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建立了一种应用气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和废气中乙醇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活性炭管吸附采样,异丙醇/二硫化碳混合解吸液解吸,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以气色谱-质谱法测定乙醇的含量。该分析方法处理样品简便快速,无干扰,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乙醇的监测。

  • 标签: 环境空气 气质联用仪 乙醇 活性炭管
  • 简介:又是春暖花开时,又是“会”来相逢。3月3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相继开幕。安全生产依然是今年“会”关注的焦点,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代表、委员们的建议、提案和发言,都传递出安全生产的强音。

  • 标签: 安全生产 《政府工作报告》 聚焦
  • 简介: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西藏、广西、海南等地,多生活于热带地区、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目前记录的80~23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西双版纳勐养地区,在云南地区多见于滇西和滇西南地区。雄蛙体长30~39毫米,雌蛙体长37~52毫米。背面多为红棕色、棕黄色,整体为金黄色的体色,在树蛙家族中是颜值担当,野外观察记录,也有个体背部青绿色变异。其背上有深色斑纹或"X"形斑或微小黑点,

  • 标签: 红蹼树蛙 云南地区 特有物种 体长 海拔范围 常绿阔叶林
  • 简介:比较了手动进样与自动进样分析非甲烷总烃(NMHCs)的结果,确立了采用玻璃注射器采样-气体自动进样系统双柱单检测器气色谱法对NMHC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动进样保证了进样的一致性,一次可连续自动分析多个样品,自带反吹清洗技术有效地避免了样品间的交叉污染,提高了气体中NMHCs的分析效率、准确度和精密度;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气体中的甲烷和总烃,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0.99991,甲烷、总烃和NMHCs的方法检出限为0.02mg/m3、0.04mg/m3和0.03mg/m3。

  • 标签: 非甲烷总烃 自动进样 气相色谱 玻璃注射器
  • 简介:为有效降低水中硝酸盐氮和磷的污染,采用级电解法对水中的硝酸盐氮和磷进行去除试验,考查不同电极体系、不同电压等因素对硝态氮和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电解采用催化-钛极板体系效果最好,60min后对20mg/L的硝态氮去除率达到92.30%;二级电解改用不锈钢-钛极板,35min后对5mg/L的磷酸根去除效率达到90.25%。实验表明,该级电解体系对水中硝态氮和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 标签: 脱氮除磷 两级电解 催化极板 电压
  • 简介:为百金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百金的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10:00,次高峰出现在16:00,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百金光合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胞间CO2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百金叶片光能利用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降低,说明百金弱光利用的能力较强.

  • 标签: 百两金 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因子 日变化
  • 简介:近年来,企业参与灾害治理成为应急管理中的重要现象。以逐利为天性的企业何以且如何参与灾害治理?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其工具性和规范性种不同视角为分析工具,将企业灾害参与和社区的抗逆力关联起来,同时基于不同企业灾害参与动机的差异性,将企业灾害参与抽象为公司导向与社区导向种不同模式。以这种模式及其演变为框架,探讨了公司层面的抗逆力与社区层面的抗逆力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发现,采用不同灾害参与模式的企业客观上有多重途径同时改善公司与社区层面的抗逆力,但企业的抗逆力并非天然就能转化为社区的抗逆力,只有社区导向的企业才能有效促进社区抗逆力的提高。本文对种企业灾害参与模式的提出及其演变路径的分析,既为理解企业的灾害参与行为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企业灾害参与能力建设和公共政策层面的企业灾害参与管理指明了方向。

  • 标签: 灾害治理 应急管理 企业参与 公司导向 社区导向
  • 简介:为了研究空间故障树降维方法,参考因素空间中的信息增益法,构建了空间故障树中影响因素的降维方法。通过影响因素对目标因素的信息增益情况判断该因素被删除降维的可能性,分为可被忽略和可等同2种情况并给出了判断此2种情况的条件及降维方法的过程描述和涉及的定义。应用该方法分析了故障状态数据,设使用时间、使用温度和使用湿度为影响因素,元件故障概率为目标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时间和使用湿度对故障概率的影响接近;使用温度对故障概率的影响最小,但3个因素都不能作为可降维的影响因素而被删除。

  • 标签: 安全工程 空间故障树 信息增益法 影响因素降维
  • 简介:通过分析数据采集传输仪的工作原理,针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现场端经常遇到的数据采集故障、数据传输故障问题,制定了详细的故障处理流程,建立了规范化运维模式。结合长期的运维经验,提出目前数据采集传输仪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容易受到周边电源线路及生产环境的干扰、企业过多安装造成资源浪费并增加现场核查难度等需要改进的方面,提高网络传输速度,避免出现数据本身因网络而产生异常是未来数据采集仪器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 标签: 数据采集传输仪 故障问题 日常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