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文献回顾临床护士行为能力的评价工具及影响因素等,为提高护士行为能力,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护士 行为能力 研究现状
  • 简介:新生儿行为能力的发现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的建立和广泛应用是近30余年来儿科领域的新进展。新生儿行为神经测查能较全面反应大脑的功能状态。通过测查既可发现各种有害因素造成的轻微脑损伤,成为观察治疗效果、反映康复程度的敏感指标;又有利于智力的早期开发,因为0—2岁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和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如能从新生儿期开始早期良好育儿刺激,就能最大限度挖掘大脑潜能,开发智力,

  • 标签: 测查 新生儿期 行为神经 早期干预 功能状态 有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因骨折就诊于本院的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时间为2018.05-2019.01。将病人分为2组,每组均分得54例。对比组采用了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则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PSMS评分结果、IADL评分结果明显高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骨折 行为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36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新生儿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ood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各行1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behavioralneurologicalassessment,NBNA)。对照组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上一年收治的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41例,与试验组接受同样的新生儿科常规治疗,并有NBNA测定的详细记录。结果给予Rood疗法治疗的试验组复测NBNA在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及被动肌张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Rood疗法有利于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改善。

  • 标签: Rood疗法 重度窒息 新生儿 神经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儿童体智发育、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的影响,并给出OSAHS患儿综合护理对策。方法选取福州儿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OSAHS患儿548例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当地幼儿园和小学中4~12岁健康儿童50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进行体格测量、智力测试和行为测试,对比两组儿童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儿童身高和体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龄期儿童总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龄前儿童总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龄期儿童社会能力行为问题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龄前儿童社会能力行为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对儿童身高发育有明显负面影响,同时对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临床中应该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以减轻OSAHS对儿童体智发育、认知功能及行为能力的不良影响。在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性的给与患儿护理干预。

  • 标签: OSAHS 体智发育 认知功能 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脑梗死护理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患者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脑梗死病例83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中医情志护理)41例,B组(常规护理)42例,比较生活质量、行为能力。结果:生活质量比较,A组[(78.49±5.96)分]优于B组[(69.37±6.38)分](P<0.05);行为能力比较,A组[(53.24±4.67)分]优于B组[(45.16±4.89)分](P<0.05)。结论:应用中医情志护理进行脑梗死干预,可提高生存质量,改善行为能力,积极影响显著。

  • 标签: 情志护理 中医护理 脑梗死 预后 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腹产术后,使用生物碱吗啡等硬膜外镇痛物质对母乳喂养者和新生儿精神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了ASAI-II型足月妊娠剖腹产孕妇共120人,并随机分成镇痛I组,止痛II组和对照组。结论:两个镇痛组止痛疗效均令人满意,对呼吸系统,内循环系统机能均无显著障碍。且二个止痛组的产后二十四小时开奶例数,产后二十四小时喂奶3-8次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剖腹产术后使用生物碱吗啡类硬膜外患者自动控制止痛作用良好,且可以减轻术后产妇的应激性刺激,减少疼痛引起的不安,焦虑和情感反应,有利于早开奶,便于母乳哺育,对喂食母乳的新生儿精神情况没有明显不良影响,可安全使用于临床。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镇痛 母乳喂养 新生儿 精神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引导式教育小组课对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1—2023.1期间我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引导式教育小组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社交行为能力。结果:观察组的ABC评分、ATEC评分及PEP-3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孤独症患儿实施引导式教育小组课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社交行为能力,改善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引导式教育小组课 孤独症儿童 社交行为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产妇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心理弹性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40名初产妇作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短表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初产妇健康行为能力、心理弹性以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40份,其中有效问卷13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6%。结果137名初产妇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总分为(68.25±13.85)分,条目均分为(2.43±0.92)分,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57.41±13.82)分,条目均分为(2.30±1.22)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短表总分为(48.83±10.87),条目均分为(3.87±1.26)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初产妇健康行为能力量表各维度、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健康行为能力是初产妇心理弹性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效应占总效应的37.19%。结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与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和心理弹性之间均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且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在心理弹性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之间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因此提升初产妇心理弹性和健康行为能力水平可显著改善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提升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有显著作用。

  • 标签: 弹性,心理 母乳喂养 初产妇 健康行为能力水平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掌握l4~18岁青少年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对策参考。方法采用问卷、现场走访及座谈讨论方式,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翠屏区属初中、高中、职业教育学校各一所内的在校学生共100人—150人。结果七成被调查者正确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与方法,但存在较多知识“盲点”。结论扩大全面、权威宣传教育规模;加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是青少年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

