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ljoint)简称Z关节(Zjoint),又称椎小关节(facetjoint)。Goldwaith在1911年首先提出腰椎椎小关节病变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Ghormley在1933年提出“椎小关节综合征(facetjointsyndrome)”的定义,即椎小关节出现骨关节炎的增生肥大改变,并因此引起的下腰痛和臀部大腿的放射痛心。

  • 标签: 腰椎 椎关节突关节 腰痛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孔腰椎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不稳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且获1.5年以上随访的腰椎退行不稳患者47例,所有病例均行后路TLIF结合PLIF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45-69岁,平均58.3岁,病程2个月-15年,不稳节段,单节段33例,L4/L5/S1双节段9例,L2/L3/L4/L5,L3/L4/L5/S1三节段各2例,L1/L2/L3/L4/L5四节段1例。对有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的节段行PLIF手术,对没有椎管狭窄的节段保留棘上,棘韧带及椎板的完整,行TLIF手术,对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椎体融合率及退行侧弯的矫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全部47例均获随访,时间1-4年,平均18个月。按照JOA下腰痛29分法评定标准(包括症状、体征、日常生活动作和膀胱功能等方向)评估临床疗效,由术前平均(11.7±6.5)分到最后一次随访的平均(22.7±11.6)分,其中优32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占95.7%。结论在退行腰椎不稳的治疗中,经椎孔入路腰椎融合临床疗效好,椎融合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办法。

  • 标签: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不稳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纤维软骨叶瘤(fibrocartilagenous mesenchymoma, FM)是一种罕见的骨内原发性交界肿瘤。本文报道1例13岁男性,L3椎体肿物,组织形态学显示具有轻度不典型的梭形细胞密集增生,软骨呈团巢状散在分布,部分似骺板样结构,局部有不规则新生骨形成。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平滑肌肌动蛋白、S-100蛋白、结蛋白、CD34、上皮细胞膜抗原、p16及p53等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约2%。分子表型:GNAS、IDH1和IDH2基因无突变,MDM2基因无扩增。患者术后108个月无复发及转移。诊断时应着重与纤维软骨结构不良、去分化软骨肉瘤及低级别中心性骨肉瘤等鉴别。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肾病科湖北武汉430030摘要目的对80例腹膜透析患者在腹膜透析后的关键生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判定依据.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100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了信息不全和不符合常理的“坏点”数据,得到了80组基础数据;其次,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80组基础数据依据血红蛋白、血磷、iPTH、血白蛋白四种生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获得上述四种指标的相关度.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四项指标获得相关血红蛋白呈现出与血磷、iPTH、血白蛋白主要相关;血磷与iPTH呈现明显相关;血磷和血白蛋白之间为正相关,且相关度较小;iPTH和血白蛋白之间为负相关,且相关度不大.结论四项基础监测指标的相关可以指导临床腹膜透析科学管理管理;对腹膜透析患者数据相关分析可以有效预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核心指标的监测同时减少了腹膜透析患者重复的医疗费用支出,为医疗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提供了指导数据.关键词腹膜透析;指标;相关分析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37-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3年10月采用PFNA治疗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骨折26例,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51岁到85岁,平均72岁.按Evans分型,一类顺粗隆骨折Ⅰ型3例,Ⅱ型11例,ⅢA型5例,ⅢB型2例,Ⅳ型4例,二类逆粗隆骨折1例.术后门诊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内固定稳定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髋功能.结果26例患者经过门诊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8-18月),未发现断钉、螺旋刀片退出、切割及穿入关节腔等.术后患肢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4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88.5%.结论PFNA内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固定牢固,是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骨折的理想方法.关键词PFNA;骨质疏松症;股骨粗隆骨折;骨折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10-02

  • 标签:
  • 简介:1病例患者,男性,1岁7月。因上腹部胀大,腹部巨大包块和肝大3个月入院。体查:剑下饱满,轻压痛,扪及肿物;患者食欲不振,无明显呼吸困难和下腔静脉梗阻症状。无呕吐、发热、便秘、腹泻和体重减轻等相关症状,发育良好。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n)102U/L(正常值5—40U/L),谷草转氨酶(AST)37U/L(正常值5—40U/L),甲胎蛋白(AFP)17ng/ml(正常值0—40ng/m1),癌胚抗原(CEA)13ng/ml(正常值0—40ng/ml),CAl2523U/L(正常值0—35U/L)。B超和MRI检查:肝右叶囊实混合巨大圆形肿物,直径15.6cm,边界清楚,凸向左膈下,占据左上腹腔,拟诊为肝脏肿瘤。于2005年12月7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巨块形肿瘤位于肝脏左外叶,伸展到左膈下,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包膜尚完整。行肝右叶切除术。肿瘤切面呈蜂窝状,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内含大量暗褐色液体。病理结果:为增生的纤维组织,血管较丰富,混有胆管结构,肝脏错构瘤(见图1)。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 标签: 肝间叶性错构瘤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 肝右叶切除术 肝脏肿瘤 圆形肿物 正常值
  • 简介: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第二性征的出现引发了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对产生好奇,也产生迷惑。家庭和学校往往不能通过科学的渠道给予解答,同伴话题沟通成为交流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 标签: 青少年 同伴 性话题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惩罚敏感性在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非自杀自伤行为(NSSI)的作用。方法:使用相关量表对区域内2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量表测定,分析相应结果。结果: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惩罚敏感性与NSSI之间呈两两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消极认知情绪、惩罚敏感性易加强父母心理控制,使得NSSI发生情况提升。

