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国在外贸和海运等地区的电子商务领域市场规模增长迅速,且其优势明显。面对这个新的挑战和契机,许多传统产业纷纷进行尝试,以便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药品行业作为一个高度标准化的商业领域,具有很多特殊的、适于进行电子商务。随着各类内外部环境条件的逐步成熟,多家医药零售连锁公司纷纷向全国各地申请办理网上医药零售。然而,网上医疗药店的兴起却不尽人意。消费者对网上药店缺乏信任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网络药店信任度的具体影响因素,为网络药店经营者改进管理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参考。

  • 标签: 网上药店,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接受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6 430例患者(20 351枚息肉)资料。根据是否包含≥1枚腺瘤性息肉,将患者分为腺瘤患者组(4 573例)和非腺瘤患者组(1 857例);根据结直肠息肉术后病理结果,将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组(10 656枚)和非腺瘤性息肉组(9 695枚)。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法对腺瘤患者组和非腺瘤患者组、腺瘤性息肉组和非腺瘤性息肉组进行1∶1匹配,共1 824对患者和7 362对息肉成功匹配。PSM后,对患者因素如性别(男)、年龄(<40和40~60岁)、息肉个数(>2个)、肥胖(BMI≥28 kg/m2)、有结直肠黑变病、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以及息肉相关因素如最大径(6~10和>10 mm)、分布情况(远端结肠)和形态学分类(无蒂和扁平)进行结直肠腺瘤危险因素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 43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中腺瘤检出率为71.12%(4 573/6 430)。PSM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和息肉最大径>10 mm均与腺瘤发生有关(OR=1.483、1.426、1.503,95%CI 1.063~2.067、1.015~2.004、1.198~1.887,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息肉最大径>10 mm、息肉形态学分类为无蒂和扁平均为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5、1.411、1.629、1.165、1.151,95%CI 1.019~1.994、1.001~1.988、1.290~2.058、1.030~1.316、1.012~1.310,P均<0.05)。结论肥胖、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息肉最大径>10 mm、息肉形态呈无蒂或扁平状均为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腺瘤 日间手术 倾向评分匹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基层医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及其测量方法相关文献,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 以“基层医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测量”、“primary health care”、“physician”、“influence factor”、“turnover”等为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梳理基层医师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结果 基层医师离职倾向主要包括个人因素、工作因素和社会因素三类,测量方法研究发展较为丰富,其中Michael和Spector编制的量表较为适合用于测量我国基层医师离职倾向。结论 从政府、医学院校、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师四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基层医生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基层医师 离职倾向 影响因素 测量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目的是对我医院骨科患者在进行日间手术的选择倾向及相应的原因进行详细的探究与分析,并且根据相应的原因,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方法:本次研究对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在运营中所收治的210位骨科患者作为相应的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骨科患者的综合情况,对相应患者对于日间手术选择过程中所存在的倾向及相应的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探究。结果:骨科患者在进行预见手术的过程中,其日间手术选择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含于整体患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整体时长、治疗所花费的各项费用数额以及医院综合环境等诸多方面。结论:骨科患者在日间手术的选择过程中可能会由于诸多现实原因而导致其选择倾向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变,而充分的对骨科患者日间手术选择倾向,在相应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针对相应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改善,能够使医院在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资源紧张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并以此使患者的康复率得以大幅度提升。

  • 标签: 骨科患者 日间手术 选择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本医学院19级的护生(n=80),研究时段2021.1~2021.6月。以教学方式的不同之处,分为两组,即40例对照组用常规教学,40例观察组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对比2组护生总体评判性思维倾向评分、护生教学肯定度。结果:总体评判性思维倾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高(P

  • 标签: 健康评估实践教学 高职护生 评判性思维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护士离职倾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研究对象为某三甲医院的211名护士。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科室、聘任方式等对护士离职倾向均有影响(P

