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防异物(FME)是核电厂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异物进入会导致设备劣化或损坏、功率损失,甚至造成燃料包壳损坏、高剂量辐射、污染扩散,从而影响核安全性能。本文在国际组织防异物导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类、分级、分层的防异物区域管理和事件管理创新,在公司近三年的实践中异物防范效果显著,获得WANO、EPRI、核保险公司等组织的认可,为核电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提供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混凝土由于成本低、便于加工、取材广泛等特点是防止辐射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在核电的建设中重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十分重要与关键,具有较高的科研意义。本文对重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论述,结合重混凝土的制模、制备、浇灌、养护等方面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核电站 重混凝土 施工技术
  • 简介:目的了解三门核电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环境γ辐射剂量和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水平,建立环境辐射本底基线数据。方法采用碘化钠闪烁体探测法和热释光累积剂量法测定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采用低本底α/β探测装置测定监测区域水源总α和总β辐射剂量,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采用γ能谱仪测定。结果监测区域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28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为(98.32±21.08)nGy/h;环境辐射年累积剂量为(1.040±0.044)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均有季节性差异。20km范围内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与10km和30km范围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检出值均远小于国家标准,水源水样品总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结论三门核电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在正常水平范围内,环境放射性本底有季节性差异。本次调查为三门核电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建立了基线数据,^90Sr、^137Cs、^131)I等人工放射性核素是今后食品样品监测的重点。

  • 标签: 核电站 周围环境 辐射剂量 放射性本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5—2019年三门核电周围人群死因资料和辐射相关肿瘤情况。方法2015—2019年,连续开展三门县人群死因调查,统计分析居民死亡率、死因排序前10位疾病以及辐射相关肿瘤死亡情况。结果三门县居民近5年平均死亡率为575.87/10万,低于全国水平,与浙江省死亡率相近;前10位死因未变,占当年死亡总数的95.79%以上,前3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病和呼吸系统疾病。2015—2019年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9.23/10万~191.51/10万,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9,P<0.05);辐射相关肿瘤中白血病与甲状腺癌死亡率分别为3.86/10万~6.78/10万和0~0.89/10万,各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5—2019年三门县居民死因及辐射相关肿瘤死亡情况正常、稳定,需持续监测核电运行对当地居民的健康影响。

  • 标签: 三门核电站 死亡率 死因监测 辐射相关肿瘤 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核电特点及其安全防护要求,对人脸识别技术在核电安防系统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 标签: 核电站 人脸识别 安防系统
  • 简介:摘要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核电爆炸事故,大量放射性核素释放到环境中。尽管福岛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131I的活度低于切尔诺贝利事故,但事故可能产生的对儿童甲状腺的影响以及其他健康效应,仍令人关注。本文简述了事故后福岛儿童甲状腺癌与辐射照射间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事故后福岛县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与当地儿童接受外照射剂量间无明确关联,尚无明确证据证明辐射照射对儿童甲状腺产生负面影响,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可能是过度筛查所致。

  • 标签: 福岛核事故 儿童 甲状腺癌 外照射 剂量
  • 简介:田湾核电是我国大陆建立的第3座核电,30km范围内大约有100万常住人口,连云港市区(辖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均在此范围内。2006年12月,江苏田湾核电1号机组成功实现并网发电。为了更全面的掌握发电前核电周围30km范围内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笔者对2005~2006年“连云港市恶性肿瘤登记报告系统”中登记的新浦、海州、连云3区居民(3个区都在30km范围以内)恶性肿瘤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前期所做的2001~2004年回顾性调查资料进行补充对比,从而全面掌握田湾核电运行前恶性肿瘤发病的本底资料与流行特征的变化情况,为今后分析评估核电对周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提供依据。

  • 标签: 肿瘤 继发原发性 环境污染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三门核电周围环境辐射累积剂量水平及周边海水海产品中137Cs含量。方法2015—2019年,在三门县境内设置60个监测点,监测环境辐射累积剂量;以核电厂排水口为起点,5 km范围内设置6个监测点采集海水,测定海水中137Cs;采集核电周围海域的当地居民经常食用的紫菜、带鱼、鲻鱼,测定海产品中137Cs。结果2015—2019年,核电周围环境辐射累积剂量范围为0.321~0.411 mSv;5 km范围内海水中137Cs活度浓度范围为0.579~2.119 mBq/L;附近海域紫菜、带鱼、鲻鱼中137Cs的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0.498~0.672、0.399~0.493、0.267~0.371 Bq/kg,均低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 14882-94)指导值。结论三门核电周围环境辐射累积剂量及周边海水海产品中137Cs的浓度处于本底水平。

  • 标签: 三门核电站 137Cs 海水 海产品 累积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垫对骨折卧床患者皮肤疮的预防作用及评估其临床效果。

