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通过对家庭治疗核心概念—互补结合中国文化的理解,寻找到依据,巧妙将互补运用到家庭治疗中,起到意想不到疗效。这也是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宝典。

  • 标签: 家庭治疗 核心概念 互补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例正常成人足部肌腱韧带的双源双能量CT(DECT)与MRI影像表现的比较.方法对20例正常人足部同时进行Simen双源双能量CT和GE-1??5T-HDXT-MRI扫描仪扫描,双源CT球管电压分别为80KV、140KV,管电流260、60mAs,将140KV和80KV两组数据装入DE软件、3D软件进行后处理重建.GE-1??5T-HDXT-MRI使用HDT/RFOOT表面线圈-Configuration-QUADANKLE,扫描层厚3mm,扫描层距1mm,行轴位及冠状位扫描,T1WI,T2WI成像.结果双源双能量CT经过后处理图像能够较好显示足部肌腱韧带全貌外形、边缘,MRI未能显示肌腱韧带的全貌外形、边缘,但显示肌腱韧带内部病变的信号变化明显较为敏感.结论双源双能量CT与MRI能够很好互补显示足部肌腱韧带影像信息.关键词足部;肌腱韧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DualenergyCTandMRIimaginganalysisoftendonorligamentinnormalfootLAIQing-quanHUANGFangLIWei-chengWANGYiHUANGWen-hanHUANGQi-mingCT/MR2ndAffilliatedHospital,FujianMedicalUniversity,Quanzhou,FujianProvince362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20casesoftheDualenergyCTandMRIimagingoftendonorligamentinnormalfoot.Method20caseswereexaminedbyDualenergyCTandMRI,DECTthetubevoltageof140and80KV,tubecurrentsof60and260mAs,Thereconstructedimageswerepost-processedbyDEand3Dsoftware.MRIslicethickness3mm,layerfrom1mm,lineaxialandcoronalscans,T1WI,T2WIimaging??ResultsDECTcanbecleardisplaythetendonorligaGmentinnormalfootafterpost-processedandMRIcannotdisplaybutitmoresensitiveinthesinge.ConclusionsThetendonorligamentinnormalfootwerecleardisplayedwithDECTthanMRI,whichwasadvantagesofrapidity、noninvasivenessandmulti-viwe.KeywordsFoot;Tendon、ligament;tomography;X-raycomputed;MRI中图分类号R6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4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rs3212986)和ERCC2(rs1318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中国人群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194例膀胱癌患者(实验组)和2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男143例,女51例;<50岁85例,≥50岁109例;体重指数(BMI)<25 kg/m2 154例,BMI≥25 kg/m2 40例;对照组中男145例,女95例;<50岁121例,≥50岁119例;BMI<25 kg/m2 201例,BMI≥25 kg/m2 39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检测ERCC1 rs3212986和ERCC2 rs13181位点的基因型,探讨各基因型与膀胱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两组间ERCC1 rs3212986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0,P<0.05),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RCC1 rs3212986的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是携带AA基因型携带者的2.05倍[校正比值比(OR) =2.05,95%可信区间(CI):1.10~3.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CC1 rs3212986的CC基因型携带者发生膀胱癌的风险是AA + AC基因型携带者的1.8倍(校正OR=1.80,95%CI:1.01~3.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CC2 rs13181单核苷酸多态与膀胱癌易感性之间无明显相关(χ2=0.230,P>0.05)。结论ERCC1 rs3212986基因多态影响共显性和隐性模型中膀胱癌的发生,ERCC2 rs13181基因多态与膀胱癌的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

