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IEC61577—2:2014描述了测量户外、室内及包括地下矿井在内的工作场所中气载222Rn与220Rn活度浓度的仪器的特殊要求。本标准实际上适用于所有基于单点测量或连续测量电子测量。IEC61577—1规定了用于测量的不同类型仪器。新版本相对前一版本的主要技术修改如下:一增加了有关性能的新要求和试验;

  • 标签: 电子测量仪器 辐射防护仪器 氡衰变 产品 工作场所 地下矿井
  • 简介:文章介绍了该实验室标准医用放射性活度测量装置的计量特性与控制,其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级活度测量检定规程所限定的要求。测量总不确定度小于±4%,经检定10种常用核素活度测量总不确定度均在±3.8%以内,57Co、241Am、137Cs、60Co4种核素,参加了全国核素活度计量比对,利用该装置测量提供的数据均在标准均值的±1.0%以内。多年来对装置进行严格地质量控制,连续3年用137Cs监督源监测,并建立了长期稳定性监控图,连续6年稳定性均控制在±0.6%以内;连续近两年对3种核素标准源进行测量准确度监测,其测量准确度的复现性137Cs和60Co小于1.0%,241Am小于1.6%。

  • 标签: 放射性活度 测量 质量控制
  • 简介:针对核仪器标准“未进行误差合成而不能给出最大工作误差”和“单项误差的测量、计算方法不同”两个问题带来的困难,建议制定“核仪器测量的误差”标准。通过研究误差理论和分析现行核仪器标准中关于误差合成计算公式,本文提出了误差合成的计算方法以及统一固有误差、重复性、不稳定性和非线性等误差的测量和计算方法的具体建议。

  • 标签: 核仪器 标准 测量 误差 标准偏差
  • 简介:在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XAFS实验站上建立了利用全电子产额方法探测XAFS的实验方法。通过测量单色X-射线在样品表面激发出的电子产额随X-射线能量的变化,提取在吸收边附近的XAFS震荡。对不同厚度Cu薄膜的测量表明,在Cu的K吸收边附近可观察到信噪比很好的XAFS震荡。该探测器设计简单,可以直接在大气下工作。全电子产额XAFS方法的建立,有助于导电薄膜和材料的近表面结构研究。

  • 标签: 测量 XAFS谱 全电子产额技术 同步辐射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磁控溅射
  • 简介:1测量β射线的吸收剂量1.1基本原理外推电离室是其电极之间距离可变的平行板电离室。当电离室的电极逐渐接近而电极间距离逐渐缩短时,其体积和电离电流也将减小。在讨论把空腔电离室理论运用到β射线而设计的外推电离室时,必须假定这个趋于零的小空腔的存在,不会扭曲β射线的注量。为了测量β粒子源产生的辐射场中某处的组织剂量率D_T,建议外推电离室及其7mg/cm~2的入射窗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如石墨或塑料)制作。此外,电离室的体积应由足够厚的材料包围起来,相当于一个无限大的组织等效模体,也就是要求电离室后壁及其侧壁足够厚,至少能够全部吸收所存在的最大能量的β粒子。均匀辐射束的面积应至少是上面的最小模体的面积。在这些条件下,利用所熟悉的Bragg-Gray公式得到:

  • 标签: 吸收剂量标准 外推电离室 Β射线 测量总不确定度 组织等效 电离电流
  • 简介:本文对通用该仪器的标准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标准体系中的问题提出下述建议:积极、认真采用国际标准,同时将中国的核仪器标准推向世界;适当调空体系表的结构和标准配置,使其更加完善、科学和适用;加强技术基础标准的建设,促进整个核仪器的标准化;充实门类测试方法标准,理项标准级别,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总之应提高标准质量,包括标准的系统性、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标准的作用,为通用核仪器的生产开发、检验测试、质量保证和实现“三化”服务.

  • 标签: 核仪器(仪表) 标准(化) 标准体系(表) IECTC45 误差
  • 简介:有关组建核仪器(包括核辐射探测器,下同)质量检验与测试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的问题已经酝酿了几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核总)早在“核总劳发[1989]41号”《关于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机构编制问题的批复》和“核总企发[1992]146号”《关于在标准化所组建核仪器质量检验与测试中心的通知》

  • 标签: 核仪器 质量检验 测试中心 检测中心 生产许可证 产品质量
  • 简介:本文概述了核辐射监测装备(军用辐射防护仪器)与民用辐射防护仪器及其标准化、国防电离辐射计量的技术范畴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着重论述了现代军民用辐射防护仪器标准化对国防电离辐射计量的发展需求,包括仪器量值与国防计量标准、准确度表达、计算剂量学、辐射场模拟、低辐射水平监测等方面。

  • 标签: 辐射防护 电离辐射 标准化 计量
  • 简介:文章介绍了新建液闪绝对测量装置。该装置应用TDCR原理,对纯β放射性核素活度进行绝对测量。对装置电子学线路进行详细说明,描述了多路符合插件的原理,简要介绍了探测器结构。应用该装置对3H活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达到0.6%(k=1),三种统计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放射源标称值均在0.9%以内符合,实现了系统在绝对测量中的应用。

  • 标签: 液闪 TDCR 活度 不确定度
  • 简介:在放射性测量中,在某个时间内对样品进行测量得到的计数值可以看成是一个随机变数。即使所有的测量条件都是稳定的,若多次记录在相同时间,内所测到的计数并不完全相同,而总是围绕着其平均值上下涨落。从理论上说,我们希望知道各个测量值所围绕着涨落的那个平均值,这个值应是无限次测量取值的平均值,即称为数学期望(真平均值)。而在实际测量中,我们只能进行有限次测量。一次测量值或有限次的平均值都不是真平均值。它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作真平均值的近似值,这样就给结果带来了误差,这是由放射性核衰变的统计性引起的,所以称为统计误差。

  • 标签: 放射性测量 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统计误差 置信区间 真平均值
  • 简介:探测系统的死时间,就是能够将两个事件(或脉冲)区分开的最小时间间隔。系统的死时间主要由探测器及与其配套的电子测量系统决定。本文介绍了利用双源法和振荡仪法分别测定FP-180标准装置的系统死时间,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简单介绍了其他测定死时间的方法。

  • 标签: 死时间 双源法 振荡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