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寻求能够作为细胞移植及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以充当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成为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尝试利用生物材料复合技术,通过调节复合材料的比例及相应的组合方式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进而制作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文分别就丝素蛋白、壳聚糖以及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丝素-壳聚糖支架 骨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silkfibroin-chitosanblend,SFCS)导管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日本大耳兔21只,切断双侧面神经颊支,制成8mm的兔面神经颊支缺损模型。使用丝素-壳聚糖混合膜神经导以修复兔右侧面神经缺损,作为实验组;左侧用翻转自体神经修复,作为对照组。术后4、6、8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2、4、6、8周显微镜下观察大体形态,取材行HE及甲苯胺蓝染色组织学检查,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SFCS导管修复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达到(27.50±3.00)m/s,单位面积(5μm2)的轴突计数为(741.80±49.92),髓鞘厚度达到(12.71±0.42)pm,与自体神经修复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FCS神经导管具有促进神经轴突再生的作用,有望成为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材料应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 标签: 面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丝素-壳聚糖共混膜 神经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丝素-壳聚糖支架(Silkfibroin-chitosanscaffcold)对大鼠颌下腺细胞(RatsubmandibularglandcellsRSGCs)粘附、增殖、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组织块法原代培养3d龄Wistar大鼠的颌下腺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来源、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纯化、传代扩增。冻干技术制作含VEGF的丝素-壳聚糖支架作为实验组,不含VEGF的丝素-壳聚糖支架作为对照组。用作实验组的每个支架含VEGF浓度为10ng/ml。将浓度为5.0×106/ml的第二代大鼠颌下腺细胞悬浊液分别接种于含有VEGF的丝素-壳聚糖支架(实验组)和不含VEGF的丝素-壳聚糖支架(对照组)进行培养。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颌下腺细胞的粘附率,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来源。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MTT法检测接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颌下腺细胞增殖情况。扫描电镜观察接种大鼠颌下腺细胞在支架上生长的超微结构。测定1d-9d培养复合物上清液中淀粉酶含量,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颌下腺细胞分泌功能。采用SPSSforwindow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将纯化扩增的大鼠颌下腺细胞与含VEGF的丝素-壳聚糖支架和不含VEGF的丝素-壳聚糖支架成功的复合培养。细胞粘附率检测实验组粘附率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结果显示(MTT法)接种后1d,实验组细胞数量略大于对照组(P>0.05),而3d-9d,两组支架上的细胞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细胞上清液中淀粉酶含量检测从3d-9d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淀粉酶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丝素-壳聚糖支架呈海绵状结构,植入初期大鼠颌下腺细胞成圆形,散在的粘附于丝素-壳聚糖支架网孔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颌下腺细胞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丝素-壳聚糖支架对大鼠的颌下腺细胞的粘附、增殖、分泌有促进作用。

  • 标签: 大鼠颌下腺细胞 丝素-壳聚糖支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背景: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在结构上与天然骨十分类似,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能够发挥不同材料的性能。目的:观察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左侧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2组,实验组与软骨缺损处置入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照组置入透明质酸钠凝胶。置入后4,8,12周,取软骨损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组织学Wakitani与Mankin评分:实验组置入后4,8,12周Wakitan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置入4,12周的Manki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番红-O染色:置入后4周,对照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明显的褶皱状小突起,细胞相对不规则;实验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轻微的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核略大,排列相对有序。置入后8周,对照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排列欠规则;实验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核较大,排列规则;置入后12周,对照组软骨细胞表面存在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核变大,排列基本有序;实验组软骨细胞表面无褶皱状小突起;细胞核变大,排列规则;③结果表明: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可促进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

