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为选择适宜的核安全设备材料断裂韧性试验标准,文章对比分析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E1820-15a和中国国家标准GB/T21143-2014的主要差异。总体上来说,两者在试验设备、试样尺寸以及试验步骤等方面相差不大,但在结果分析上有较大差异,ASTME1820-15a对结果有效性判定更有利。

  • 标签: 断裂韧性 对比分析 有效性判定
  • 简介:核级设备的抗震性能对核电厂运行安全性至关重要,有必要按照抗震设计规范对核级设备进行抗震分析。根据我国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对堆补水箱进行了抗震分析: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给出与抗震分析相关的载荷组合和应力限值;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堆补水箱进行了静力分析、模态分析以及响应谱分析;评估了堆补水箱在地震条件下的安全性性能。为核级设备抗震分析提供了参考借鉴。

  • 标签: 核级设备 抗震分析 载荷组合 应力限值
  • 简介:本文基于热声效应原理设计出一种新型的测温装置,用于弥补现今核反应堆内以热电偶等方式测温缺乏非能动特性的不足,可以提高在严苛环境下仪表测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利用DeltaEC热声计算软件对设计的热声测温装置各个组件尺寸进行了优化,目标是使得各个组件组成的系统性能最佳,即在同等工作条件下装置内气体震荡幅度最高。经过优化后,通过改变热端温度找到了热端温度与装置内声波频率的对应关系,近似为一条一次函数直线,因此新型的测温装置可以有效地实现非能动测量。

  • 标签: 热声效应 非能动 核安全
  • 简介:冷却监测系统(CoreCoolingMonitoringSystem,简称CCMS)用于对压水堆堆冷却状态进行监测,属于安全级系统.北京广利核公司采用FirmSys安全级数字化仪控平台产品,对大亚湾核电站CCMS系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以解决原系统可用性降低、堆冷却状态算法存在不足、记录功能较弱的问题,同时满足大亚湾核电站事故管理规程从事件导向规程(E0P)向状态导向规程(SOP)过渡的需要.改造后的1#机CCMS系统在2013年11月投入使用,运行稳定可靠.这是国内在役核电厂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的首次改造,也是国产核级安全级数字化仪控产品FirmSys在国内核电站安全级的首次应用.改造方案可供同类系统改造借鉴.

  • 标签: 堆芯冷却监测系统 EOP SOP 数字化改造 FirmSys
  • 简介:主要研究快速提升功率(RAMP)对包壳应力的影响,并为块—包壳机械作用(PCMI)的分析提供依据。分析采用包壳效应力作为指标,参照相关试验的功率,使用燃料棒性能分析程序RoPE模拟相应工况,归纳整理包壳效应力随RAMP速率变化的规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RAMP速率的增大,最大包壳效应力也会相应的升高,但当速率大于10kW·m^-1·min^-1后,应力趋于饱和。这一规律与热学分析结果相吻合。故在PCMI分析与试验中采用此RAMP速率是合理的。

  • 标签: PCMI RAMP速率 包壳应力 ROPE
  • 简介:采用高稀硅烷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氢化微晶硅薄膜。其结构特征用Raman谱,红外透射谱,小角X射线散射等来表征。结果表明微晶硅的大小及在薄膜中的晶态比Xc随稀释度的提高而增加。而从红外谱计算得到含量则随稀释度的增加而减小。小角X射线散射结果表明薄膜致密度随稀释度的增加而增加。结合红外谱和小角X射线散射的结果讨论与比较了不同相结构下硅网络中H的增加而增加。结合红外谱和小角X射线散射的结果讨论与比较了不同相结构下硅网络中H的键合状态。认为随着晶化的发生和晶化程度的提高H逐渐移向晶粒表面,在硅薄膜中H的存在形式从以SiH为主向SiH2转变,即在微晶硅膜中主要以SiH2形式存在于晶粒的界面。

  • 标签: 氢化 小射X射线散射 稀释 制备 微晶硅薄膜 微结构
  • 简介:反应堆堆冷却系统是核电厂安全分析的重要内容,新设计的电厂必须通过实验验证其事故工况下保持堆覆盖和导出热量的可靠性。本文详细介绍了AP1000核电厂非能动堆冷却系统的测试实验和美国核管会(NRC)的评估结果。

  • 标签: AP1000 堆芯冷却系统 测试实验 评估
  • 简介:田湾核电厂1、2号机组计划自2014年开始向长周期燃料循环过渡,在AFA型燃料组件组成的堆中逐步装入TVS-2M新型燃料组件,经过3个燃料循环的过渡,堆将全部装载TVS-2M型燃料组件,以实现长周期燃料循环。燃料组件结构的改变使原堆热工水力分析不再适用。本文以长周期燃料循环过渡时期的5种典型堆组成情况为例,介绍了VVER机组稳态热工水力分析的程序和方法,对混合堆的稳态热工水力特性进行了重新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堆稳态设计仍满足热工水力设计准则。

  • 标签: TVS-2M 混合堆芯 长周期燃料循环 稳态 热工水力特性
  • 简介:AP1000核电厂作为我国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已在我国多地开建,其设计中的很多先进技术与理念也成为核电行业学习研究的方向之一。但由于诸多原因,其他非承转单位在对AP1000设计的研究与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与以往不同的问题,往往会引起技术消化困难。本文通过对AP1000堆核设计的审查,发现了一个功率分布畸变的问题,通过校算与研讨分析,给出了AP1000堆核设计报告中硼降曲线与堆功率分布计算工况的非常规处理方式。

