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腹X线、CT与临床的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4例气腹患者的X线与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胃穿孔21例,十二指肠穿孔19例,空回肠穿孔7例,结肠穿孔3例,肝脏脓肿破溃2例,子宫穿孔合并回肠、结肠穿孔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46例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8例X线片阴性,CT上见胆囊、肝周围点气体。结论导致气腹的病因多,密切结合临床病史,X线及CT多能作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 标签: 气腹 穿孔 游离气体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不提高冲击波能量的前提下,提高碎石效果和效率。方法通过减小冲击波源放电回路的总电感量。结果大大改善了电冲击波的特性参数。结论500次脉冲以内ESWL治疗尿路结石。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下碎石在治疗胆道巨大结石(直径≥1.2mm)中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术中、术后使用纤维胆道镜下碎石治疗的72例胆道巨大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碎石治疗92次,破碎巨大结石152个。碎石成功率100%。结石取净70例(97.22%),好转2例(2.78%),未发生胆道穿孔、大出血及瘘道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纤维胆道镜下碎石治疗胆道巨大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缩短取石的时间,减少取石网蓝的耗损,更重要的是提高胆道结石的取净率。

  • 标签: 纤维胆道镜 液电碎石术 巨大结石 胆道
  • 简介:摘要在具体的伺服控制系统中具有很多非线性的控制指标,同时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必然受到外界的负载影响,对于具体系统来说应当具有较小的稳态误差、比较理想的快速性,因此会给整个控制系统造成一定的设计障碍,本文中在伺服控制系统中进行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的应用,对于伺服控制系统开展了理论分析研究,进行了相关参数的计算,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 标签: 电液伺服系统 滑模变结构控制 滑膜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高频切除大肠息肉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高频切除大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87例息肉切除患者术程顺利,术后无1例出血,1例出现腹痛,经过及时处理,症状缓解,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肠道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合理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肠息肉摘除前局部粘膜使用肾上腺素溶液控制手术出血,是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联合高频切除大肠息肉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肠息肉摘除 肾上腺素 高频电切术 护理
  • 简介:前一段时间,友人送我几本《健身科学》。读后,我深深体会到这本杂志对健身的好处。我已80多岁,除有轻微糖尿病及前列腺肥大外,未见任何老年病。为了消除老年病,我在居处每周有1小时的讲座,向朋友们介绍养生方法。我深感《健身科学》是一本必要的好读物,它为我的讲座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使千

  • 标签: 老年病 健身 读后 前列腺肥大 科学 讲座
  • 简介:目的探讨与研究基层医院在胆道结石手术中运用腹腔镜联合肾镜碎石仪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53例,均采用腹腔镜联合肾镜探查碎石仪治疗术式,通过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胆道出血、术后胆道结石残余、术后住院时间.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35例采用碎石,每例碎石次数约3~10次,每次持续放电约2~3秒,其中2例较大者反复击打约15次.术中胆道出血者3例,没有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以及胆管穿透或胆管壁撕裂病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2.6天,无腹腔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均得到术后半年随访,2例发现术后结石残余,经消化内镜取石.未发现胆总管狭窄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肾镜碎石仪治疗胆道结石,在基层医院中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 标签: 胆道结石 腹腔镜 肾镜液电碎石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肛瘘治疗中应用自助式紧线术与复方黄柏联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肛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挂线疗法与复方黄柏联合治疗,观察组采取自助式紧线术与复方黄柏联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自助式紧线术与复方黄柏联合治疗,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比较理想,提升了肛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与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应用。

