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VDWRaypex5根尖定位在根管工作长度测定方面的准确性.方法将随机调查行根管治疗的112颗牙,共266个根管,采用VDWRaypex5根尖定位测量根管工作长度者为电测组,采用手感法结合插针定位X线片测量者为对照组.根据根管充填后X线片评价其准确性.结果VDWRaypex5根尖定位的适充率为9510%,手感法结合插针定位X线片的适充率为9106%,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DWRaypex5根尖定位临床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同时能减少X线的辐射量.

  • 标签: 根尖定位仪 根管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闪电定位是一种监测雷电发生的气象探测仪器,是开展雷暴预报的基础条件,对森林防火、防雷减灾、灾害调查和人工增雨等工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介绍了闪电定位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从通信、电源、探测、监测软件等几方面入手,对常见故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故障排除方法,为提高闪电定位维修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闪电定位仪 故障诊断 维护维修 装备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定位在婴幼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进行静脉穿刺的婴幼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儿。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定位对患儿的静脉进行定位穿刺,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盲探法对患儿进行静脉穿刺,对两组患儿的穿刺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儿的穿刺时长、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定位引导下进行婴幼儿静脉穿刺,具有极高的静脉穿刺成功率,能够减少婴幼儿痛楚,提升治疗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 标签: 静脉定位仪 婴幼儿 静脉穿刺 盲探法
  • 简介:[摘要] 目的研制新型实用定位根据术前CT测量进行腰椎后外侧靶点穿刺,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CT软件准确测量腰椎穿刺靶点到患者背部皮肤的垂直距离,根据“平行四边形原则”研制新型定位。筛选于2019年10月--2022年08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根据纳排标准,其中10例术中采用自行设计的靶点定位装置穿刺,并设为观察组;另10例,采用传统后外侧穿刺技术,并设为对照组;确保所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二者穿刺X线透视次数、穿刺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穿刺X线平均透视  次 ,对照组穿刺X线平均透视  次;两组间穿刺优良率差异明显;结论  腰椎后外侧靶点穿刺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腰椎 靶点穿刺 定位仪
  • 简介:脑出血微创穿刺抽吸术在我国已开展十多年,目前绝大多数医院仍采用血肿中心置管的方法,该方法很难使血肿得到较彻底清除,死亡率仍较高。我科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探索,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定位应用于脑出血微创清除术,能把引流管置放到血

  • 标签: 冲洗式 定位仪简介 式脑出血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新型脊柱定位,通过脊柱标本椎弓根穿刺验证定位的实用性与定位准确性。方法自行设计一种脊柱定位,选择4具成人脊柱尸体标本,使用脊柱定位对尸体标本的椎弓根进行穿刺,测量椎弓根内、外缘的穿刺点与提前计划的理想穿刺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穿刺针的最大偏差数值计算穿刺的优良率。结果共穿刺了尸体标本L1-S1的48个椎弓根,椎弓根外缘穿刺点与理想穿刺点的偏差距离在正位X光片上为:0-6.0mm,平均1.8mm;侧位X光片上为:0-7.0mm,平均1.6mm。椎弓根内缘穿刺点与理想穿刺点的偏差距离为在正位X光片上为:0-6.4mm,平均2.0mm;侧位X光片上为:0-7.3mm,平均1.9mm。穿刺的最大偏差距离为:0-7.3mm,平均2.4mm。穿刺结果,优:34例(70.8%);良:10例(20.8%);差:4例(8.3%),优良率为91.7%。结论新型脊柱定位在椎弓根穿刺试验中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具有体积小巧、操作方便、精确性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脊柱 定位仪 椎弓根 导航 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下注射抗凝剂腹部U型托盘注射定位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时间为2018年8月~2019年2月,涉及患者为100例,在随机分组的方式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无规律、无特定点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则利用腹部U型托盘注射定位进行腹部皮下抗凝剂注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同时在整个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实施皮下注射抗凝剂治疗的患者,在注射过程中,采用腹部U型托盘注射定位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精确注射部位、注射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确保治疗效果,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标签: 皮下注射 抗凝剂 腹部U型托盘注射定位仪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解决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投照定位的标准化操作。方法:将特制的颞下颌关节侧斜位双向投照固位装置、X线片盒双侧投照换片器、双侧X线中心线投照定位坐标、X线中心线双向换位投照自动控制系统四大部件,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患者双侧耳点一次摆位。结果:颢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双向投照定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双侧中心线入射点准确,换片位置准确。一次摆位即可以投照出左右两侧颢下颌关节侧斜位角度一致的影像。结论: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双向投照定位结构合理,患者就位舒适,成功率更高。操作简捷,省时、省力、准确。双侧颞下颌关节侧斜位X线影像,不会因技术性造成误差,有极高的对比观察诊断意义。

