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枕颈融合角度与下颈椎曲度远期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8例寰枢椎脱位或颅底凹陷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利用PACS系统中侧位颈椎X线片对OC2A和C2~C7Cobb角度进行测定,对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资料进行收集测量,按照融合角度将患者分为A、B、C组,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枕颈融合角度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28例患者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38.5±12.4)岁;随访时间为(158.25±62.34)个月。5例A组患者OC2A固定角度在10°以内,其术后6个月、术后5年及末次随访时,OC2A值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例C组患者固定在20°以上,其术后6个月、术后5年及末次随访时,C2~C7 Cobb角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中OC2A值与C2~C7 Cobb角度呈负相关(r=-0.797,P<0.01)。结论OC2A与C2~C7 Cobb角度明显相关,行后路枕颈固定融合术时应选取适宜的枕颈融合角度,OC2A以20°以内为宜,超过20°的OC2A可造成下颈椎远期退变甚至反弓。

  • 标签: 枕颈融合 颅底凹陷 颈椎 退行性改变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单节段及双节段固定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4例(Ⅰ度32例,Ⅱ度12例)经T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固定节段分为单节段组(29例)和双节段组(15例)。分析比较术前、术后全脊柱侧位X线片的矢状面参数脊柱骶骨角(SSA)、T_1骨盆角(TPA)、腰椎前凸(LL)、骨盆投射(PI)、骨盆倾斜(PT)及骶骨倾斜(SS),以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全组患者术后SSA、TPA、LL、SS均较术前增大,PT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JOA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组手术前后LL差值、ODI差值与双节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手术前后LL差值与ODI差值均相关。SSA差值在双节段组与VAS评分差值相关,在单节段组二者无相关性。结论Ⅰ度或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通过TLIF治疗可改善脊柱矢状面参数,且单节段固定更有利于术后脊柱矢状面参数的改善。

  • 标签: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肌肉骨骼平衡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无症状正常人的颈椎侧位断层融合(DTS)图像上颈椎矢状位参数,探讨年龄因素对于颈椎矢状位曲度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招募120名健康的志愿者(男62名,女58名),将志愿者依据年龄划分为4组,A组≤20岁;B组:21~40岁;C组:41~60岁;D组≥61岁,每组包括30名研究对象。在颈椎侧位X线断层融合图像上分别测量T1倾斜角(T1S)、胸廓入口角(TIA)、颈倾斜角(NT)、C2~C7 Cobb角(Cobb C2~7)以及C2~C7矢状位轴(C2~7 SVA),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各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年龄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A、B、C、D各组的Cobb C2~7均值分别为(19.23±8.20)°、(20.13±7.39)°、(14.34±6.26)°、(14.41±7.49)°,C2~7 SVA均值分别为(12.34±4.31)、(14.45±4.45)、(17.17±5.63)、(18.43±6.45) mm,T1S均值分别为(30.09±6.26)°、(29.06±6.18)°、(23.71±4.88)°、(21.38±5.71)°,NT均值分别为(41.95±8.88)°、(43.05±8.76)°、(45.89±8.20)°、(48.64±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5、8.053、15.766、3.684,P<0.05),A、B、C、D各组的TIA均值分别为(72.04±7.76)°、(72.11±6.98)°、(69.60±8.75)°、(70.01±8.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95,P>0.05);Cobb C2~7、T1S与年龄呈负相关(r=-0.450,P<0.05、r=-0.525,P<0.05);NT、C2~7 SVA与年龄呈正相关(r=0.303,P<0.05、r=0.406,P<0.05)。结论颈椎矢状位曲度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左右人群的颈椎前凸程度随年龄增长开始显著减小。因此,年龄增长可引起颈椎曲度变直。

  • 标签: 年龄 颈椎 断层融合 矢状位参数
  • 简介:本文报告了BCR-ABL,融合蛋白及其与白血病表型的关系。首先报告BCR-ABL,融合基因的结构及其转录本,其中包括这些融合基因可分为M-bcr,m-bcr和u-bcr三种类型及其见于那些白血病;其次报告了BCR断点位置的变化,ABL的特殊断点,BCR-ABL信息RNA的拼接,BCR-ABL融合蛋白的结构与白血病表型的关系;此外,还介绍了BCR/ABL细胞有染色体的其它异常和Ph染色体的变种等;最后论述了BCR/ABL融合蛋白起源于何种细胞系,何种成熟阶段。少数文献报告此蛋白起始于多能干细胞。

  • 标签: BCR-ABL融合蛋白 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痛 惠性拉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探讨医生与护士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医护关系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寻求建立良好医护关系及医患关系的方法。

