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1~43岁.因不慎坠入汽油罐中,在油中浸泡并缺氧38h后入院.患者烧伤面积35%~85%TBSA,平均面积42%,以Ⅱ度为主.创面大部分表皮脱落,基底红润,渗出多,创面周围有大小不等水疱.4例均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表现为声嘶、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昏迷,表情淡漠.呼吸36~52次/min,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广泛湿啰音,呼出汽油气味.心率114~186次/min.实验室检查:Hb146~178g/L,Hct58%~62%,WBC16.2~24.0×109/L,TP42~60g/L,Alb20~36g/L,血气分析:pH7.28~7.32,PaCO24.36~4.47kPa,PaO28.2~9.0kPa,SO20.80~0.92,HCO3-16.2~19.4mmol/L.1例心肌酶增高明显,AST258U/L,LDH448U/L,CK2210U/L,HBDH408U/L,CK~MB324U/L.黑便,潜血试验(++).辅助检查提示: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诊断:(1)化学烧伤;(2)吸入性损伤;(3)汽油中毒;(4)休克.

  • 标签: 汽油浸泡损伤 治疗 化学烧伤 症状 吸入性损伤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近几年接诊的与油料较密切相关的患者中汽油中毒病员有增加的情况,就如何提高油料单位预防救治汽油中毒能力,提升油料安全供应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较为实用有效的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汽油中毒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及其救治。方法通过对临床就诊的14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诊断标准对其确诊。结果14例汽油中毒患者中,9例为急性中毒,5例为慢性中毒,经过治疗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充分了解汽油中毒的神经系统的表现,为临床上确诊提供依据,通过治疗掌握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及其新进展。

  • 标签: 汽油中毒 神经系统 表现 救治
  • 简介:1997年7月11日下午,某加油站2名工作人员检修油罐时,其中1人进入罐底4.5m左右深处,突然昏倒在约30cm深的汽油残渣中,上面1人为了救人,未带任何防护面具进罐,又倒下,马上呼“110”救出,急呼“120”接来医院。立即进行急救,2人均意识丧失、口唇紫绀、呼吸急促、烦躁不安、脉搏加快、体温升高。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3、29岁。

  • 标签: 汽油中毒 缺氧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性汽油接触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于2019年9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某石油销售公司147名职业性汽油接触人员为观察组,以该公司158名无职业性汽油接触人员为对照组,通过职业健康检查获得体重指数(BMI)、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数据,并分析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职业史、既往史、个人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人群收缩压、舒张压、FPG、TG、BMI水平以及MS、肥胖、高血压检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性别、工龄、饮酒、吸烟、婚姻状态、HDL-C水平、TG升高和HDL-C偏低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MS的危险是对照组的1.988倍(P<0.05)。结论职业性汽油接触可能导致MS检出率升高。

  • 标签: 汽油 代谢综合征 患病率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随着汽车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机废气排放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柴油机在废气排放前后运用的国际主流处理技术,并结合国内外的技术路线,选择性地研究柴油机排放控制的问题,对比这些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对,以此来分析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柴油机排放 控制技术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抽油机是原油开采的关键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较为容易出现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将对抽油机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归纳,研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研究表明我国抽油机采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传统抽油机采油技术不满足发展需求以及锈蚀两大问题,未来,相关单位应从推行混相法技术、复合驱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热力采油技术以及优化采油工作制度五方面入手,分别采取多项措施,推动我国采油行业的发展。

  • 标签: 抽油机 采油技术 常见问题 对策 工作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快速有效的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的方法。方法通过用汽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和用松节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的自身对照研究。结果汽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平均面积25cm2所用平均时间为1min,松节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平均面积25cm2所用平均时间为10min(P<0.05)。结论用汽油清洗烫伤皮肤上的柏油简便有效,节约时间,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烫伤(烧伤) 感染
  • 简介:摘要文章在对石油企业中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之后,总结目前在石油企业中开展石油机械设备在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与维护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石油机械设备 管理与维护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石油机械指的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用于石油勘探、采油、钻井、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机械设备。石油的品质与石油开采和处理过程密不可分,在这其中石油机械的热处理技术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下文就对石油机械热处理技术的现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石油机械 热处理 技术
  • 简介: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多,导致我国的燃油价格持续升高。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私家车车主的权益,必须要对燃油加油机的计量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的整体质量。本文通过对燃油加油机计量检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标签: 燃油加油机 计量检定 不足 解决对策
  • 简介:文章分析石油企业在目前能源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不断激烈的环境下进行石油机械开发和创新的作用以及必要性,提出目前石油企业进行石油机械开发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进行石油机械开发与创新的实施途径。

  • 标签: 石油机械 开发 创新
  • 简介:摘要:石油机械的结构复杂,再加上其处于高温、高压等特殊的运行环境下,极易出现机械故障或者安全风险,为保持石油机械的可靠运转,在石油机械中,应加大对液压与密封技术的应用。现阶段的石油机械,其设备性能日渐提高,也具有了更为完善的功能,经由液压与密封技术的规范化应用,可大大提升石油机械的运行效率,使得其能够在生产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液压技术与密封技术在石油机械中的应用表现,有利于提升石油机械的运行可靠性。

  • 标签: 石油机械 液压及密封技术 应用
  • 简介:目的预测某汽油吸附脱硫装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划分生产单元,采用经验法、类比法、检查表法进行分析。结果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汽油(内含苯及芳烃)、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烷、乙炔、吸附剂粉尘及吸附剂含有的镍、钴、噪声、高温、工频电磁场、电离辐射等,类比检测结果均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但炼油部有25.59%的噪声操作工人听力异常。结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化学毒物、噪声和电离辐射危害,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 标签: 汽油 吸附脱硫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水下泵发电柴油机组是绞吸挖泥船的主要设备之一,保证水下泵发电柴油机组振动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本文通过新海鲲轮改造前后水下泵发电柴油机组振动变化,探讨减小振动的方法及措施。

  • 标签: 振动 共振 弹性连接 结构加强
  • 简介:摘要由于石油钻、采行业具有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石油企业的平稳运行,因此,有必要采取“双归零”管理方法,杜绝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本文从双归零管理的涵义出发,探讨了双归零管理实施策略,以期为石油机械生产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石油机械 双归零管理 质量问题 质量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2018年1月,长沙宁乡某加油站因加油机在没有加油的情况下,油表还在不停跳动被拍成视频在网络上转载、传播,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严重损害企业的声誉。经相关专业执法部门现场鉴定,确认该加油机为油气回收设备引发的问题,经维修合格后可正常使用。虽然专业执法部门给予了正面的解释,但由于消费群体对专业知识的不了解,仍存在误传信息的现象。笔者作为一名加油站管理人员,力图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加油机提枪跳数现象概括、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加油机提枪跳数问题的解决方案,使加油站今后能够及时解决此类问题,维护“质量优良、计量准确、安全环保、方便快捷”的服务承诺与良好的企业形象。

  • 标签: 加油机提枪跳数原因解决方案
  • 简介:摘要计量检定,是当代石油市场资源应用的主要环节,它具有基础性、标准性、以及可调节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结合加油机计量的相关理论,着重对设备计量检定中存在的问题及重要环节检定要点进行归纳,以达到明晰技术要点,优化资源管理市场的目的。

  • 标签: 加油机 计量检定 检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