  • 标签: 艾滋病 青少年 预防
  • 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健康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对延续护理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共计59例,按盲选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和对照组(n=2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延续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病人健康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延续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健康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护理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急性胰腺炎 健康行为能力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善儿童龋病患儿健康状况及口腔行为能力过程中应用口腔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于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龋病患儿中,在患儿和患儿家长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选取了80例儿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分组的方式,将这些儿童龋病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儿童龋病患儿。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40例儿童龋病患儿,用口腔护理干预实验组40例儿童龋病患儿,最后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相关指标。结果:在经过两种不同护理的模式干预下,实验组儿童龋病患儿各项组织健康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儿童龋病患儿口腔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儿童龋病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相关指标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龋病患儿应用口腔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还可以纠正儿童的口腔行为,提高其行为能力,而这个过程中患儿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也非常满意,对改善护患关系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护理干预 儿童龋病 健康状况 口腔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对烧伤患者出院后抗瘢痕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烧伤治疗的94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行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抗瘢痕行为能力、生活质量及瘢痕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抗瘢痕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抗瘢痕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瘢痕发生率、瘢痕面积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患者出院后对其开展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抗瘢痕行为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有助于降低患者瘢痕发生率。

  • 标签: 延续性自我护理教育 烧伤 抗瘢痕行为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的创新行为能力现状,分析护生职业获益感、自我超越与创新行为能力的关系,并探讨职业获益感在自我超越和创新行为能力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223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职业获益感、自我超越量表、护士创新行为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SPSS 21.0对本科护生自我超越感、职业获益感、创新行为能力相关性分析,应用AMOS 22.0进行中介效应检验,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估计职业获益感中介效应95%的可信区间。结果本科护生自我超越到创新行为能力的路径系数显著(r值为0.31,P<0.01),自我超越对正向职业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r值为0.36,P<0.05)。正向职业感的间接效应的Bootstrap检验95%的可信区间为0.02~0.07;正向职业感在自我超越和创新行为能力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0.14,总效应值为0.42,即中介效应值占总效应值的33.3%。团队归属感到创新行为能力的路径系数显著(r值为0.39,P<0.05),自我超越对团队归属感产生正向影响(r值为0.28,P<0.01)。团队归属感产生的间接效应的Bootstrap检验的95%可信区间分布在0.10~0.42。团队归属感在自我超越和创新行为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0.07,总效应值为0.42,即中介效应值占到总效应值的16.7%。结论本科护生自我超越既可以直接预测创新行为能力,也可以通过职业获益感中正向职业感知、团队归属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创新行为能力。临床教学中提高护生职业获益感、自我超越可能是提高创新行为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本科护生 自我超越 创新行为能力 职业获益感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叙事护理对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负性情绪、自我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PICC维护的肿瘤患者5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段:2023.02-2024.02,并将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一组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一组设为观察组,接受叙事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负性情绪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自我健康行为能力评分,观察组的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开展叙事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自我健康行为能力,应用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叙事护理 肿瘤 PICC留置 负性情绪 自我健康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精神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在2012年~2014年中随机选取200例初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200例初产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100例初产妇给予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5.0-8.0µg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10-15µg+甲磺酸罗哌卡因119.2mg+生理盐水至60ml)维持用药,背景剂量为5ml/小时;对照组100例患者则给予传统常规性的镇痛方式。观察两组的母乳分泌情况和对新生儿精神行为能力造成的影响,并分析讨论。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经过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后,乳汁分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精神行为能力均良好,于治疗组新生儿精神行为能力评分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明显,可促进乳汁的分泌,对母乳喂养非常有益处。舒芬太尼对新生儿精神行为能力并无不利影响,因此,此种分娩镇痛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阻滞 分娩镇痛 母乳喂养 新生儿精神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征护理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周围健康壮况及口腔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7年7月份到2018年7月份收治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为一般护理,观察组为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种植周围健康壮况及口腔行为能力。结果比较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化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到慢性牙周炎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行为能力,保证种植周边的健康性,适合推广。

  • 标签: 循征护理 慢性牙周炎患者 种植周围健康壮况 口腔行为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对其术后疼痛程度及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乙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舒适护理后,乙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效果优于甲组,乙组患者健康行为能力优于甲组。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改善及健康行为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中老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疼痛 健康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