  • 标签: 三甲医院 护士 离职倾向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国麻醉科护士的角色压力和离职倾向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角色压力和离职倾向调查表,对262名参加中华医学会第27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的麻醉科护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62份,回收257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95.42%。250名麻醉科护士的离职倾向为(2.68±0.92)分,在学历、用工性质和晚夜班情况等人口学特征方面其离职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科护士的角色压力为(3.18±0.47)分,其中加班时间对角色压力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科护士的角色压力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r=0.169~0.425,P<0.01)。结论目前麻醉科护士的角色压力相对较高,角色压力直接影响其离职倾向,管理者应关注麻醉科护士角色压力以降低其离职倾向

  • 标签: 麻醉科 护士角色 压力与离职倾向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我国麻醉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现状,为推进我国麻醉科护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便利抽样方式对参加中华医学会第27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的262名麻醉科护士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62份,回收257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有效回收率95.42%。调查的250名麻醉科护士以已婚女性、本科及以上学历、年资>10年的中级职称护士为主,53.6%的护士无需值晚夜班,32.4%的护士每月加班时间超过36 h;她们对于工作的满意度得分为(3.3±0.7)分,离职倾向得分为(2.7±0.9)分,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P<0.01);个人和工作条件原因是导致麻醉科护士离职的最可能因素。结论目前麻醉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均处于中等水平,护士职业认同感不高。各医疗机构要增加麻醉科护士编配名额以减少加班,同时应从国家层面尽快明确麻醉科护士的专业定位和培训管理体系,改善当前麻醉科护士职业回报与工作负荷不平衡的现状,从而稳步推进我国麻醉护理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 标签: 麻醉科 护士 工作满意度 离职倾向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护士职业承诺、护理工作环境及护士离职倾向现状,并探讨护士职业承诺在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离职倾向间的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3—12月选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共11所三级医院和6所二级医院的3 14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PES)、护士职业承诺量表和护士离职倾向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 142份,回收有效问卷3 018份,有效回收率为96.1%。结果3 018名护士的PES、护士职业承诺量表及护士离职倾向问卷的条目均分分别为(3.02±0.49)、(3.54±0.67)、(2.72±0.99)分。护士职业承诺、护理工作环境及护士离职倾向间存在相关性(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PES中的充足的人力和物力维度以及护士职业承诺量表中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机会承诺维度是护士离职倾向的独立影响因素。中介效应分析显示,护士职业承诺在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离职倾向间的中介效应为0.267,占总效应的57.3%。结论护士职业承诺在护理工作环境与护士离职倾向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提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构建健康护理工作环境或提高护士职业承诺,降低护士离职倾向,稳定护理队伍。

