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谵妄是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卒中后谵妄与患者转归不良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对卒中后谵妄的筛查工具、预测因素预测模型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谵妄 危险因素 危险性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市执业(助理)医师2013年的现状并预测2020年的数量,为制定卫生人力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时间序列法、人力/人口比值法、人力/床位比值法、卫生服务需求法等4种方法对2020年上海市执业(助理)医师数进行预测。结果:2013年,上海市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40人,时间序列法测算结果为66794人(2.52人/千人口);人力/人口比值法测算结果为66253人(2.50人/千人口);人力/床位比值法测算结果为66378人(2.50人/千人口);卫生服务需求法测算结果为67964至77588人(2.56~2.93人/千人口)。结论:2020年上海市执业(助理)医师的预测区间为66253至77588人(2.50~2.93人/千人口)。4种预测方法各有利弊,在规划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标签: 执业(助理)医师 现状 预测 上海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川崎病是儿童常见的发热性血管炎性疾病,10%~20%的川崎病患儿接受首剂2 g/kg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失败,这部分患儿称之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IVIGRKD)。对于IVIGRKD的治疗方案包括第二剂IVIG、第二剂IVIG+糖皮质激素、英夫利昔单抗单次静脉注射、环孢霉素静脉注射或口服、阿那白滞素皮下注射及环磷酰胺静脉注射血浆置换等。并无证据表明有哪一种治疗方案优于其他治疗方案。因此早期预测及时发现IVIGRKD极为重要。但现有预测模型多数基于回顾性资料统计分析,同时因地域及人种的不同,其应用具有局限性,限制了预测评分系统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耐药 预测
  • 简介:就乳腺癌的分子改变、细胞组成临床结局而言,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这种异质性对发展与临床预后或预测有关的肿瘤分类是一种挑战。微阵列基因表达谱分析可使学者们深入了解乳腺肿瘤的复杂性,并可用于提供标准临床评估以外的预后信息。例如,21.基因OncotypeDx检测可用于对早期ER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增殖或基因组分级也是ER阳性肿瘤的有效预测因子。此外,70-基因MammaPrint微阵列检测对ER阳性ER阴性、

  • 标签: 乳腺癌预后 疗效预测 分子亚型 异质性疾病 ER阳性 肿瘤分类
  • 简介:一项最新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卒中后一周内死亡风险最高,而在发生心力衰竭、截肢肾功能衰竭后1个月后的死亡风险最高,吸烟可使伴心肌梗死患者预期寿命减少2年。吸烟肾功能低下是导致预期寿命减少的两个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死亡风险 糖尿病并发症 寿命预测 心肌梗死患者 预期寿命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相关lncRNA与胃癌的关系,从而探索胃癌治疗潜在的靶点。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收集443例胃癌患者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数据,筛选胃癌中与免疫相关的lncRNA,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分析构建预测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该模型预测的准确性,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人群分布特征,ESTIMATE方法评估样品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变化。结果本研究共获得546个免疫相关的lncRNA(相关系数Cor>0.4, P<0.001),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9个胃癌预后相关的lncRNA,通过多因素COX分析最终筛选得到6个lncRNA(AP003392.1,AL022316.1,AC005586.1,LINC01315,AP001318.2,AL161785.1)并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将胃癌患者分为高风险与低风险组,生存分析提示两组间生存存在显著差异(P<0.001),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686,ESTIMATE分析提示高风险组的免疫细胞数量基质细胞数量多,肿瘤纯度低,免疫评分高;而低风险组的免疫细胞数量基质细胞数量较少,肿瘤纯度较高,免疫评分低,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免疫相关的lncRNA对胃癌患者具有潜在的预后价值,可能为胃癌的免疫学研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胃肿瘤 RNA,长链非编码 免疫细胞
  • 简介:摘要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神经发育异常的评估与治疗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总结FGR胎儿脑损伤的影像学评估(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相位对比成像)、生物标记物(S100B、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髓鞘碱性蛋白)的预测价值及FGR治疗(抗氧化治疗、催产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的最新进展,旨在为FGR的宫内监测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胎儿生长迟缓 神经发育障碍 生物标记 预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检测宫颈在早产预测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超声检测宫颈的产妇19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检测宫颈在早产预测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阴道检测51例,CL<2.6cm的产妇早产率达到70.59%(36/51),CL≥2.6cm的产妇早产率为1.96%(1/51);经腹检测92例,CL<2.6cm的产妇早产率达到38.04%(35/92),CL≥2.6cm的产妇早产率为4.35%(4/92);经会阴检测55例,CL<2.6cm的产妇早产率达到61.82%(34/55),CL≥2.6cm的产妇早产率为1.82%(1/55)。三种检测方式在早产率方面的检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测宫颈在早产预测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可了解孕妇妊娠时实际宫颈情况,并对其宫颈长度、宫颈功能、宫颈内口的扩张情况进行精准的检测与评价,具有较高的诊出率与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测 宫颈 早产预测 诊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辐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由此造成的呼吸衰竭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辐射性肺炎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体力状况评分、吸烟状况、肺部基础情况、肿瘤大小、肿瘤位置、放化疗相关因素、炎症指标、单核苷酸多态性等。还有研究者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PET-CT等影像学检查应用于辐射性肺炎的预测,而其实用性仍有待加强。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找出预测辐射性肺炎发生的金标准。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疗法 辐射性肺炎
  • 简介:精神科的病床数及发展状况反映了一个地区精神卫生工作的水平.由于精神病防治(简称精防)工作还涉及社会福利、治安、教育及卫生保健等多方面,故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该地区的社会面貌。因此有必要对上海市精神科病床数的基本状况及今后发展趋势作探讨.

