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55岁男性患者,2019年7月22日右下齿跳痛、颈前区红肿,28日突发胸骨后持续性剧痛,向肩背部放散,伴喘憋、气促、心悸。胸部CT检查示纵隔增宽、散在气肿伴脂肪间隙渗出,双肺炎性改变,心包、双侧胸腔积液。急诊开胸行前纵隔贯通、纵隔胸膜-脓胸侧胸腔内开放、纵隔及胸腔双管持续性冲洗和负压引流,手术顺利。病理检查示(纵隔)脂肪组织化脓炎症伴坏死。术后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术后18天拔除双侧胸腔闭式引流管,剑突下切口甲级愈合,颈部、引流管切口乙级愈合。随访3个月无活动耐力下降,颈、胸部CT检查示纵隔无增宽、密度均匀,心包无增厚,局部胸膜粘连、增厚。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1例接受内治疗的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单纯球囊扩张组(20例)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组(21例)。两组均获30个月以上随访。两组12个月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比4.8%,P>0.05)。但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组术后30个月内复发率(60.0%比19.0%)、术后30个月内无复发时间中位数(19.5个月比30.0个月)均优于单纯球囊扩张组(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内治疗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疗效良好,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的中远期疗效优于单纯球囊扩张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在胸腔镜单孔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8月该院胸外科气管插管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遵照构建的快速康复路径表干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法,选取同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根治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肺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下床活动早,胸管引流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咳嗽/咽喉不适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联合快速康复护理行腔镜肺叶切除术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符合快速康复理念。

  • 标签: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非气管插管 加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排卵障碍不孕患者接受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内夫精人工授精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就诊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年龄≤35岁,因排卵障碍不孕就诊的患者共821个周期,按照是否促排卵分为自然周期组(N组),共225个周期;促排卵周期组(O组),共596个周期;按照宫内夫精人工授精不孕的原因[不明原因不孕(A),男方精液异常(B),性功能障碍(C),单侧输卵管梗阻(D)]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NA组(67例)、NB组(94例)、NC组(39例)、ND组(25例)和OA组(233例)、OB组(217例)、OC组(51例)、OD组(95例)。比较N组患者和O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等指标;比较各亚组之间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结果①N组和O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是O组多胎妊娠率为13.1%(13/99),明显高于N组的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②NA组、NB组、NC组、ND组和OA组、OB组、OC组、OD组之间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排卵障碍不孕患者进行宫内夫精人工授精助孕治疗时,促排卵周期并不能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反而会增加多胎妊娠率。

  • 标签: 宫腔内人工授精 妊娠结局 促排卵周期 自然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心绞痛(uAp)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强化降脂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治的不稳定心绞痛(uAp)、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住院号码尾数奇偶分为观察组(奇数)和对照组(偶数),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d,对照组给以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1年,服药1个月、6个月,12个月空腹采血检测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LDL-C和cRP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TC和LDL-C检测结果和1个月的cRP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个月和12个月的cRP检测结果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随访期间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死亡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稳定心绞痛(uAp)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强化降脂治疗能降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强化降脂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胸主动脉内修复术(TEVAR)与单纯药物治疗复杂性急性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ATBAD)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3例复杂性A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8例,女性85例;年龄(60.3±10.2)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药物治疗组(药物组,67例)和内修复术治疗组(TEVAR组,136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资料和随访资料,评估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干预率。结果20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3.7±1.8)年(范围:3~84个月)。随访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3%(31/203),再干预率为10.3%(21/203),死亡率为6.4%(13/203)。TEVAR组主动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6.9% 比 9.6%;P<0.05)、再干预率(19.4% 比 6.6%;P<0.05)、死亡率(13.4% 比 2.9%;P<0.05)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药物组相比,TEVAR组主动脉夹层破裂(7.5% 比 1.5%;P<0.05)、逆撕A型夹层(4.5% 比 1.5%;P>0.05)均未显示出更高的发生率。结论TEVAR治疗复杂性ATBAD安全、有效。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复杂性ATBAD患者接受TEVAR治疗显示出更好的近中期效果。

  • 标签: 腔内修复术 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 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后输尿管是下静脉变异的一种类型,静脉后输尿管伴右侧双下静脉变异的病例罕见。本文报道1例静脉后输尿管伴右侧部分双下静脉变异的病例,患者同时有右侧输尿管结石、右肾积水,行经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右侧静脉后输尿管离断成形术。术后14个月复查泌尿系B超,右肾盂及右输尿管未见积水。

