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研究大蒜的抑菌作用,将大蒜捣碎后,用灭菌蒸馏水配成一定浓度的大蒜,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放线菌为指示菌,用牛津杯法测定大蒜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及室温和高温(121℃)2种不同的温度处理方式下的抑菌效果和抑菌方式。研究表明,质量分数25%的大蒜对放线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室温下放置7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放置2h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最佳,放置3h对放线菌的抑菌效果最佳,且均为暂时性抑菌;大蒜在高温处理后完全失去抑菌作用。因此,经室温处理后的大蒜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 标签: 大蒜汁 温度 抑菌作用 抑菌方式
  • 简介:为研究浑浊石榴的稳定性,以浊度保留率和Zeta电位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合的方式,评价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海藻酸钠、黄原胶、果胶四种亲水胶体及均质条件对浑浊石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0%的黄原胶、0.07%的海藻酸钠和0.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稳定剂时,果汁稳定性较好。浑浊石榴最佳的均质条件为60MPa压力下,均质2次。

  • 标签: 石榴汁 稳定性 护色 均质
  • 简介:桑椹又名桑果、桑枣、桑子等,是桑树所结的果实,为黑色长椭圆形聚合果,长约3—5厘米。桑椹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果糖、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维生素(有7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含量最高)、磷脂及矿物质等;桑椹性寒味甘,能补肝益肾、养血生津、安神养心,延缓衰老,对头晕目眩、失眠症等患者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 标签: 桑椹汁 工艺流程 维生素C含量 简介 制作 延缓衰老
  • 简介:(1)技术简介采用高效榨汁萃取分离技术,将具有鲜艳色泽的紫甘薯与甘薯淀粉进行分离。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对紫甘薯进行澄清,采用非热技术对甘薯澄清进行预浓缩。分离出的紫甘薯淀粉变性程度低、色泽佳,有利于同步生产甘薯淀粉。榨汁分离出的甘薯渣经干燥、粉碎后生产甘薯膳食纤维。

  • 标签: 生产技术 紫甘薯 澄清汁 预浓缩 萃取分离技术 生物酶解技术
  • 简介:以南瓜为主要原料,探讨了酶解法生产南瓜的工艺条件,得到南瓜最佳酶解条件为南瓜与水比例2:1,果胶酶用量0.05%,pH5,酶解1.5h,温度55℃,出率可达到48.7%。南瓜饮料中含南瓜原汁30%,蔗糖7%,柠檬酸0.12%。添加0.075%CMC—Na和0.075%黄原胶,能有效地避免南瓜饮料在贮藏期间出现的分层与沉淀现象,保持良好的产品外观。

  • 标签: 南瓜汁 酶解 稳定剂
  • 简介:野蘑菇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人工培养时生长缓慢、老化快、产量低,使得在菌剂等实际生产应用方面受到限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发现平菇中有不知名组分对野蘑菇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旨在找出并确定这种物质及其最适生长浓度。分别以水、乙醇、丙酮为透析液,MWCO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等体积蘑菇,DNS法测还原糖、双缩脲法测蛋白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生物碱、苯酚-硫酸法测总糖、甲醛法测氨为测定手段,菌丝直径为测量指标。蛋白质多的组分加入培养基中野蘑菇菌丝生长迅速,生物碱多的组分加入培养基野蘑菇菌丝生长缓慢。平菇中有类蛋白物质起促进野蘑菇菌丝生长作用,生物碱类物质起抑制野蘑菇菌丝生长作用。

  • 标签: 野蘑菇 平菇汁 分离
  • 简介:梨自古被尊推为"百果之宗",味甘微酸性寒无毒,可以止咳、润肺凉心、消炎降火化痰解毒之功效。梨含有充足的水分、葡萄糖、蔗糖,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碘,并能提供纤维素和钾离子。经常吃梨不仅能预防便秘,而且能促进人体内致癌物质的排出。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

  • 标签: 梨汁 维生素B1 冬季 维生素A 维生素C 微量元素
  • 简介:研究了果胶酶对香蕉的工艺澄清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果胶酶对香蕉进行澄清处理,果胶酶添加量为0.03%,在pH值为3.5,温度为45℃,处理60min,果汁的透光率大于97%。果胶酶能有效地去除香蕉中的果胶物质。

