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与评价MRI对外伤性椎体骨折的诊断和愈合过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椎体外伤骨折.共83个椎体.分为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隐匿性骨折。结果新鲜压缩性骨折T1WI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陈旧压缩性骨折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STIR序列呈低信号;爆裂性骨折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呈高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椎体呈分裂状:隐匿性骨折为T1wI及T2WI对应位置条状低信号,且于T1WI低信号周同见片状高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结论MRI可以从椎体信号的变化来评价椎体外伤性骨折的程度与康复过程,且能够弥补传统X线与CT诊断椎体骨折的诸多不足之处。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脊柱 骨折
  • 简介:摘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作为提升仿制药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推进国家供给侧改革、提高公众健康福利有着重要意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是各企业目前重中之重,评价品种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以提升一致性评价研究质量,提高评价研究效率,从而确保能高效且保质保量的完成一致性评价相关的研究工作

  • 标签: 仿制药 一致性评价 现状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脊柱外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0例脊柱外科实习生,采用数字表法均分,各30例,纳入实验组的实习生行优化脊柱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纳入对照组的实习生行传统脊柱外科临床护理带教。结果 对比对照组实习生,实验组实习生实习成绩、满意度96.29%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优化脊柱外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优化 脊柱外科 临床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程评价在《护理美学》教学评价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高职2017级2个班8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8级2个班84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价方法;试验组实施过程评价方法。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并调查试验组学生对过程评价的意见及自我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总分为(96.10±0.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03,P<0.05);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个人考核成绩分别为(84.35±6.65)、(87.21±5.4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7±8.21)、(84.64±6.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968、6.687,P<0.05或0.01);试验组39.3%(33/84)的学生非常赞同过程评价全面真实反映他们的知识和能力,51.2%(43/84)的学生比较赞同过程评价全面真实反映他们的知识和能力,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过程评价提高了他们对美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了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结论过程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 标签: 过程性评价 护理美学 课程教学 综合素质 能力
  • 简介:将128例人临床路径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4例),实验组运用过程评价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健康教育达标率、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方案执行正确率、住院天数、总费用有无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知识结构得分明显升高,住院天数显著缩短,住院总费用下降,患者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优秀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运用过程评价干预,能够增强护理路径实施效果,使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总费用下降,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

  • 标签: 过程评价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程评价在《护理美学》教学评价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高职2017级2个班8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8级2个班84名学生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评价方法;试验组实施过程评价方法。比较2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并调查试验组学生对过程评价的意见及自我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满意度总分为(96.10±0.3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0±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03,P<0.05);试验组的理论成绩和实践个人考核成绩分别为(84.35±6.65)、(87.21±5.4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7±8.21)、(84.64±6.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968、6.687,P<0.05或0.01);试验组39.3%(33/84)的学生非常赞同过程评价全面真实反映他们的知识和能力,51.2%(43/84)的学生比较赞同过程评价全面真实反映他们的知识和能力,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过程评价提高了他们对美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了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结论过程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 标签: 过程性评价 护理美学 课程教学 综合素质 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方式对分娩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产科分娩产妇中随机选取70例,奇偶数划分,常规护理对参比组产妇做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对实验组产妇做护理干预,效果分析。结果:实验组产妇经干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参比组(P<0.05),情绪状态以实验组产妇改善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方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干预,有助于产妇产程推进。

  • 标签: 产妇 分娩过程中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系统评价结果是循证医学巾级别最高的证据之一,也是搜集、整理、分析医学信息的活动。本文通过对系统评价方法学特点的分析与概括,提出系统评价过程体现了重视来源信息的无偏性获取、个体信息的加权性处理、结果信息的慎重性解释和时效信息的发展性更新等价值取向。

  • 标签: 循证医学 系统评价 价值取向 医学信息活动
  • 简介:目的:基于医院设备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开展使用评价,以提高医疗设备闭环管理效率和水平。方法:将医院医疗设备的成本回收期作为关注点,进行设备使用情况分析评价;提出根据设备的功能建立多科室联合使用机制、对使用科室进行设备操作及维修维护培训、在节约设备操作时间的前提下减少设备故障频率以及联合物价部门对临床科室进行培训等措施;加强设备申请前期论证,严把设备入院关。结果:评价结果反馈给使用科室及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后,动员全院相关人员参与设备全过程管理,使得设备配置更加合理规范;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控制漏费;间接节省资源1700余万元。结论:定期开展设备使用评价,能够促使使用科室有意识的将设备合理利用起来,且评价结果作为医疗设备闭环管理数据的一部分为医院日后优化配置提供有力的论证依据。

