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 标签: 严密隔离病房 心理健康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 标签: 严密隔离病房 心理健康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抗结核药物对眼部的损害随着结核患病率增高而逐年上升。乙胺丁醇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偶见视网膜毒性。其机制可能是线粒体与金属的螯合作用,使线粒体功能受损,三磷酸腺苷合成受阻,进而影响神经轴突从胞体向远侧运输线粒体,能量被耗竭并发轴突水肿、神经细胞的凋亡。每日剂量、肾脏功能情况对乙胺丁醇中毒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影响大,停药后少于1/3的患者视力有改善。老年人和肾功能障碍者,乙胺丁醇的使用剂量应低于常规剂量。异烟肼不良反应主要是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偶尔出现外展神经麻痹和儿童球后视神经炎。其机制可能是异烟肼与维生素B6发生竞争性抑制,导致体内维生素B6的丢失或阻碍吡哆醛合成,从而消耗神经递质。异烟肼的总剂量对中毒性视神经病变发生影响大;常规剂量可出现外展神经麻痹。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的不良反应较少见。(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77-282)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中毒性视神经病变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IG"模式在临床线护士分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前后对照试验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参加2018年度分层级培训的755名临床线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12月对其实施"TIG"模式培训。于"TIG"模式培训前后采用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自制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755名临床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总均分为(3.32±0.59)分,高于培训前(2.59±0.56)分;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得分为(3.36±0.52)分,高于培训前(4.27±0.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G"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线护士核心能力、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培训 需求 核心能力 "TIG"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抗疫工作情况问卷调查表对50名线护士及普通5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线护士有心理症状表现的人数明显大于普通护士。结论 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临床线护士大多存在心理症状,管理者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和管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士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效果。方法:该次研究从2020年6月开始,至2021年6月为止,通过电脑操作下选择上述时间段内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20例作为入组成员,将其进行了两个组别的区分,分别为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实施治疗的观察组共60例,以及使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共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腺癌患者通过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所开展的线治疗方式让患者获得了更加接近理想状态的治疗效果,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患者治疗的耐受性更高,是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一线治疗 肺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线护士管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作用效果。方法:纳入42名临床线护士并以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区分,每组21名,对比两组工作积极性、自我效能感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工作积极性评分及GSE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对于提高临床线护士工作积极性,提升其自我效能感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可以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效果。

  • 标签: 无缝隙护理管理 临床一线护士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新冠肺炎期间临床线护士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线护士62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护士的心理状态以及依从性。结果:对比两组护士的心理状态,观察组较佳,(P

  • 标签: 心理干预 新冠肺炎 临床一线护士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疫情时期线护理人员心理弹性、压力源的调查情况。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42名研究对象,均是疫情时期线护理人员。利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疫情时期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同时,要求所有研究对象填写疫情时期压力源问卷调查表,总结调查表内容,分析疫情时期线护理人员的压力源。结果:42名线护理人员的CD-RISC总分为(73.85±14.26)分,其中乐观性评分为(10.85±1.47)分、力量评分为(24.38±4.52)分、坚韧性评分为(38.62±6.75)分。42名护理人员的压力源为:担心被感染占比30.95%(13/42),使用防护用品造成的不舒适占比23.81%(10/42),担心工作出现差错事件占比16.67(7/42),患者不配合占比11.90%(5/42),专业知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占比9.52%(4/42),担心社会舆论占比7.14%(3/42)。结论:疫情时期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较低,担心被感染、使用防护用品造成的不舒适、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件、患者不配合、专业知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以及担心社会舆论等是线护理人员的压力源,医院及科室管理人员需要引起重视,通过相关对策来提高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减轻压力,舒缓心理状况,从而更好地应对疫情,更好地服务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线护士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80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线工作的护士,随机分组各40名,对照组中的线护士均接受工作规范和安全管理,观察组中的线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线护士的工作状态评分、安全责任评分、管理遵循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一线护士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PDCA循环法对临床线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希望可以为临床线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相关研究提供点建议。方法:研究时段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8月,研究对象为院内临床线医务人员,共计120名,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管理模式、PDCA循环法分别开展两组手卫生管理工作,对两组管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将两组接受不同管理后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统计学系统中处理得出结果P值