  • 标签: 水垫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辽宁红沿河核电运行后对周边地区食品放射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3年至2020年核电运行期间周边30 km范围内食品放射性水平的分析,对比核电运行前后及对照点的放射性水平,评估核电的运行对当地食品放射性水平的影响。结果当地食品中未发现131I、134Cs、60Co、58Co、110Agm等人工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均在正常本底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088±0.053)、(0.155±0.178)、(0.314±0.388)和(81.3±18.1)Bq/kg(鲜重)。食品样品中人工放射性137Cs活度浓度平均值为(0.013±0.010)Bq/kg(鲜重)。与对照点及运行前水平比较,放射性核素水平未见增加。结论红沿河核电的运行未对周边食品放射性水平带来影响。

  • 标签: 红沿河核电站 食品 放射性水平 居民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茶粕治疗疮的疗效。方法使用茶粕换药治疗32例疮患者。结果32例疮患者,治愈29例,另3例疮明显好转,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0.6%。结论茶粕治疗疮疗效满意,无毒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压疮 茶粕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三门核电运行前后,三门核电周围生活饮用水中总放射性及食品中90Sr的放射性水平。方法在2012—2019年,选取三门核电周围7个生活饮用水监测点,分别采集丰期和枯水期的水源、出厂、末梢,测定分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结合当地居民饮食习惯,采集三门当地出产的谷类、青菜、淡水鱼、海鱼等4种食品,测定分析其中的90Sr放射性水平。结果三门核电运行前,核电周围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0.001~0.063 Bq/L和0.019~0.210 Bq/L;运行后,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0.001~0.084 Bq/L、0.025~0.079 Bq/L,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国家标准指导值。丰期和枯水期的水源、出厂、末梢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未见明显变化。运行前,4类食品90Sr放射性活度浓度范围为0.037~1.216 Bq/kg,运行后为0.049~0.692 Bq/kg,均低于《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GB 14882-94)指导值。结论三门核电运行前后,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及食品中90Sr放射性水平平稳,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 标签: 三门核电站 生活饮用水 食品 放射性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水袋预防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疮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按照骨科常规预防疮护理,观察组使用可充水型袋外加软毛巾预防疮。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潮湿感、灼热感、疼痛感及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潮湿感、灼热感、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疮发生率明显低予对照组(P〈0.05)。结论袋的使用有效预防了骨折卧床患者疮的发生,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 标签: 骨折 压疮 水袋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自制袋手套预防疮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疮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自制袋手套预防疮的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疮发生率。结果:经预防干预后,观察组在疮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自制袋手套预防疮,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疮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自制水袋手套 压疮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自制袋手套预防疮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疮的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自制袋手套预防疮的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疮发生率。结果:经预防干预后,观察组在疮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采用自制袋手套预防疮,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疮发生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自制水袋手套 压疮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水电厂放射工作人员氚内照射监测及剂量估算优化方案。方法以CANDU-6型重水核电机组92名放射工作人员为观察对象,统计出淬灭指数(tSIE)的分布情况,挑选出10个淬灭指数tSIE最低160到最高460之间且分布均匀的样品制作空白尿样淬灭曲线,并与仪器自带淬灭曲线比较,优化尿氚测量体系相关性问题。氚内照射剂量估算方面,通过加拿大算法和国标算法的比较,优化调整剂量系数;通过稀释主热传输系统重水模拟实验,制作死时间校正曲线。结果通过氚内照射剂量估算的分析优化,确定剂量系数优化为4.8;制作了空白尿样淬灭曲线,通过对比发现,tSIE<200时偏差较大,证实了空白曲线的必要性;当测得尿中氚浓度高于2.4×104 Bq/ml时,需要对尿样进行稀释处理,再进行测量来修正死时间的影响。结论通过优化氚内照射监测和剂量估算优化,不仅完善了重水电厂的集体剂量管理,还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人员非计划摄入氚,对重水电厂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内照射 监测 剂量估算 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疮危险因素的认识,减少或避免心衰患者疮的发生。方法采用开放对照研究方法,将心功能为Ⅲ或Ⅳ级的136例心衰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对者两组心衰患者对照组采用翻身枕,观察组采用水枕垫于骶尾部。通观察骶尾部皮肤情况,经统计学卡方检验和Riditt分析法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枕可以有效预防皮肤疮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枕预防心衰患者骶尾部皮肤疮效果优于传统翻身枕。

  • 标签: 水枕 心衰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袋用于预防骨科卧床病人疮的临床效果。方法案例分析法,将2011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科卧床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用水袋加软毛巾帮助观察组患者预防疮,对照组则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防疮。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感、灼热感、皮肤潮湿度与疮产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灼热感、皮肤潮湿度与疮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结论将袋用于骨科卧床病人患者的疮预防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水袋 卧床病人 压疮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袋对防止术后患者发生疮的疗效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在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手术室中进行的98例患者,将其术前没有疮,手术时间大于或等于3小时的患者,通过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3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30名,一组患者在术前使用自制的袋,对患者进行了护理,而另一组患者则在术前进行了常规的护理。结果:实验组17例患者完全康复,3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见病情恶化。而在对照组的病例中,8名患者完全康复,39名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改善,2名患者病情恶化。实验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显著好(P<0.05)。结论:在患者手术中采自制的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达到防止和降低患者急性疮的目的。

  • 标签: 自制水袋 压疮 效果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