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来,一则"中国人1年吃掉300万吨地沟"的新闻让全国人民都胆战心惊,深感恶心。去餐馆吃饭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如此一来,几乎每一个人都吃过地沟,甚至正在"享受"地沟

  • 标签: 食品安全 千滚油 地沟油 养生
  • 简介: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必不可少的食品,长期以来,为了预防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人们已经习惯于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来烹调菜肴,较少选用动物。然而,当花生油、豆油、葵花子等这些植物早已成为我们餐桌上的主角后,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并没有降低,这是为什么呢?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健康 不饱和脂肪酸 高血脂 糖尿病 植物油
  • 简介:每次煎炸食物的时候,总会剩下大量的。这种扔了可惜,留下来似乎又不太健康。到底怎么办才好呢?其实,一般说,油脂不能反复加热,但并没有说加热过的绝对不能用。只要油脂没有混浊和颜色变深,就还可以使用。不过,用这样的油得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尽快,二是避免高温。

  • 标签: 妙用 煎炸食物 颜色变深 加热 油脂
  • 简介:对于养生,人们常说“吃出来的健康”,对于疾病有句话叫“病从口入”。人类的行为资本——身体,无时无刻不受着各方面的侵袭,空气污染,疾病入侵,工作重压……人们的健康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健康的身体给人们提供了一切行为的支撑,而日常饮食是保障健康身体的基本要求。当人们吃东西进行能量补充的时候,却猛然发现美味佳肴来自垃圾,情何以堪?

  • 标签: 保障健康 空气污染 日常饮食 能量补充 美味佳肴 身体
  • 简介:摘要胎膜早破是常见的妊娠期并发征,对妊娠及分娩均造成不良影响,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也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对胎膜早破孕妇的护理进行了总结,希望能给护理界同行些许帮助,能更好的处理胎膜早破病人遇到的护理问题。

  • 标签: 胎膜早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1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主任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婚姻、生育状况、肌瘤部位、大小、数目等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才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救治率。

  • 标签: 子宫肌瘤 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到冬天,很多人会受到冻疮的困扰.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本身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淤血阻滞而发病.如果双手肿痛得厉害,这里介绍一个既简单又便宜的好方法.买瓶红花,把红花涂在肿痛部位,揉上两分钟,然后双手互搓10分钟,包括手掌互搓、手掌搓手背、手背搓手背;如果耳朵、脚等地方冻肿的话。

  • 标签: 红花油 冻疮 气血运行不畅 阳气不足 淤血阻滞 手背
  • 简介:所谓“氢化”就是将植物油脂通过加氢硬化,变成固态的油脂,目的在于防止油脂变质,增加口感及美味。西式食品如植物性奶油、马铃薯片、沙拉酱、饼干、薯条等油炸和烤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氢化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简称TFAS),约占38%左右。解放军总医院赵霖教授指出:“氢化”危害健康!

  • 标签: 危害 健康 氢化油 解放军总医院 植物油脂 反式脂肪酸
  • 简介:老年人由于皮肤退化,形成的角质化皮肤在寒冷的季节极易破裂,尤其是足跟部位易皲裂。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将蛤蜊涂在皲裂处,用手揉擦均匀,睡觉时套上纱袜,天天坚持,一周见效;以后隔一两天涂擦一次,可保整个冬季不受皲裂之苦。

  • 标签: 足跟皲裂 热水洗脚 老年人 足跟部 皮肤
  • 简介:一看。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呈透明状,“地沟”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混入了碱脂、蜡质、杂质等物,透明度会下降;看色泽,纯净的为无色,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料中的色素溶于中,才会带色;看沉淀物,其主要成分是杂质。

  • 标签: 鉴别 生产过程 透明度 植物油 沉淀物 杂质
  • 简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祸从口入的年代!近二十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食用油摄入量不合理的现象非常普遍,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情况尚未引起全社会应有的重视。

  • 标签: 健康 膳食结构 摄入量 食用油
  • 简介:薄荷——是从薄荷中蒸发出含薄荷醇的液体。薄荷通过加工提炼,成为薄荷脑和薄荷素油。薄荷脑广泛用于牙膏香精、医药、化工产品中。

  • 标签: 薄荷油 薄荷脑 薄荷醇 医药 薄荷素油 牙膏
  • 简介:摘要急腹症主要包含急性阑尾炎、急性胆道感染、胆结石、急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异位妊娠等。临床中,急腹症病情相对复杂,发病率较高,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危及患者生命。

  • 标签: 普外科急腹症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付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绵竹市广济镇卫生院四川德阳618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00-02急性脑囊炎是由于细菌入侵和胆囊管阻塞引发的胆囊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绞痛,并有腹肌强直和显著触痛,其中96%左右的患者并有胆囊结石,叫作结石性胆囊炎;其中4%的患者不会并发胆囊结石,则是非结石性胆囊炎。1急性胆囊炎概述1.1临床病因①机械性炎症:胆囊内压上升,使得胆囊黏膜与胆囊壁缺血引发疾病。②细菌性炎症:胆囊中存积了葡萄球菌、链球菌、克雷伯杆菌属以及大肠杆菌,引发细菌炎症,大多数急性胆囊炎都是由于细菌入侵引发。③化学性炎症:胆汁中的卵磷脂受到磷脂酶的作用,生成溶血卵磷脂,引发疾病。1.2临床表现1.2.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恶心、右上腹疼痛。首先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疼痛感放射至右肩背部,表现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的表现逐渐加强,并存呕吐、恶心等症状,一般呕吐内容物来自十二指肠和胃部;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发热症状,表现为寒战、低热,一般不会出现高热,前期大多数患者无黄疸,引发炎症之后会发生黄疸。1.2.2体征局部表现为右上腹压痛,其中1/4的患者触摸腹部可感受到肿大胆囊。在咳嗽或者深吸气的过程中,手指放在右肋喜下会感受到肿大的胆囊,同时,患者会因为疼痛引发突然性的吸气停止,右上腹出现反跳痛、肌肉紧张以及按压痛,发生胆囊穿孔的患者会引起全腹炎症;通过全身检查会发现巩膜黄染,会出现血压降低、呼吸加快、脉搏加快、体温上升等症状,一旦患者发生胆囊穿孔,病情严重发展,便会引起感染性休克。1.3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采取血常规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数值升高,还有的患者会出现淀粉酶、转氨酶、血清胆红素等指标数值升高。影像检查:经B超检查可见患者胆囊变大,出现胆囊结石阴影以及变厚的胆囊壁,同时,MRI、CT检查均可辅助诊断1.4治疗方法1.4.1非手术治疗患者确诊后一般采取控制炎症治疗,同时也作为术前贮备。主要内容:输液、进食、卧床休息,维持患者酸碱、水电解质平衡,减轻胃肠压力,缓解疼痛症状,采用维生素K、光谱抗生素等药物,还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全身支持治疗。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变,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法。多数患者通过以上治疗,便能够缓解病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则能控制病情并择期采取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