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ASCOP)患者脑氧利用(O2UC)、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01-2017-01期间住院的120例ASCO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紧急高压氧舱治疗,药物给予缓解脑水肿、营养脑细胞、清除氧自由基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静滴,qd,连用2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48h、7d经颈内动脉及颈内静脉采血测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O2UC=SaO2-SvO2/SaO2,同时检测MDA及SO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2UC、MDA、SOD的变化;观察治疗14d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60d时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O2UC逐渐下降,6h、24h、48h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时降至正常;MDA逐渐下降,24h、48h、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逐渐升高,24h、48h、7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P〈0.05);60d时治疗组DEACMP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11.7%,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ASCOP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能有效降低O2UC及MDA水平,升高SOD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DEACMP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舒血宁注射液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脑氧利用率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住院患者钢针使用率,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促进舒适,提升护士临床评估能力,减少护士静脉穿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针刺伤。方法成立由7人组成的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住院患者钢针使用率”为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状把握,利用头脑风暴分析原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者钢针使用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的钢针使用率低于活动前(p<0.01),护士静脉穿刺次数明显下降(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住院患者的钢针使用率,减少了输液相关并发症和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患者的生命通道,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临床评估能力,减少护士静脉穿刺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针刺伤的发生机率,更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患者 钢针使用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降低病房呼叫器使用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改善主题“降低病房呼叫器使用率”,收集并分析病员使用呼叫器的原因,做根因分析,提出对策并实施。结果有形成果呼叫器使用次数明显减少,由124.7次/百人.日降至35.3次/百人.日。无形成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积极学习品管手法,在沟通配合、责任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病房呼叫器使用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降低 使用率 成效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门诊留置针使用情况,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留置针的使用率。方法成立QCC小组,分别统计了我科改善前及改善后留置针使用情况,计算使用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QCC干预后,留置针使用率明显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也明显提高。结论QCC活动在提高儿科门诊留置针使用率方面有显著作用,同时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品管圈 儿科门诊 儿童 留置针使用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的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小组,确定“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为主题,对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新生儿腕带正确使用的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由76%提升到90%。结论正确识别新生儿身份是各项诊疗护理工作重要的前提,开展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腕带正确使用率,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无陪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及医疗纠纷,提高患方满意度。

  • 标签: 腕带 新生儿身份识别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出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弹力袜使用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12月的出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6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医护共同参与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在出院后使用弹力袜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弹力袜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高,出院回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提高出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弹力袜使用率

  • 标签: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 下肢静脉曲张 弹力袜使用率
  • 简介: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我国当前骨材料及器械学科和行业的发展现状,加强产学研医管交流合作,促进我国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学科和行业发展,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定于2017年8月3至5日在成都召开“2017年全国骨材料与器械产学研医管交流会”。会议分为大会主题报告及各专业委员会专题研讨会,汇聚中国骨植入材料与器械行业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型式检验、临床伦理、注册审评、体系认证、临床应用等不同专业背景的知名专家,涵盖人体全部骨骼及其附属组织的修复材料与器械,涉及骨科、口腔科、领面外科、神经外科等多个临床应用专业的相关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产品领域,融合“产.学.研.医.管”优势资源,充分研讨骨材料与器械国内外前沿科学技术,提炼临床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新技术转化,并欢迎相关公司参会展示新技术、新产品,也欢迎参会人员在会期组织卫星会。

  • 标签: 骨修复材料 生物材料学 骨植入材料 大会主题报告 型式检验 基础研究
  • 简介:摘要英特网的全球化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网络化、IC卡与光盘等信息存储介质的广泛应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医院电子病历与网络化管理技术,更是医院病案信息实现网络化管理的关键。通过初步的试用,发现电子病历充分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完善,接下来应该研究的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病案信息,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疗管理、临床治疗,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妥善解决医患纠纷,只有深入地研究与探讨,才能提高病案信息的实用价值。

  • 标签: 病案信息 开发 利用 意义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药物制剂漱口,最早使用并制造牙签、植毛牙刷、牙粉等菌斑控制用具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牙周病学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2。牙刷作为日常口腔洁具,其材料组成、外形设计对其功能都有极大的影响;牙刷作为口腔洁具,其现状和未来发展都有诸多影响因素。本文将从牙刷的材料选择、外形设计及功能进行分析,结合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对未来牙刷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和预测;并以绿色环保的理念为基础探讨其耐久性、循环性。

