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因此孕妈妈平时摄取一些动物肝脏,有利于预防因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多种营养缺乏性疾病。但过多地食用动物肝脏,也会导致副作用。研究发现,孕妈妈过多食用动物肝脏易导致体内维生素A达到危及胎宝宝的水平,并可能有致畸作用。由于孕妈妈过多食用动物肝脏,会导致体内维生素A摄人过多,很容易超过孕妈妈的需要量。因此专家建议,孕妈妈最好减少食用动物肝脏,

  • 标签: 动物肝脏 过多食用 营养缺乏性疾病 维生素A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B2
  • 简介:新西兰兔、大鼠等啮齿类动物是脑脊液病理生理学及脑脊液药理学研究的常用动物。本文回顾了经不同部位及不同留取方法的脑脊液采集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操作简便、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小、能长时间重复取样的脑脊液取样方法是将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大鼠 小脑延髓池 脑脊液 腰大池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大约由21~25个核苷酸组成。这些小的miRNA通常靶向一个或者多个mRNA,通过翻译水平的抑制或断裂靶标mRNAs而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对多种生物学过程起调控作用,与细胞生长分化,器官发育(如内耳发育)和肿瘤产生等有密切关系。将来,miRNA很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治疗因子用于恢复听力、再生毛细胞。

  • 标签: MICRORNA 内耳发育 哺乳动物 miRNA MRNAS 细胞生长分化
  • 简介:摘要丙型肝炎现已成为导致肝癌和肝硬化的重要原因,对丙肝的治疗与研究刻不容缓,稳定而可靠的动物感染模型将有助于治疗丙肝的研究。而针对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研究工作,也一直受阻于缺少一种有关这种疾病的小型动物模型,其原因可能是灵长类动物具有选择易感染性的特点。当前针对此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使丙肝病毒进入动物体内,并进行繁殖与传播,尤其是对丙肝病毒的感染机理进行研究。其中有关黑猩猩、小鼠、大鼠的丙肝病毒感染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此项研究难度大,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

  • 标签: 丙型肝炎 动物感染 模型 研究进展
  • 简介:根据国家科学技术部1988年颁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1998年颁布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本刊对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的描述,要求写清楚以下事项:(1)品种、品系及亚系的确切名称;(2)遗传背景或其来源;(3)微生物检测状况;(4)性别、年龄、体质量;(5)质量等级及合格证书编号;(6)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7)健康状况;(8)对实验动物的处理方式。

  • 标签: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论文 饲养环境 科学技术部 微生物检测 遗传背景
  • 简介:目的探讨小动物SPECT/CT日常质量控制。方法对影响和衡量小动物SPECT/CT显像质量的近场均匀性(NFF)模型、Jaszczak模型、SPECT定量模型、CT几何校正和Hounsfield模型进行测量及校正。结果NFF性能指数(FOM)均<20,4个探头分别为13.38、15.46、16.06和13.08。Jaszczak模型给出的分辨率为1.1mm。当孔板为ATP102,核素为99mTc和125I时,SPECT定量因子分别为0.00229和0.00643;而当孔板换成ATP108时,定量因子分别为0.00195和0.00401。CT几何偏差在±0.5mm内,Hounsfield值在各种条件下均达到要求。结论系统整体性能稳定,各项测试均达到要求。

  • 标签: 小动物SPECT/CT 质量控制 日常
  • 简介: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对猪活体状态下,正常松质骨组织的灭活作用及其灭活范围、形态、短期内病理变化。方法采用12头清洁级成年猪,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术后2、4周2个时间组,每组6只猪。术后2、4周分别处死参加实验的6只猪,每组取猪的胫骨、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部位共24个实验对象,再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灭活时间120s,240s,360S3个小组,每组8个样本,采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灭活,灭活功率为60W,微波频率为2450MHz。每个标本行大体形态和组织观察。结果标本大体观察见置人式微波在相同功率下不同工作时间的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纵截面上看类似一个椭圆形,微波灭活的范围随着时间的增加明显增大,且微波灭活形态随着灭活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近似圆形。组织观察微波灭活2周后凝固区内骨小梁结构基本正常,骨细胞完全坏死,可见大量凝固性坏死灶,其外围形成了由肉芽组织构成的交界区;微波灭活后4周凝固区内凝固性坏死灶已被吸收,边缘坏死骨小梁周围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类骨质沉积,交界区肉芽组织大量侵入坏死骨区域,与破骨细胞一起吸收死骨,并可见新生骨小梁的形成。结论置人式微波对活体松质骨有明确的灭活作用,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灭活范围内细胞坏死彻底。松质骨微波灭活后,骨坏死区域修复进程快于皮质骨。

