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不同类型下垫面温度进行系统测定,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证实下垫面类型和时间是影响下垫面温度的主要因素,而观测地点在城市中的分布位置不造成下垫面温度的显著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和新复级差测验对各种下垫面进行比较,得出人工构筑物的升温速率和平均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结合遥感数据,对人工构筑物、绿地和水体对热岛效应的贡献进行了相关分析。

  • 标签: 城市化 热岛效应 下垫面 统计分析
  • 简介:本文采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分析,对北京规划市区1040Km~2范围内的地面热场状况进行研究,针对北京城市发展现状,分析了北京城市热岛的分布和强度特征、热岛发生规律、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绿化覆盖率与城市热岛的相关关系。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具体措施,认为通过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绿地规模、重视绿地分布均匀度、改善绿化种植结构等,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改善人居环境,本研究为北京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遥感 卫星影像 城市绿化 缓解 热岛效应
  • 简介:论述了“热岛”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给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解决“热岛”现象的良策是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 标签: 城市热岛效应 绿地 城市园林 降温
  • 简介:本文通过对杭州城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4个点最近26个月温湿度自动记录和夏季一个月的连续记录及相应的杭州气象台气象资料的分析,得出,绿地率越高,气温越低,而相对温度越大,特别是在晚上,线性关系显著。年平均热岛强度和干岛强度都以晚上20:00时最大,平均达2.44℃和9.48%,下午14:00时热岛强度最小,为0.67℃,而这时干岛基本上不存在,热岛强度和干岛强度大小顺序都呈20:00>02:0>08:00>14:00。平均而言,一年四季热岛和干岛效应都存在,热岛强度平均为1.64℃,干岛强度平均为5.75%。

  • 标签: 杭州 热岛 干岛 气温 相对湿度 绿地率
  • 简介:根据重庆市园林绿化科研所与重庆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信息研究所对重庆主城2001年、2004年、2006年热岛效应的研究表明,该市热岛效应严重,且有所扩大。对此,该市将采取以下五大绿化措施缓解“热岛效应”。

  • 标签: “热岛效应” 重庆市 环境信息 师范大学 园林绿化 绿化措施
  • 简介:文章介绍了欧洲主要国家及城市城市森林概貌。目前关于城市林业的理解,不同国家的观点不同,但基本同意城市林业是一个综合体、是综合性的学科;城市林业目的在于为城市树木资源建立长期的政策与规划;强调城市森林能够提供的经济、环境、社会一文化产品及服务;是一项需要公众参与的事业。

  • 标签: 城市林业 城市森林 欧洲 树木资源 文化产品 公众参与
  • 简介:城市森林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防治城市环境污染的根本。但在我国,既缺少城市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更缺少城市森林对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影响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张颖教授率先开展了相关研究,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 标签: 城市森林 中国 城市环境污染 北京林业大学 现代化城市 森林面积
  • 简介:长期以来,城市是工业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场所,它所追求的主要是经济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因而,城市被工商业场所密集覆盖,高楼林立、车流如织、人海喧嚣被视为城市繁华的骄傲展现.在经济利益比较的选择中,植被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难以找到生存的空间,它们只是因为人类亲近植物的天性未泯,才被点缀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分隔界面和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中,少而小的公园是难得的绿树成荫之地,但那也因为是城市必要的点缀并有商业收益才得以维持下来.这些点缀物一旦影响到城市土地商业化的"高效"开发,就会被毫不犹豫地清除掉,只要看看世界许多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是如何大规模地清除绿地、农田甚至文物,就会明白眼前利益是如何压倒这一切的.

  • 标签: 城市森林 生态城市 支撑系统 经济集聚效益 规模效益
  • 简介:文章回顾了亚欧城市林业合作的背景与进程,总结了欧洲城市林业发展在城市森林规划、森林资源概况、森林的产品和服务、林业科学研究、公共政策和林业教育方面的实践.最后提出欧洲城市林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对中国城市林业的借鉴与启示.

  • 标签: 城市林业 欧洲 合作 森林规划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发展
  • 简介:1999年,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两个适宜”的现代化大都市发展目标,即“适宜创业发展”和“适宜生活居住”,明确把它写进了“十五”计划.为此,全市大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把林业作为重要的有生命的绿色城市基础设施来建设,不断深化对林业定性定位的认识,不断增强林业服务城市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作用.

  • 标签: 林业发展 森林城市 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可持续发展 建国 “十五”计划
  • 简介:1概况柏林是德国最大的城市,又是首都,还是德国名符其实的绿色之都.柏林城市总面积的42%是绿色空间和水面,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居于德国各大城市首位.森林面积达16,000hm2,占全市总面积的18%,其中97%的森林和林地属市政所有,勃兰登堡附近的大片林地亦属柏林所有,两者合计面积高达29.000hm2.

  • 标签: 绿色城市 柏林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是越来越多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林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是结合生态城市城市林业的内容关系进行分析,阐明城市林业在生态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提出了促进城市林业发展的一些有效措施,旨在为促进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 标签: 生态城市 城市林业 作用 分析
  • 简介:本文从城市规划与城设计的关系,城市建设综合效益的平衡、城市策划的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城市设计的问题。

  • 标签: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规划步骤
  • 简介: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明确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在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许多可再生资源严重失调的今天,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人类对自身发展历程的清醒回顾和深刻反思所探索到的一条真理,它已成

  • 标签: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园林绿化 绿化城市
  • 简介:巴伐利亚位于德国南部。城市森林建设集历史文化、现代文明.自然风光于一体。“阿尔卑斯山、湖泊、王家宫殿、十月啤酒节和慕尼黑”是巴伐利亚最典型的特征。终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为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碧波荡漾的湖泊连同一片片岛屿浪漫多彩,王家宫殿妩媚娇艳,十月啤酒节可以痛饮狂欢,慕尼黑则不失为大都市的气派。

  • 标签: 城市森林建设 阿尔卑斯山 历史文化 自然风光 现代文明 慕尼黑
  • 简介:城市森林工程以现代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为指导.把城市地域内的建成区近郊区.远效区等地的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布局设计.建立相对稳定而多群化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有效控制和改善城市的大气污染.热岛效应粉尘污染.解决城市居民游憩休闲.生态保健等实际需要.

  • 标签: 江苏 城市森林工程 森林建设 生态系统
  • 简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基础性建设,也是城市生态管理的重要内容。该文全面阐述了城市生态内涵、生态管理主要内容。作者以前瞻性眼光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动态的、相互联系的、从整体上看局部(城市林业管理),这对开阔视野,全面系统的看问题不无裨益。

  • 标签: 城市森林 生态管理 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基础 生态内涵 相互联系
  • 简介:建设园林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大力创建园林城市,增强城市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从而营造社会和谐、进步、文明。

  • 标签: 园林城市 和谐社会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