  • 标签: 羟基磷灰石类 壳聚糖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羟基磷灰石
  • 简介:目的:制备阿霉素-N-乳糖酰壳聚糖-丝素蛋白微球(adriamycin-N-chitosan-silkfibroin-microspheres,ADR-N-CS/SF-MS),并观察其对兔VX2肝移植瘤的化疗栓塞术后抑瘤作用。方法:采用乳化凝胶化法制备ADR-N-CS/SF-MS;24只新西兰大白兔经超声引导下于肝脏左叶植入VX2肿瘤组织块,建立肝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即A组为每组6只股动脉穿刺插管经肝动脉分别给予ADR-N-CS/SF-MS(治疗组),B组为N-CS/SF-MS(对照组),C组为碘化油+ADR溶液,D组为0.9%氯化钠液;经治疗后,观察各组兔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和肝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以及用CT成像法分析其治疗前后肝肿瘤影像学的改变。结果:各组动物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动物术后平均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为主)增多,肝功能均出现一过性损害;治疗30d(A,B,C组)疗效与D组相比,其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1),其中A组肿瘤体积缩小较B,C两组明显(P<0.01),而B,C两组的肿瘤体积均值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各组抑瘤率分别为87.23%,62.98%和56.02%;经CT检查示其病灶液化坏死,强化不明显。结论:ADR-N-CS/SF-MS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其治疗组抑制肿瘤生长较为明显(P<0.01),以致肿瘤缩小或坏死。

  • 标签: 阿霉素 壳聚糖 肝细胞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 简介:目的目前基因治疗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基因转运体系可以足量、安全地将治疗基因(无论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运送至体内靶细胞并提高其转染效率,以得到基因的高效表达。心血管内基因治疗的特殊性还在于很难把基因专一递送至血管组织的病灶处而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携带质粒DNA的烷基化壳聚糖纳米粒的血管内支架,可以有效地将质粒DNA递送至血管壁靶细胞并达到了高效转染的效果。

  • 标签: 基因支架 基因转运 壳聚糖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壳聚糖衍生物——N-三甲基壳聚糖促吸收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N-三甲基壳聚糖促吸收作用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应用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N-三甲基壳聚糖可增加细胞旁路途径的跨膜转运,具有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结论:N-三甲基壳聚糖有望作为一种有效促吸收剂应用于药物制剂。

  • 标签: N-三甲基壳聚糖 吸收 佐剂 药物 药物载体 综述
  • 简介:目的比较具有大孔径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在复合了载有万古霉素的壳聚糖微球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变。方法使用粒子溶出法制作不同孔隙率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孔隙率骨水泥支架的力学性能差异。以乳化化学交联法制作万古霉素壳聚糖微球;挑选适宜孔隙率和力学强度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支架与2、6、10mg载药壳聚糖微球复合,检测加微球后的力学强度改变。采用K-W秩和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造孔剂用量的增加,孔隙率增加,分别为(14.7±0.2)%、(52.4±2.3)%、(56.4±2.2)%、(60.4±5.8)%、(64.3±9.7)%;骨水泥支架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9.4±0.5)Mpa、(7.1±1.1)Mpa、(6.7±2.1)Mpa、(4.5±1.9)Mpa、(1.6±0.7)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孔隙率:x^2=25.276,P〈0.05)(抗压强度:x^2=19.847,P〈0.05)。其中使用30%质量分数造孔剂的支架总孔隙率约(60.4±5.8)%,抗压强度为(4.5±1.9)Mpa,比较适中。电镜下观测到孔道直径为1mm左右。选择含30%造孔剂的骨水泥支架添加壳聚糖微球,随着微球质量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分别为(4.4±0.9)Mpa、(4.2±1.1)Mpa、(4.2±1.0)Mpa,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含壳聚糖微球的支架和单纯大孔骨水泥支架比较,其抗压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847,P〈0.05)。结论大孔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在添加了壳聚糖微球后,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仍可用于非负重骨缺损修复。

  • 标签: 壳聚糖 微球 磷酸钙 骨水泥 力学
  • 简介:重症肝功能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肝移植是其唯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但供体不足及伦理等问题,使不能及时得到治疗而死亡的患者正在逐年增多,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人们都寄希望于生物型人工肝脏。笔者正在研究开发三维立体肝细胞培养支架材料,探索体外肝组织再构筑技术和方法,实现高效生物型人工肝脏。笔者研究根据半乳糖残基与肝实质细胞表面的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利用半乳糖残基化学改性天然高分子多糖壳聚糖,改善壳聚糖的肝实质细胞亲和性,并制成三维多孔海藻酸/半乳糖化壳聚糖海绵体肝细胞培养支架。从培养细胞形态学和肝功能等生化学分析角度考察了用该支架培养肝实质细胞的聚集体形成及肝功能等。

