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清朝驻防西藏官兵的制度是清朝对西藏地方主权的标志之一,对于维护清朝藏大臣、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的权力,以及西藏社会的安定、保卫边防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过去中外学者对此问题也多有论述。然而,国外一些相关的论著,却说什么清朝藏官兵,只是一支为数不多的、保护藏大臣的“卫队”,只是一种“摆设”。因此,有必要依据历史事实,再对清朝藏官兵制度的形成、特征及作用作一考述。

  • 标签: 兵制 地方政府 达赖喇嘛 历史事实 清朝 西藏
  • 简介:1942年8月,中国印军在印度北部蓝姆伽训练营建立。

  • 标签: 印军 中国 训练营
  • 简介:受命西使1932年6月,风尘仆仆的郭泰祺踏上英伦的国土,开始了长达10年的英外交生涯。此次出使欧洲,与郭泰祺早年的外交阅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郭泰祺,字保元,号复初。1888年初出生于湖北省广济(今武穴市)。在本世纪初的留学浪潮中,郭泰祺也是远赴美国的学子之一,他先在马萨诸塞州汉普顿中学和威里斯顿中学渡过了中学阶段,然后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政治学学位,后来获得奖学金进入该校的研究院学习社会学,最终获得硕士学位。1912年3月,郭泰祺回到国内,当年就加入了国民党,并很快就加入了湖北都督黎元洪的幕府,成为他的一名秘书。1913年郭泰祺跟随黎元洪到北京任职。1916年黎元洪继任总统,郭泰棋担任

  • 标签: 郭泰 英国外交部 南京国民政府 英国政府 汪精卫 日本侵略
  • 简介:<正>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中苏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会晤,使中断三十年之久的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也有助于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是值得庆贺的。它使我们联想到四十年前曾为中苏友好作出重大贡献的我国首任苏大使——王稼祥。王稼祥,安徽省泾县人,1925年留学苏联,先后在莫斯科

  • 标签: 王稼祥 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 莫斯科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斯大林
  • 简介:在拉萨设立藏大臣是清代治理西藏地方的最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清朝在西藏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藏大臣为行使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的主权,维护西藏地方和中国西南边疆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关于藏大臣设置的具体时间,史家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运用整体观的历史研究方法,认为应将藏大臣的形成演变视为一具体事物加以探讨,并就藏大臣设置的时间问题提出作者的观点。

  • 标签: 驻藏大臣 设置时间 清代 历史研究方法 行政长官 中央政府
  • 简介:直奔兰姆加1942年2月,日军攻陷新加坡后,侵略矛头指向缅甸,中国国民党当局应英国请求,先后派出第五、第六与第六十六军组成中国远征军赴缅协同英军作战,归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4月底,日军攻占缅甸,远征军大部撤回云南,其中六十六军的新三十八师因掩护英、印军撤退而撤往印度东部的英帕尔,第五军直属部队的一部与新二十二师,则经缅北野人山区撤到印度东北边境的列多,8月初到达

  • 标签: 中国远征军 史迪威 英帕尔 中国战区 国民党当局 印度东部
  • 简介:"土包子"学外交1949年初夏,我军解放青岛后,我所在的部队即投入紧张的海上练兵,准备解放台湾.9、10月份,正是海上训练的最好时节,碧蓝的海湾里,调来了各种战船,指战员日夜演练各种水上战斗动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就在这时,我接到命令:到北京参加外交人员学习班学习.

  • 标签: 中国驻 新中国 武官回忆
  • 简介:《广州市志·人物志》(卷十九)列举了近现代各国广州领事名录,其中美国广州领事名录中,第一个是始于道光卅三年(1843)的福士(PaulsForbos),当时自然是有其根据的。

  • 标签: 美国 广州市 领事 山茂召 福士
  • 简介:设立藏大臣是清王朝加强对西藏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认为藏大臣的设置是清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西藏当时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它对西藏的社会政治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 标签: 清代 驻藏大臣 设置 作用
  • 简介:八路军新疆办事处旧址位于乌鲁木齐市胜利路392号,侧门为胜利路二巷2号。建于1933年,原是一所私人住宅。为一座土木结构的中俄合璧式的二层黄色小楼,青砖压檐砌腰,铁皮屋顶,楼顶东南侧建亭台,建筑面积504平方米。