  • 标签: 护士 职业承诺 工作环境 离职倾向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人格五因素、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自杀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陕西省西安市分别选取综合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以及文科类院校各一所,共调查885名大学生,使用大五人格问卷(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生活事件问卷(life event questionnaire)、青少年自杀倾向问卷(scale of adolescents' suicide tendency)进行调查,采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检验人格五因素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影响。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性别和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倾向的交互作用不显著(β=-0.03,t=-0.96,P>0.05),人格五因素中的责任心(β=-0.12,t=-4.06,P<0.01)、神经质(β=0.24,t=7.54,P<0.01)、宜人性(β=-0.15,t=-3.65,P<0.01)、外向性(β=-0.27,t=-8.56,P<0.01)、开放性(β=-0.12,t=-3.38,P<0.01)对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倾向关系调节作用显著。高责任心、高宜人性、高外向性和高开放性对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的关系具有保护作用,高神经质是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杀意念关系的危险调节因素。结论大学生人格五因素与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倾向关系密切,人格五因素对生活事件和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标签: 人格五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 自杀倾向 调节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病案编码员群体现状及离职倾向,为病案编码员培养及队伍建设提出建议。方法2020年4—5月,对河南省安阳市27家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医院的在职病案编码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在职编码员所处医院的病案科概况、个人基本信息、专业素质、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等,采用肯德尔系数分析离职倾向的相关因素。结果受访医院共有编码员98人,其中专职编码员43人,兼职编码员55人。回收有效问卷83份,有效回收率为84.7%。其中学历水平为大专及以下者29人(34.9%),职称为初级及以下者51人(61.4%),15人(18.1%)所学专业为医学信息或病案管理,29人(34.9%)未获得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编码技能水平培训(考试)合格证(以下简称编码证),31人(37.3%)对薪酬制度不满意,14人(16.9%)有离职倾向。职称越低、持有编码证、薪酬满意度低的病案编码员更易有离职倾向。结论安阳市的病案编码员存在人才数量偏少、编码证持证比例低以及薪酬满意度低等问题,职称、编码证持有情况以及薪酬满意度与离职倾向之间有相关性。医院管理层应加强对病案编码工作及编码员的重视程度,建立合理的薪酬、职称考评及绩效激励制度,提高编码员岗位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 标签: 人力资源管理 病案编码员 现状分析 离职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和反刍思维量表(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对68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采用SPSS 25.0及Mplus 7.0进行数据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社交焦虑、手机成瘾倾向、反刍思维的相关性,用Bootstrap法检验反刍思维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为(13.36±6.02)分,反刍思维总分为(51.04±11.56)分,手机成瘾倾向总分(40.46±11.74)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检出率为23.90%,社交焦虑检出率为49.85%。大学生社交焦虑总分与反刍思维总分呈正相关(r=0.31,P<0.01),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25,P<0.01),大学生反刍思维总分与手机成瘾倾向总分呈正相关(r=0.46,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反刍思维在高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18;低社交焦虑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间不存在中介效应,直接效应为0.33。结论低社交焦虑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高社交焦虑通过反刍思维间接对手机成瘾倾向产生影响。

  • 标签: 社交焦虑 手机成瘾 反刍思维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高尿酸血症对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经肾活检证实为IgAN的患者,采用PSM对患者进行匹配,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对IgAN预后的影响,主要结局事件定义为死亡或到达肾脏结局[包含终末期肾衰竭(透析、移植)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40%]。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 454例IgAN患者,其中女性850例,男性604例。男性血尿酸水平为(368.26±92.87)μmol/L,女性血尿酸水平为(277.23±92.71)μmol/L,随访时间中位数为85.00(56.10,106.33)个月,随访期间共有134例患者发生主要结局事件,其中5例死亡,24例透析,5例肾移植,100例eGFR下降>40%。经过1∶1匹配,高尿酸血症组男性131例与正常血尿酸组男性131例、高尿酸血症组女性159例与正常血尿酸组女性159例匹配成功,匹配后男性和女性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血尿酸组间各项基线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匹配前后男女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但匹配后女性高尿酸血症组患者与正常血尿酸组患者的主要结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3.586,P=0.058)。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匹配前全因素校正模型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入主要结局事件的风险(HR)是男性正常血尿酸患者的2.29倍(95% CI 1.27~4.11,P=0.006),女性则为1.85倍(95%CI 1.01~3.37,P=0.045);在匹配后全因素校正模型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入主要结局事件的风险是男性正常血尿酸患者的2.41倍(95%CI 1.18~4.93,P=0.016),女性则为1.83倍(95%CI 0.91~3.67,P=0.091);在匹配前全因素校正模型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入肾脏结局事件的风险是男性正常血尿酸患者的2.68倍(95%CI 1.47~4.88,P=0.001),女性则为1.81倍(95%CI 0.99~3.33,P=0.056);在匹配后全因素校正模型中,男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进入肾脏结局事件的风险是男性正常血尿酸患者的2.89倍(95%CI 1.36~6.15,P=0.006),女性则为1.81倍(95%CI 0.88~3.72,P=0.106)。结论高尿酸血症与IgAN进展可能有一定相关性,且对男性IgAN患者影响尤为显著。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但是,网络世界里的丰富资源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日常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患信任度的影响。方法:收集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这82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创伤骨折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的心理状态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均有所改善,研究组41例创伤骨折患者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的护患信任度为97.56%(40/41),显著高于对照组护患信任度85.37%(35/41),P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创伤骨折 护理效果 护患信任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持我国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性提供合理建议。方法2020年5月,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西南地区2 805名乡村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 χ²检验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2 805份问卷,回收问卷2 693份,有效问卷2 272份,有效率为84.4%。有1 076名(47.4%)乡村全科医生存在中高离职倾向。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兼职(OR=1.443,95%CI:1.105~1.884,P<0.01)、平均每月夜班次数≥20次(OR=1.340,95%CI:1.106~1.623,P<0.01)、接诊时长≥13 h(OR=1.358,95%CI:1.107~1.666,P<0.01)、存在失眠症状(OR=2.075,95%CI:1.755~2.454,P<0.01)、工作中感到沮丧(OR=2.987,95%CI:2.516~3.546,P<0.01)、有情感衰竭(OR=3.801,95%CI:3.188~4.533,P<0.01)、有去人格化倾向(OR=2.493,95%CI:2.086~2.981,P<0.01)的乡村全科医生更易产生离职倾向。结论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具有较高的离职倾向,兼职、平均每月夜班次数多、接诊时间长、失眠、感到沮丧、职业倦怠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降低工作负荷,增强乡村全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

