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垃圾焚烧中铅的含量。重点研究了铁氰化钾的用量以及加入盐酸羟胺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铁氰化钾可以促进铅烷生成,盐酸羟胺可起到抑制干扰的作用。方法的检出限为0.39μg/L,回收率为83.6%~101.3%。

  • 标签: 垃圾 飞灰 原子荧光法 微波
  • 简介:摘要:低压先导式输系统结合斗无源核子料位计,仓泵无源核子料位计,在中、低负荷实现低频次输

  • 标签: 低压 节能 低频 无源核子料位计
  • 简介:针对废水水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氨氮含量高于总氮含量的情况,对氨氮测定过程和总氮测定过程中的金属离子干扰、标准曲线绘制、消解时间等进行了分析,提出氨氮含量高于总氮含量是由于总氮消解时间不够,导致过硫酸钾的转化不完全造成的。实验结果表明,将总氮消解时间设定为40min可以解决此问题。为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在实验中还应注意实验环境、计量器具及高压灭菌锅的密封性等问题。

  • 标签: 氨氮 总氮 金属离子干扰 标准曲线 消解时间
  • 简介:在每一个版本的罗宾·汉的第一章节关于他外貌的描写中,总有关于他小帽一侧插着一支羽毛的描写,而这羽毛在原文中就来自一种叫“GoldenPlover”的鸟类——拥有真正的金色羽毛的水鸟“金斑鸻”。

  • 标签: 灰斑 GOLDEN 羽毛
  • 简介:为方便、快速、准确地测定水溶液中丙烯腈含量,分别对气相色谱法、折光率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研究。以浓度为自变量作标准工作曲线回归方程,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将气相色谱法与折光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考察这两种方法在分析高浓度丙烯腈溶液时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当丙烯腈浓度在100~10000mg/L时,宜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当浓度大于10000mg/L时,可以采用操作简单、分析可靠的折光率法;对于100mg/L以下的痕量丙烯腈分析,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 标签: 丙烯腈 含量 气相色谱法 折光率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简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云南野生蔬菜苦刺花中的硫(以S计),磷(以P计),钾(以K计),钙(以Ca计),镁(以Mg计),铁(以Fe计),锌(以Zn计),铜(以Cu计),锰(以Mn计)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实验表明:苦刺花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P,K,Ca,Mg,Fe,Zn,Cu等矿质元素.苦刺花中各矿质元素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土壤中各元素含量和植物对元素的吸收有关.用ICP-AES测定辣椒中微量元素对此类资源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表1,参24.

  • 标签: 苦刺花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元素
  • 简介:环保问题不能依赖企业的社会责任或者良心,只有完善的法制和严格的执法才能捍卫蓝色的天空。中国早在2011年就实施了汽油欧IV标准,只是石油企业一直没有供应而已。

  • 标签: 环保 职能 灰霾 石油企业 社会责任
  • 简介:采用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推荐的滤膜法测定油田含聚合物采出水(简称含聚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时,过滤时间长而测定值偏高。文章分析了新疆油田含聚污水中固相颗粒物的分布特点,考察了滤膜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残余聚合物含量、聚合物分子量、温度等,考察了水中残余聚合物浓度与滤膜截留量的关系,建立了适合含聚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测定方法——高速剪切法,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并以新疆油田现场聚驱和二元复合驱采出水为对象,评价新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聚合物 采出水 悬浮固体 测定方法 改进
  • 简介:研究主要是利用藓属植物大藓(Hypnumplumaeforme)对衡阳市内有代表性的区域大气重金属污染进行监测,分别选取了工业区、文教区、居民区、休闲旅游区4个功能区,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中Cu、Hg、Cd、Pb、Zn等6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Cu、Hg、Cd、Pb、Zn、Cr在4个监测点的含量范围依次为10.211ug/g~20.824ug/g,0.515ug/g~0.931ug/g,0.326ug/g~1.669ug/g,22.746ug/g~51.625ug/g,101.745ug/g~123.221ug/g,3.617ug/g~15.822ug/g,单一重金属污染指数值范围依次是:1.564~3.198,1.702~3.089,0.895~4.675,2.247~5.102,1.574~1.987,1.997~8.726.结论:利用藓属植物监测衡阳市大气重金属污染,Cr污染最严重,各监测点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是松木工业园.

