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金属伪影严重影响骨科金属植入物术后患者的影像评估,CT和MRI去金属伪影技术成为近年来影像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较成熟的MRI去金属伪影技术主要有视角倾斜技术、层面编码金属伪影矫正技术及多采集与可变谐图像结合技术,以及能谱CT和相关的去金属伪影技术。MRI和CT去金属伪影技术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和脊柱内固定等方面的应用较为成功。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去金属伪影技术 金属植入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金属植入物患者中实施金属伪影序列syngo WARP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在我院实施脊柱金属植入物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目标选取,共选择26个病例进行研究,病例院内治疗时间需在2020.10.1-2021.03.31之间,本次分组方式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分成2个小组,研析组通过去金属伪影序列syngo WARP扫描,一般组通过MR常规序列扫描,分析观察指标:颈椎、腰椎扫描时间、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研析组颈椎、腰椎扫描时间与一般组比较更长(P<0.05),研析组与一般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更高(P<0.05)。结论:去金属伪影序列syngo WARP扫描时间会相对延长,但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能够有效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脊柱金属植入物 MR成像 金属植入物 扫描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尘肺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金属及类金属浓度差异,为尘肺病因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治疗、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47例尘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职业史,收集BALF,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检测BALF中金属及类金属浓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在不同类别尘肺病、不同期别矽肺和不同职业史患者中的差异。结果共检测BALF中50种金属及类金属的浓度,并对其中21种进行分析,不同类别尘肺病患者BALF中锌(Zn)、锰(Mn)和锡(Sn)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59、3.635、9.488,P<0.05);不同期别矽肺患者BALF中钾(K)、镁(Mg)、铁(Fe)、Zn、铜(Cu)和镍(Ni)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271、4.334、3.588、5.120、7.340、3.905,P<0.05);Zn和Sn浓度在不同工种、暴露粉尘种类尘肺病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BALF中Zn、Mn、Sn等金属可为尘肺病因学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为尘肺病诊断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尘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诊断 金属 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非稳态噪声和稳态噪声接触情况,为金属加工业噪声危害的治理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于2017年10至12月调查浙江省3家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737人的噪声接触状况。使用问卷收集工人一般人口学信息、职业史等,采用个体噪声仪记录噪声,计算噪声接触水平(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 h)和峰度。结果金属加工业噪声接触工人以年龄18~40岁(527人,71.51%)、男性(570人,77.34%)和初中学历(416人,56.45%)为主。工人接触噪声LAeq,8 h超过85 dB(A)572人(77.61%),接触非稳态噪声(峰度≥4)558人(75.71%),8年以下工龄634人(86.02%)。调查的30个工种中,噪声超标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冲压工、电焊工和其他工种,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操作工、倒角工、攻牙工、滚丝工;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打磨工,温州某汽车制动器制造厂的装配工、总装作业员和其他,以及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抛光工。结论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接触的噪声超标率高,且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也高,需采取隔声降噪工程控制、加强个体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防控噪声危害。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金属加工业 非稳态噪声 峰度 暴露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密云区重金属污染企业周边食品污染状况,为密云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监测两家污染企业,主要污染物为铬和铅,对采集的粮食、蔬菜、水产品等样品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监测的食品中铅、铬指标合格率均为100%,且监测值均远低于国家标准;粮食监测结果均超过对照值,根菜类蔬菜监测结果90%超过对照值。结论 应继续加强重金属污染企业周边食品监测,保护公众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鼠硬金属肺病(HMLD)进展不同阶段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于2019年03月,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生理盐水组(C组)和硬质合金粉染毒组(HM组)各3组。HM组用肺部气管雾化滴注给药套装给予10 mg/只硬质合金粉。染毒4、8和12周取BALF及血清进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C组和HM组大鼠各染毒时间行为活动、饮食和皮毛无异常,两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M组大鼠BALF中MMP-1水平在染毒4、8和12周明显升高(P<0.05),TIMP-1水平在染毒8和12周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血清中MMP-1和TIMP-1水平在各染毒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HM组大鼠BALF和血清中TNF-α水平在各染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1和TIMP-1的动态变化趋势为筛选HMLD诊断和监测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

