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现在资源配备下,本院床位设置和使用效率。方法应用床位工作效率指标,计算平均开发床位数的合理区间。结果病床设置合理的有5个,但是在调整边缘线的有2个,有5个科室需要调整。结论床位规模是否合理,对规范医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指标,只有合理配置医院床位,适度规模,科学发展,才能有效利用病床资源,发挥其作用。

  • 标签: 病床工作效率 科室床位设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对视频脑电工作的影响,提高视频脑电监测成功率及护理质量。方法2014年1-6月未设置专职监测护士时收入的73例患者,与2014年7-12月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后收入的75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后收入的75例患者,脑电图监测记录阻抗水平降低,读谱数据中高切、低切范围增宽,更能接近标准水平。对患者发作时护理更为精准,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加服务满意率。结论设置专职监测护士对开展视频脑电监测工作尤为重要,自患者入院便由专职监测护士收容,采集护理病史,了解发作规律及形式,观察受监测者情绪、作息等并给予干预,使患者在检查监测中获得全方位护理。

  • 标签: 专职监测护士 视频脑电图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减少清洗质量不达标、器械损坏的发生,确保最终灭菌质量。方法选拔培训专职人员,对清洗各个环节加以控制,采用ATP监测仪进行采样分析,定岗人员清洗腹腔镜器械合格率96.6%,非定岗人员清洗腹腔镜器械合格率83.3%。结论定岗人员清洗器械质量优于非定岗人员清洗器械质量。

  • 标签: 定岗清洗 腹腔镜器械 效果
  • 简介:摘要在城市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全科医学科,是医改政策的一个重点环节,是分级诊疗的需要,是医疗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这为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提供一种上下联动的新的诊疗模式。

  • 标签: 城市三级医院 全科医学科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越来越重视。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各个事业单位的重点工作之一。医院作为我国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更是不容忽视。岗位设置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医院要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之中站稳脚跟,必须拥有一套符合自身特性的岗位设置以及组织体系,保证医院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本文针对岗位设置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以及设置原则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岗位设置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导向性,以期对医院管理人员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岗位设置 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导向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严格控制麻疹IgM抗体ELISA检测试剂的质量,消除试剂误差产生的检测错误。方法根据麻疹IgM抗体定量测定结果,选择标准曲线线性良好部分血清标本制备外对照血清,并计算出外对照血清对于海泰公司试剂的参考值范围。结果实验测得外对照血清的活性为48.3~60.6Units/ml,对于海泰公司试剂的OD参考值范围是0.631~0.675。用此外对照血清对海泰公司共4个批号的试剂盒做复核验证,发现海泰公司批号为20151108试剂盒检测结果失控,而正是此批号试剂对200份血清标本的检测阳性率和符合率明显低于其它试剂盒。还验证了此外对照血清的有效活性在4℃条件下可至少维持6个月。结论对于只有阴/阳性定性指示的ELISA检测试剂盒,制备特定OD值范围的外对照质控血清很有必要。

  • 标签: ELISA 麻疹病毒 IgM 抗体 血清外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质控员在提高病区药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病区实施药品质控员管理前后病区药品在药品混放、药品过期、药品储存、毒麻药品的管理、药品管理知识及记录完整性等进行比较。结果缺陷条数由对照组6类27条减少到观察组3类8条。结论实施药品质控员管理药品后能够明显降低病区药品在管理上的缺陷,有效保证药品质量。

  • 标签: 药品质量 管理 高危药品
  • 简介:为贯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管理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精神,妇幼保健机构内部设置实行院部两级管理,业务部门实施"三大部(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设置,2015年1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大胆改革创新,打破原有管理模式,实施了"三大部"制改革,运行7个月以来,"三大部"制改革的优势已开始呈现,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 标签: “三大部”制改革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