  • 标签: 牙刷,设计,清洁,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检验质控图是记录实验过程、判定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依据。方法其绘制过程比较繁杂,需填写一般资料,数据,描点,连线,计算数据等。其中平均值(X)、标准差(s)、变异系数(CV%)的计算更加复杂1。结果由于MicrosoftExcel在各领域日常办公中的广泛应用,它能够便捷地绘制各种图表和自动计算生成数据。结论笔者运用MicrosoftExcel的基本统计学功能绘制临床检验质控图既简单又快捷。只要有一台安装有Execl的电脑即可制作。

  • 标签:
  • 简介:目的应用比格犬动物实验研究生物陶瓷材料iRootFM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治疗效果以及iRootFM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方法将比格犬22颗乳牙(共32个根管)分成2个实验组(iRootFM组、Vitapex组)和1个正常对照组。由同一操作者对实验组牙齿行根管治疗术,术后每2周由3名高年资口腔临床及影像学医生盲法进行口腔检查及X线影像学评估。应用SPSS18.0软件,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别对2个实验组的成功率及根管充填材料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4周iRootFM组的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成功率均为100%(10/10);2~8周Vitapex组口腔检查及影像学评估成功率均为100%(10/10),10周后成功率为80%(8/1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FM组与Vitapex组在2、4、6、8、10、12、14周时根管充填材料与乳牙牙根吸收速率的一致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FM可以随乳牙牙根的生理性吸收而吸收,是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一个新选择。

  • 标签: 根管充填材料 乳牙 生物陶瓷材料 iRoot FM
  • 简介:医院大数据基于集成平台与全量数据中心的建设。利用移动技术、微信企业号、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构建面向临床应用、管理决策、科学研究等一系列应用,提供方便、有效可追溯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平台,将改善就医流程,提升医疗质量,快速决策支持,为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做有力的支撑。

  • 标签: 大数据 数据融合 数据利用 集成平台
  • 简介:摘要手术分级管理机制的应用,是医院提升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从手术分级管理的内容入手,对医院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手术分级管理的措施进行了探究。

  • 标签: 手术分级管理 分级管理系统 手术预约 术前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及乳酸清除率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患56例顽固性感染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并对比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和乳酸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和乳酸清除率上表现更优,且治疗有效性更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有6例患者死亡,占比21.42%,观察组则有1例患者死亡,占比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及乳酸清除率方面具有较好的效用,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氢化可的松 顽固性感染性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 乳酸
  • 简介:骨性胸廓支撑并保护胸内脏器,同时参与呼吸功能。胸部外伤或胸壁手术往往会造成胸廓不稳定及胸壁缺损,在相应的治疗过程中,用于胸廓重建的材料是治疗的核心素,并一直得到医用材料领域人士的不断研究改进,随着医用材料的发展,惰性金属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组织工程材料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胸廓固定及修复,胸外科医师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其适应症,促进了胸廓重塑材料多样化和个体化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胸廓重塑临床常用材料的特点,以达到对临床工作起到一定指导意义的目的。

  • 标签: 胸壁缺损 重建 肋骨骨折 内固定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冷冻干燥仿生矿化的方法制备COL-HA。结果本实验在王晓敏,林晓艳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胶原-羟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并对部分材料进行交联处理,比较两种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进一步利用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

  • 标签: 组织工程 犬骨髓干细胞 牙周再生 胶原羟磷灰石支架材料
  • 简介:摘要医院基本建设档案资料真实记载医院基本建设项目的规模、体积、高度、坐落方位、建筑结构、材料等,是医院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医院 基建 档案
  • 简介:目的构建犬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对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后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实验用比格犬10只,构建犬髂内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分为实验组(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5只和对照组(仅动静脉瘘造模)5只,比较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及切口反应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8及12周检测血清肝肾功电解质(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及血镁锌浓度)生化指标,按照计划在术后12周处死实验犬,取出动静脉瘘标本及肺肝肾心等重要脏器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正常、切口未见明显感染迹象。术前及术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尿素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浓度在术后1周、血锌及肌酐浓度在术后1、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时间点血镁锌及肌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HE染色示实验组动静脉瘘处动脉内膜较对照组稍增生,未发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和间质未出现异常形态、肿胀及明显炎症反应;肺泡结构和功能完整,未发现明显血栓形成;肝、心细胞未出现水肿及坏死。结论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犬动静脉模型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及重要脏器结构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动静脉瘘的理想封堵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镁锌合金 可降解 动静脉瘘 生物相容性 安全性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