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在医学检验仪器的发展向自动化、微型化、精密化发展。对检验人员的要求不光是基本的医疗知识,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已经很大的依赖检验仪器工作状态的良好。因此检验人员正确的操作和精心的维护越来越重要了。根据近几年使用ARCHTECTi1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得出的经验和大家分享。

  • 标签: ARCHTECT i1000S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 CMIA技术 日常保养 故障处理
  • 简介:摘要瘢痕疙瘩是瘢痕体质的患者在皮肤受损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单纯手术切除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我科2007-2010年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应用90Sr-90Y敷贴治疗48例,在预防瘢痕疙瘩增生及复发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90S r-90 Y敷贴 瘢痕疙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配合90Sr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瘢痕疙瘩患者228例,随机分为“手术切除瘢痕+90Sr敷贴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90Sr敷贴治疗组(对照组)”,敷贴治疗均采用分次小剂量法。结果两组病例总有效率、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病例治愈时间(疗程)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组仅用2~4疗程,而对照组需3~8疗程。结论90Sr敷贴器可有效治愈瘢痕疙瘩,对瘢痕厚度较厚的,宜先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后再行90Sr敷贴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 标签: 90锶敷贴器 瘢痕疙瘩 核素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90Sr-90Y敷贴器敷贴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方法、疗效分析,并观察不同年龄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用90Sr-90Y敷贴器治疗288例不同年龄(30天~14岁)的皮肤血管瘤。结果不同年龄的皮肤血管瘤,90Sr-90Y敷贴治疗效果明显不同。<1岁组治愈率为96.8%,1岁~3岁治愈率为90.1%,4岁~8岁治愈率为85.7%,9岁~14岁治愈率为66.6%,<1岁组治愈率与1~3岁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岁组治愈率与4~8岁组治愈率有显著意义(P<0.05),<1岁组治愈率明显高于9~14岁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90Sr-90Y敷贴治疗在皮肤血管瘤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治疗皮肤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低年龄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高年龄组,对于血管瘤的治疗应愈早愈好。

  • 标签: 90Sr 敷贴器 皮肤血管瘤
  • 简介:我院一台日立W950SR型螺旋CT早上开机后,正常扫描,图像出现一个环形伪影,重复多次AIRCAL(空气校正)伪影不能去除.

  • 标签: 日立W 950 SR型CT 环形伪影 故障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90Sr同位素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胸壁及背部烧伤增生性瘢痕60例,经90Sr同位素敷贴照射治疗后,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90Sr同位素治疗增生性瘢痕有效率100%。结论90Sr同位素治疗烧伤增生性瘢痕疗确切。

  • 标签: 增生性瘢痕 同位素
  • 简介:89Sr是一种内照射治疗药物,其释放的为纯β射线,β射线能量适中,对骨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破坏作用,也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我科共诊治的96例骨肿瘤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89^Sr 骨转移癌 疼痛 止痛 用药方法
  • 简介:摘要皮肤瘢痕疙瘩采用90Sr-90Y敷贴器治疗,对不同病变程度采用不同剂量,时间,经183例治疗效果观察,效果较好,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 标签: 瘢痕疙瘩 90Sr-90Y敷贴器 敷贴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克服现有分析标准推荐的硫化铋沉淀法除铋存在的弊端,提升分析结果质量。方法基于201×7阴离子交换树脂设计了除铋实验流程,并通过加标样品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比对样品分析予以验证。结果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除铋。在锶、钇、铋去除实验中,锶和钇的化学回收率可分别达到(98.6±0.8)%和(98.5±0.7)%,且未发现有Bi2S3沉淀生成;在加标土壤分析中,所得到的分析结果与理论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97%~5.94%,优于标准除铋方法的3.96%~17.80%;采用IAEA国际比对样品进行验证,90Sr的报出值与目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3.40%~7.09%,结果均可接受。结论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铋能够实现很好的定量去除,同时不吸附锶和钇。另外,阴离子交换树脂的除铋溶液体系与90Sr分析时的解吸体系相同,无需转换体系即可实现快速除铋的目的。与现行标准分析方法相比,基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定量除铋是可行的且更优,能够满足90Sr常规分析工作需求。

  • 标签: 90Sr分析 除铋 阴离子交换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90Sr敷贴和CO2激光两种疗法对尖锐湿疣(CA)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2000至2017年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收录的使用90Sr敷贴和CO2激光治疗CA患者的相关中英文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其标准采用0~5分记分法,≤2分为低质量证据,≥3分为高质量证据。计算纳入文献的合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采用χ2检验进行文献异质性检验,采用Begg法和漏斗图法检验纳入文章的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3篇2003至201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合计228例患者。3篇文献的Jadad评分分别为4、4、3分。纳入的文献之间不存在异质性(治愈率:I2=0、P=0.685;复发率:I2=0、P=0.954)。Begg法(Z=0.045,P>0.05)和漏斗图法检验结果显示,纳入的文献间不存在发表偏倚。在治愈率方面,与CO2激光治疗相比,90Sr敷贴治疗对CA治愈率影响的合并OR为1.05,95%CI为0.72~1.54;在复发率方面,与CO2激光治疗相比,90Sr敷贴治疗对CA复发率影响的合并OR为0.06,95%CI为0.02~0.24。结论90Sr敷贴与CO2激光治疗CA的疗效相似,但经90Sr敷贴治疗后的复发率更低。