  • 标签: 大鼠 硬金属肺病 肺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1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 要】随着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药物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当人们的身体出现健康问题时药物治疗被使用的最多的治疗方式,药物种类开始不断增多。而药物种类数量的增多却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例如有些药物中含有金属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为了减少药物对人体的危害,有必要在对药物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加强对重金属含量的检查。基于此,本文将会针对药物检测过程中对重金属的检查进行详细的分析。

  • 标签: 药物检测 重金属 检查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金属条贯通眶颈胸多器官后多学科成功救治的病例。患者女,56岁,因“金属条自左眼眶经颈部穿入胸腔3 h”入院。查体:左眼球固定、突出,薄层CT显示左侧眶部、左侧鼻腔、咽部、右侧颈部、上胸部异物贯穿。经多学科术前充分评估病情、术中联合救治及术后密切抗感染对症治疗,患者恢复好,随访3年诉日常生活无影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例面颅底大金属异物击入损伤颈内动脉岩段(C2段)的病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异物侧颈内动脉颅内段血流完全中断,经手术探查发现异物导致颈内动脉岩段管壁破裂并长段血栓形成,以钛夹夹闭颈内动脉远心端,经颈部结扎颈内动脉近心端后,安全取出异物。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密云区重金属污染企业周边环境污染状况,为密云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监测两家污染企业,主要污染物为铬和铅,对采集的生活饮用水、空气和土壤样品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共监测样品74件,其中生活饮用水10件,空气样品56件,土壤样品8件,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空气检出值远低于卫生标准。结论 应继续加强重金属污染企业周边环境监测,保护公众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磨牙在儿童咀嚼活动中承担着很重要的任务,但是常常因为家长对乳牙的不重视,儿童缺乏口腔健康的认知,以及一些不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等,导致乳磨牙患龋,加上乳牙牙体解剖和组织学特点,龋病发展较快,临床常见到儿童乳磨牙牙体严重龋损,导致咀嚼功能降低,营养摄入不足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传统的直接充填技术适合于小的龋洞,当乳牙缺损面积较大时,直接充填技术很难提供良好的固位型和抗力形,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研究出金属预成冠技术,本文就金属预成冠技术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金属预成冠 乳磨牙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无蒂大肠息肉患者在接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后使用金属夹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仅接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后使用金属夹的患者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500例患者,研究组及对照组各250例,除迟发性出血外,两组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研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0% vs6.80%, P<0.05)。按息肉大小分层,1-10mm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0.8% vs %1.6, P>0.05);>10mm 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1.6% vs 5.2%, P<0.05)。结论 对>10mm无蒂大肠息肉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后使用金属夹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而对1-10mm息肉无明显获益,临床上应根据情况合理应用。

  • 标签: 无蒂大肠息肉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金属夹 并发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内镜下双侧金属支架和单侧金属支架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肝门胆管恶性梗阻的疗效优劣。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内镜中心采用内镜下金属支架治疗的300例肝门胆管恶性狭窄(BismuthⅡ~Ⅳ型)患者资料,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94例双侧金属支架患者(双侧金属支架组)和94例单侧金属支架患者(单侧金属支架组)进行匹配。比较两组临床成功率、总干预次数、支架通畅期和生存期。结果双侧金属支架组的临床成功率高于单侧金属支架组[98.9%(93/94)比78.7%(74/94), χ2=19.352,P<0.001],平均总干预次数少于单侧金属支架组[(1.2±0.5)次比(1.7±0.9)次,t=-4.345,P<0.001],支架通畅期长于单侧金属支架组[10.0(8.0,12.1)个月比5.7(5.2,6.3)个月,χ2=19.789,P<0.001]。双侧金属支架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在数值上大于单侧金属支架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6(6.3,8.9)个月比4.6(3.7,5.7)个月,χ2=3.628,P=0.057]。结论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肝门胆管恶性梗阻,双侧金属支架引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侧金属支架引流。

