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9 个结果
  • 简介:降雨形成的径流是产生坡面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来源,径流流速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研究电解质示踪法测量坡面水流流速过程中电解质优势流速和水流流速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实验水槽,在坡度4°、8°、12°,流量12、24、48L/min条件下,于距离电解质注入位置0.3、0.6、0.9、1.2、1.5m处放置探针测量电解质传递过程,计算不同工况下各测量断面的电解质优势流速。结果表明:流量对电解质优势流速的影响大于坡度对其影响,电解质优势流速随距离增加而增大,采用指数函数拟合计算得到的电解质优势流速随距离的变化过程,得到稳定的电解质优势流速,即水流优势流速,其范围在0.241~0.568m/s之间。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大,水流优势流速均增大。流量对水流优势流速增长的影响大于坡度对其的影响。不同坡度和流量条件下,水流优势流速与平均流速基本一致,二者的比值为1.007,水流优势流速与最大流速的比值为0.774,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的比值为0.776,符合坡面薄层水流的流态。结果可为研究坡面薄层水流动力过程提供新的计算方法和参考数据。

  • 标签: 薄层水流 电解质示踪法 流量法 优势流速 平均流速
  • 简介:把在同一采苗场中同时采集获得的真牡蛎种苗,在同时期分别放在数个养殖场里进行养殖。牡蛎在各养殖场中的生长(尤其是贝壳的生长)、肥满度和生殖腺的发育情况是不尽相同的,季节有迟有早,时间有长有短,在各养殖场中,牡蛎的敌害生物和竞争生物的种类也不同,在繁殖时期其繁殖数量也是有差异的。因此,认为各养殖场的特有性质的不同,是引起各种差异的原因。

  • 标签: 养殖场 牡蛎 采苗 敌害生物 繁殖时期 肥满度
  • 简介:因为种苗生产技术的进步,可以得到大量的种苗,但如何使这些种苗结合到合理性生产上则仍然还是问题。养殖与增殖固然是两个方面,后者通过殖放流技术,对鱼、贝类的生产是重要的,它要求种苗的规格大,身体健壮,以适合增殖和养殖的目的,真牡蛎正是采用抑制技术而得到优良种苗的。在这里,就增殖水产生物为目的的殖放流技术、近岸资源生物(鲍鱼类、海胆类)以及真牡蛎作详细叙述。

  • 标签: 种苗生产 放流 养殖 水产生物 海胆 鱼类
  • 简介:5月2日,台山市渔委组织250万粒太湖银鱼受精卵,顺利地投放到该市大隆洞水库和猪乸潭水库,填补了江门地区淡水放养银鱼的空白。

  • 标签: 银鱼 放养 投放 受精卵 淡水 太湖
  • 简介:近年来,安徽省泾县公安局森林分局在上级森林公安机关的精心指导下,以警务前为实施平台,以组建林区警务室为具体抓手,通过有效下沉警力,掌控林区动态,加大快速反应,不仅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而且较好地维护了林区治安稳定,有力促进了全县林业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林区警务战略成效明显。

  • 标签: 林区 平安 公安机关 快速反应 警民关系 林业建设
  • 简介:根据毛环竹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多年生产经验,从整地、造林季节、母竹的选择、挖掘与运输、栽培、幼林抚育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毛环竹造林各环节的主要技术,供生产实践参考.

  • 标签: 毛环竹 移竹造林技术 整地 母竹选择 幼林抚育
  • 简介:宜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县级桑蚕生产基地,在桑蚕生产上,大多数蚕农对饲养技术操作规程上的消毒防病工作、桑叶质量要求及蚕室微气候调节等方面都比较重视,但在一定时期还是会发生蚕病,笔者总结近年来宜州市蚕病发生特点及规律,认为许多蚕病的发生与饲养员蚕不当有很大的关系。蚕方法不当是引起蚕体创伤最主要的原因。而蚕体创伤是导致血液型脓病、败血病、白僵病等感染的途径之一。通过了解和分析什么原因会引起蚕体创伤是预防这些病害发生的一个有效措施。

  • 标签: 移蚕 蚕病 创伤
  • 简介:"南竹北"曾是20世纪60~70年代在北方无竹和少竹地区,实现人工引种栽培毛竹的梦想和实践.但是,由于当时对于毛竹自然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的研究较少,盲目引种,最终导致失败.在近30年的毛竹栽培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毛竹北和引种栽培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以期为"南竹北"提供科学经营的理论依据.

