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安全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然而却依旧存在着诸多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还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好突发事件刻不容缓, 120调度则能对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进行高效的协调和处理。本文从入院前需进行急救突发事件、病重患者突然发病事件以及 120调度中人员的岗位职责入手,对突发事件中 120调度所起到的协调作用进行了分析。

  • 标签: 120调度 突发事件 协调作用
  • 简介:摘要尽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得到了提高,生活安全上得到了保障,但实际生产及生活中,依然还会发生很多突发事件,轻者影响人们的生活,重者则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通过120“调度”来协调和处理生产及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对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调度”的了解,分析了“120”调度在突发事件中的协调作用。

  • 标签: 调度 突发事件 协调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及如何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以促进区域经济和健康发展。 方法: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我国10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区域经济数据。中医药服务能力考虑了中医医院数量、床位数和医务人员等指标;区域经济数据包括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和投资总额等指标。通过计算耦合协调,评估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程度。 结果:研究发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普遍较高,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较低。高耦合协调地区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向关联,表现为中医药服务资源丰富、利用效率高,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结论:研究表明,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耦合协调关系。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建议在中西部地区加大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投资和建设,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中医药服务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整体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中医药服务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模型 资源优化配置 可持续健康产业
  • 简介:罗女士不惑之年丧夫,含辛茹苦近十载,把独生子扶养成人,大学毕业后分配去外地工作。为了生活上有人关心照顾,经人介绍与黄先生组成新家庭。黄先生年近花甲,中年丧妻,温文尔雅。黄罗结合理应美满幸福,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罗女士就提出离婚,原因是黄先生表面文雅,性生活时却显得

  • 标签: 性生活 再婚家庭 夫妇 配偶 不协调 大学毕业
  • 简介:近些年来,医疗、医药和医保这“三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三医”问题,是涉及医疗卫生体制和医疗卫生服.务、药品生产和流通体制、医疗保障体系等方方面面的一组复杂问题。

  • 标签: 医疗卫生体制 调解 医疗保障体系 生命安全 身体健康 协调发展
  • 简介:做好协调工作是护理部助理员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完成好护理部职能作用的基础.笔者认为通过增强自身团结的协调性、思想的严格性、工作的严谨性、反馈的有效性、言行的自律性、学习的刻苦性、工作的深入性,最终达到管理的有效性目的.

  • 标签: 协调作用 管理 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儿童发育性协调障碍(DCD)的患病率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中的分布,为其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6—10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7个地理区域的8个城市的20所幼儿园及10所小学3~10岁的儿童共1 887名,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由儿童的父母填写基本情况调查表,采用儿童运动能力成套评估量表第2版对儿童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按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是否为独生子女及家庭结构分组,采用χ²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比较不同组间儿童的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结果共纳入1 887名儿童,学龄前儿童(3~6岁)1 110名(58.8%),学龄儿童(7~10岁)777名(41.2%);男982名(52.0%),女905名(48.0%)。确诊DCD者占5.5%(104例),疑似DCD患儿占10.4%(197例),运动发育正常儿童占84.1%(1 586名)。不同地区儿童的DCD确诊率、疑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17.342、4.877,P=0.137、0.560),总运动协调能力得分(F=2.759,P<0.05)和各维度能力(手部灵活性、定位与抓取、平衡性,F=9.276、5.277、3.706,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前期儿童DCD确诊率明显高于学龄儿童(χ²=11.891,P<0.01)。女童的运动协调能力总分、手部灵活性和平衡性均显著优于男童(均P<0.01),男童的定位与抓取能力显著优于女童(P<0.01)。男童的DCD确诊率高于女童[7.1%(70/982)比3.8%(34/905),χ²=28.508,P<0.01]。超重(体质指数>18 kg/m²)儿童总运动协调能力、手灵巧度、平衡能力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体质指数≤18 kg/m²)儿童(均P<0.01),DCD疑似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儿童(χ²=4.369,P<0.05)。不同家庭结构的总运动协调能力和DCD确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非独生子女的总运动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均优于独生子女(均P<0.05)。结论中国儿童运动协调能力发展较好,存在地域、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和家庭结构间的差异。