  • 标签: 肛瘘 自助式紧线术 复方黄柏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环形切术(LEEP)中应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宫颈环形切术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行宫颈局部麻醉,观察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护理方法。结果在本次进行试验的患者中,有95例在进行本次治疗后基本痊愈,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在本次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后期的护理中,也基本防止了其可能的副作用。结论阿替卡因肾上腺素应用于LEEP术中具有麻醉效果好、出血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阿替卡因 肾上腺素
  • 简介:目的观察刺激定位引导埋线治疗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刺激定位引导埋线组(埋线组)和刺激定位引导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组(肉毒素组),观察治疗1月后患儿的踝背屈曲度、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改良Ashworth法评分。结果肉毒素和埋线治疗1月后患儿踝背屈曲度、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改良Ashworth法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埋线组对患儿踝背屈曲度的改善弱于肉毒素组(P〈0.05),但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改良Ashworth法评分与肉毒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刺激定位引导埋线治疗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痉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电刺激 埋线 穴位治疗 A型肉毒毒素 脑瘫
  • 简介:目的:评价高频刀结合排龈线修复老年人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龈下楔状缺损的患者50例,共211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110颗纳入实验组,101颗纳入对照组,对照组应用3MFiltekZ250复合树脂常规填充,实验组在高频刀切龈后,应用排龈线进行排龈,再利用3MFiltekZ250复合树脂进行充填治疗。随访2年,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评定系统(USPHS)临床直接评定标准评价,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充填物修复体表面情况、边缘密合性、边缘着色、色泽协调性、继发龋、牙龈炎症和牙髓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疗效(90.3%vs.75.3%)、固位效果(92.2%vs.82.8%)、边缘密合性(82.5%vs.69.9%)、牙髓反应(5.8%vs.18.3%)和继发龋(1.0%vs.4.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刀结合排龈线修复老年人龈下楔状缺损可以明显提高修复体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高频电刀 排龈线 楔状缺损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碎石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2年5月我院138例难治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65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利用碎石碎石后取石,设为观察组,同期73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未使用碎石)常规取石方法,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中转率,术后各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胆道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中转率、术后残余结石、胆道损伤、肝功能损伤、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碎石治疗难取性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具有减少术后结石残留及术后各种并发症,降低手术中转率及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液电碎石 难取性胆总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夹式心电导联线在各类中心静脉导管腔内心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 3个电极片分别贴于锁骨下( RA)、左锁骨下( LA)、左腋中线与左肋下缘连接处( LL),显示Ⅱ导联心电图并打印。按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步骤进行操作,送管至预测长度差 2cm时 ,暂停送管,根据不同中心静脉导管类型分别继续以下其中一种操作步骤: a. 三向瓣膜式(末端开口) PICC、新生儿 1.9F无导丝 PICC,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 20ml,将针头 1/3段插入 PICC导管末端的肝素帽中。助手取下心电导联线 RA端,用无菌保护套套好递给术者,术者用心电导联线 C形夹子夹在注射器针头外露 2/3金属针梗处,缓慢匀速推注生理盐水; b. 前端开口式 PICC导管、胸壁输液港、手臂输液港,退出导管内导丝使导丝头端与导管头端平齐,将导丝末端缠绕在 RA电极片金属纽扣底座上,用心电导联 C形夹子将导丝与电极片金属纽扣底座一起夹紧。分别在送管至“预测长度 -2cm”、“预测长度”、“预测长度 +2cm”时停顿 15s,缓慢推注生理盐水观察 P波变化。结果 1998例患者使用夹式心电导联线实时心定位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引出稳定心电图 1981例( 99.15%);术中发现导管异位例数 197( 9.86%),经调整后均出现特征性的高尖 P波;术后经胸片显示,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 1948例( 97.5%)。结论 本研究利用临床广泛使用的心电监护仪的夹式心电导联线结合导丝或推注生理盐水的方法开展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心定位,操作简单,出图率高,降低了患者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腔内心电图 中心静脉导管 PICC 输液港 实时定位 尖端定位
  • 简介:X线检查是基层单位常用检查方法之一,针对在野外环境下实时获取X线图像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了利用电耦合数字成像技术构建野战便携式X线机数字成像系统,提出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案。

  • 标签: 电耦合数字成像 X射线CCD 光刻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