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双钢板治疗高龄转子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高龄转子骨折的病人采用双钢板进行内固定术治疗。结果4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髋内翻、股骨短缩等并发症发生,优良率87.5%。结论采用双钢板内固定,能提高高龄转子骨折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治疗 骨折内固定术 临床研究
  • 简介:背景:文献报道腰椎融合治疗腰椎疾病,有近20%不能达到有效的融合,出现治疗后疼痛、椎间隙塌陷、迟发性后凸畸形等一系列并发症。目的:进一步验证兔腰椎前结构切除后髓核组织对椎体植骨融合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在L3盘水平剥离前纵韧带,使其与L3盘前缘形成间隙,植入同种异体髂骨。②切除1/3盘组织+植骨组切除L3前1/3盘组织,终板植入同种异体髂骨,缝合同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③切除1/3盘组织+内固定组在切除1/3盘组织+植骨组的基础上行前的内固定。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测定: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治疗后12周融合节段垂直拉伸力明显优于其他2组,能够承受更强的外界拉伸力。腰椎侧位X射线检查:切除1/3盘组织+植骨组12周植入骨块吸收,椎间隙无新生骨长入;切除1/3盘组织+内固定组12周椎有连续骨桥形成;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12周完全骨性融合。组织学观察:切除1/3盘组织+植骨组12周未见骨组织生成;切除1/3盘组织+内固定组12周少量的成熟骨小梁及成骨细胞;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12周大量成熟骨小梁及骨细胞,重塑后的板状骨及哈弗氏结构。结果证实腰椎前的稳定性对椎体植骨融合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切除前1/3盘组织后,游离的盘、髓核物质影响了植入骨融合,有效地恢复前稳定性能够促进椎体植骨融合,但仍不能达到有效融合。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脊柱 腰椎 椎间盘 椎间植骨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双固定法治疗肱骨髁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12例肱骨髁粉碎性骨折病人,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介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按MehneMatta分型:低T型6例,Y型5例,H型1例。方法对近年手术治疗的12例随访资料完整的肱骨髁骨折进行分析,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10例,占83.3%,骨不愈合2例,占16.7%,骨折不愈合均为鹰嘴窝,内外已愈合且关节面形态未见改变。按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术后疗效:优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结论:应用双固定法治疗肱骨髁粉碎性骨折,能够做到肱骨远端关节面近乎完全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固定技术。骨折粉碎及移位的程度是影响肱骨髁骨折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且选用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设计意图:在区角活动中,美术区的孩子们正在设计并制作京剧脸谱,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意见发生分歧,秀秀指着几个脸谱说:“这两个脸谱都画得变形了,看起来很吓人!”、“对!我也觉得不像京剧脸谱”龙龙也附和着。“我画的就是京剧脸谱嘛!”浩浩不服气的说着。看着那几张变形的脸谱,我想到了图腾上的人物面部造型——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们尝试画图腾上人脸形象,这样孩子们就更容易区分京剧脸谱与图腾上人脸的特征了。

  • 标签: 图腾 艺术活动 京剧 孩子 设计 制作
  • 简介:摘要髋臼双骨折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占髋臼骨折的20%,是髋臼骨折中最复杂的骨折类型之一。大部分髋臼双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因后骨折块的类型多样,对后的处理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髋臼双骨折中后损伤的显露及内固定方式进行概述,总结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及螺钉、钢板固定等在后骨折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应用的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稳定性的X线三评分标准,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期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378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资料。男161例,女217例;年龄为60~97岁,平均72.5岁;骨折AO分型:31-A1型109例,31-A2型188例,31-A3型81例。内固定术后即刻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检查,稳定性评估采用自行制定的三评分标准:内侧柱4分,中间2分,外侧柱2分;单满分为稳定,三均稳定为优,二稳定为良,一稳定为可,三均不稳定为差。并根据评定结果采取相应的康复训练:优者早期完全负重,良者早期部分负重,可或差者早期禁止负重。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内固定失效率等,并计算内固定失效与术后X线三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78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0.4个月)随访。365例患者骨折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4.3个月(3~7个月);内固定失效13例,失效率为3.4%(13/378)。术后X线三评分标准评定为优的129例患者无一例失效;193例评定为良的患者中,4例失效;56例评定为可的患者中,9例失效。内固定失效与术后X线三评分密切相关(r=-0.986,P=0.006),与稳定密切相关(r=-1.000, P=0.033)。结论股骨转子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X线三评分标准能够准确反映骨折的稳定性,可以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及判断预后。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钉 稳定性 评分标准
  • 简介:摘要孤立性穹窿梗死在脑梗死中非常少见。现报道1例2020年3月确诊的以急性顺行性遗忘为唯一表现的右侧穹窿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重复言语。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右侧穹窿梗死,弥散张量成像显示右侧穹窿纤维束减少,按脑梗死常规治疗及改善智能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

