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红外低温监测技术在口岸检疫查验现场的应用条件,加强对生物材料和特殊物品的监管。方法用不同温度的冷藏水模拟低温物品,用研发的红外低温监测系统在不同距离、高度、角度进行检测,计算报警误差值,分析低温物品的实际温度、距离、高度及角度对红外低温监测系统的测量效果影响,探究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模拟低温物品的实际温度越低,或测量距离越大,或偏移探头角度越大,系统报警误差值越大。模拟物品的实际温度、距离及角度对低温监测系统的测量值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对测量值影响无统计学意义(F=1.68,P〉0.05);物品实际温度、距离、高度及角度4个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32,P〉0.05)。结论红外低温监测技术可实现对旅客携带低温物品的监测。

  • 标签: 低温 携带物 高度 距离 角度
  • 简介:心脏骤停是突然地出现流向大脑的血液完全的停止。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较小的损失;但有些患者则可能因为长期的脑部损伤,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精神或身体方面。如果快速冷却无意识的受害者,能够限制大脑损伤的程度,增加生存的几率,与其他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相比。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关这个方面的报道,发表在近期的《循环杂志》上。

  • 标签: 心脏骤停 严重并发症 快速冷却 无意识 经济有效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亚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亚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2]、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通过对18例亚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亚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要点为呼吸监护及护理、循环监护及护理、体温监护、体位护理、降温及复温护理等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1],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冬季室外的气温如果低于10摄氏度,是人体的环境低温界值。在这种低温环境中,人体的消化液分泌增强,食欲增加。皮肤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输出量增多、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同时,低温使皮肤感觉的敏感性下降,肌肉的收缩力、协调性、灵活性减弱,人体因此容易出现疲劳感觉。

  • 标签: 低温环境 交感神经兴奋 皮肤感觉 消化液分泌 食欲增加 血管收缩
  • 简介:摘要严重创伤患者中发生低温非常普遍,在创伤患者最初的评估及复苏过程中,中心温度的降低能够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低温和酸中毒及凝血障碍已经被定义为创伤患者的死亡三联征。有目的诱导低温已经被证实在一些疾病治疗中有益,一些动物实验也在研究低温是否在创伤患者中有积极的影响。本文将回顾低温病理生理学及其发病率,讨论低温产生的机制及如何在创伤患者中使用复温技术。

  • 标签: 创伤 低温治疗 复温
  • 简介: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透析参数的设置,将会对患者的透析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低温 血液透析
  • 简介:高温下的困顿,湿粘的空气,让人懒懒得不愿再动。但是,如果运动不需要流汗(不会让皮肤湿粘),高温下也不再昏昏欲睡,那么你是否愿意放弃持续运动带给自己的健康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让我们用"玩的态度和方式,一起来尝试一下"低温运动"所能给予你我的身心魅力!

  • 标签: 你我 温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心脏骤停复苏后低温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在恢复自主循环之后,马上静脉输注4℃的林格液诱导降温,让患者体温降到32-34℃之间;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体外降温法诱导降温;两组患者都用亚低温治疗仪维持24小时之后缓慢恢复体温;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达到人数较多,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实施低温林格液诱导低温治疗与护理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的落实,可以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骤停 低温林格液 诱导降温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寒冷的冬天让人们尝尽了苦头,有一部分人这两天手脚又红又瘁,看了医生才知道自己被冻伤了。据了解,冻疮好发于老人、儿童、妇女以及那些末梢血液循环差的人。

  • 标签: 防冻 低温 末梢血液循环
  • 简介:摘要亚低温作为一种有效的脑保护方法已经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心脏手术及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治疗中。虽然国外已有亚低温脑保护的相关指南、草案或者建议,但国内相关内容尚不完善。为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脑保护学组以及神经重症护理与康复学组,组织国内心脏内外科、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科、体外循环科、麻醉科、急诊科等医学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亚低温技术的特点、应用领域、操作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等方面制定了《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康复,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亚低温 脑保护 颅脑损伤 心脏手术
  • 简介:摘要: 低温烫伤不像高温烧伤那样具有突发性,令人猝不及防,大多数人没有对低温烧伤产生足够的重视,致使低温烧伤时有发生。低温烧伤如果治疗不及时,处理不当,往往导致伤部细菌感染化脓,会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还会遗留瘢痕。

  • 标签: 低温烫伤 高危人群 临床表现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