  • 标签: 膀胱癌 基因多态性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骨密度检查准确度,与参考单纯X光检查结果做比较。方法研究对象是韩国亚洲大学附属医院骨密度检测室做骨密度检查的20岁以上1082名男女,女性692名(平均年龄55.6岁),男性为390名(平均年龄51.2岁),首先按骨密度检查结果做诊断,再参考X光检查结果后再次做诊断。骨密度检查仪器为DPExpertXL(Lunar,U.S.A),本设备测腰椎变异系数是0.61466,LSC是0.017。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长,体重,骨密度检查影像,骨密度结果,T-score(Z-score)做出第一次诊断。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做脊柱的前后与侧面X光检查。骨密度结果诊断标准是参考WHO诊断标准,并查看是否脊柱骨折,退行变化,有无artifact等后做比较。结果骨密度检查与参考X光检查结果诊断不一致率为8.87%。骨密度检查第一次诊断结果骨密度正常412例(38.08%),骨量减少373例(34.47%),骨质疏松症199例(18.39%),伴随骨折的骨质疏松症87例(8.04%),不能下诊断11例87例(8.04%)。参考X光检查及骨密度做第二次诊断结果骨密度正常中3.14%有诊断变更,骨质减少症中13.67%有诊断变更,骨质疏松症中16.08%有诊断变更,伴随骨折的骨质疏松症增加了4.06%。第一次检查结果中伴随骨折的骨质疏松症为87例(8.04%),经过参考X光检查结果为131例(12.10%)。骨折发生部位中第1腰椎最多,是47例,之后为T12,L2,L3,L4,T11,L5,T7顺序。多发性骨折为12例。退行性病变最多为第4腰椎,是226例,之后为L3,L2,L5,L1顺序。两个部位退行性病变为60例,三个部位退行性病变为11例。Artifact种类中空气导致误差最多,190例(17.56%),金针误差为10例(0.9%),钙化淋巴腺,结石,手术后内置金属等等引起的误差也可见。结果全体骨密度检查结果与参考X光检查诊断不一致率为8.87%。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检查中照映剂为常见的artifact,检查前与患者交谈中充分能筛除,但是钙化的淋巴腺,结石,外科手术中内置金属等与脊柱的影响重叠在一起影响结果(6.75%),尤其金针是多见于高龄患者中,这是能增加T-score检测结果值,参考X光检查时容易分辨。结论骨质疏松诊断不能靠单纯参考骨密度结果做出诊断,应参考全脊柱X光检查结果。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X光检查 退行性病变 骨折
  • 简介:前不久,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女童保护项目发布了《2013~2014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侵案件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来,儿童侵案件呈现出高频爆发、受害人群低龄化、乡村为案件重灾区、熟人犯案高发等特征

  • 标签: 案件 儿童 安全教育 社会救助 基金会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社区常见胸部病例,总结胸部疾病诊断中各种影像互补作用。方法160例胸部疾患中包括肺炎90例、肺结核5例、肺癌23例、纵隔肿瘤2例、慢阻肺合并感染23例、慢性肺间质性病变3例、支扩合并感染4例、气胸10例,均经至少一种影像技术检查,大多经临床或病理验证。结果1、透视检查可以初步发现病灶,可用于社区大范围体检筛查。2、胸片是胸部疾病影像诊断的基础1,是多数胸部疾病的首选复查方法2。3、胸部CT是胸片常用而且主要的补充检查方法,对胸片无异常但临床有症状、胸片不能定性的患者,可行进一步CT检查。3

