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肾活检病理结果与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实施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供、受者临床资料。采用活检病理结果评估供肾质量,并按照Banff 2013标准、Remuzzi评分及马里兰病理指数(MAPI)对供肾进行病理分级和评分。肾小球数量≥7个,小动脉数量≥2支为合格标本。根据受者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DGF,将其分为DGF组和非DGF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供肾肾小球硬化率、小动脉玻璃样变率、Banff 2013标准评分、Remuzzi评分和MAPI评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供肾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小动脉内膜纤维化增厚、小动脉管壁透明样变、肾小管损伤/坏死及肾小球内微血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供肾活检病理结果与DCD肾移植术后并发DGF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最终纳入133例受者,其中DGF组26例,DGF发生率为19.5%,非DGF组107例。133例合格肾穿刺标本中,平均获得肾小球数量(13±5)个,中位肾小球硬化率5.8%(0~13.3%),中位小动脉数量5支(3~6支),中位小动脉玻璃样变率0(0~11%),肾间质纤维化占47.4%(63/133),肾小管萎缩占48.1%(64/133),小动脉内膜纤维化增厚占58.6%(78/133),小动脉管壁透明样变占36.8%(49/133),未见肾小球内微血栓,所有供肾均合并不同程度肾小管损伤/坏死。两组受者供肾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管损伤/坏死以及Remuzz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7.92和16.81,Z=-2.02,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管损伤/坏死是肾移植术后并发DG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供肾活检病理学评估对于预测肾移植短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在供者维护和器官保存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造成肾小管缺血/坏死,以降低DGF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零点活检 肾移植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中心静脉压(CVP)和有创动脉血压(IBP)测量过程中的校时机及位置,为临床诊治提供更科学准确的监测结果。方法运用液体容器实验模型模拟连续压力监测系统的测压过程,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并结合血压的生理学及心血管解剖学知识,分析校及标定CVP和IBP位置过程中充液导管系统内压力的组成及影响因素。结果校时充液导管系统内的压力由大气压、加压袋压力、墨菲滴管液面与压力传感器的垂直距离(ΔH)水柱重力和导管壁阻力组成,此压力数值为基线0 mmHg(1 mmHg≈0.133 kPa);测压过程中当压力传感器置于容器最高液平面下10 cm水平位置时,不同的导管尖端位置测得的压力均为10 cmH2O(1 cmH2O≈0.098 kPa);当压力传感器置于容器最高液平面水平时,测得压力为0 mmHg。结论仅在评估到大气压、加压袋压力、ΔH水柱重力和导管壁阻力其中1个或多个条件发生变化时才需要重复校;测量过程中应随时调整压力传感器于位置以消除静水压的影响,确保数值客观、准确。

  • 标签: 中心静脉压 有创动脉血压 校零 零点位置 测量 准确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制约药品售企业发挥“哨”监测 作用的原因,从规章制度建设、提高主体责任意识、促进执业药师发挥作用和克 服监管瓶颈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便药品售企业切实有效发挥“哨” 监测作用,落实好“早发现、早预警、早排查、早处置”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 标签: 疫情防控 药品零售企业 哨点
  • 简介:目的研究共轭亚油酸(CLA)对体外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胃癌MGC-803细胞,用MTT比色、流式细胞光度术以及CyclinD1蛋白表达检测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CLA(50.0、100.0、200.0μmol/L)对MGC-803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MTT比色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LA可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殖,72h的抑制率分别为48.61%、62.02%、66.33%,呈现剂量-效应关系(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不同浓度CLA(50.0、100.0、200.0μmol/L)作用MGC-803细胞48h,C1期细胞从0μmol/L浓度组的32.2%分别上升到43.1%、59.7%、63.9%,出现G1期阻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yclinD1蛋白表达随着CLA浓度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CL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标签: MGC-803细胞 CLA 增殖 细胞周期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促渗剂对补骨脂素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为开发补骨脂素外用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alia-Chien扩散池考察了共轭亚油酸(CLA)、冰片、薄荷醇、氮酮和甘油等促渗剂对补骨脂素经离体裸鼠皮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薄荷醇、氮酮和CLA分别使补骨脂素的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提高2.9,5.0和5.3倍;同时也使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量分别增加了1.1,5.7和3.4倍;CLA使时滞缩短至对照组的1/5.结论:CLA提高了补骨脂素的透过量和皮肤内滞留量,并大大缩短了时滞,可能是一种优良的促渗剂.