  • 标签: 乡村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离职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的职业认同及其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9年1—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46名在半年内经历过医疗不良事件的护士第二受害者,然后为她们开展了8周正念冥想干预。在整个干预过程中,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 h、干预4周和干预8周后采用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SVSET)和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评估护士第二受害者的离职倾向、缺勤及其职业认同感水平。结果护士第二受害者在经过正念冥想干预后,离职倾向在干预前、干预2 h、干预4周、干预8周分别为(3.28 ± 0.87)、(3.20 ± 0.83)、(2.85 ± 0.92)、(2.71 ± 0.87)分;职业认同总分分别为(95.83 ± 10.65)、(107.72 ± 10.21)、(117.24 ± 16.08)、(120.26 ± 12.89)分;职业认同中把握感分别为(4.91 ± 0.83)、(5.47 ± 0.81)、(5.83 ± 0.91)、(5.94 ± 0.80)分;一致感分别为(4.61 ± 0.78)、(5.09 ± 0.85)、(5.54 ± 1.12)、(5.76 ± 0.85)分;有意义感分别为(4.38 ± 1.03)、(5.04 ± 0.75)、(5.44 ± 0.86)、(5.59 ± 0.76)分;自我效力感分别为(4.71 ± 0.82)、(5.33 ± 0.63)、(5.83 ± 0.84)、(5.90 ± 0.77)分;自我决定感分别为(4.43 ± 0.97)、(5.06 ± 0.81)、(5.59 ± 0.91)、(5.62 ± 0.87)分;组织影响感分别为(4.17 ± 0.96)、(4.71 ± 0.85)、(4.96 ± 0.99)、(5.30 ± 0.88)分;患者影响感分别为(4.59 ± 0.96)、(5.08 ± 0.84)、(5.70 ± 0.83)、(5.83 ± 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值为6.609~48.132,P<0.05或0.01)。结论正念冥想干预可有效降低护士第二受害者的离职倾向并提高她们的职业认同感,为帮助护士第二受害者走出困境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正念冥想 护士 第二受害者 离职倾向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持我国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性提供合理建议。方法2020年5月,利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西南地区2 805名乡村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 χ²检验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乡村全科医生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2 805份问卷,回收问卷2 693份,有效问卷2 272份,有效率为84.4%。有1 076名(47.4%)乡村全科医生存在中高离职倾向。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兼职(OR=1.443,95%CI:1.105~1.884,P<0.01)、平均每月夜班次数≥20次(OR=1.340,95%CI:1.106~1.623,P<0.01)、接诊时长≥13 h(OR=1.358,95%CI:1.107~1.666,P<0.01)、存在失眠症状(OR=2.075,95%CI:1.755~2.454,P<0.01)、工作中感到沮丧(OR=2.987,95%CI:2.516~3.546,P<0.01)、有情感衰竭(OR=3.801,95%CI:3.188~4.533,P<0.01)、有去人格化倾向(OR=2.493,95%CI:2.086~2.981,P<0.01)的乡村全科医生更易产生离职倾向。结论山东省西南地区乡村全科医生具有较高的离职倾向,兼职、平均每月夜班次数多、接诊时间长、失眠、感到沮丧、职业倦怠是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资金投入,提高乡村全科医生的工资待遇,降低工作负荷,增强乡村全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

