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灵台县博物馆现收藏一件晋代堆塑陶器,因为少见,又属民间征集。对其功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甚至影响到器物的定名。本文试图从器物上堆塑的楼阁及佛像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初步探讨。文章认为,这件陶器应为谷仓罐,不仅再现了东汉末年及三国两晋时期豪强地主庄园的一个侧面,而且反映出中国早期佛教是结合在本国的传统信仰之中。是一件殉葬用的明器,并非是骨灰坛。这件陶器也为研究晋代的丧葬习俗、制瓷工艺、建筑特色及审美特征等提供了极佳的实物资料。

  • 标签: 谷仓罐 楼阁 佛像 明器
  • 简介:山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四坝文化类型遗址,距今3900—3400年之间。因先民们生活居住时间长.生活垃圾堆积成“山”而得名。遗址内曾出土石器、陶器、骨器、铜器、金器等各类文物1003件。从考古资料和发掘出土的大量文物可以得知东山先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及宗教信仰。

  • 标签: 东灰山人 生活 生产 信仰
  • 简介:在鹤西先生心爱的文学领域,由于是一个“门外行者”(文集封面印章),免疫于各种功利的左右和干扰。只写“别无用意,只出自一个善良灵魂的同情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野花》、《野菜》、《初冬的朝颜》和《鲁拜》译文这样纯净隽永的作品,必将“在中国文坛上是可以垂之永久的”。他比数量众多的少年时成果累累、后半生沦为鲁迅称为“空头文学家”的同辈人,幸运多多了。

  • 标签: 《鲁拜集》 文学领域 中国文坛 文学家 作品 行者
  • 简介:钱曾所注《牧斋初学》有足本、节本之分,节本以朱梅、凌凤翔刻本最为通行,由于此本不能反映钱曾注释的全貌,往往为学者所讥讽。苏州图书馆藏有钱曾《牧斋初学诗注》钞本一部,仅存十四卷,较朱梅刻本多出注释近三千条,为我们了解钱曾注释全貌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从苏州图书馆所藏残本入手,重点分析了钱曾笺注的成书时间、版本流传以及对牧斋诗歌的价值。

  • 标签: 钱曾 牧斋初学集诗注 钱谦益 价值
  • 简介:一架老式放映和一段岁月,静默成像。那些年,翻山越岭放映之路,那些年,我们看过的露天电影。幕前幕后,时光流淌成河,回忆沉淀如砾。我不懂收藏,却喜欢收藏。那还是8年前的事,我在广州一电器市场闲逛,突然发现在展柜一角落,有一老式电影放映,铸铁,黑漆,造型独特而不失精巧,漆水斑驳且带沧桑。这是美式的8.75毫米一体,由于年久失修已不能放映。掸去机身布满的尘灰,我细细寻找,马达,光源,灯罩,供片齿轮,收片齿轮,抓片爪,间隙齿轮,镜头,片门,音鼓,片道。嗬!这可是我多年一直梦寐以求的藏品,我仿佛听见嗒嗒……嗒嗒的走片齿轮声,这声音勾起我30多年前的回忆……记得是在学校刚刚参加完周总理的追悼大会,我们即乘坐军列奔赴云南军营。军训操练,政治教育,分兵下连,站岗放哨,帮厨打杂。,L个月后,我被调去大队电影组报到,一下子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天哪!

  • 标签: 电影放映机 露天电影 电器市场 政治教育 齿轮 周总理
  • 简介:近期由浙江省文联、省文史馆、省美协、浙江画院、中国人物画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弘扬·光大——冯榆浙派人物画艺术展”在浙江画院隆重展出,展出作品八十余幅。近十年他默然耕耘,静心回归,在传承、发展浙派人物画上做出艰辛的探索,作品以表现藏民、彝民生活题材为主,用苍茫雄浑和古朴凝重的笔墨深沉地表现民俗风情的魅力和他们对信仰至诚的追求。

  • 标签: 浙派人物画 中国人物画 浙江省 生活题材 民俗风情 艺术展
  • 简介:2013年9月,恰逢华夏古泉网在九华山庄举办泉友聚会,并进行泉学研讨,泉届前辈、新秀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续斋古稀寿泉拓》的首发(北京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印量800册),那一天正是癸巳年的重阳节,使得为年届古稀的钱币学大师戴志强祝寿这一出版主题更为贴切。翻开此书,均是当今泉界名家提供的珍稀、心爱的历代古泉拓本,洋洋大观七十品,均有出品人朱红钤印。

  • 标签: 北京出版社 九华山庄 重阳节 戴志强 钱币学 聚会
  • 简介:无锡市锡剧院(曾称团)有三台舞台剧拍成电影,其中两剧由同一影片公司接连拍摄,且又同借苏州拙政园为外景地摄制相应场次。这当然不是偶然巧合,自有其因由。

  • 标签: 无锡市锡剧院 影片 舞台剧 外景地 拙政园 电影
  • 简介:引言吴亡之后,经过大约十年的沉潜,太康末年,陆离开家乡,远赴首都洛阳,在洛阳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十余年,也是他“行成名立”的时光①。

  • 标签: 陆机 继承 阮籍 山川 远游 洛阳
  • 简介:2011年11月9日,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为表达对龚先生的缅怀之情,本刊特刊发原中国史学会会长、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李文海先生,原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先生,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王汝丰先生,原中国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王玉璞先生,中华书局资深编审陈铮先生,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杨共乐先生撰写的一组文章。他们饱含深情,从不同角度回忆了龚书铎先生的学术风格和高尚品德,高度评价了龚先生对中国史学所作出的贡献。

  • 标签: 龚书铎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纪念 中国史学会 代序
  • 简介:《二李唱和》为北宋李昉、李至唱和诗集,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云昉“晚年与参政李公至为唱和友,而李公诗格亦相类,今世传《二李唱和》是也”,即指此书而言。此书为今存宋人最早之文学总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标签: 大学图书馆 唱和 日本 《青箱杂记》 文学总集 文学史
  • 简介:写意中国画是中国数千年儒道释哲学文脉发展的深厚积淀和自我显现,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面对西方强势文化思潮的冲击,坚守、消退抑或变异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的艰难选择。在民族文化身份日益自觉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画家坚守中国传统艺术,致力于探索中国写意文化的深层内涵,体现“意之大者”的人文精神,而非盲目崇媚、取悦或复制所谓的西方与当代。浙派画家冯榆便是其中的一位。

  • 标签: 美学内涵 艺术人生 民族文化身份 中国传统艺术 文化思潮 全球一体化
  • 简介:《马一浮全集》与《马一浮书法》近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二书交相辉映,在学术界与书法界绽放了两朵奇葩。我忝任《马一浮全集》的主编和《马一浮书法》的编委,借两书首发式的机会代表编委会对两书的编纂情况作一简介。

  • 标签: 马一浮 首发式 书法 全集 浙江古籍出版社 编委会
  • 简介:宽,1936年出生,广西马山人,壮族。樊老师大学毕业后就到山东大学进修中国古代文学,从1961年11月到1964年7月,或问:怎么进修这么长时间?后来才知道,那次进修是完全按照研究生的教学计划执行的,跟61届的研究生一起学习,直到大家毕业,樊老师他们才算进修完成,真是花了时间学习、读书了。

  • 标签: 广西师范大学 采录 诗词 中国古代文学 大学毕业 山东大学
  • 简介: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浙江大学、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马一浮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学研讨会”,4月23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

  • 标签: 周年纪念 马一浮 国学 诞辰 开幕式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