  • 标签: AP1000 堆芯 核设计 功率分布
  • 简介:非能动堆冷却系统热态性能试验是AP1000首批机组预运行试验阶段一项重要的调试项目,其中包含多项首堆或首三堆调试试验。国家核安全局对该项调试试验执行过程进行安全监管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梳理和总结了AP1000依托项目非能动堆冷却系统热态性能调试试验在安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建议。

  • 标签: 安全监管 首堆 AP1000 调试 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
  • 简介:本文以失去交流电源事故作为计算条件,对AP1000核电厂堆节块模型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现有AP1000核电厂的资料建立了堆节块划分模型并修改了堆节块划分,经计算并与安全分析报告进行对比,验证了推节块划分模型的正确性.在获得验证的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堆节块划分,进行了模型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堆节块数目的变化对事故计算的结果有较大影响,随着堆节块数目的减少,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eactorCoolingSystem,以下简称RCS)系统压力的下降速度降低;温度升高;堆补水箱(CoreMakeupTank,以下简称CMT)系统投入时间延迟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assiveResidualHeatRemoval,以下简称PRHR)提前工作;CMT和PRHR的最大流量显著增加.

  • 标签: 事故分析 relap 节块划分 AP1000
  • 简介:2004年4月颁布的HAF102《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对新建核电厂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开展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的研究外,还要求对核电厂设计的安全分析进行独立验证。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对严重事故管理相关的"设置完善的可燃气体控制系统"(即"消系统设计改进")重大设计改进项的安全评价进行了独立验证。本文描述了开展消系统设计改进项安全评价独立验证工作的整个过程,并对验证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非能动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 设计改进 安全评价 独立验证
  • 简介:介绍了国内法系核电机组在首循环出现一回路环路流量及堆总流量超过机械设计流量限值的一系列运行事件。通过对这一类型运行事件的深入探讨,找出导致事件发生可能原因,进行安全影响分析,提出了建议纠正的措施。可作为运行机组以及后续新建机组的参考,以期避免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 标签: 一回路 机械设计流量 原因分析 改进方案
  • 简介:电厂运行状态(POS)分析的目的是将核电厂功率停堆运行这一连续的动态过程离散化,这是用事件树表示发展事故序列的必要条件。以某300MW参考核电厂的设计、运行经验、操作规程等基础做为参考,采用相关准则进行详细的POS分析,得到合理的POS,并根据该参考电厂实际运行情况计算得到每个POS的持续时间。这项工作为开展功率及停堆工况PSA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其分析方法和內容为国內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参考。

  • 标签: 低功率及停堆工况PSA 电厂运行状态分析 POS的持续时间
  • 简介:文章主要以堆测量系统为例,阐述了核电仪控设备国产化供应商在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时的困难和需考虑的因素,以及一体化管理体系对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并就体系建立的关键点进行了描述,可为同类型企业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提供借鉴.

  • 标签: 堆芯测量系统(RIC) 核电仪控设备 国产化 一体化管理体系(IMS)
  • 简介:采用类凝胶法和超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得了一组具有不同Co/Mo比的超细非负载型Mo-Co-K催化剂,考察了其合成碳醇性能,并运用EXAFS技术对还原态催化剂的局域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还原态催化剂中Co以CoMoO4的形式存在,Co的配位数低于标样CoMoO4的配位数,且随着Co/Mo比的减小而减小,由于催化剂中Mo与Co与Co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Co-O键长被不同程度地拉长,研究表明,催化剂中具有配位Co且较弱的Mo,Co之间相互作用的类CoMoO4结构物相可以促进碳醇的生成。

  • 标签: 合成 低碳醇 超细Mo-Co-K催化剂 局域结构 EXAFS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MoO4催化剂,经K助化后分别在空气中于400-800℃下进行焙烧,得到氧化态样品,然后经硫化制得硫化态K-Co-Mo催化剂,对氧化态样品的乙醇分解性能及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碳醇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运用X射线衍射(XRD)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乙醇分解性能测试表明,催化剂的表面酸性较弱,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合成醇性能测试结果则显示,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升高后,其合成醇的产率逐步降低,但醇选择性基本不变,经400℃焙烧的样品,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氧化态样品中存在多种K-Mo-O物种,且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钾铝之间作用增强,样品更难以被完全硫化。

  • 标签: K-CO-MO催化剂 溶胶-凝胶法 低碳醇合成 焙烧温度
  • 简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钴含量的钴钼超细粒子氧化物,将其与K2CO3干混后进行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XRI)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碳混合醇性能。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不含钴的氧化态样品,主要以颗粒度较大的MoO2物种存在;添加钴后,样品粒子的颗粒度大幅度降低,钴钼组分主要以CoMoO3物种的形式存在,当钴含量增加时,CoMoO3的晶形趋于改善。硫化态样品中钼以类似于MoS2物种的形式存在,但粒子尺寸较小。同时,体系中还存在Co-Mo-S和Co9S8物种。XRD和EXAFS结果表明,适量钴的添加,有利于样品的硫化。活性测试表明,钴的加入,明显促进的含量也最高。结合结构表征结果,认为钴是以协同作用的方式参与反应。

  • 标签: 超细粒子 溶胶-凝胶法 K-CO-MO催化剂 低碳醇 合成 钴含量
  • 简介:各有关单位:现将《、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包装容器钢桶》等两项强制性行业标准和《铀矿资源评价方法——矿床模型法》等十五项推荐性行业标准予以颁布,自1997年2月1日起实施,标准文本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

  • 标签: 放射性固体废物 行业标准 包装容器 钢桶 矿床模型法 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