  • 标签: 颞下颌关节侧斜位 双向投照 定位仪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角度定位与3D打印导航模板在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0年7月溧阳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或脊柱退行性变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9.55岁。术前均行CT薄层扫描,将获取的Dicom数据导入Mimics 19.0软件,分割手术节段,设置进钉通道后进行模型3D打印。病变节段包括颈椎、胸椎、腰椎,按照不同节段进行区组随机化分组,分为定位组和导航模板组,各20例,均行后路钉棒内固定术。定位组:将夹具固定模型在俯卧位状态,定位先进行脊柱水平校零,测量进钉通道的水平面螺钉置入角度(TSA)角及矢状面螺钉置入角度(SSA)+A角(椎体倾斜角)。术中通过定位进行手术床的水平校零,采用预演的进钉角度,置入椎弓根螺钉。导航模板组:采用个体化设计的椎弓根定位导航模板,3D打印后进行模拟操作,随后用于术中椎弓根定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以及模拟手术时间、临床手术中显露与置钉时间;术后复查CT,根据Andrew椎弓根螺钉CT位置分级标准评价椎弓根钉位置。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变节段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85枚。定位组患者模拟手术时间为(13.55±5.92) min,导航模板组为(13.60±5.06)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9, P>0.05);定位组术中显露与置钉时间为(53.25±15.59) min,短于导航模板组的(66.90±19.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3, P<0.05)。40例185枚椎弓根螺钉位置均为Ⅰ~Ⅱ级,定位组Ⅰ级86枚、Ⅱ级5枚,导航模板组Ⅰ级91枚、Ⅱ级3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3, P>0.05)。无一例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结论角度定位在椎弓根置钉方面与椎弓根定位导航模板均有良好的准确性,配合含进钉通道的3D打印模型,有效实现了个性化准确置钉的目的,保障了手术安全;定位组在显露与置钉时间方面优于导航模板组。

  • 标签: 脊柱疾病 三维打印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 简介:摘要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稳定、可靠、优质的卫星导航服务,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在民航的发展。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以及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与作为真值数据的GPS/INS组合导航定位数据进行比较,对不同海拔地区动态测试点定位精度进行分析。对高海拔山脉地区和低海拔平原地区,仿真分析了实测数据下精度因子与可见星数目的占比分布,并统计分析了两种海拔地区的动态定位测试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低海拔平原地区和高海拔山脉地区均可以提供实时导航定位服务,并可解算出卫星系统的动态定位精度,且定位结果均符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标准,满足用户的定位要求。

  • 标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动态定位 定位精度 组合导航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引导下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拟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4例。Ⅰ组应用周围神经刺激行腋路、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运用传统方法行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阻滞后30min观察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对2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0.1±2.8)min和(12.9±1.8)min,Ⅱ组阻滞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1.5±2.7)min和(14.6±2.2)min,I组臂丛神经阻滞实施时间及阻滞起效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均P〈0.05)。2组均未出现动脉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刺激定位下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方法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更高.阻滞实施更快。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 神经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对手、前臂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操作方法分为刺激组和超声联合刺激组,分析两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刺激组、超声联合刺激组总有效率为83.33%、100%(P<0.05);刺激组、超声联合刺激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3.33%(P<0.05)。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定位中联合应用神经刺激仪和超声引导技术,阻滞效果好,并发症少,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定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肢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例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定位引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 定位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神经刺激定位 单独应用以及联合 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60 例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 30 例。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痛觉阻滞效应、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神经刺激同时联合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更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位穿刺辅助穿刺在经皮肾通道建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前均行俯卧位CT检查,术中使用立体定位穿刺辅助引导下定位穿刺,建立经皮肾通道。结果13例都成功建立理想的经皮肾镜通道;依靠术前螺旋CT检查的定位数据,可在立体定位穿刺架辅助引导下穿刺成功建立手术通道。结论立体定位穿刺架作为经肾镜通道建立中的辅助定位工具,有操作简易、定位精确的特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 B 超及 B 超结合神经刺激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 69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n=35 )、参照组( n=34 ),研究组选取 B 超结合神经刺激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参照组选取 B 超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研究组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等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正中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研究组、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 2.86% 、 8.82%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B 超结合神经刺激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优于 B 超单独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其阻滞起效时间较快,疼痛消失时间更短, 神经痛觉阻滞完善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B 超 神经刺激仪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的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观察26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病人,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单侧坐骨神经一腰丛阻滞效果。所用局麻药均为l%利多卡因及0.5%罗哌卡因注射液,记录阻滞前基础值,阻滞后5、10及15min切皮后5、10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及阻滞效果、相关并发症。结果92.3%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7.7%患者出现阻滞欠佳,给予少量咪达唑仑及芬太尼完成手术;无麻醉失败病例。神经阻滞后与基础值比较,患者HR、MAP无明显变化(P>0.05)。所有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单侧下肢手术采用单侧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是一种简易安全和效果良好的麻醉方法。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腰丛一坐骨神经阻滞 下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