  • 标签: 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 肝门胆管恶性梗阻 金属支架 通畅期 生存时间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迁移诱导蛋白7(MIG-7)、细丝蛋白A(FL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899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MMP-9、MMP-2、MIG-7、FL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MIG-7表达水平分别为(481±69)ng/ml、(262±85)ng/ml、(156±23)ng/ml,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136±33)ng/ml、(191±21)ng/ml、(98±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591、120.224、59.896,均P<0.01);结肠癌组织中FLNa表达水平为(19.5±3.2)ng/ml,低于癌旁正常组织[(65.4± 8.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902,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9、MMP-2、MIG-7、FLNa表达水平与肿瘤长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9高表达、MMP-2高表达、MIG-7高表达及FLNa低表达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MP-9、MMP-2、MIG-7低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95% CI 25~78个月)、56个月(95% CI 26~79个月)、54个月(95% CI 25~78个月),均长于高表达患者;而FLNa高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58个月(95%CI 27~80个月),长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MMP-2、MIG-7、FLNa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MP-9、MMP-2、MIG-7高表达和FLNa低表达均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结肠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迁移诱导蛋白7 细丝蛋白A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金鸡丸中芒柄花素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鸡丸中重金属有害元素,为完善其药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溶液(27︰73),流速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49 nm,柱温30 ℃;采用石墨炉法检测铅、镉含量;采用冷蒸气串联石墨炉法测定砷含量;采用火焰法测定铜含量;采用冷蒸气法测定汞含量。结果芒柄花素在0.02~ 2.01 µ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5%,RSD为1.53%。铅、镉、砷、汞、铜回收率分别为103.6%、95.7%、92.4%、104.9%、112.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完善金鸡丸的质量控制及用药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芒柄花素 色谱法,液相 分光光度法,原子 金鸡丸 重金属 含量测定(中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延边州地区10批朝鲜当归中重金属元素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进行测定。方法:样品制备采用微波消解法,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结果:铅、砷在0~20ng/ml,镉在0~10ng/ml,铜0~500ng/ml,汞0~5ng/ml范围内与各自CPS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铅、砷、镉、铜、汞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93X-0.0012,y=0.0051X+0.003895,y=0.0061X+0.006473,y=0.1276X-0.00363,y=0.0024X+0.0045733,r均为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土壤中重金属与金银花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同地域内的金银花与其土壤,采用ICP-MS法同时测定铅、镉、砷、汞、铜的含量。结果:金银花中的铅、镉、砷与其种植地土壤中的相关元素含量呈现正相关性,铜含量与土壤中的铜相关性不明显。

  • 标签: 金银花 土壤 重金属 ICP-M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土壤中重金属与金银花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不同地域内的金银花与其土壤,采用ICP-MS法同时测定铅、镉、砷、汞、铜的含量。结果:金银花中的铅、镉、砷与其种植地土壤中的相关元素含量呈现正相关性,铜含量与土壤中的铜相关性不明显。

  • 标签: 金银花 土壤 重金属 ICP-MS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金属手术定位片辅助半面短小畸形患者下颌骨截骨的可行性和精确性。方法选择2018年5至11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就诊的PruzanskyⅡ型半面短小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术前拍摄CT,通过Mimics 19.0设计截骨方案,制备金属手术定位片。术中在手术定位片的引导下,行半面短小畸形的截骨、牵引器置入术。待牵引达到术前设计的长度后结束牵引,拍摄CT。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Control对术前和牵引完成后的2组下颌骨数据进行配准,随机选取截骨面上的6个点获得误差值,取其平均值记作截骨面之间的距离误差,同时计算截骨面之间的夹角,记作角度误差。距离误差采用2 mm作为参考值,角度误差采用5°作为参考值,在SPSS 25.0中进行单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入组10例半面短小畸形患儿,男6例,女4例,年龄3~8岁,平均4.9岁,左侧3例,右侧7例。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牵引器置入术,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无明显并发症。所有患儿均随访1年,牵引成骨效果良好,面部不对称改善明显,咬合平面偏斜的情况基本矫正。通过Geomagic Control配准,可直观展现术前和术后下颌骨的误差分布,2组下颌骨拟合的误差为(0.94±0.92) mm。截骨面之间的距离误差为(2.05±0.40) mm,角度误差为(4.76±1.95)°,与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手术定位片辅助半面短小畸形下颌骨截骨具有可行性,精确性较高,有利于术前设计方案在术中实现,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半侧面部偏小 外科手术,计算机辅助 骨生成,牵张 手术定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