  • 标签: 脑梗死 穹窿 顺行性遗忘
  • 简介: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膝关节周围损伤。目前常用的骨折分型方法有Hohl分型、Schatzker分型、AO分型和罗从风分型[1,2]。其中罗从风分型以CT扫描为基础,将胫骨平台分为内、外、后三,方法简单,重复性高。后骨折因位置较深,骨折周围组织结构复杂,手术较有难度。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胫骨平台后骨折采取的手术策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手术策略 后柱 SCHATZKER分型 膝关节周围损伤 分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自主研发的髋臼后壁后一体化解剖钢板治疗后壁和(或)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和2019年1月采用髋臼后壁后一体化钢板治疗21例髋臼后壁和(或)后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10例;年龄18~65岁,平均48岁。按照AO/OTA后壁骨折分型:简单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9例,伴有关节面压缩的后壁骨折6例;其中单纯后壁骨折16例,后壁伴有后骨折5例。术前将每例患者的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并3D打印出骨盆患侧和健侧镜像三维模型,模拟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处理髋臼后方骨折,复位满意后使用髋臼后壁后一体化解剖钢板固定。采用Matta的X线评估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改良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21例患者术中复位成功后置入钢板时间为15~30 min,平均20 min;手术开始至结束时间为90~30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300~1 500 ml,平均700 ml。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等级均为一类,无一例发生感染、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9个月。Matta的X线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16例、复位满意3例、复位不满意2例;复位满意率为90.5%(19/21)。术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Matta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分别为(13.0±2.2)分(范围9~16分)、(15.8±2.4)分(范围10~18分)、(17.0±1.8)分(范围13~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8,P<0.001)。末次随访时优15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5.7%(18/21)。术后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给予静脉滴注和口服神经营养药物治疗6个月后,神经症状缓解;术后1年,2例出现关节炎相关疼痛症状,口服止疼药对症治疗。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钢板断裂、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后壁后一体化解剖钢板可用于治疗髋臼后壁和(或)后骨折,术后疗效满意,功能恢复。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骨折中应用矢量和概念进行后螺钉通道微调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7月至2021年5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髋臼双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3~77岁[(49.3±16.3)岁]。患者均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前采用钢板固定,后采用后拉力螺钉固定。19例术中应用矢量和概念微调后螺钉通道(通道微调组):在后螺钉骨性通道内置入1枚2.5 mm克氏针,分别透视髂骨斜位及闭孔斜位,当单一透视面上克氏针未位于坐骨支中间时,只需在单一方向上调整,另一方向调整的矢量为0;当2个透视面上克氏针均未位于坐骨支中间时,计算出2个方向的不良矢量和后再进行微调。23例术中未应用矢量和概念微调后螺钉通道(通道非微调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后螺钉置入时间、术中出血量、导针调整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Matta评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术后6个月根据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定患髋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7~71个月[(35.7±8.5)个月]。通道微调组后螺钉置入时间为(5.1±1.5)min,术中出血量为(798.8±83.9)ml,导针调整次数为(1.8±0.5)次,骨折愈合时间为(12.4±3.2)周,显著短于或少于通道非微调组的(39.8±12.0)min、(1 119.3±172.0)ml、(5.6±1.6)次、(15.6±4.2)周(P<0.05或0.01)。两组术后6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与术后6个月患髋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7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症状;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清创换药后愈合;3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通道微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5/19),通道非微调组为30(7/23)(P>0.05)。结论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骨折中应用矢量和概念进行后螺钉通道的微调,能够迅速地将螺钉置入骨性通道内,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并加快骨折愈合。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矢量和
  • 简介: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总结、走访调查等方法整理分析“太白七药”配伍理论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指出虽“四梁八”配伍理论有悠久的历史,但当前“太白七药”研究进展多集中在植物资源上,仍缺乏配伍理论研究,更缺乏以“太白七药”为基础的复方及大品种的开发。呼吁应重视民间经验的继承与保护,用“四梁八”配伍理论来指导“太白七药”的应用与开发。指出教学团队应加大对该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必要在本省中药学、方剂学等本科课程的教学中增加该内容。

