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在独立纪念日阅兵仪式上,格鲁吉亚展出了新型“迪哥里”(Didgori)装甲防地雷巡逻车。首辆车已在格鲁吉亚陆军第4步兵旅进行了试验。约有30辆“迪哥里”已由TAM公司交付格鲁吉亚陆军。

  • 标签: 格鲁吉亚 防雷 巡逻车 防地雷 TAM 陆军
  • 简介:过去的11年,美国陆军经历过多次军事行动,尽管综合能力与素质不断提升,但是,机械化部队中乘员的基本技能有所降低。部署到伊拉克的许多机械化步兵部队,要么没有装备“布雷利”步兵战车,要么战车数量削减。

  • 标签: 步兵战车 乘员 雷德 训练 军事行动 美国陆军
  • 简介: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约克的BAE宇航系统公司地面系统分公司于2006年3月获得美国陆军坦克车辆与武器司令部的一份价值2.27亿美元的合同,为361辆从伊拉克战场辙回的“布雷利”沙漠风暴行动车回炉改造。

  • 标签: 改造 回炉 雷德 战车 部署 宾夕法尼亚州
  • 简介:在法国成功地将“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出口到俄罗斯之后,各国都掀起了两栖攻击舰设计热潮,并积极向外推销,希望以此舰种打开国际市场,激活本国的军工企业。德国作为欧洲的造船大国。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新型的舰艇市场。

  • 标签: MHD-200 两栖攻击舰 设计 动力系统 飞行甲板
  • 简介:1927年,英国维克斯一阿姆斯特朗公司推出卡登一洛伊双人超轻型坦克,实际上它是履带式多功能装甲车,可装载机枪、追击炮等步兵重武器,或作为炮兵牵引车。在英军中它曾装上47毫米火炮进行过试验。所有车载武器既能车载战斗。也能卸下用作阵地战。其原始概念来自英国“全战车学派”。该学派主张以装甲战斗车辆取代步兵,使整个陆军完全由战车组成。

  • 标签: 轻型坦克 装甲战斗车辆 车载武器 阿姆斯特朗 装甲车 多功能
  • 简介:今天提到措森(Zossen)这个地名,许多人都会不甚了了,可它在20世纪的德国军事史里,却有着很重的分量——二战德军的闪电战部队是在这里起步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和陆军司令部也曾在此落户,战后的驻苏军司令部同样也选择了这里。对于军迷们来说,有着如此厚重的历史的地方.自然值得一去。

  • 标签: 司令部 遗迹 战争 小镇 遗址 军事史
  • 简介:美国国防安全合作局10月6日发布消息,应沙特阿拉伯的要求,美国将向其出售总价值150亿美元的“萨”反导系统。俄罗斯政府在此前一天也已经确认,沙特将从俄国进口价值30亿美元的武器。其中20亿美元用于采购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也有一定的反导能力。美俄两大强国“伺候”沙特一个国家,这难道是“不谋而合”吗?

  • 标签: 沙特阿拉伯 S-400 反导系统 政治 军事 防空导弹系统
  • 简介:利用2006年度车评选入围乘用车测试数据,分析研究乘用车特别是轿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测试评估指标.根据各项测量曲线,分析了轿车0~400m加速以及紧急制动和紧急避让过程的特点,指出了由紧急制动减加速度变化趋势判断车辆制动性能的可能性.

  • 标签: 测试评估 动力性 制动性 操纵稳定性
  • 简介:本文译自“美国核武器主动防控组织。官方网站上的一篇有关以色列弹道导弹研发历程的分析报告。本刊编译此文并不代表证实其事实和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标签: 弹道导弹 以色列 家族谱 杰里科 王之 大卫
  • 简介:研制战略弹道导弹,首要问题是能否设计出来,其次是能否生产出米。显然,生产这一步足决定产品“好”、“坏”的问题,而设计这一步则是决定产品“行”、“尼”的问题,战略弹道导弹的设计究竞存在哪些技术难点?本刊特邀请弹道导弹专家文超先乍为我们加以解读。

  • 标签: 战略弹道导弹 导弹专家 王文超 设计 “好” “行”
  • 简介:2008年2月26日印度进行了一次潜地弹道导弹的水下发射试验。这次试验据说是在水下50米的一个浮简中完成的。那么,究竟什么是“浮筒”?在“浮筒”试验之前和之后,潜射弹道导弹还要经过哪些实验环节?印度海军还需多久才能实现潜射弹道导弹的上艇服役?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我国著名潜地导弹设计师文超,请他为我们详细分析和点评了印度这次潜射弹道导弹试验。

  • 标签: 导弹试验 印度海军 王文超 设计师 潜射弹道导弹 解读
  • 简介:在2009年北京航展上,噶桑国际飞行器公司展出了一种名为滑翔软翼机的新型飞行器。这是一款豪华的航空娱乐飞行器,相比一般的动力伞,它有座舱,人不必完全暴露在外,可免受气流和阳光照射的影响,也不用怕刮风下雨,既能体验飞行的感觉,又能更舒适的飞行。

  • 标签: 开发公司 飞行器 舒适 动力伞 航空
  • 简介:自从去年国庆阅兵,中国预警机高调亮相之后,各方面对预警机的报道相当密集,以致于很多人对预警机已经有些“视觉疲劳”。说实在的,在采访院士之前,我们也有些担心这次采访没有新意,但见到院士之后,我们才发现,这种担心完全多余,院士为我们揭示了太多我们此前从未了解过的预警机知识,直到采访结束,我们仍在感慨。关于预警机,我们还是知道得太少、太少!有太多新鲜的知识,有待于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

  • 标签: 预警机 院士 总设计师 国庆阅兵 视觉疲劳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