  • 标签: 全过程管理 设备回收期 生命周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病理标本采集过程中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需进行病理标本采集的130例住院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病理标本采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标本错误、凝血/溶血、试管错误、量不符合要求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理标本采集过程中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病理标本采集 护理干预 采集质量 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24-0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全科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并进行护理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全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全科护理 护理过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科护理在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86例骨折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将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办法,对照组实施全科护理干预办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更高(P

  • 标签: 全科护理 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过程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两个班的护理学生1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50人为观察组,采用过程评价进行教学;另50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价方法。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期末评测成绩、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以及学习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期末评测成绩和学习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方面,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与统计学差异。结论:过程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满意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

  • 标签: 过程性评价 外科护理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门诊护理过程中危机管理的应用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于2012年2-6月对某医院门诊部门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危机管理技巧培训,同时与7月让接受技巧培训的医护人员正常进行门诊护理进行护理工作。分别选取200名患者,其中100名接受常规护理,另100名患者接受经过危机管理技巧培训的护理人员的护理。比较这两组患者对门诊就诊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统计调查显示,当护理人员将危机管理技巧应用到实际护理过程中后,患者对门诊护理的投诉数量明显减少,患者对门诊的护理满意程度也大幅度提高。结论若能够将危机管理技巧合理运用到门诊护理中去就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减少护理过程中的纠纷案件。

  • 标签: 门诊护理 危机管理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门诊输液过程中应用细节护理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所收治的90例输液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予以输液细节护理模式,对两组患儿配合度、穿刺成功率、等护理指标实施对比分析。结果患儿输液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患儿穿刺成功率、主动配合度均相应优于对照组患儿,且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门诊输液中,为患儿提供定向的细节护理举措,可有效强化护患关系同时,增强患儿及家属的护理工作配合度,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儿科 输液 舒适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献血前宣教在现场献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在枣庄中心血站和市区内各个献血点的符合献血要求的无偿献血人员520名。将在中心血站进行过献血前宣教、采血由进行宣教的专业医护人员完成,采血后进行人文关怀及随访的献血员260名作为试验组,在市区内各个采血点随机采血的献血员2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献血员的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血过程中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满意度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献血员对献血意义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员紧张恐惧、晕针晕血、不适感的发生率(12.30%、5.77%、18.08%与65.32%、13.84%、77.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献血员皮下青紫、肿胀疼痛、出血、静脉炎的发生率(8.07%、4.61、2.31%、0.77%与39.23%、21.15%、10.77%、3.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献血员的满意度(88.41%)显著高于对照组(7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献血员进行献血前宣教可使采血成功率高,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各种纠纷的发生。

  • 标签: 现场采血 操作行为不当 纠纷 服务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分娩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亲情式助产的效果。方法:选择360例分娩产妇,实验组应用人文关怀亲情式助产,对照组应用一般分娩护理。结果:实验组产程总用时明显更短、出血量明显更少、分娩后焦虑情绪明显改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对比对照组,P<0.05;对比分析两组分娩前焦虑情绪,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应用人文关怀亲情式助产,效果显著。

  • 标签: 人文关怀亲情式助产 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为了对江苏省各市健康素养工作的开展实施情况进行模拟过程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观察考核评估、问卷调查以及电话回访的方式收集资料,利用综合指数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各市健康素养工作的过程进行评价。结果2012年江苏省健康素养干预覆盖率为7.8%,健康干预材料入户率20.38%,各地新创建785个健康促进示范场所,综合指数与干预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过程评价从不同角度评估健康素养干预监测活动效果,综合反映干预工作执行能力,更有利于全省健康素养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健康素养 过程评价 综合指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阑尾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阑尾手术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及研究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5%,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比对照组相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 标签: 舒适护理 急性阑尾炎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炎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肺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教育组,每组58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组加用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教育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护理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后,可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促使患者尽早痊愈,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肺炎 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