  • 标签: 地道中药材 太白七药 配伍理论 四梁八柱 资源调查 资源开发
  • 简介:摘要髋臼双骨折导致髋臼顶与主骨失去连接,前后内移及旋转,影响正常髋臼的匹配,常需要手术治疗。但髋臼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治疗方法选择是个难点。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髋臼双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后通道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髋臼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髂腹股沟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基于三理论的选择性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畸形愈合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行选择性融合术治疗的28例Lisfranc损伤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18例,女10例;年龄平均37.2岁(18~65岁);左侧12例,右侧16例;根据Myerson三分型理论分型:内侧柱损伤(A型)1例,中间损伤(B型)4例,内侧柱合并中间损伤7例,三损伤16例。内侧柱融合7例,中间融合4例,内侧柱+中间融合17例。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中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改善情况,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平均为35.6个月(18~60个月)。AOFAS的中足评分由术前(43.1±4.1)分(32~62分)升至末次随访时(84.1±7.4)分(78~94分),VAS评分由术前(5.7±1.3)分(6~9分)降至末次随访时(2.0±0.9)分(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8例患者伤口均愈合,其中3例患者术后伤口渗出,经换药后获得延迟愈合。无患者出现腓深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5例患者于融合术后1年左右取出内固定。结论基于三理论的选择性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畸形愈合,可获得满意的中期疗效。

  • 标签: 跗关节 足畸形 关节融合术 Lisfranc损伤 畸形愈合 三柱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HS治疗老龄股骨转子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采用DHS治疗,平均年龄76岁。结果对16例患者3-6个月复诊随访,11例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1例患者在2.5个月摔倒后再次骨折,2例扶拐行走,2例功能略差,行走略疼痛。结论DHS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切口小,固定牢固,可早期行动锻炼。

  • 标签: DHS 股骨转子间骨折 内固定 老年人
  • 简介:对于很多人来说,坐飞机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狭窄的座位和长时间固定的坐姿。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商务旅客而言,经过飞机客舱的煎熬,身心俱疲,一心只想享受一个令人心仪的水疗护理。

  • 标签: 美容 护肤品 化妆品 SPA
  • 简介:一次,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对曰:饭食。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对曰:呼吸。佛曰:善哉,子知道矣。今日,偶然得知一位亲人离开了这个世间。于是,想起了佛陀这段慈悲的开启。

  • 标签: 呼吸 生命存在 佛陀 人命 偶然 开启
  • 简介:股骨粗隆骨折(femoralintertrochanteriefracture)又称股骨粗隆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颈基底 小粗隆 老年人
  • 简介:摘要:医院门诊是医疗服务的第一窗口,门诊服务的满意度直接关系着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也会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目前,在整个中国的医疗大环境下,甲等医院,特别是特大型三甲医院的门诊“三长一短”现象尤其特出,“看病难”就此成了问题的重要表现。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病人对医院医疗服务需求的提高,传统门诊模式的弊端开始呈现倍增的扩大。门诊流程的优化及再造成为医院管理者们重点关注的焦点。

  • 标签: 医院门诊,诊间,报到,诊间报到,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