  • 标签: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惩罚敏感性 父母心理控制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腿肌静脉扩张对小腿肌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2条小腿肌静脉扩张患者及200例正常体检者进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小腿肌静脉有无扩张及血栓形成,并测量其内径(D)及血流速(V)。结果192条小腿肌静脉扩张的患者中,发生小腿肌静脉血栓者42条;而小腿肌静脉扩张者暂未发生血栓者150条,管径较正常者显著增大,而流速较正常者显著减低,扩张静脉管腔越大,其管腔内流速越低。结论小腿肌静脉扩张与肌静脉血栓是有关系的。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小腿肌间静脉 血栓形成
  • 简介:本文报告一例传入梅毒夫妻传染的事实。表明夫妻一方发现性传播疾病,另一方面应尽早督促其检查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是治疗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梅毒 传染 预防 性传播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巩膜层囊肿的切除及其联合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7例确诊为外伤巩膜层囊肿的诊治情况。17例均有角巩膜裂伤及手术史。其中14例伴有继发性青光眼。手术采用切除巩膜层囊肿联合异体巩膜移植术,对伴有难治青光眼者同时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结果:17例中14例囊肿1次治愈,1例术后有脉络膜脱离合并出血,最终眼球萎缩,1例术后1a囊肿复发,1例术后1mo眼压失控,植片隆起,再次手术,随诊期间未见复发。随诊时间:2~30(平均12.3)mo。结论:彻底切除囊肿联合异体巩膜移植术对巩膜层囊肿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对于继发性青光眼者,因其眼前段损伤及粘连严重,多为难治青光眼,以睫状体光凝或冷冻治疗为宜。

  • 标签: 眼外伤 巩膜层间囊肿 手术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应用,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直视下牵引复位,打入导针,DHS内固定。结果随访患者除1例延迟愈合外,其余均一期愈合。总优良率为94.73%。结论闭合复位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疗效明显,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老年人 DHS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血压差异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 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冠心病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臂血压差异人数,糖化血红蛋白、LDL-C高于非冠心病组,HDL-C低于非冠心病组。2.多因素分析提示吸烟、臂血压差异与冠心病相关。结论:吸烟、臂血压差异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 标签: 臂间血压差异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与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期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55例,对其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输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在手术中,PENA的治疗有效和安全。结果在临床治疗手术中,采取PFNA手术治疗方法,去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明显,经六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病症情况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且患者的骨折患处全部愈合,其有效强,安全性能够满足基本的临床治疗需求。结论在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进行临床的治疗过程中,采取PENA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保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有效,且其手术创伤较小,出血量低,但可能导致术后产生血栓,若能够在术前进行预防处理措施,则在临床中,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校医联合对提高高校沟通的重要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校实施高校校医联合措施前后的两届学生,校医联合前甲班学生 100名,为校医联合前在校就医学生;校医联合后乙班学生 100名,为校医联合后在校就医的学生,对两个班的学生的就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乙班学生就医比例、满意度、医患纠纷情况均显著优越于甲班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实施校医联合措施后高校联合活动次数、联合培训学习次数、医疗资金投入、医疗设备购进、医疗综合能力情况等均明显优越于校医联合前,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校医联合模式更加有利于高校的沟通,同时明显提高高校校医的医疗水平,有效的增加各高校的医疗设备应用和医药使用,降低医药投入,明显改善高校学生的就医情况,提高就医满意度,校医联合模式更加具有优越

  • 标签: 校医联合模式 高校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肱骨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6例肱骨髁骨折,均使用后正中切口,采用Y形钢板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16例患者,随访8个月—18个月。无骨折不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按Cassebacem术后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结论手术使用Y形钢板加克氏针治疗肱骨髁骨折,简单易行,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手术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骨折患者102例(2015年3月20日—2016年5月20日),其中一组采取动力髋部螺纹钉治疗,另外一组采取PFNA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手术耗时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治疗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推荐采用PFNA治疗方案,其手术操作时间较短,步骤较为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 PFNA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