  • 标签: 大灰藓 重金属 污染 监测
  • 简介: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oxicitycharacteristicleachingprocedure,TCLP),以及ICP—MS和ICP—AES技术研究了澳门城市垃圾焚烧底中重金属的淋溶,并结合蚕豆根尖微核试验评价了其潜在的生态与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该底淋溶出来的重金属元素:铝(Al)、锰(Mn)、钻(Co)和汞(Hg)的浓度低于0.01mg·L^-1,铁(Fe)、铜(Cu)和钼(Mo)的浓度低于0.1mg·L^-1,而铬(Cr)、锌(Zn)、硒(Se)、锶(Sr)、钡(Ba)和铯(Ca)的浓度在0.11mg·L^-1-2.19mg·L^-1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淋溶液中铅(Pb)的浓度异常高,最高可达19.06mg·L^-1,超过了美国相关标准的上限(5mg·L^-1);对比不同条件下底中重金属的淋溶情况,表明溶解作用和淋溶液的pH值是影响其淋溶的2个重要因素.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显示各淋溶液处理组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各淋溶液具有遗传毒性;随着淋溶液中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蚕豆根尖细胞所表现出来的毒性效应增强,表明重金属是淋溶液具有遗传毒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城市垃圾焚烧底灰 重金属 淋溶试验 微核试验 遗传毒性
  • 简介:概述了国内外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现状,针对煤层气开发过程中采出水的利用价值,结合多个井场采出水的样品实测数据,详细讨论了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含量对煤层气采出水利用价值的影响,对其中所含各类污染物质及重金属进行了分类对比分析,提出了煤层气采出水综合利用的处理建议。

  • 标签: 煤层气采出水 重金属 含量
  • 简介:通过对广西煤中硫的初步研究,基本查明广西煤中硫的三种赋存状态,即硫化物硫、有机硫和硫酸盐硫。同时,探讨了广西煤中硫含量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成煤古地理环境的关系。

  • 标签: 黄铁矿 有机硫 硫含量 赋存状态
  • 简介:为了解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的汞暴露情况,在青岛市城阳区、李沧区、崂山区和即墨市收集223名居民的头发样品,发汞含量用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表明,青岛市不同功能区居民的发汞质量比范围为0.02—28.75mg/kg,均值为0.06mg/kg。在223份样品中,有23份发汞质量比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1mg/kg的限值,占总数的10.31%,说明青岛市存在人群发生汞暴露的健康风险。即墨市和李沧区居民的发汞质量比高于城阳区和崂山区居民的发汞质量比。在各影响因素中,发汞质量比与性别、食鱼频率没有相关关系,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有饮酒习惯的居民的发汞质量比明显高于没有饮酒习惯居民的发汞质量比。

  • 标签: 环境科学 发汞 青岛 健康风险
  • 简介:通过ICP-AES法测定了26个云南野生牛肝菌居群中As元素含量,分析不同地区、种类牛肝菌对As的富集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云南野生牛肝菌的As污染水平;根据FAO/WHO规定的每周As允许摄入量评估野生牛肝菌的As暴露风险。结果显示:(1)不同产地、种类牛肝菌中As含量差异明显,其中菌盖的As平均含量在(0.18±0.31)~(13.33±2.21)mg·kg^(-1)dw之间,菌柄的As平均含量在(0.06±0.10)~(17.09±5.8)mg·kg^(-1)dw之间;表明牛肝菌对As元素的富集程度与牛肝菌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2)不同种类牛肝菌菌盖、菌柄的As污染指数分别在0.35~26.66及0.12~34.20之间,且多数牛肝菌的As污染指数大于1,表明多数牛肝菌的As含量超过GB2762-2012规定的限量标准,处于重污染水平;(3)若成年人每周食用500g新鲜牛肝菌,则通过牛肝菌摄入的As均低于FAO/WHO规定的PTWI标准(As≤0.9mg),未达到As暴露水平;然而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通过野生牛肝菌摄入As元素外还会通过其他食物(大米、肉类等)、饮水、呼吸等途径摄入As元素,因此,为了防止As暴露危害人体健康,不宜大量或长期食用野生牛肝菌。