  • 标签: 乡村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问卷调查 影响因素 离职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的职业认同及其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9年1—6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46名在半年内经历过医疗不良事件的护士第二受害者,然后为她们开展了8周正念冥想干预。在整个干预过程中,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分别于干预前、干预2 h、干预4周和干预8周后采用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SVSET)和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评估护士第二受害者的离职倾向、缺勤及其职业认同感水平。结果护士第二受害者在经过正念冥想干预后,离职倾向在干预前、干预2 h、干预4周、干预8周分别为(3.28 ± 0.87)、(3.20 ± 0.83)、(2.85 ± 0.92)、(2.71 ± 0.87)分;职业认同总分分别为(95.83 ± 10.65)、(107.72 ± 10.21)、(117.24 ± 16.08)、(120.26 ± 12.89)分;职业认同中把握感分别为(4.91 ± 0.83)、(5.47 ± 0.81)、(5.83 ± 0.91)、(5.94 ± 0.80)分;一致感分别为(4.61 ± 0.78)、(5.09 ± 0.85)、(5.54 ± 1.12)、(5.76 ± 0.85)分;有意义感分别为(4.38 ± 1.03)、(5.04 ± 0.75)、(5.44 ± 0.86)、(5.59 ± 0.76)分;自我效力感分别为(4.71 ± 0.82)、(5.33 ± 0.63)、(5.83 ± 0.84)、(5.90 ± 0.77)分;自我决定感分别为(4.43 ± 0.97)、(5.06 ± 0.81)、(5.59 ± 0.91)、(5.62 ± 0.87)分;组织影响感分别为(4.17 ± 0.96)、(4.71 ± 0.85)、(4.96 ± 0.99)、(5.30 ± 0.88)分;患者影响感分别为(4.59 ± 0.96)、(5.08 ± 0.84)、(5.70 ± 0.83)、(5.83 ± 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值为6.609~48.132,P<0.05或0.01)。结论正念冥想干预可有效降低护士第二受害者的离职倾向并提高她们的职业认同感,为帮助护士第二受害者走出困境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正念冥想 护士 第二受害者 离职倾向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基于倾向评分匹配(PSM)比较挽救性肝移植(sLT)及再次肝切除(RR)的疗效,同时探讨影响复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宁波大学附属李惠利医院124例肝癌切除术后肝内复发再手术的患者,按照再次所行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sLT组(46例)和RR组(78例),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PSM),筛选出34例患者用于数据分析,比较匹配前后两组的临床基本资料、总生存期(OS)及无瘤生存期(DFS)来探讨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匹配前sLT组的术前血清总胆红素、多发肿瘤的比例、术前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比例及符合米兰标准的比例均要高于RR组(P<0.05),最大肿瘤直径sLT组要小于RR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微血管侵犯(MVI)阳性率及术后ClavienⅢ级以上的并发症的比例均要高于RR组(P<0.05)。匹配后sLT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ClavienⅢ以上的比例均高于RR组(P<0.05);sLT组的1、3、5年OS与R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T组的1、3、5年DFS与RR组相比较优(P<0.05);甲胎蛋白(AFP)≥100 μg/L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方式、AFP≥100 μg/L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LT组术前病情更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率高于RR组;sLT组较RR组可取得更长的DFS,但对OS来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肝移植 肝癌 倾向评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