  • 标签: 尖锐湿疣 激光,气体 Meta分析 90Sr敷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表浅型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表浅型皮肤血管瘤的婴幼儿共51处血管瘤按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噻吗洛尔+90Sr敷贴和单纯90Sr敷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管瘤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血管瘤的痊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吗洛尔溶液+90Sr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较单纯90Sr敷贴治疗好。

  • 标签: 噻吗洛尔 婴幼儿 表浅型血管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椎骨转移癌性疼痛患者治疗中以放射疗法和89Sr核素实施治疗干预的差异性。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0.04-2022.03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干预的椎骨转移癌性疼痛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在施治期间提供放射疗法与89Sr核素施治,统计施治后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施治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疼痛评分、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以89Sr核素施治,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进一步提升疗效的同时,药物起效时间较短,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适宜推广借鉴。

  • 标签: 89Sr核素 放射疗法 椎骨转移癌性疼痛 施治疗效
  • 简介:摘要皮肤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皮肤血管良性肿瘤。90Sr发射的β射线对其有较好的疗效,90Sr敷贴操作简便、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无痛苦,是值得推广的治疗皮肤血管瘤的方法。该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90Sr敷贴在皮肤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锶放射性同位素 发展趋势
  • 简介:目的评价唑来磷酸联合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去势治疗后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伴不同程度骨痛的3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唑来磷酸组(A组,n=18):唑来磷酸4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以上,每28d1次,2~3次;唑来磷酸联合89Sr组(B组,n=21):唑来磷酸4mg(方法同上),89Sr148~222MBq/kg体重。分别观察镇痛效果、骨转移灶的变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前后A组疼痛评分分别为6.05±3.55和3.61±1.97,tPSA分别为(66.32±24.21)和(24.53±9.94)μg/L(P〈0.001);B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93±3.71和1.66±0.91,tPSA分别为(67.41±23.85)和(20.56±8.64)μg/L(P〈0.001)。两组骨转移灶消失或减少率分别为55.56%和71.43%。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B组止痛和减少骨转移灶效果优于A组(P〈0.05)。结论唑来磷酸联合89Sr对去势治疗后的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痛的止痛效果明显,可显著减少骨转移灶,较单独应用唑来磷酸效果好,是一种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锶放射性同位素 前列腺肿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9Sr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骨转移癌性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89Sr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结果72例患者治疗1月后CR26例;PR28例;SD9例;PD9例;总有效率80%。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以及做好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的处理。结论注射89Sr以及有效的护理,癌症患者疼痛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使骨转移灶缩小或消失。真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症 疼痛 评估 护理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了1例90Sr敷贴治疗皮脂腺异位症病例。皮脂腺异位症是由于皮脂腺发育的生理性变异或皮脂腺异常增生所致。该病例发生在上唇,表现为粟粒样、淡白色、丘疹样损伤。90Sr敷贴治疗皮脂腺异位症无痛苦、操作简单、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且无明显后遗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化锶(89SrCl2)联合云克(99Tc-MDP,锝二甲基二膦酸盐)治疗转移性骨癌疼痛的效果。方法对56例确认为转移性骨癌患者首先静脉注射89Sr4mCi,一周后静脉滴注云克20mg/d,连续10d,每月一疗程,连用2~3月。复查全身骨骼影像检查,观察其疗效。结果止痛效果明显32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有效率87.5%,(多在2~3周内获效);止痛时间维持3~6个月;骨髓抑制极少。结论89Sr联合云克治疗对转移性骨癌引起的疼痛具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对转移性骨癌包括的成骨性病变和溶骨性病变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转移性骨癌患者应及早应用89Sr联合云克治疗。

  • 标签: 转移性骨癌 89SrCl2 云克 止痛
  • 简介:AbstractStroke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 that occurs when a blood vessel in the brain is either blocked or ruptured, consequently leading to deficits in neurological function. Stroke consistently ranked as one of the top causes of mortality, and with the mean age of incidence decreasing, there is renewed interest to seek novel therapeutic treatments. The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 (SR-B1) is a multifunctional protein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a variety of cell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at SR-B1 primarily functions in an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atherosclerotic capacity.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R-B1 and focus on its potential correlation with the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of stroke. SR-B1 likely has an impact on stroke through its interaction with smoking, diabetes mellitus, diet, physical inactivity, obesity, hypercholesterolemia, atheroscler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ypertension, and sickle cell disease, all of which are critical risk factor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troke.

  • 标签: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 SR-B1 Atheroscler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betes mellitus Sickle cell Obesity Physical inactivity Hypercholesterolemia Hyper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