  • 标签: 毛竹 移栽 引种栽培 制约因素 人工引种
  • 简介:山洪灾害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以湖南湘江武水流域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的水文模型集成系统为山洪预报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解译了研究流域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HEC-HMS水文模型对武水流域各场次洪水进行模拟预报,利用DEM及流域出口信息划分子流域计算单元,利用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提取流域信息,采用SCS径流曲线法进行产流计算,采用SCS单位线法计算直接径流,利用马斯京根法进行河道汇流演进,运用指数退水模型模拟流域基流,并以2000—2008年的17场实测洪水数据进行参数的率定,用2009—2014年的10场典型洪水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率定期17场洪水洪峰流量相对误差绝对值均〈20%,模拟合格率达到100%,峰现时差均≤1h,绝对平均Nash效率系数为0.816,率定出的水文参数准确有效;验证期的10场洪水,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合格率达90%,峰现时差均〈1h,Nash效率系数均〉0.7。HEC-HMS水文模型在武水流域模拟效果较好,可应用于该流域山洪预报工作,且相较于多峰洪水,单峰洪水的模拟效果更佳。

  • 标签: HEC-HMS模型 GIS 山洪预报 武水流域
  • 简介:使用从黑龙江引进六须鲶成鱼42尾,经池塘越冬强化培育达性腺发育成熟。采用人工催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DOM、LHRH—A2、HCG羊一或混合)催产的方法,在2008—2010年,先后进行了9批34组的人工繁育试验。收集受精卵205,5万粒,在水温17.5—28.7℃条件下,利用圆形产卵池和育苗池孵化出鱼苗149.6万尾,平均孵化率为72.8%。

  • 标签: 六须鲶 人工繁殖 驯养
  • 简介:浅沟侵蚀是黄土丘陵沟壑区重要的侵蚀类型,浅沟水流的水动力学参数研究是建立浅沟侵蚀物理模型或概念模型的基础。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燕儿沟小流域的坡地为对象,通过野外放水冲刷实验,对浅沟水流的水动力学参数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浅沟水流属于紊流范围,大多数情况下是急流;在坡度18°左右时,携沙水流的流速最小,阻力最大,此时水流的能量分配在侵蚀与携沙之间达到平衡;浅沟水流在坡度26°左右时流速达到最大,水流功率达到最大,最利于浅沟侵蚀的发生和发展。研究结果可为黄土区浅沟侵蚀物理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浅沟侵蚀 水动力学参数 黄土丘陵沟壑区
  • 简介:2004年6月-2007年5月,采集柴窝堡湖高白鲑标本79尾,对其年龄与生长状况及高白鲑在柴窝堡湖殖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柴窝堡湖高白鲑1龄平均逆算体长L1=11.7cm、2龄平均逆算体长L2=26.1cm;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0.013474L^309069;高白鲑在柴窝堡湖生长正常,能够形成捕捞群体,但由于柴窝堡湖现有的渔业捕捞方式,影响了高白鲑在柴窝堡湖渔业殖效应。

  • 标签: 柴窝堡湖 高白鲑 生长 移殖效应
  • 简介:连环湖地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由18个湖泊连接而成,总面积83万亩。随着全国“名、特、优”水产养殖和开发性渔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引进品种和投放面积也逐渐增多。为了合理开发连环湖水域资源,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连环湖各湖泊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对“名、特、优”品种进行分区殖、投放。

  • 标签: 水域资源 增殖方式 移殖 大银鱼 技术 引进品种
  • 简介:为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东北黑土区流域侵蚀产沙建立宏观认识,以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区,选择不同尺度的典型流域,通过收集降水、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资料,计算不同尺度流域土壤流失量;采用流域出口量水堰和水文站径流泥沙观测资料,计算流域输沙量,从而得出不同空间尺度典型流域悬移质泥沙输比(SDR)。研究区小尺度流域全年SDR为0.33,大中尺度流域SDR变化于0.005~0.365之间,平均仅0.051。本区SDR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小尺度流域雨季SDR为0.38,春季融雪侵蚀期仅为0.17;流域面积(A)和主河道比降(SLP)是影响大中尺度流域SDR的重要因素;SDR与A呈幂函数递减关系,这在丘陵漫岗区更为显著;山区的流域的SDR随SLP的增加而递增。研究成果有助于建立本区土壤侵蚀与流域产沙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泥沙输移比 土壤流失量 输沙量 流域面积 主河道比降 黑土区
  • 简介:文章对地域性的外延进行了拓展,分析了人们亲水性的地域特征表达,以时间和空间的纵横跨度为轴线深入分析了亲水设计与地域特性的关系,并提出了体现地域特色的亲水规划设计方法。

  • 标签: 地域特征 亲水性 设计方法 特征表达 地域特色 地域性
  • 简介:从借鉴建筑细部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通过对比研究,对家具设计中的家具细部概念及家具细部的重要特征做了较为详尽的解析,指出家具细部包括功能性、依附性、独立性、相对性及文化性等几大设计特征,并提出重视家具细部设计特征是提升家具创新设计水平及提升家具整体形象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家具设计 细部 设计特征
  • 简介:鼋(Pelochelysbibroni)隶属龟鳖、鳖科,俗称绿头龟、癫头鼋、黄沙鳖、烂团鱼。暖温性淡水爬行动物,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省(自治区),以浙江的瓯江分布数量较多,国外分布于东南亚的缅甸南部和菲律宾等地。

  • 标签: 生物学特征 摄食方式 生污习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