  • 标签: 微波 骨骺 骨坏死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欧美国家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我国糖尿病肾病已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然而,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极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不仅能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线索,而且能为临床药物应用及开发提供指导。本文就目前应用较多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作一综述。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 简介:脑白质病变(WML)是一组影像所描述的临床综合征,颅脑CT表现为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弥漫性低密度影,在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上为弥漫性高信号。WML属于脑小血管病变的一个类型,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良好的动物模型是WML研究的基础,本文将从动物类型的选择和造模方法两个角度对WML的动物模型进行综述,通过对脑WML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对比,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动物 模型 综述
  • 简介:目的:研究医院气动物流系统的消毒方法,预防由其引起的医院交叉感染。方法: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提出新的消毒方法并对消毒前和消毒后气动物流系统管道、传输瓶、瓶内填充物及管道排出气体等采样做细菌培养,比较菌落数差异。结果:控制前未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的传输瓶及瓶内填充物等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采用消毒措施后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该消毒方法对医院气动物流系统的消毒效果良好,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气动物流系统 医院感染 消毒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近10年动物针刺实验中电针应用及电针参数的分析、研究,讨论动物针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使用中医文献方法及电子计算机统计计算。结果发现各种文献在进行动物电针实验时,很多未能详细注明所采用电针的参数。结论所分析的文献中各种电针参数差异较大,阻碍了对电针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苁蓉劲片缓解动物疲劳功能的效果。方法雄性小鼠160只,体重为18-22g。实验设667mg/kg?BW、1333mg/kg?BW、2000mg/kg?BW三个剂量组和蒸馏水组(对照组)。实验分为一、二、三、四组,每组40只小鼠,以蒸馏水作溶剂配制受试物,按20ml/kg?BW分别经口灌胃小鼠,每天给予一次,连续给予30天,并对一、二、三、四组小鼠分别进行血清尿素测定、血乳酸测定、肝糖原测定、负重游泳试验。结果苁蓉劲片连续30天经口灌胃给予雄性小鼠后,可见其生长良好,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显著降低、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三个剂量组血乳酸曲线下面积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结论苁蓉劲片对动物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功能。

  • 标签: 苁蓉劲片 缓解体力疲劳
  • 简介:啮齿类动物与人类有相似的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结构及卒中后病理生理改变,对其制定有标准化的神经行为评估体系。因此,啮齿类动物脑缺血模型应用广泛。啮齿类动物脑缺血模型适于脑缺血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目前已成功发现了多种脑缺血分子、细胞机制,但在向临床治疗转化中,

  • 标签: 脑缺血 模型 动物 啮齿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骨诱导材料对骨量保存的作用效果。方法选用8条健康成年雄性犬拔除双侧上下前臼齿各一颗。随机选择一侧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填充骨诱导材料;另一侧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三个月取标本,检测相关数据。结果从牙槽骨的形态、高度、宽度的对比以及X光片密度的显示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局部应用骨诱导材料对骨量的保存作用明显。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肇庆新港鼠形动物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体表寄生虫携带情况。方法采用鼠笼法,每月1次,连续12个月。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126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45.24%,其次为臭鼩鼱,占27.78%。年均鼠密度为6.60%,高峰期出现在1、5、7月份。从71只活鼠体表检获寄生虫359只,其中蚤类8只,蜱类19只,螨类148只,虱类184只;鼠体蚤指数为0.11、蜱指数0.27、革螨指数2.09。结论肇庆新港鼠密度较高,离无鼠害口岸的标准(〈1%)有较大距离,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和防治工作,进一步降低鼠密度,防止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鼠形动物 种群 季节消长 寄生虫
  • 简介:目的:本实验旨在从普萘洛尔和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模型中优选出一种银屑病模型,并考察复方栀子凝胶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诱导的方法激发小鼠皮肤出现银屑病样的变化,并通过小鼠皮肤病损的(PASI)评分来观察银屑病样小鼠模型皮损的变化情况,光镜下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变化,测量表皮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损皮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综合各指标结果,优选出一种模型作为药物疗效考察的银屑病动物模型,在此模型和鼠尾鳞片颗粒模型的基础上考察复方栀子凝胶对银屑病的影响。复方栀子凝胶确定起始剂量为0.1g/g,考察剂量范围为0.1g~0.2g/~g。结果:咪喹莫特诱导的动物模型小鼠背部皮肤出现红斑、表皮肥厚、鳞屑成层等现象;而普萘洛尔诱导的动物模型无此种状况出现,另外普萘洛尔与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模型均有角化不全、表皮棘层增厚的现象。使用高(0.2g/g)、中(0.15g/g)、低(0.1g/g)剂量复方栀子凝胶之后,咪喹莫特银屑病模型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银屑病样皮损减轻,PASI评分降低,角化不全现象得到改善,表皮厚度明显薄于模型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改善更加明显。复方栀子凝胶0.2g/g组、O.15g/g组、0.1g/g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对小鼠鳞片表皮颗粒层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剂量组更加明显。结论: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模型更接近临床症状,复方栀子凝胶对银屑病有较好的影响。

  • 标签: 复方栀子凝胶 咪喹莫特 普萘洛尔 银屑病 小鼠模型
  • 简介:摘要在《免疫与病原生物》教学中,摸索出一些有利于教与学的可操作性教学技巧,与同仁一起探讨和商榷。

  • 标签: 教学 教学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流行病调查及预防性应用妈咪爱微生态制剂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收集了2000年2月1日-2003年2月30日来我院治疗肺炎继发腹泻的4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2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腹泻治疗。225例治疗组患者,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妈咪爱。观察上述患儿的大便次数和大便粘稠度等情况。结果肺炎继发腹泻在肺炎患儿中的发生率是30.4%。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统计意义。结论治疗婴幼儿继发肺炎中,妈咪爱微生物制剂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止泻效果显著,见效快,无显著不良反应。

  • 标签: 婴幼儿 肺炎 腹泻 妈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