  • 标签: 补骨脂素 促渗剂 共轭亚油酸 透皮吸收
  • 简介:摘要省会城市省市联动实施以药品差率为切入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对于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相对较大的肿瘤医院,政策性弥补率相对综合性医院也较为不足。在势在破除已实行60年“以药养医”模式的新形势下,公立医院中肿瘤专科医院亟需构建新型的管理模式。本文以杭州市肿瘤医院为案例,拟从医疗服务内涵建设和经济运行精细化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 标签: 公立医院 药品零差率 策略
  • 简介:梁漱溟说,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的关系,再解决人和人的关系,最后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就像一只出色的斗鸡,要想修炼成功,需要漫长的过程:第一阶段,没有什么底气还气势汹汹,像无赖般叫嚣街头的小混混;

  • 标签: 保健法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 简介:现在很多乳酸菌饮料在包装瓶上醒目标注'0脂肪',引得百姓趋之若鹜.我们知道,维持生命和健康所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经体内氧化都可以产生能量.这三种营养素被称为'产能营养素',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就来自这三种营养素.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产生能量4千卡、1克脂肪产生能量9千卡、1克蛋白质产生能量4千卡;另外,酒精在体内氧化也会产生能量,1克酒精产生能量7千卡.

  • 标签: 等于零能量 脂肪等于零
  • 简介:【 摘要 】目的: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人员的差错预防及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 本院于 2017 年 7 月起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规范化管理;本次研究将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2017 年 1 月 ~2017 年 6 月视为实施规范化管理前, 2017 年 7 月 ~2017 年 12 月为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对实施效果及实施前后配置人员差错发生率进行比对。 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配置人员的取药时间、配置速度均优于实施前, P < 0.05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差错发生率为 3.01% , 显著低于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差错发生率 5.43% , P < 0.05 。 结论: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管理方案可有效提高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药物配置差错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推广。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差错预防 规范管理 应用效果 差错发生率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在规范临床用药,提高用药质量,促进药物合理使用,保障病人用药安全,预防职业暴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从层流台管理、配置间清洁消毒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废弃物管理等方面加强有效管理,确保药物成品质量,保证输液安全,收到满意的效果。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配置间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分析与防范方法。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静脉配置中心(PIVAS)工作人员35名。回顾性分析PIVAS液体配置差错和防范方法。结果:培训后工作人员配置操作评分、排药操作评分、规避操作失误评分、审方评分高于培训前(P<0.05)。PIVAS液体配置差错包括:环境因素、人员因素、管理因素。结论:预防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需从多方面展开,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考核,加大管理力度,从而降低液体配置差错率。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液体 配置差错 防范防范
  • 简介:时间:2014年4月14-18日地点:成都市金牛区汉庭酒店蜀汉新店(诺贝口腔医学培训中心)联系方式:18663333922(周老师)内容:讲课内容包括:口腔正畸摄影技术、正畸基础及头影测量分析基础、头影测量综合分析操作、正畸矫治计划制定、拔牙与非拔牙临床选择、病例分析。讲师来自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广东省口腔医院正畸科、大阪齿科大学矫正学教室。

  • 标签: 成都市金牛区 口腔正畸 培训班 头影测量分析 口腔医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常见差错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归纳整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7年1月—6月出现的各类差错。结果在整理出的差错中,主要包括审方错误,排药错误,配置错误等。结论改进措施的提出,对于降低差错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差错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研究期间内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生的药物常见差错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深入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物常见差错情况,通过应用有效的改善策略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稳步提升。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药物常见差错事件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总结发生药物常见差错事件的具体原因并应用对应的改进举措。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常见差错事件的发生原因具有多样性,其中主要原因包括审方出现问题或者错误、排药不当以及药物配置错误等。在应用对应的改进举措,例如加强培训、完善管理后上述情况均有所改善。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配置药物出现差错的影响相对严重,其中审方错误以及配置错误等均为常见的差错原因,在应用改进措施后可有效降低配置药物差错的发生可能性,可以有效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物常见差错 药品管理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出防范措施。结果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错包括医嘱审方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复核失误、打包差错、退药差错等。所有差错均可以通过实施防范性措施来避免。结论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制度、加强管理等,可以避免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保证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 液体配置差错 分析 防范 效果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集中配置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场所。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配置化疗药物对于避免化疗药物毒性扩散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化疗药物的危害、途径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标准工作流程、化疗药物配置的注意事项、化疗药物污染或溢出后的处理、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配置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以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了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的相关数据,包括差错类型、原因和影响等。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药物选择错误是最常见的差错类型,并且人为操作疏忽与缺乏培训和技能更新是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差错的影响包括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差错类型的防范对策,如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操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更新、引入智能辅助系统等。研究结论强调了这些防范措施的重要性,并为静脉配置中心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改进建议,以减少液体配置差错的发生和影响,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治疗质量。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配置差错分析,防范对策
  • 简介:在金属家族的成员中,汞显得很另类,只有它在常温下呈液态。汞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水银。但如今,银白色的汞却因"危害健康"遭遇了灰暗色的前景——全球禁用。

  • 标签: 甲基汞 荧光灯管 创可贴 汞浓度 白萝卜 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