  • 标签: 病床 精神科 上海 精神卫生工作 卫生保健 精神病
  • 简介:摘要随着肿瘤精准化治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列线图用于指导临床决策。目前列线图不仅可用于肿瘤发生风险概率的预测,而且还可用于肿瘤的预后评估。列线图中变量的选择、医生诊断水平的差异都会影响其预测的准确性,因此正确认识列线图的局限性,并合理有效的利用其辅助临床决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列线图在肿瘤研究领域的进展,分别从列线图的构建及其在肿瘤发生、预后评估及其局限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列线图 肿瘤风险预测 肿瘤预后评估
  • 简介:x摘要近现代,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往前进步,民航业在不断的提升发展。空中交通越来越繁忙的状态,航班经常会出现临时的延误取消问题。所以说,我们对机场实时流量预测是有相当必要的,只有了解了掌握了才能使得空中交通得到缓解舒缓。我们在这里也着重分析了一下传统的预测方法以及相对应的特点,从而通过对实时流量预测的方法来研究分析问题。

  • 标签: 流量 预测 空域 四维航迹 实时流量预测
  • 简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的患病率大约为9.4%,国外报道为7%~12%,该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产科学者们致力于该病的预测与预防的研究,以早期预测,早期干预,降低母婴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现对近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预防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预测 预防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判断其临床诊断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临床检查并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与BalthagerCT评级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A级5例、B级9例、C级5例、D级7例、E级20例,对应急性间质性胰腺炎1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7例。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急性间质性胰腺炎17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9例。通过CT检查确诊急性胰腺炎准确41例,漏诊5例,准确率89.13%(41/46)。通过CT检查对急性间质性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分型诊断准确率为82.35%、93.10%。结论:综上所述,CT检查准确性较高,对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能相对准确的判断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分型,为临床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早期CT诊断 急性胰腺炎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能够有效预测儿童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治疗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内部验证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348例泌尿系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50例,女98例。中位年龄3.0(1.4~7.0)岁。中位体质指数17.1(15.0,19.5)kg/m2。术前发热40例;尿细菌培养阳性170例。结石CT值665(461,912)HU。结石负荷1.77(0.64,3.14)cm2;结石复杂度分级1级183例,2级38例,3级33例,4级124例。348例患儿共行腔内手术375次,其中可视经皮肾镜取石术(Micro-perc)27次,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Ultra-Mini-PCNL)26次,微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8次,输尿管硬镜碎石术(RURS)10次,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288次,PCNL+FURS 16次;手术时间30(20,40)min;术中灌注量500(200,1000)ml。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筛选结石清除率(SFR)并发症发生率(CR)的预测因素。利用分析得到的预测因素构建SFRCR的预测模型。采用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预测概率与实际风险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评估模型应用的临床获益情况。结果本研究手术的整体SFR为88.0%(330/375);CR为23.2%(87/375),其中术后血尿(Ⅰ级)45例,术后发热(Ⅱ级)40例,石街形成(Ⅲ级)2例。综合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中灌注量、结石位置手术方式是儿童结石腔内手术后SFRCR的共同预测因素。除以上因素外,体质指数同样为术后CR的预测因素。基于以上预测因素构建SFRCR预测模型,其AUC分别为0.810.73;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SFR预测模型阈值>20%时具有明显的临床获益;CR预测模型阈值>10%时具有明显的临床获益。结论内部验证证实基于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中灌注量、结石位置、手术方式及体质指数等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儿童结石腔内手术治疗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患儿的体质指数是腔内手术治疗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列线图 预测模型 有效性 儿童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的深度学习技术构建预测急性卒中发病时间模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且发病时间明确的急性卒中患者324例。采用7∶3比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训练集226例,测试集98例;再根据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4.5 h>4.5 h两组。由医师对DWI图像上急性梗死区及FLAIR相应的高信号区进行轮廓勾勒标注。利用InceptionV3模型作为图像特征提取的基本模型,构建并验证基于单序列(DWI、FLAIR)多序列(DWI+FLAIR)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比较人工识别、单序列模型及多序列模型预测急性卒中发病时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等性能。结果发病时间≤4.5 h患者中94例(94/207)存在DWI-FLAIR不匹配,发病时间>4.5 h患者中28例(28/117)存在DWI-FLAIR不匹配。ROC分析显示人工识别DWI-FLAIR不匹配预测急性卒中发病时间的AUC为0.607,准确度为60.2%。基于单序列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显示FLAIR序列预测急性卒中发病时间的AUC为0.761,准确度为71.4%;DWI序列预测急性卒中发病时间的AUC为0.836,准确度为81.6%;基于多序列(DWI+FLAIR)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急性卒中发病时间的AUC为0.852,明显优于人工识别(Z=0.617,P=0.002)、基于FLAIR序列深度学习模型(Z=2.133,P=0.006)基于DWI序列深度学习模型(Z=1.846,P=0.012)。结论基于DWIFLAIR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急性卒中发病时间明显优于人工识别,可为未知发病时间的卒中患者提供静脉溶栓治疗指导。

  • 标签: 卒中 弥散加权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