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属于非精神性的抑郁症候群。患者多表现为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具体的表现为易流泪、哭泣,无精打采、表情阴郁,患者经常觉得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心情会莫名的孤独、沉闷、凄凉。通常在感到心情不畅快就大发脾。患者能察觉到自己的不正常,但是往往原因归咎于其他人或事物上。因此为了避免产妇的不良精神的出现,让婴儿得到合理的照顾,对产后出现抑郁的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产后抑郁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切除患者心理负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于我院接受乳腺切除的乳腺癌患者58例,将其依据分组法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心理干预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其SAS、SDS评分皆明显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乳腺切除患者加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缓解其心理负担,提高面对生活的积极性。

  • 标签: 心理干预 乳腺切除 心理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之间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心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SAS、SDS两组自量评分表所得分数并未见明显区别,而在系统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表所得评分出现明显差异,干预组患者不良情绪明显更少。结论为整形美容手术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整形美容手术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对照组以及加行心理护理的60例实验组。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结果护理干预后,组间实验指标结果经统计学计算,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情绪、血压水平,整体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评分 血压水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电监护患者负性心理控制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心电监护患者326例,利用常规护理模式的16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心理干预的163例划入观察组,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SAS与SDS评分相近,观察组护理后,SAS与SDS评分分别为(40.9±9.6)分、(34.3±5.2)分,低于对照组护理后(52.2±12.2)分、(38.6±1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的引入,对改善心电监护患者负性心理可起到明显作用,应在护理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心电监护患者 负性心理 心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科治疗的肠癌术后1~5年生存期患者100例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测试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测试组采用常规心理疗法结合团体心理护理方法。结果SAS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显著;SDS在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后低于干预前,有显著性,干预有效。结论团体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并能够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团体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提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中,随机选取94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并实施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态存在率更低,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应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急诊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家属存在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加以干预,使其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缓解,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 患者家属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癌症化疗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接受癌症化疗病人108例,利用抽签将其平分为两组,每组54例,1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组为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病人SAS评分、SD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依次为98.15%和87.0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降低了癌症化疗病人的负面情绪,病人满意度较高,可在各大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癌症化疗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5月-2017年2月进行子宫癌术治疗后的病患中抽选80例进行研究,然后分成对照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各为40例),对照护理组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下采用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病患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进行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护理组好,且生活质量方面也优于对照护理组,对比p值在0.05以下。结论在分析子宫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后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子宫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可推广。

  • 标签: 子宫癌术 心理状况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其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其在整个治疗中的配合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口腔正畸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焦虑和抑郁评分等数据,探讨在麻醉前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上的优势。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行全麻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术后SA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前53.27±4.73分,对照组术前51.77±6.35分,(t=1.038,P>0.05);观察组术后24h37.47±5.37分,对照组术后24h43.83±5.07分,(t=-4.722,P<0.05)。术前、术后SDS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前53.23±5.42分,对照组术前54.53±5.86分,(t=-0.891,P>0.05);观察组术后24h37.43±5.35分,对照组术后24h40.47±4.95分,(t=-2.279,P<0.05)结论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康复 麻醉前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康复的心理因素,分析妇科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妇科手术患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是一例献血严重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初次参加无偿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又目击了别人献血不良反应过程,产生错误认知引发严重心理问题,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心理咨询师根据该献血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经过6次咨询,献血者的情绪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 标签: 献血 严重心理问题 &ldquo 认知-行为&rdquo 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心理干预对患者全身麻醉后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72例行腹部全麻手术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另外给予心理指导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室时、气管导管拔出前后3min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拔管前后3min的心率(HR)、无创动脉平均血压(MAP)与入室时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拔管前后3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入室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R、MAP、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拔管时发生躁动23例,躁动发生率为63.89%(23/36);观察组患者拔管时发生躁动8例,躁动发生率为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85,P=0.0024)。结论全麻手术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指导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在苏醒期气管导管拔除时出现的躁动情况,提高配合程度。

  • 标签: 麻醉 手术 心理 躁动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针对性的选择2014年5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首发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知情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SCL-90)和血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CL-90、血压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同时降低血压。因此,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首发高血压 心理状态 血压情况
  • 简介:摘要:自杀作为一种社会性问题,现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导致人们悲观厌世除生物遗传因素外,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 标签: 自杀,心理,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先兆流产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16例先兆流产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分别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量表与SDS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先兆流产 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