  • 标签: 医护关系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在新医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医院思政工作的开展与纪检监察工作的落实情况成为当下社会的热门话题。医院承担治病救人、保障群众健康的重点,兼具公益性与服务性,其建设与发展过程涉及诸多方面,如何正确看待思政工作、纪检监察工作之间的关系,保障各项措施的顺利落实,是医院生存与发展必须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围绕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工作与思政工作的关系展开讨论,结合医院合理化革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如何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提出可行建议。

  • 标签: 纪检监察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关系 融合路径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一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实践活动的展开与良性运转。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减轻病人心身痛苦,创造最佳心身状态的需要,是促进医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

  • 标签: 医院 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数据量正以指数级爆炸式的方式增长着,因此如何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变得十分重要,数据库技术由此需求应运而生。本文从数据库领域数据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并重点分析了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三种实体映射关系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以及常用的SQL语句的使用方法,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关系型数据库 实体映射关系 SQL语句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服务中最重要、最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目前,我国医惠关系日益紧张,医患矛盾日趋激化,医惠关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现阶段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国内关于医患关系成因、表现形式和对策的研究己涉及社会学、医疗技术、医疗信息、医疗法律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从医技、医价、医药、医风和医疗制度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认识、研究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 标签: 医患沟通 医恶关系 矛盾 和谐 影响因素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随着医疗服务而诞生的,是一个以医务人员为主体的群体同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之间的互相交往的特殊的人际关系,是医患双方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目前社会经济和思想意识为背景而形成的一种反映现代经济、文化、道德、伦理、法律等内容的社会关系

  • 标签: 医患 沟通 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关系特点及改善措施。方法2013年,我院仅根据以往经验及相关规章制度实施各项临床护理工作;2014年初,我院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座谈会,探讨现阶段护患关系实际状态并提出相应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讨护患关系改善措施。结果2014年我院采取多种措施改善护患关系后,其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满意度均显著高于2013年,护患纠纷发生率(0.03%)显著少于2013年(0.19%),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

  • 标签: 护患关系 护患纠纷 改善措施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就是其医务人员和病人在其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特定医疗关系,对于医疗人际是关键。医务人员对于病患应该保持理解以及尊重的态度,我们应当理解其情绪的不安,理解其心情的焦躁,并予以安抚。在其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乃动态的关系,因不同的病患不同的案例做出不同调整,处以不同的态度。医生对病人的鼓励十分的重要,其医患双方乃同盟战线,固然双方需要相互理解,相互鼓励,战胜病魔的侵害。

  • 标签: 医患关系 互相理解 医疗关系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鼠神经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时微小RNA-93-5p(miR-93-5p)与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实验Ⅰ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5组(n=20):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糖复氧组(OGD/R组)、miR-93-5p抑制剂组(I组)、siRNA-Mfn2+miR-93-5p抑制剂组(siMfn2+I组)和miR-93-5p阴性对照组(NC组)。氧糖剥夺:在低糖平衡盐溶液、37 ℃ 5%CO2-95%N2的环境中培养3 h,复糖复氧:在正常培养基、37 ℃ 5%CO2-95%空气中复氧24 h。I组、siMfn2+I组与NC组在模型制备前48 h分别转染miR-93-5p抑制剂、miR-93-5p抑制剂+siRNA-Mfn2及阴性对照miRNA。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法检测miR-93-5p、Mfn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fn2表达水平。实验Ⅱ 构建野生型(WT)-Mfn2和突变型(MUT)-Mfn2质粒,并分别与miR-93-5p模拟物和miR-93-5p空白对照(miR-93-5p NC)载体转染至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转染48 h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4组(n=5):miR-93-5p NC-WT-Mfn2共转染组、miR-93-5p模拟物-WT-Mfn2共转染组、miR-93-5p NC-MUT-Mfn2共转染组和miR-93-5p模拟物-MUT-Mfn2共转染组。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实验Ⅰ 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miR-93-5p表达上调,Mfn2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与OGD/R组或NC组比较,I组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miR-93-5p表达下调,Mfn2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I组比较,siMfn2+I组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Mfn2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实验Ⅱ 与miR-93-5p NC-WT-Mfn2共转染组比较,miR-93-5p模拟物-WT-Mfn2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与miR-93-5p NC-MUT-Mfn2共转染组比较,miR-93-5p模拟物-MUT-Mfn2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93-5p表达上调,进而靶向下调Mfn2表达,可能是小鼠神经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的机制。

  • 标签: 微RNAs 线粒体蛋白质类 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它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我们不可能试图让这种矛盾消失,只能想办法使其处于一种相对平和的状态,紧张的医患关系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我国的医疗体制以及解决医患纠纷的体制还不完善,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医方、患方、校方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努力,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来缓解和解决医患矛盾。

  • 标签: 医患关系 和谐 措施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