生福禄考,而丛生福禄考对干旱也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

  • 标签: 干旱胁迫 丛生福禄考 无芒雀麦 抗旱性
  • 简介:大麦的糖化力和蛋白质含量是影响大麦品质的重要指标,对此类性状进行QTL定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分别采用传统的单QTL扫描方法和3种贝叶斯LASSO方法实现此类性状的QTL精细解析。在对大麦蛋白质含量的QTL检测上,单QTL扫描方法共检测到了3个QTL,而3种贝叶斯方法检测到了7个QTL,其中2个与单QTL扫描方法检测的QTL吻合。在大麦糖化力的QTL检测上,传统的单QTL扫描方法共检测到了3个QTL,而3种贝叶斯方法除了检测到这3个QTL外,还检测发现了额外的2个连锁的QTL;表明贝叶斯方法在北美大麦蛋白质含量和糖化力QTL检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分离处于连锁位置或接近状态的QTL进而提高QTL的检测效力。

  • 标签: 贝叶斯LASSO QTL 多QTL定位
  • 简介:解析穗粒数、小穗数和粒重及其QTLs间的遗传关联,有利于大麦穗发育遗传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25份试验材料的小穗数、千粒重和穗粒数的表型差异,以及不同性状及其QTLs间的遗传关联性。结果表明小穗数等3个性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育种品种的小穗数和穗粒数与地方品种的没有明显差异,大多数育成品种的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地方品种的,二棱大麦的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没有显著差异,但六棱大麦的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小穗数与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35;在试验材料中共检测到4个小穗数QTLs、6个穗粒数QTL和6个千粒重遗QTLs,16个QTLs分别位于1H、2H和4H等6条染色体上,其中QSn-4HS等8个QTLs具有增效作用、其余QTLs具有减效作用。与标记HVM40-258bp连锁的QTL对小穗数和穗粒数具有一因多效特性性。小穗数等3个穗部性状分别受遗传效应不同的QTLs控制,QTL多效性导致了小穗数与穗粒数关联遗传。

  • 标签: 大麦品种(或品系) 穗部性状差异 SSR标记 关联分析 QTLs检测
  • 简介: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品种‘中国春’染色体组DNA为封阻,用生物素(biotin-16-dUTP)标记的大麦染色体组DNA作为探针,通过基因组原位杂交法解析了来自杂交组合CS×(CS+Betzes2H)杂种后代X99-13的遗传组成,此材料含有42条染色体,其中1条大麦染色体,2条小麦-大麦易位染色体和39条小麦染色体,鉴定为小麦-大麦代换易位系。以小麦第二部分同源群短臂探针psr131进行RFLP分析,结果表明此代换易位系是涉及小麦染色体2B和大麦染色体2H的代换易位。为进一步选育小麦-大麦2H纯合易位系及利用其上的α-淀粉酶抑制蛋白基因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标签: 小麦 大麦 代换易位系 GISH RFLP
  • 简介:试验结果表明,施N比施P更有利于多叶老麦叶面积的增加、叶片干物质的积累,且施N后鲜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明显比施P的高,而N、P合施后会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中以N10+P10效果更优,播种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两年的年均鲜草产量可达7844.55kg/hm2,种子产量可达1500.45kg/hm2.

  • 标签: 施肥 多叶老芒麦 产量
  • 简介:赞比亚《邮报》11月14日报道说,赞比亚西方省古地区6名村民近日因食用病死牛肉而感染炭疽,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 标签: 赞比亚 炭疽 感染 牛肉 病死 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