  • 标签: 儿童 运动协调能力 现况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高,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密。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医患纠纷事件十分频繁,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本文重点分析了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然后提出了几种医患调解的协调治理策略,对于缓和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纠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患纠纷 医患调解 协调治理
  • 简介:<正>在我看来,一个能够自如掌控自己生活的女人应该是一个自知而后知彼的女人。她能不断地根据不同的人和事选择适当的调控方法,很清楚自己生活的目的,控制的步骤,同时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承担责任的女人。不论是自如掌控生活的女性,还是男性,以下六方面,需要你很认真地去掌握,去研习。

  • 标签: 调控方法 万法 分寸感 角色定位 三体 法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现代医院建筑体量趋于庞大、功能日益复杂的今天,要建造出高质量、高标准的医院,是一件非常不易的工作。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等角度来分析,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非常重要和不可忽视的问题。这项工作不仅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和施工进度,更会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并且还会严重影响正常使用及生命财产的安全。

  • 标签: 医院 建筑工程 专业技术 协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科护理中医患关系的沟通与协调。方法采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儿科收治的88例患儿的病历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在积极治疗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护理上着重对患儿的沟通协调护理,分析两组患儿病情状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加强协调沟通等护理后,治疗依从率、患儿家长的理解满意率分别为95.74%、97.87%;对照组患儿分别为58.54%、82.9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加强患儿家属对治疗工作的理解,合理的运用沟通、协调技巧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最终疗效。

  • 标签: 儿科护理 医患关系 沟通与协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医患关系的有效协调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的160例患儿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160例患儿的年龄是6d-20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基础护理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坚持人文关怀为工作原则,提高自身的换位思考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实现对患儿全面护理的目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5.23%,对照组内患儿治疗的依从率为80.17%,研究组患儿总体满意率是97.5%,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是86.25%。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科中,坚持人文关怀为主的协调原则,是促进医患交流的有效路径之一,对改善新生儿医患关系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医患关系 协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分析护理干预措施,使家长以良好的心态来配合患儿康复训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专人对患儿家长进行一对一访谈,对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家长对疾病缺乏医学知识,干预后,疾病医学知识了解率均达到100%。在自己孩子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时,都有明显的心理负性反应,干预前,除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外,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3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各因子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家长心理健康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下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排除了家长的心理障碍,促进了患儿康复。

  • 标签: 中枢性协调障碍 心理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急诊护患关系主要内容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家属。良好的急诊护患关系要以人际信息沟通为基础。护士自身的素质在协调护患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1、要有良好的医德。2、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3、要有较强的社会应变能力。4、要有敏锐的动察力。总之,急诊护患关系的运行,要依靠多方面的支持、帮助、理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格类型与器官捐献工作能力的相关性,为今后器官捐献协调员(以下简称协协调员)招聘、业务培训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向全国18个省份25家器官获取组织(OPO)网络发送调查问卷收集相关资料,所有调查问卷均通过微信平台收回,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从事协调员工作的年限、年平均器官捐献案例数量和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量表。结果最终回收来自全国15个省份17家OPO共计167名协调员的有效调查问卷。MBTI量表结果显示:E-I维度中,总体偏好外向型(129/167,77.2%);S-N维度中,总体偏好感觉型(153/167,91.6%);T-F维度中,总体偏好情感型(112/167,67.1%);J-P维度中,总体偏好判断型(121/167,72.5%)。工作年限为1~2年与>5年的协调员在E-I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4,P<0.05)。年平均器官捐献案例数量≤10例和11~20例的两组协调员与年平均器官捐献案例数量>30例的协调员在J-P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70和12.376,P均<0.05)。共出现13种人格类型,排名前9位的人格类型共计15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5.2%),依次为:ESFJ(68例,40.7%),ESTJ(22例,13.2%),ESFP(22例,13.2%),ISTJ(15例,9.0%),ISFJ(8例,4.8%),ESTP(7例,4.2%),ISFP(7例,4.2%),ISTP(5例,3.0%),ENFP(5例,3.0%)。结论外向型性格更适合从事协调员工作,感知型性格对器官捐献案例数量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 标签: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人格类型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 器官捐献
  • 简介:摘要中医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其具备疗效较快,作用比较持久,价格也相对便宜等特点。而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哮喘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阐述作用机理的不足。本文丛协调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IM),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协调NIM 中医药 哮喘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