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电力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网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现如今智能电网已经在我国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在智能电网变得更加普遍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风险,尤其是在企业商业信息方面。企业应用系统在智能电网的环境下,容易遭受外部非法攻击,造成企业重要信息的泄露。笔者本文便通过对智能电网技术的分析,浅析在能电网环境下企业应用系统的安全建设路径。

  • 标签: 企业级应用系统 智能电网 安全建设
  • 简介:随着“低碳生活”理念的日益全球化,环保作为一个全新的课题,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是未来的主人,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将直接关系到地球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在环保教育方面,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国内学习和借鉴。

  • 标签: 环保 教育 国外 全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5预检分诊、安全转运使用院内绿色通道在急诊危重患儿急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患儿共500例,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就诊流程,观察组给予5预检分诊结合院内绿色通道安全转运,对比两组患儿抢救的成功率与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预检分诊结合院内绿色通道安全转运在急诊危重患儿急救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抢救时间,具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的优越价值。

  • 标签: 5级预检分诊 院内绿色通道 安全转运 急诊危重患儿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二预防的实施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 2016年 4月 -2017年 4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患者 17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n=88)与对照组( n=88),观察组实施二预防,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教育宣教,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遵医用药、饮食结构、肢体康复训练、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 3个月、 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 0.00%、 3.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4.55%、 11.36%( P<0.05) 。结论 在脑卒中实施二预防,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 标签: 二级预防 脑卒中 依从性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二预防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患者176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88)与对照组(n=88),观察组实施二预防,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教育宣教,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用药、饮食结构、肢体康复训练、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面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0.00%、3.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55%、11.36%(P<0.05)。结论在脑卒中实施二预防,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 标签: 二级预防 脑卒中 依从性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为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实施减压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CNSS),对资阳市7所三医院的202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医院护士的压力源依次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和人际关系。得分前3位的条目分别是工作量太大、护理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低,上班时书写工作太多。结论医院管理者应制定有效的减压措施,维护护士身心健康。

  • 标签: 护士 压力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医院托管基层医院管理模式的优势。方法通过三医院的护理管理理念,将护理管理分为质量控制组、文件书写组、感染控制组、护理操作组。结果自托管2年后,被拖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控制方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4.2%;文件书写合格率为87.6%、96.1%;护理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4.7%、94.4%。结论三医院托管基层医院能提高护理管理能力,有效保障了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

  • 标签: 三级医院 托管 基层医院 优势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迅速,高楼迭起,对机场净空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而一机场多为学院机场,如果净空环境管理不善,更会为防相撞工作增加难度。本文对一机场净空环境进行分析,提供障碍物判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一级机场净空区障碍物限制面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针对县级二医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予以分析。方法选取本医院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送检各类标本3565份,对其多重耐药菌情况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各类标本共3565份,检出病原微生物838株,标本检出阳性率23.5﹪,其中检出多重耐药菌340株,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40.6%,社区感染330株,占97.1%,医院感染10株、占2.9%。我院多重耐药菌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率位居第一,器官腔隙感染次之、泌尿系统感染排第三位。结论加强医院多重耐药菌情况分析,掌握多重耐药菌特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其管理方案,是保障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的重要方式。

  • 标签: 县级医院 多重耐药菌 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医院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运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提高护理安全。方法使用林燕平等汉化的《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结果不同科室的护士在各个维度的得分、总分有显著差异,交接班时间在2、3维度上有差异,即交接班时间会影响“提高患者所需信息”“促进患者参与”。结论今后工作应比较不同交接班模式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细化交接班内容能够避免遗漏,根据专科特点制定规范化的交班程序。

  • 标签: 护士 交接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医院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运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提高护理安全。方法使用林燕平等汉化的《护士交接班评估量表》,统计学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结果不同科室的护士在各个维度的得分、总分有显著差异,交接班时间在2、3维度上有差异,即交接班时间会影响“提高患者所需信息”“促进患者参与”。结论今后工作应比较不同交接班模式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细化交接班内容能够避免遗漏,根据专科特点制定规范化的交班程序。

  • 标签: 护士 交接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科室的一质控与患者的安全、质量、服务密切相关,神经外科在一质控的方法、流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效果明显。方法建立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体系,三护士任质控组长(二)、质控护士(一)。加强质控人员的培训指导,护士长组织病区全体护士学习护理质量目标,使全体护士能够掌握各项护理工作标准和每项护理质量的考核重点。优化质控流程随机及定期检查,护士长要指导质控组长、质控护士制订并不断完善具有科室特点的质控内容,质控小组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完善质控内容,确定质控重点,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比较2019年比2018年同期对比明显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三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 12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在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6 月间,分组方法参照的是抽签方式,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为 60 例,治疗方法则各为常规治疗、三康复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综合功能的差异。 结果:实验组 MMSE 评分、 Barthel 指数、 FMA 评分与对照组 MMSE 评分、 Barthel 指数、 FMA 评分行比较,对照组均低于实验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 三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综合功能 三级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驻南苏丹(瓦乌)联合国维和二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眼病患者疾病谱特点和人员组成。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年 7月至 2014年 2月在联合国维和二医院眼科门诊收治的 82例眼病患者。结果 眼科疾病谱特点:眼部感染性疾病 27例( 32.93%),眼外伤 8例( 9.76%),屈光不正 8例( 9.76%),其他眼内科疾病共占 35.14%,查体 11例( 13.41%)。人员国籍及职业特点:联合国人员 80例,非联合国人员 2例,为南苏丹当地人。分属战区出兵国部队,国际与当地雇员,志愿者,民事警察及当地人员。结论 联合国驻南苏丹(瓦乌)特派团二医院,眼科设备有限,患者来源复杂,在诊疗过程中,自身需具备过硬综合素质,合理协调,详实记录诊疗过程,从而圆满完成任务。

  • 标签: 维和部队 二级医院 眼科
  • 简介:目的探究中药进行细胞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三七制剂为例,精准称取1000g三七,并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500g。给予对照组三七常规粉碎技术,给予实验组三七中药细胞微粉碎技术。观察、对比两组三七片粉碎粒度及24h、48h、72h时的吸湿速度。结果粉碎后,两组三七中药粒度均高于粉碎前,且实验组三七中药粒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h时,实验组三七吸湿速度10.8%高于对照组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h、72h时实验组三七吸湿速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药细胞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中能够降低药物粒度,提升中药成分利用率,避免中药制剂在使用中出现浪费情况,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粉碎 中药药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