  • 标签: 香蕉 果胶酶 澄清 出汁率
  • 简介:以13个荔枝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加工特性分析方法,进行了果实的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13个荔枝品种中妃子笑色泽较好,具有典型的荔枝风味、糖酸比适宜、热处理褐变程度轻,是最适宜加工果汁的优良品种。

  • 标签: 荔枝 品种 果汁 加工特性
  • 简介:采用酶解法提取樱桃,研究果胶酶不同浓度对樱桃出率的影响,并通过对汁液的澄清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透光率的测定分析,确定提的最佳果胶酶浓度。实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对樱桃出率的影响较显著。在室温下,添加不同的果胶酶量0,0.02%,0.04%,0.06%,0.08%,0.10%,0.12%,酶解8h后,测得酶质量分数为0.10%时的出率最高,达到59.7%,比对照组提高了14%,并且极大地降低了果汁的黏度,使果汁澄清度加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实验结果还表明,澄清樱桃的最大透光率波长为620nm,当果胶酶质量分数达到0.10%时,汁液的透光率达到9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8%,樱桃的品质比对照组都有较大的提高。

  • 标签: 樱桃 果胶酶 可溶性固形物 澄清度
  • 简介:以速冻蓝莓果实为原料,探讨饮料配方及干燥助剂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对比不同保存状态(固体、液体)下蓝莓饮料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冷冻干燥法加工蓝莓固体饮料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蓝莓原汁中加入5%蔗糖、1.5%柠檬酸、15%麦芽糊精、0.7%CMC所制得的蓝莓固体饮料不仅风味独特,口感酸甜,而且较好地保存了花色苷等营养成分,使其天然保健功能和果汁饮料风味达到和谐统一。

  • 标签: 蓝莓 冷冻干燥 固体饮料
  • 简介:研究了燕麦饮料生产过程中的HACCP质量控制体系,分析各工艺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害,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和监测纠偏措施。在提出燕麦饮料生产工艺的同时建立了HACCP计划,可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

  • 标签: 燕麦 饮料 HACCP 关键控制点
  • 简介: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果胶酶处理软枣猕猴桃果肉出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通过对滤液的出率、浊度、透光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的测定分析,确定最佳酶解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含量为12mg/100g、酶解处理时间为4h、酶解温度45℃条件下,果肉原浆的出率最高,而且所得汁液澄清透明。酶解处理使VC含量平均下降了8.2%左右。

  • 标签: 软枣猕猴桃 果胶酶 可溶性固形物 澄清 出汁率
  • 简介:唐代名医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他少时因病学医,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诸家名医的方剂和临床经验,行医80余年,治病救人,他102岁时寿终正寝。孙思邈在古稀之年,仍契而不舍,云游四方,寻师访友,为世人医病消灾。传说,潞州府城里有座大药铺,铺面高大堂皇。在高高的门楣上方,悬挂着“大药堂”金字牌匾。门两旁各垂挂一串“三角、四方、扁又圆”的膏药幌儿。那幌儿下端的鱼坠儿不时地随风摆动着,好气派。

  • 标签: 独参汤 游四方 金字牌 潞州 后堂 来去匆匆
  • 简介:为了研究超高压和pH值单独及协同处理对哈密瓜中脂氧合酶(LOX)的钝化效果,采用柠檬酸和碳酸钠调整哈密瓜的pH值为2—11,设定实验压0.1~500MPa,温度20-60℃,保压时间0-40min。结果表明,哈密瓜中LOX的最适pH值为7~8,最适温度为30—35℃;常温下单纯超高压处理鲜榨哈密瓜很难钝化LOX,调整酸碱度协同超高压处理,能很好地钝化LOX;在pH值4-5,温度25℃和55℃,压力300~500MPa,保压时间5~30min时,LOX的钝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 标签: 超高压 PH值 LOX 哈密瓜汁
  • 简介:泥鳅富合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l、维生素B2和烟酸等营养物质。它可以补脾利湿,可以起到减轻水肿和减少自蛋白丢失的作用,对肝炎及低蛋白血症的肝硬化腹水以及肝癌晚期的严重腹水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所以肝病患者可以多食用。

  • 标签: 泥鳅 养肝 煲汤 维生素A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B2
  • 简介:《清异录》是陶谷于五代宋际所撰。苏廙约为晚唐五代或五代宋初人,不仅是候大家,更是点茶大家。《十六品》约作于唐末五代,至迟也应作于宋初。《十六品》是点茶道的代表之作,在茶艺、茶道及茶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 标签: 苏廙 《十六汤品》 考评 宋代 中国 点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