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比分析建德市与火龙果主产区广西的气候特点及火龙果的品质可知,建德市引进种植火龙果的最大影响因子是气温,在自然条件下,每年5-10月最低气温基本都在5℃以上,适宜火龙果生长;但由于每年11月-次年4月有害积寒分布较广,建德市引进种植火龙果必须采用大棚。同时,要充分考虑建德市降水量较多时对火龙果的影响,宜选择向阳山坡种植。建德市生产的火龙果减少了长途运输,可完全成熟后采摘上市,相对于广西产的火龙果口感更新鲜,但甜度和果重都有待提高。

  • 标签: 火龙果 引进种植 气候条件 建德
  • 简介:分析曲江区沙田柚各生育期的气候条件,研究疏花疏果和人工授粉对沙田柚挂果率的影响,确定沙田柚生长发育的有利气象条件和不利因素,指出影响沙田柚座果率的关键气象因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1加强柚果采摘后的果园管理;2做好疏花疏果及人工授粉工作;3提高管理水平;4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

  • 标签: 应用气象学 气候条件 沙田柚 曲江
  • 简介:红豆杉属于常绿乔木,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较差,所以被列为濒临灭绝的珍稀植物。红豆杉含有紫杉醇,具有抗癌功效。介绍了红豆杉分布与用途、适宜生长的气候条件以及栽培技术。

  • 标签: 红豆杉 气候 栽培
  • 简介:蒙古国是畜牧业为主国家,并处于全年放牧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的状态。然而,近年全球气候变暖、蒙古国家畜头数剧增、天然草场面积逐步减少等约束条件下,选育出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是迫在眉睫。所以,于2010、2011年在蒙古国开展了4种玉米种植。通过,该试验已证明80天极早熟玉米在蒙古国气候条件下,能够完全成熟,可以用于打籽;90天早熟玉米在蒙古国部分省市能够完全成熟;两种专用高产青贮玉米差异不大,均能用于青贮饲料。

  • 标签: 蒙古国气候条件4种玉米种植 产量和营养价值均高的饲料作物
  • 简介:依据称多县1961-2014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称多县积雪期(上年10月~当年5月)、汛期(当年6月-9月)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称多县近54a年平均、积雪期和汛期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上升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969年发生突变,积雪期和汛期气温冷暖突变均发生在21世纪初;年平均气温存在18a尺度的年代际振荡和7a、3a尺度的年际振荡,积雪期气温存在20a尺度的年代际振荡和准5a、9a尺度的年际振荡,汛期气温存在19a尺度的年代际振荡和准10a、4a尺度的年际振荡。2)年、积雪期和汛期降水量也均呈现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和积雪期降水量突变均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汛期降水量在2006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存在准12a和准6a尺度的周期振荡,积雪期降水量存在准18a、13a和8a尺度的周期振荡,汛期降水量存在准11a和准6a的周期振荡。

  • 标签: 称多县 气温 降水 线性回归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 简介:2009年,当一部继《后天》的巨型灾难片《2012》在中国公映的时候,大家除了被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所吸引之外,还暗暗侥幸:这只不过是一部电影,玛雅日历也仅仅是个传说,2012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2012年还是悄无声息地来了。阴霾天气、沙尘污染、地震、洪水、飓风、泥石流……每个人都在与日俱增的惊恐中感叹,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 标签: 难民 气候 《后天》 沙尘污染 主人公 泥石流
  • 简介:利用曲麻莱气象站1982~2013年年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曲麻莱地区牧草观测资料以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资料等,分析了曲麻莱地区气候和植被多年变化特征,并对气候条件与植被覆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982~2013年曲麻莱地区年平均气温急剧上升,平均每10a上升0.69℃,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平均每10a增多24.01mm;(2)1982年以来曲麻莱地区牧草生长状况趋好,草层高度、牧草覆盖度和生物量平均每10a分别增加3.44cm、23.34%、467.23kg/hm^2;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值平均每10a增加18.85。(3)净初级生产力NPP值与年降水量相关关系较好,但与气温和日照时数相关性较差;(4)当年降水量分别增加10%、30%和50%时,净初级生产力NPP值分别增加8.96%、26.87%和44.79%。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反映在高度、产量和综合指标NPP等要素上,近35a年来,曲麻莱地区的气温显著上升,降水量增加,日照时数基本不变,气候条件有利于NPP值的增加,草地生态状况趋于良性方向发展。

  • 标签: 曲麻莱 三江源 植被 NPP 变化 气候效应
  • 简介:分析了陕西关中西部线辣椒生长发育特性和主产区的生态气候条件,表明关中西部光照充足,热量富裕,温差大,空气干燥,有利于线辣椒生长发育;但降水略显不足且年际间变化幅度大,干旱年份需灌溉补水。为此发展水利事业和节水农业,提高水分利用率,是本区线辣椒高效、长足发展的有力保障。采用模糊聚类法将关中西部划分为适宜、次适宜、可种植和不可种植4个线辣椒种植气候区。

  • 标签: 线辣椒 气候条件 气候区划
  • 简介: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鸟审旗为研究对象,利用乌审旗2000、2005、2007年三期的LandsatTM遥感影像基础上获取土地荒漠化现状矢量数据、动态变化矢量数据等为基本数据源。分析2000年、2007年的荒漠化类型面积的数据,得出其变化幅度、动态度,由此可看出在研究时间段内各个荒漠化类型面积的增减。通过分析2000—2005、2005—2007两个阶段的荒漠化类型转移情况的数据,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得出各个类型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在这两个阶段的转移情况。再利用乌审旗气象站点1980至2006年的气象数据为基本数据源,选择降雨量、气温、蒸发量、大风日数等气候因子的数据,对其进行了5年滑动变化分析得出乌审旗气候时空变化图等,得到其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对荒漠化的影响。