  • 标签: 胸部疾病透视胸片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病对患者的影响以及诊治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2015年期间在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前置胎盘孕妇103例,其中17例凶险前置胎盘孕妇为观察组,其余86例孕妇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和新生儿结局。结果对照组阴道首次流血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孕次、距前次妊娠时间等无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边缘、部分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胎盘植入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发生率、术中输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率、围生儿死亡发生率、Apgar评分<7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保凶险前置胎盘产妇的安全,围术期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积极的救治措施,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凶险性 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甲状腺滤泡肿瘤和结节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征,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接诊的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甲状腺滤泡肿瘤病患35例为A组,另以同期接诊的结节甲状腺肿病患40例为B组。分析两组镜检以及巨检病理特征,同时对各组的检查结果作出比较。结果:A组巨检发现结节通常在甲状腺包膜附近,呈灰白色,中心部分明显纤维化,切面平整亦或者是凹陷,部分较大病灶为囊;镜检发现多数结节无包膜,有中心性病灶,大部分乳头上皮核为毛玻璃样,且部分伴砂粒体。B组巨检发现结节大小以及数量均不等,镜检发现结节包膜厚薄以及滤泡大小均不等。A组的单发结节比例为85.71%、囊性病变病例为11.43%、多发结节比例为8.57%,同B组的20.0%、55.0%以及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包膜比例为5.71%,同B组的1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甲状腺滤泡肿瘤以及结节甲状腺肿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病理特征,通过分析这些病理特征,可为临床医师鉴别诊断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甲状腺滤泡肿瘤以及结节甲状腺肿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乳头状核特征 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骨质疏松诊断中骨密度检查与X光检查的互补必要。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质疏松诊断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采用X光检查和骨密度检查,观察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第一次诊断,其中1.3%的患者无法进行明确诊断,经过第2次诊断,与第一次相比,正常人所占比率下降2.7%,骨密度减少患者所占比率下降13.4%,骨质疏松患者所占比率增加13.3%,伴发骨折的骨质疏松患者所占比率增加4.1%。结论通过结合骨质疏松诊断中骨密度检查与X光检查能够有效的提高骨质疏松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骨质疏松 诊断 骨密度检查 X光检查 互补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应及非特应体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征及免疫学特征。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MPP患儿102例,根据患儿是否为特应体质分为特应组(n=42)和非特应组(n=60)。比较2组患儿临床资料,并分析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计数(L)、嗜酸性粒细胞对数转化(LogTEC)、中性粒细胞计数(N)、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总免疫球蛋白E(IgE)。根据患儿是否合并肺外并发症分为肺外并发症组(n=22)和非肺外并发症组(n=80),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L-17、总IgE水平及特应体质占比等临床资料。结果特应组重症、既往哮喘史、糖皮质激素治疗、吸氧治疗占比显著高于非特应组,咳嗽时间、喘息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非特应组,血清LDH、总IgE显著高于非特应组,但是血清IL-17显著低于非特应组(P值均<0.05)。肺外并发症组血清总IgE显著高于非肺外并发症组,血清IL-17显著低于非肺外并发症组,且特应体质占比显著高于非肺外并发症组(P值均<0.05)。结论特应体质可能会加重MPP患儿病情,致使肺外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这可能与自身活性IgE释放和IL-17下降等有关。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体征和症状 白细胞介素1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及巨大子宫肌瘤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子宫肌瘤的MRI表现,并将MRI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肿瘤直径在13~20cm者5例,20~24cm者4例,24cm以上者2例。7例位于浆膜下,4例位于肌壁间,粘膜下型无。其中6例MRI表现为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中等信号,其内见不规则高信号,注射Gd-DTPA后,肿块明显强化,其内见不规则片状未强化灶,包膜显示更清晰,无强化。结论MRI可显示巨大子宫肌瘤较具特征征象,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加上脂肪抑制技术,有利于显示肿块成分及包膜,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 标签: 子宫肌瘤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麻痹痴呆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该疾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麻痹痴呆患者共20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6例高血压,1例糖尿病、4例梅毒,酒精依赖精神障碍、肺炎各2例、腔隙脑梗塞4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脑萎缩一例;其中14例均有梅毒病史,4例梅毒至今未治愈;患者脑脊液蛋白定性在+到++之间;脑电图出现异常患者10例;11例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每升超过5×106;临床误诊还有漏诊事件发生概率为45.0%。结论对患者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青霉素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麻痹性痴呆 临床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头痛,头晕或眩晕,耳聋和耳鸣等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的背后隐藏着相关疾病。近年来,既头痛又头晕的患者得到临床医生关注,历史上,这些患者曾经被诊断为前庭偏头痛、偏头痛相关眩晕、偏头痛相关前庭病、偏头痛眩晕及良性复发性眩晕等,有着不同的术语描述和不同的诊断标准,较为混乱。本文分析了前庭偏头痛临床特征

  • 标签: 前庭性 偏头痛 临床特征
  • 简介:背景:脑瘫患儿的步态异常较常见,如何控制改善步态是康复治疗的重点。目的:分析脑瘫患儿步态的生物力学参数,并观察支具控制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比脑瘫忠儿和正常儿童在起步过程中以及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参数,起步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时空参数,膝、踝关节活动度的运动学参数以及动力学参数;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时空参数。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均接受支具控制辅助下徒手体位控制、减重步态训练、S.E.T的3个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88项粗大运动评价量表A区和视频对照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与结论:脑瘫患儿和正常儿童在起步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参数测试对比中,除了右脚为起步脚的额状轴地面反力峰值外,其余各项生物力学参数均有明显差异;步行中的生物力学参数测试对比中,脑瘫患儿较正常儿童支撑相和双足支撑相延长、步长和复步长缩短。支具控制脑瘫忠儿观察中,与治疗前比较,GMFM88项A区平均得分显著提高,视频示患儿治疗后不自主动作减少,头颈躯干较稳定,生活能力有好转,癫痫及认知障碍和基底节区有影像学改变的患儿进步幅度较小,舞蹈一徐动型和张力障碍型比徐动痉挛型患儿运动能力进步幅度大。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学术探讨 脑瘫 三维 步态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反应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并分析本中心诊断为反应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反应关节炎患者18例,青年患者为主,男女比例2:1。18例患者起病前均有前驱感染症状,下肢关节炎为最常见表现,其中以膝关节受累最多,超过半数患者伴有发热,部分患者有关节外损害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显著增高。结论 对于以下肢非对称寡关节炎表现为主的青年男性患者,结合前驱的感染史,在排除其他关节炎后,需考虑反应关节炎诊断。

  • 标签: [] 反应性关节炎  HLA-B27
  • 简介:2010年6月下旬,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8月17日,西城区委、区政府宣布原西城区卫生局与原宣武区卫生局合并,合并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 标签: 北京市西城区 行政区划 东城区 宣武区 卫生局 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