  • 标签: 化壳聚糖 半乳糖化 培养支架
  • 简介:目的评价壳聚糖对临床手术创面修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TR),Medline、Embase、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库(CMCC),收集壳聚糖修复手术创面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34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对手术创面修复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WMD=-0.64,95%CI(-0.69~-0.59),P<0.00001],且能更好地促进切口愈合[RR=1.03,95%CI(1.01~1.04),P=0.0002];明显减轻术后疼痛[WMD=-3.49,95%CI(-5.07~-1.91),P<0.0001];减少术后感染[RR=0.49,95%CI:0.33~0.71,P=0.0002].结论壳聚糖能缩短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减少感染;但纳入的研究质量均不高,仍亟需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壳聚糖对临床手术后创面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壳聚糖 手术治疗 创面修复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用壳聚糖创面修护膜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皮肤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先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彻底的清创,然后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医用壳聚糖,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炎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的修复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体平均愈合时间(8.4±0.8)天要明显长于实验组的总体愈合时间(6.2±1.1)天,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发生率(12%)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轻度创伤创面的修复,医用壳聚糖创面修护膜可以明显的减少愈合时间及创面的炎症反应,预防疤痕的形成,值得推广。

  • 标签: 医用壳聚糖 创面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基因治疗逐渐成为治疗遗传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开发高效的基因传递载体以克服各种生理和系统性障碍。壳聚糖具有天然抑菌、止血和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已被用于药物递送系统以及制造与伤口愈合相关的基因传递系统的候选材料,其亦已被用作各类基因载体为各类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出新方向,比如作为小干扰RNA载体用于癌症的联合治疗,作为微RNA载体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创面愈合等。笔者对壳聚糖载体基因治疗在临床应用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壳聚糖 基因输送 载体 研究进展
  • 简介:本文简述了壳聚糖及其应用;壳聚糖衍生物、低聚糖、氨基葡萄糖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方法及应用。

  • 标签: 壳聚糖 金属离子 配合物 应用
  • 简介:摘 要 目的 研究壳聚糖复方制剂对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小鼠体重和血清中空腹血糖、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以壳聚糖复方制剂0.17g/kg∙BW、0.33/kg∙BW、0.67g/kg∙BW的剂量通过灌胃给药,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糖耐量指标。结果 对小鼠体重增长无不良影响,对正常动物空腹血糖无影响。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下降百分率显著提高,给予葡萄糖后血糖值显著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显著性降低,葡萄糖负荷糖耐量明显增强。表明壳聚糖复方制剂具有辅助降低血糖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小鼠
  • 简介:摘要壳聚糖由于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在微球的制备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两年来壳聚糖药物微球的制备及应用进展,并探讨了影响微球质量的因素。

  • 标签: 壳聚糖 制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壳聚糖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方法将来我院未经过治疗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50人,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壳聚糖治疗,每天三次,每次2粒;对照组应用醋酸曲安奈德治疗,每2周一次,每次1ml。4个月后采用庞劲凡的疗效评定方法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72%,对照组有效率为76%,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聚糖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完全是可行的。

  • 标签: 壳聚糖 扁平苔藓
  • 简介:摘要壳聚糖纳米纤维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活性、促愈合能力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创面敷料领域。将壳聚糖与其他医用材料复合改性制备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性能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纳米纤维作为创面敷料的特性及近年来最新研制出的几种壳聚糖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 标签: 壳聚糖 纳米纤维 复合材料
  • 简介:目的:为壳聚糖寻找适当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通过化学试验,筛选出最佳方法。结果:为壳聚糖检测得到了一些具有灵敏和明显特征的方法。结论;为壳聚糖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些良好方法。

  • 标签: 壳聚糖 化学反应 质量控制 化学试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