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汞(Mercury)广泛分布于地球上岩石、土壤、矿物质等中。地球板块运动和岩石风化等天然活动使得地壳岩石中的汞被释放到环境中,人类的化工行业、采矿冶金、燃煤动力行业、垃圾焚烧等每天都在向空气中排放大量汞。汞的化合物及含汞的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据不完全统计,汞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超过3000种,其中金属汞的使用比重占近30%。

  • 标签: 汞中毒 间质性肺炎 肾病综合征 肺栓塞
  • 简介:摘要金属烤瓷联合全冠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义齿修复技术。本文主要对金属烤瓷联合全冠进行分析,将这项技术的运用和操作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金属烤瓷联合全冠在口腔修复科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金属烤瓷 全冠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幽门梗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1例食管癌术后幽门梗阻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植入自膨式金属支架。结果21例成功置入支架,置入后梗阻症状缓解,胃蠕动恢复,恢复经口饮食。结论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术后幽门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较短时间内缓解梗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食管癌切除术 幽门梗阻 金属支架 置入
  • 简介:摘要食品中的砷多来自被污染的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砷侵入人体后,将抑制体内多种酶发挥其作用,由于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细胞分裂、呼吸将不会正常进行,体内代谢将会紊乱。砷中毒不是单一的慢性中毒,有时还可能是急性的。有些重金属的中毒特征并不明显,属于是慢性中毒,通过大量的重金属在人体中蓄积,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就会出现反映,往往都无法治疗,容易导致畸形和癌变等。本文将对于重金属的危害以及检验方法展开详细的论述。

  • 标签: 食品检验 重金属 危害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岛地区部分食品中铅、镉、总汞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用国标法对采集于青岛市各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种植地等环节的四个品种125份样品进行元素含量检测,按GB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125份食品中,只有1份鲜活海产品中的镉元素超标,总体合格率为99.2%。结论青岛地区部分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低,监管机构仍需加强监管力度,保障群众菜篮子安全。

  • 标签: 总汞 食品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比较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纤维桩、铸造金属桩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需行口腔修复患者10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铸造金属桩完成口腔的修复,观察组予以玻璃纤维桩完成口腔的修复,观察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得以修复的效果明显好于其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选取纤维桩对口腔进行修复,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故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牙周病的治疗中应用金属烤瓷联冠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80例慢性牙周病患者,依据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本组共计40例)与对照组(本组共计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树脂粘接桥式与金属烤瓷联冠式进行相应的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慢性牙周病的治疗中应用金属烤瓷联冠的实际价值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牙周病 金属烤瓷联冠 树脂粘接桥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属烤瓷联冠对牙周病患者修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98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辅以金属烤瓷联冠式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对照组辅以树脂粘结式夹板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87.76%(P<0.05)。治疗后观察组SBI指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属烤瓷联冠对牙周病患者修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牙周病 金属烤瓷联冠 修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将8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药物注射法进行治疗,实验组41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复发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止血成功率、复发率及症状缓解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安全可靠,复发情况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内镜下 金属钛夹 消化性溃疡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儿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41例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行螺旋CT诊断,并与临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做参考,分析41例患儿的CT诊断结果。结果MPR、CTVE、SSD、MinP对气管、支气管的异物显示率为97.56%、95.12%、85.37%、73.17%。结论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小儿气管 异物
  • 简介:随着影像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乳腺病灶通过影像立体定位下予以旋切或活检;新的诊疗策略有使更多的患者通过新辅助治疗后接受保留乳房、腋窝的手术,这些情况下金属标志物的使用将有助于靶病灶的影像随访和鉴别、手术或病理取材的定位等。本文首选对金属标志物在乳腺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文献整理和综述,并对当前临床实践中金属标志物放置进行总结,以期有助于影像引导下良性靶病灶的精确定位、追踪及后续手术,有助于新辅助治疗患者原发灶和/或淋巴结病灶的疗效评估、手术定位及病理检查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疾病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诊断 治疗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及观察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时期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实验者血清MMP-2浓度,肌钙蛋白T(CTnT)浓度及检测心脏指数(CI)。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MMP-2浓度,肌钙蛋白T(CTnT)浓度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心力衰竭组心脏指数(C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MP-2浓度增高。

  • 标签: 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心力衰竭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与金属桩核修复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158颗)牙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行金属桩牙体修复。实验组则行玻璃纤维牙体修复。结果实验组修复成功率50例(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38例(73.08%)。实验组美观满意度51例(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76.92%)。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的修复手段与金属桩修复手段相比较而言,具有操作简便、颜色自然、成功率以及美观程度好等优点,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适合用于牙体缺损的修复过程中。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进行对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Pubmed、Ovid、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至2015-10。收集涂层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比的相关文献,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在观察指标中,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再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方面,涂层支架明显优于金属裸支架(P<0.05)。结论PCI植入涂层支架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在再次靶血管重建、靶病变晚期管腔丢失方面明显优于金属裸支架,而无证据显示其在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方面优于金属裸支架。

  • 标签: 涂层支架 金属裸支架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计算机三维塑形钛金属板在颅骨缺损修复治疗中的使用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颅骨缺损患者资料20例,20例患者全部在颅骨缺损60天到180天之内实施颅骨缺损修复手术,修补材料全部使用钛网,手术之前通过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使用计算机实施颅骨三维重建,获得和患者头颅逼真的三维模型,之后对患者缺损部位设计完全吻合的修复体。结果20例患者手术之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切口局部没有出现红肿现象,外观无畸形,患者头颅对称,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针对颅骨缺损患者手术中采取计算机三维塑形钛金属板进行修复,吻合精度相对比较高,手术时间段,手术操作简单,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塑形,手术之后固定稳固,外观形态理想,比较符合美容和生理机能要求,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颅骨缺损 计算机 三维塑形钛金属板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查疮灵液对慢性创面肉芽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及促进创面愈合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背部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注射模型,实验分为疮灵液组与对照组,疮灵液组以疮灵液覆盖创面,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隔日换药,术时、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创面照相测面积,取分泌物测TNF-α、IL-6含量及粒细胞总数,取肉芽测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及其抑制剂(TIMP1)与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结果:术后3~14d,疮灵液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具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白细胞总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4d时,疮灵液组白细胞总数接近正常;疮灵液组创面分泌物中TNF-α、IL-6含量于术后7d恢复正常,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d起,创面肉芽内MMP1、MMP2及MMP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MMP9表达影响疗效最显著,疮灵液对TIMP1未见明显影响;创灵液组在术后7、14d肉芽中羟脯氨酸含量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疮灵液能够下调肉芽中金属蛋白酶含量,抑制慢性创面分泌物炎症因子分泌,并能够调节创面羟脯氨酸含量,从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

  • 标签: 疮灵液 慢性创面 炎症因子 金属蛋白酶 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