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患沟通在创造和谐门诊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抽样调查法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医患沟通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无隙沟通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医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隙沟通方法能够有效改善门诊医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湛美 刘玉琳 王倩 王李晶子 张学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重庆 400014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日间外科病房,重庆 400014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重中介效应对护理研究生科研创造力的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重庆医科大学3个附属医院在读护理研究生127人。调查量表为一般资料调查表、导师支持量表、护理科研自我效能量表、自主性动机量表及科研创造力量表。通过问卷星平台收集护理研究生调查问卷,严格遵循纳入和排除标准,有效收集到127名研究生数据。通过SPSS进行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护理研究生科研自我效能、自主性动机分别与导师支持、科研创造力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护理科研自我效能、自主性动机在导师支持和科研创造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5),其中介作用分别解释13.1%、4.2%的变异量。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多重中介效应对护理研究生科研创造力的作用。结论护理研究生科研创造力与导师支持、科研自我效能及自主性动机密切相关。导师可以通过提高导师支持水平、增强护理研究生科研自我效能及自主性动机,进而提高研究生科研创造力。

  • 标签: 多重中介效应 护理研究生 科研创造力
  • 简介:摘要: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医疗设备维修保养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就此本文首先对做好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意义进行探讨,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对良好经济效益创造的作用,以供参考。

  • 标签: 医疗设备 维修保养 经济效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4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患沟通艺术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术后1d、术后7d的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术后7d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儿外科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艺术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小儿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脑性瘫痪是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发育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活动受限症候群。艺术疗法侧重创造艺术表达,通过对患者和治疗师之间的互动表达方式分析和解释,以达到治疗目的。针对脑瘫症状,艺术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身体结构与功能、作业活动表现以及参与能力。本文综述国内外脑瘫康复领域艺术疗法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标签: 脑性瘫痪 艺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PC(The art of patient care and communication TPC)应用在小儿门诊中的价值。方法:将2020年7月~2022年2月来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7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n=39)组和对照组(n=39),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TPC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及家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TPC在小儿门诊的护理当中,可促进患儿配合度,提升医患、护患之间的信任度。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小儿门诊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提升交流有效性的作用和效果。采用的方法:在我院儿科门诊某一阶段收治的所有患儿中,选择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人数均等,一组名为对照组,接受一般性护理措施,另一组名为研究组,接受一般护理联合护患沟通综合性措施。护理工作完成后,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儿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数据表现优异,和对照组相比,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同时家属方面也有着更高满意度。结论:护患沟通是护理人员绕不开的一项工作内容,有效的护患沟通是一门艺术,护理人员工作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医学专业上,也体现在与患者的交往和交流等方面。将护患沟通作为一门艺术在护理工作中进行应用,不仅可让患儿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也能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

  • 标签: 护患沟通 儿科门诊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门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抽选的研究对象均是本院小儿门诊收治的患儿,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共计对象100例。以护理模式的差异,将100例患者划分成两组,即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以此作为基础采用护患沟通艺术,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家属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门诊护理中应用护患沟通艺术,可增强患儿依从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便于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门诊 护理 护患沟通艺术
  • 简介:摘要为改进医学通识选修课程中普遍存在的参与度低、教育模式缺乏创新等现象,将"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运用于医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实施中,从核心知识、学以致用、触类旁通、人性维度、人文关怀、学会学习6个维度入手,设定学习目标,制定考核工具,最后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形成教学闭环。通过课程实施改革、收集反馈和整理资料后,得出根据此方法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完全切合及服务于教学目的,考核方式变得多样、内容更加全面,体现了通识教育需要的多维度评价。

  • 标签: 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医学通识选修课 课程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门诊护理中护患沟通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门诊在2020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儿进行分组,各 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患儿的护理工作,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儿采用护患沟通艺术进行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依从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应用护患沟通艺术进行小儿门诊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对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也有着重要帮助,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不断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门诊护理 护患沟通艺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俗话说食品在人民生活中占第一位,食品安全是食品中的第一位,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菜,因为中国菜更注重菜肴的健康。此外,中国菜的颜色和造型艺术使其具有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中国菜。本文主要分析了菜肴的色彩和造型艺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建议。

  • 标签: 中式烹调 菜品色彩 造型艺术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艺术在门诊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本院门诊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患沟通艺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优(P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门诊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造性思维导图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肿瘤科规培医师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山东大学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规培的37名医生纳入对照组,实施传统临床教学;另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规培的39名医生纳入观察组,实施创造性思维导图结合PBL教学。对比两组出科考核成绩(理论、实践操作)、教学前后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各维度评分与总分、临床素质与教学满意度。利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Z检验。结果规培前两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规培结束后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93.42±4.21)vs.(86.58±5.32)]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2.81±4.39)vs.(87.96±5.89)]均高于对照组(P<0.05);规培前两组的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与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后两组评分均提升,但研究组提升更加明显(P<0.05);规培后观察组规培医师的表达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与素养、归纳分析能力、临床工作适应能力、应变处理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培结束后,观察组的规培医师对于教学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44%(38/39)vs. 81.08%(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科规培医师的带教中采用创造性思维导图结合PBL带教,可提升规培医师的学习效果,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临床综合能力,并且可以提高规培医师对教学的总满意度。

  • 标签: 创造性思维导图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肿瘤学 规培医师
  • 简介:摘要:老年人由于退出了主要社会活动,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也是一个比较孤独、失去自信的人群,这应该引起了人们对老年人群的关注与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文化对老年人的重要性,认识到精神文化教育与引导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为了丰富老年人生活,寻求精神依托,书画艺术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必要。而如何有效加快书画艺术活动的开展实施,让老年人在书画艺术活动之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彰显自信,就需要社会文化机构、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艺术平台,以表扬、鼓励的形式,并对老年人进行人文关怀,让老年人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 标签: 书画艺术活动 老年人 表扬 鼓励 自信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护患沟通艺术在儿科门诊治疗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将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70例患儿作为样本对象,所有患儿样本的就诊时间均集中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标准,将其中85例患儿样本纳入常规护理组,其余85例患儿样本纳入优质护理组;同样将患儿的一位亲属纳入样本范围(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评估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患儿家属相比,优质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更加显著,优质护理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组间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患沟通艺术应用在儿科门诊治疗室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儿科 门诊 不良事件
  • 作者: 李路伶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10
  • 出处:《护理前沿》 2022年第17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护理单元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出生缺                                     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编610000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认知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因此治疗方法也还在摸索中。针对老年认知障碍的治疗手段,主要涉及到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艺术治疗,属于非药物干预,为了充分发挥出艺术治疗作用,提升老年认知障碍人群护理质量,本文对艺术治疗在老年认知障碍人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 标签: 艺术治疗 老年人群 认知障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