  • 标签: 野生牛肝菌 健康风险 单项污染指数 云南
  • 简介:为了解湛江地区农业土壤及主要作物(可食用部分)中砷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共采集了106个土壤表层样品和43个农作物样品(包括蔬菜、水果、甘蔗和稻谷),并评价了农作物食用的安全风险。结果表明,湛江地区农业土壤中砷平均质量比为4.04mg/ks,符合国家土壤1级标准(GB15618—1995)的样品占98.1%,与国内外不同地区土壤砷平均含量相比,湛江地区土壤中砷平均含量相对较低。湛江地区各区域土壤受砷污染程度大小依此为:雷州、廉江、霞山、赤坎、徐闻、麻章、坡头、遂溪、吴川;4种主要土壤利用类型受砷污染程度大小依此为:水田、果园土、甘蔗地、菜地。湛江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蔬菜、水果(含甘蔗)和稻谷可食部分砷平均质量比总体较低,分别为0.470×10^-1mg/kg、0.440×10^-1mg/kg和0.179mg/kg,均符合我国有关蔬菜、水果及粮食的卫生标准(GB18406-2001),与我国土壤砷清洁地区的统计数据相当。湛江地区蔬菜、稻谷和水果3大类作物可食部分通过“土壤-植物-人体”途径年平均摄入量为39.45mg/(人·a),约占允许摄取限值(547.50mg/(人·a))的7.2%,可见,食用湛江地区出产的蔬菜、水果和稻谷等农产品砷的安全风险不大。

  • 标签: 环境学 土壤 农作物 分布特征 食用安全
  • 简介:入侵植物会损害环境生态系统,影响生物的多样性,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虽然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较多,但是很多缺乏对化感作用的深入研究.结合国内外入侵植物的研究进展,该研究阐述了小蓬的研究现状、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方法以及入侵机理研究的进展.参24.

  • 标签: 入侵植物 化感作用 小飞蓬
  • 简介:通过对催化裂化催化剂活性组分-超稳分子筛的生产工艺过程铵盐消耗的分析,在小试试验的基础上,结合装置实际情况,经优化工艺条件,改进工艺流程,降低交换过程铵盐投料比,并用后工序废液代替化学水用于前工序浆液的调配等手段,使铵盐消耗量由1.8t/t降至0.95t/t,每年可节约467.5万元;同时采用氨氮回收技术将高氨氮污水中氨氮含量由原来的5000mg/L降至200mg/L以下,为最终采用生物法将污水氨氮含量降至15mg/L以下达标排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 标签: 降低 超稳分子筛 污水 氨氮 工艺
  • 简介:为探讨镉(Cd)对血管抗氧化功能及金属硫蛋白(MT)的影响,将180只50日龄健康雌性海兰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含0、140、210mg·kg^-1(BW)CdCl2的基础日粮,在饲养20、40、60d后采集主动脉和前腔静脉,测定其MT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Cd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血管MT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高剂量组血管MT含量显著降低(p〈0.01),并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2)随着Cd暴露剂量的加大,血管SOD、GSH-Px活性逐渐降低,而MDA含量逐渐升高,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血管SOD、GSH-Px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4)Cd暴露下,主动脉与前腔静脉各指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以上结果表明,Cd具有血管毒性,其毒作用机理可能与MT含量变化以及抗氧化功能失衡有关.

  • 标签: 金属硫蛋白 抗氧化功能 血管
  • 简介:为了研究现有水处理工艺对病毒的处理效果,评价水体安全状况,利用荧光染料SYBRGreenI对病毒核酸物质染色,结合流式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对某饮用水净化厂和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工艺中水样的病毒含量进行定量检测及比较研究。为了更加准确地利用流式细胞法评估水样中病毒含量,对水样的固定、染色和稀释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到的病毒含量随着戊二醛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高温染色(80℃)可有效防止低估水样中的病毒含量;利用Milli—Q纯水作为稀释液所产生的背景值较小,有助于病毒群落的分离。仪器对病毒的最低检出限为4.04×10^4counts/mL(R2=0.99),实现了利用流式细胞法对水样中病毒含量的快速有效测定。将该方法应用于饮用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病毒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饮用水净化厂的活性炭一超滤膜工艺可有效去除饮用水源水中的病毒,经超滤膜处理后的水样的病毒含量低于检测限;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处理工艺中水样病毒量突增,这可能是由于作为病毒宿主的细菌含量升高而导致,全套污水处理工艺对水体中的病毒含量没有明显降低和改善。

  • 标签: 环境学 病毒 流式细胞法 饮用水 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