  • 标签: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 旧址 私人住宅 土木结构 建筑面积
  • 简介:本文利用最详细记录当时史实的满文《王抚远大将军奏档》、藏文《七世达赖喇嘛传》及蒙古文《清内阁蒙古堂档》等史料,通过分析康熙五十九年九月进驻拉萨后,清朝怎样推选拉藏汗继承人候补,并为此怎样与青海和硕特交涉,最后康熙帝做出了怎样的善后处置等问题,以探讨当时的清朝西北边疆局势及对阿拉善和硕特所采取的具体政策。

  • 标签: 和硕特 阿拉善 清军 达赖喇嘛 西北边疆 蒙古文
  • 简介:<正>新加坡《联合早报》1990年5月份在“人物追踪”栏内载文介绍蒙古人民共和国美首任大使宁木道时写道:宁木道离开大草原,到华府担任第一位蒙古美大使,他的赴美第一任务是要物色一间房宅作为大使馆之用。美国在1987年与蒙古建交。随着55岁的宁木道破天荒地出使美国,蒙古已不再那么孤立了。同样可贵的是宁木道不象一般外交家那般拘泥虚礼,因此具有特别的亲和力。宁木道希望美国能给予他的国家更多的认可,尤其希望能通过蒙古外交部长与美国国务卿贝克的

  • 标签: 蒙古 驻美大使 新加坡 木道 载文 人民共和国
  • 简介:<正>1991年3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勘探基础工程处在南宁市邕江防洪堤进行钻探施工时,从20米深处的污泥中发现一枚宋代铜印。该铜印面长5.5厘米,宽5.1厘米,边高1.6厘米,直柄钮,通高4.5厘米,正面铸有篆体阳文“广南西路泊兵马都监铜记”十二字,除“兵”字受损外,铜印整体保存完好;背面右侧镌有“庆历七年”(1047年),左侧则镌“少府监铸”八字。宋代铜印在广西发现尚属首次,铸有“广南西路泊兵马都监铜记”及年号之印殊属珍贵。因此,该铜印的发现为研究宋代依智高起兵反宋前期广西的政治、军事机

  • 标签: 少府监 南宁市 北宋王朝 广西壮族自治区 铭文 宋代
  • 简介:韩国青岛总领事金善兴先生,总领事馆秘书李媚女士,青岛贸易促进会会长张辉先生及其总领事夫人等一行五人,于2007年8月17日从青岛乘飞机到达春城昆明.次日,早上10时在中国贸易促进会云南分会副会长范娟娟及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专程来到郑和故里晋宁县昆阳镇参观拜访.晋宁县建设局副局长赵建国及县统战部,外经贸局、县旅游局等有关领导到郑和公园正大门外迎接前来拜访的韩国友人.笔者受县政府之托参加了这次活动。

  • 标签: 领事馆 青岛 郑和 韩国 故里 中国贸易促进会
  • 简介:<正>日大使馆报告日本侵华计划梗概(1935年9月30日)本年自日人对于华北要求事件发生以来,初则经济提携之说盛行于时,及至最近,则彼方一切论调对于提携之词已渐舍不用,进而改称所谓开发华北者,不徒宣传,且进而作成方案,从事著手。既已由其天津驻屯军扩充调查班按照对象调查一切问题,而南满铁道会社亦出资设立

  • 标签: 日本侵华 大使馆 华北政策 经济提携 中国政府 对华
  • 简介:在藏学领域诸多课题的研究中.围绕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而设立的藏大臣制度,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藏大臣在西藏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都曾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重视,并做过细致的研究探讨。但有关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相见礼仪问题,却很少有人涉及。笔者在参与编辑《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过程中曾接触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深感在藏大臣与达赖喇嘛相见礼仪的嬗变这个表象的背后,反映着更深层次的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喇嘛在西藏地位及作用的看法和政策,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 标签: 达赖喇嘛 藏学 清政府 统治 礼仪 档案史料
  • 简介:扎西次仁发表在《西藏民俗》2001年第二期上的文章研究了“拉萨痘碑”。文章说,“拉萨痘碑”位于大昭寺正门前,为清朝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和琳竖立.碑高3.3米,宽1.2米.碑额刻有二龙.身尾相绞.龙头相对.含珠嬉戏.极其生动,碑身竖刻汉字。立碑缘由是和琳在任期间.西藏发生空前的天花病

  • 标签: 大昭寺 拉萨 历史作用 乾隆 西藏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