  • 标签: 乌审旗 荒漠化动态 气候因子
  • 简介:利用青海省茫崖气象站1961-2016年逐月温度、降水、风速、日照数据,采用线性趋势、显著性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茫崖55a以来的温度、降水、风速、日照的年、季、月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5a来茫崖地区平均温度年、季、月都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年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增加0.8℃;降水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增加1.6mm;平均风速年、季、月都呈显著的减小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减小0.6m/s,并在90年代中期发生突变;平均日照年、季、月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每10a减少51.10h。

  • 标签: 茫崖 气候 变化 趋势
  • 简介:选用称多县清水河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日气温(最高、最低、平均)资料,采用WMO推荐的极端气候指标定义计算了8种极端气温指数,并分析其主要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56a称多县极端冷指标(霜冻日数、结冰日数、冷夜日数和冷昼日数)呈下降趋势,而极端暖指标(暖夜指数、暖昼指数)呈上升趋势,极端最高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极端最低气温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著。近56a的时间尺度上各极端气温指数均存在多个比较明显的周期。称多县极端气温指数与年平均气温有很高的相关性,且未来各极端气温指数均持续现有趋势。

  • 标签: 称多县 极端气温指数 变化趋势 相关
  • 简介:气候数据库中提取漠河站1961~2001年每年1~12月雾日资料,统计分析了雾日的月季分布特点及与其对应的气象要素特征。以期对雾日的时空特点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对漠河雾的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雾日 月际分布 气象要素 发生时间
  • 简介:本文选取祁连山地区10个气象站1973~2016年最新气象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及M-K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比较了东、中、西段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973~2016年,祁连山区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38℃/10a,其中在春季表现的尤为明显;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表现出升温的不对称性;近44a祁连山区降水明显增加,增加速率为9.7mm/10a,其中春季增加最多;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呈西少东多分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8~10a的振荡周期,平均气温无明显转折点,降水量在2003年后明显增加;近44a东、中、西段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祁连山中段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暖湿化的趋势最为显著。

  • 标签: 祁连山区 气候 变化特征
  • 简介: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它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气候变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需要从多学科综合视角来把握的复杂问题。其中,从伦理维度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就形成了一个新近比较重要的研究领域——气候伦理研究。笔者对当代的气候伦理研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对气候变化所引起的伦理问题进行了概括表述和简单分析。希望通过对这些领域内伦理维度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气候伦理研究中。

  • 标签: 气候变化 不确定性 成本—收益分析 历史责任原则 平等主义原则 功利主义原则
  • 简介:2014年初普洱茶行情表现可谓是惊心动魄,部分名山古树茶原料价格同比上涨一倍,一公斤上万元的价格让不少人为之疯狂。在抢夺名山古树茶原料引发的价格战中,除了广东茶商的收购,北方茶商的介入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普洱茶价格的上涨。

  • 标签: 普洱茶 原料价格 气候 价格战 古树 名山
  • 简介:中国和韩国是世界上种植人参最多的两个国家,但两国人参的品种、产量和形态都有区别。本文将从中韩两国气候因素对比来分析两国人参不同的原因。

  • 标签: 气候 因素 对比 生长期
  • 简介:一、概论:韶关市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据史书《汉书,地理》记载,汉武帝鼎元年(公元前116年),连州的女子已进行“桑蚕织绩”和“采桑饲蚕”的种桑、养蚕、丝织的生产活动了。解放后北江沿岸中上游的英德、阳山、连县、翁源、乐昌、曲江等县先后发展了蚕桑生产。1958年有桑地约3000多亩,产茧35吨多。1978年桑地面积才发展到4200多亩,产茧173.3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农村政策得到落实,蚕桑生产也有较大幅度的发展。1986年桑地面积达8万6千多

  • 标签: 蚕桑生产 种桑 农村政策 翁源 农业气候资源 桑树生长
  • 简介:寒冬逐渐消退,气温逐渐回升,降雪逐渐成雨,降水逐渐增多。北方寒气未尽,天燥干冷,南方气温回升,已露春意,但有时气温会突然显著上升回暖拉大温差,继而又出现强降温的异常突变天气,更需时常关注气温变化,做好鹅的饲养、管理、孵化等各项具体工作。

  • 标签: 气候特点 气温变化 春节 大温差 强降温 降雪
  • 简介:没有咖啡的未来将会怎样?在一个每天消费16亿杯咖啡的世界里,一个没有咖啡的未来大概会使许多人觉得怅然若失。然而,近期伦敦皇家植物园领衔的一项研究却显示,由于气候变暖,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咖啡品种阿拉比卡,到2080年时将在野外绝迹。目前,世界上普遍人工种植的咖啡有两种——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两者均引种自野生物种,前者占据了全球咖啡消费的七成。野生物种一旦灭绝,以人工养殖种的薄弱,根本无法抵御一系列天敌的侵袭,结果就将导致咖啡品质下降、价格飙升。

  • 标签: 咖啡品种 气候变暖 野生物种 皇家植物园 消费量 人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