  • 标签: 腔静脉,下 腔静脉后输尿管 环输尿管静脉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内修复术(TEVAR)后中远期腹段假重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确诊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B型夹层)并接受TEVAR治疗的患者资料。纳入术后腹主动脉段有残余裂口而胸段无裂口、随访1年以上的急性或亚急性长段夹层病例,排除存在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创伤、马方综合征导致夹层的病例。最终纳入51例患者,男性45例,女性6例,年龄(49.4±10.6)岁(范围:31~72岁)。患者符合下述任何一条标准归入扩张组:(1)腹段假最大增长速度≥3 mm/年;(2)腹主动脉最大径≥50 mm;(3)腹段假直径增长≥10 mm。采用χ²检验、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定量资料的截点值。结果稳定组30例,扩张组21例。与稳定组相比,扩张组术后早期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更多[2(1)个比1(1)个,Z=-2.829,P=0.005],腰动脉发自假数量更多[5(6)支比3(5)支,Z=-2.025,P=0.0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OR=3.966,95%CI:1.552~10.131,P=0.004)是腹段假重塑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截点值为≥2个,曲线下面积为0.718。结论TEVAR后腹段假不良重塑发生率高。内脏动脉段残余裂口数量≥2个是腹段假重塑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随访。

  • 标签: 动脉瘤,夹层 血管内手术 主动脉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应用盐酸替罗班和肝素钠进行蛛网膜下出血介入治疗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0例蛛网膜下出血患者展开回顾性总结,且将这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进行评估、判断、实施和评价。结果:联合盐酸替罗班和肝素钠用药、实时监测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脑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使得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下降,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结论:联合应用盐酸替罗班和肝素钠,对于蛛网膜下出血介入治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预防脑血管梗死、痉挛。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 肝素钠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静脉后输尿管6例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6例患者经后腹腔镜完成了静脉后输尿管手术治疗,术后1例漏尿,经引流治疗后漏尿消失,术后腰痛消失,术后2月拔除双J管,复查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积水减轻,输尿管通畅。结论:后腹腔镜治疗静脉后输尿管具有对腹腔干扰少,痛苦小康复快,安全可行,微创优势明显,是治疗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肾积水 后腹腔镜
  • 简介:摘要下静脉滤器作为预防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的有效手段,自发明以来得到不断地优化,在临床中的使用率也不断升高,但由于超适应证使用和可回收滤器永久化,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为滤器倾斜、移位、断裂、腔壁穿透和血栓形成等,严重时甚至会堵塞下静脉,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滤器的放置与否、滤器类型的选择及滤器的放置时间一直是血管外科医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综合相关临床研究数据,对此类争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

  • 标签: 下腔静脉 滤器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胃肠镜外科在我国经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近年来,胃肠微创外科新技术不断涌现,3D腹腔镜系统、4K超高清腹腔镜、近红外线荧光显影技术以及5G远程手术等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为新时代胃肠镜外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对胃肠微创手术的进一步推广和规范化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对胃肠镜相关新技术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系统阐述,认为我国胃肠微创外科在临床应用方面已取得巨大进展,在手术技术及设备研发方面,我国已经渡过了机械模仿的时期,进入了寻求创新、注重原创的新时代;提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胃肠镜外科同道们应不忘初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诊治理念,保持不断创新的思维与态度,将我国胃肠微创外科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 标签: 胃肠肿瘤 微创外科 创新技术 发展
  • 简介:摘要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治疗手段通常分为开放手术与内治疗。内技术以操作简易、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临床治疗尿道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等离子、激光等各种设备的普及和新型尿道支架、移植物的应用,使内手术操作更方便,损伤更小,但由于尿道狭窄病因的多样化及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内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部分患者远期疗效欠佳。尿道内放射治疗、内注射药物或干细胞及新型导尿管等手术方式也正在尿道狭窄中进行探索性应用,结果显示有利于改善内手术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各种内微创治疗手段和药物在尿道狭窄上取得了较多新进展,但仍需更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其可行性、有效性,并确定恰当的手术时机。

  • 标签: 尿道狭窄 内窥镜检查 激光疗法 药物注射
  • 简介:【摘要】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的增高,加上人们生活结构的变化,导致我国血栓性疾病以及肺栓塞等疾病患病率迅速升高,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下静脉过滤器是一种设计用于预防下静脉系统中因栓子脱落而引起的肺栓塞的装置[1]。此种植入术的介入,对降低致命性肺栓塞的出现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了使接受下滤器植入术的患者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本文对下滤器植入置入护理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下腔滤器 护理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