  • 标签: PDCA循环法 临床一线医务人员 手卫生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线医护人员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选取2020.3月至2021.3月,年内的新冠线医护人员120例,对其使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表SAS》以及《抑郁自评表SDS》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心理状况。2021.3月-2022.3月针对这120例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制定出相关心理护理措施,并实施这些措施,护理结束后对比前后SCL90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结果:心理护理后的SCL90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后,实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一线医护人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营养及心理干预联合线标准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中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选择4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患者均进行线标准治疗,其中对照组(n=20)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20)给予早期营养及心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负面情绪低于对照组,营养状态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线标准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早期营养及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负面情绪,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标签: 早期营养 心理干预 晚期食管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珍菊降压片与其他线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珍菊降压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沙坦钾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MCP-1、TNF-α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珍菊降压片与氯沙坦钾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减低患者SBP、DBP水平。

  • 标签: 珍菊降压片 一线降压药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抗击新冠肺炎线社区护理人员实施职场正念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的线社区护理人员80名,根据工作期间干预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40名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护理工作管理;研究组中40名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工作管理基础上,实施职场正念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职业疲倦感量表和心理状态评分、对干预模式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职业倦怠感量表和心理状态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对干预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对抗击新冠肺炎线社区护理人员实施职场正念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职业倦怠感,帮助保持良好心态,防止不良情绪的出现,使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抗击新冠肺炎 一线 社区护理人员 职场正念干预 职业倦怠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线巩固治疗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3例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获完全缓解的高危DLBCL患者,其中40例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线巩固治疗(移植组),73例化疗后未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线巩固治疗(非移植组)。对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并进行比较。结果移植组与非移植组患者2年OS率分别为90.0%、91.8%,3年OS率分别为84.9%、80.1%,5年OS率分别为80.9%、72.8%,两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2年PFS率均为85.0%,3年PFS率分别为82.2%、61.8%,5年PFS率分别为82.2%、60.0%,两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移植组无例发生早期移植相关死亡。结论在利妥昔单抗治疗时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线巩固治疗能改善化疗敏感的高危DLBCL患者的PFS,并可能改善OS,且安全可靠。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利妥昔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治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行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线维持治疗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并对预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索。方法(1)收集自2018年8月(PARPi国内上市)至2021年12月31日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就诊行PARPi线维持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即本研究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2)根据PARPi种类不同将本研究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分为奥拉帕利组和尼拉帕利组,分别与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Ⅲ期随机对照试验(RCT),包括BRCA1/2基因突变的晚期卵巢癌奥拉帕利单药线维持治疗(即SOLO-1研究)、卵巢癌尼拉帕利单药线维持治疗(即PRIMA研究)、针对中国人群的晚期卵巢癌尼拉帕利线维持治疗(即PRIME研究)的研究对象入排标准进行对比。(3)分析本研究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中两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本研究的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纳入行PARPi线维持治疗的卵巢癌患者共83例,其中位年龄为51岁(47~57岁)。83例患者中,卵巢癌75例、输卵管癌5例、原发性腹膜癌3例;手术病理分期:Ⅰ期5例,Ⅱ期9例,Ⅲ期55例,Ⅳ期12例,不详2例;新辅助化疗(NACT):有NACT者40例,无NACT者43例;术后无肉眼可见残留灶(R0)62例,残留灶<1 cm(R1)9例,残留灶≥1 cm(R2)8例,不详4例。PARPi治疗过程中,32例中断,40例减量,1例终止(因急性白血病终止治疗)。83例卵巢癌患者中,奥拉帕利组35例、尼拉帕利组48例,两组患者的病理类型(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占比分别为100%、75%)及BRCA基因状态(BRCA基因突变型占比分别为91%、1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与SOLO-1研究的入排标准比较,本研究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中的奥拉帕利组仅有60%(21/35)的符合率;与PRIMA研究、PRIME研究的入排标准比较,本研究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中的尼拉帕利组仅分别有31%(15/48)和69%(33/48)的符合率。常见的不符合原因包括化疗疗程数、病理类型和手术病理分期。(3)本研究的真实世界临床数据中,行PARPi线维持治疗的83例卵巢癌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9个月(11.3~22.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29.7个月(95%CI为25.9~33.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9.8个月(95%CI为47.4~52.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单双侧卵巢病变、总化疗疗程数、含铂化疗疗效、化疗结束时有无可测量病灶与行PARPi线维持治疗的Ⅱ~Ⅳ期卵巢癌患者的PFS均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单双侧卵巢病变、总化疗疗程数、含铂化疗疗效是影响行PARPi线维持治疗的Ⅱ~Ⅳ期卵巢癌患者PFS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本研究的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单侧卵巢癌、总化疗疗程数<9个、含铂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是行PARPi线维持治疗的卵巢癌患者PFS获益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本研究的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患者情况与国内外Ⅲ期RCT研究的入排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故具有代表性的回顾性研究结果仍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 标签: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癌 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 维持化疗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