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上一股收藏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有人说我国正面临着第四次收藏的高潮。在各种收藏品中金融藏品因其独特的地位和良好的收藏增值预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值得收藏的金融藏品有哪些呢?

  • 标签: 金融藏品 生活水平 人民币 私人收藏 市场流通 国债
  • 简介:甲午战争后,国人掀起变法图强和实业救国浪潮。时任中国铁路总公司督办(即公司最高负责人)的盛宣怀向朝廷上奏兴办银行的变法计策。盛宣怀奏请设立银行的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和户部尚书翁同龢等人的支持,中国通商银行总行于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开张,实收商股250万两,户部存入100万两,属官助商办性质的企业。作为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曾被清廷寄予厚望。盛宣怀也是雄心勃勃,希望它能占据国内金融市场。但是,事与愿违,中国通商银行在1897年成立至1916年盛宣怀去世的20年期间,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其直接原因是北京、天津、镇江等处分行发生严重的亏损,致使总行资金周转不灵。其中,镇江分行负责人尹稚山利用其兼任该地官银号(一种旧式金融机构,主要为各处海关征收关税)负责人的便利,大肆侵吞镇江海关的税款,制造了轰动一时的尹稚山亏蚀案。此案十分复杂,盛宣怀亲自督查严办,最终水落石出。

  • 标签: 中国通商银行 盛宣怀 镇江 查办 总行 负责人
  • 简介:我会为了推进钱币研究工作,特为学员编印《钱币专辑》第二辑,对钱币文字、秦半两、唐乾元、革命根据地造的几种银元,以及新发现的“大泉五十”铜范等,作了介绍和探讨。现尚有余书,每本收费三角,如有需要,请将书款邮汇陕西省西安市解放路233号,

  • 标签: 大泉五十 秦半两 铜范 中国钱币学会 革命根据地 乾元
  • 简介:<正>80年代以来,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血战争。内战的爆发绝非偶然,在南斯拉夫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使其民族矛盾进一步恶化的深刻危机;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也对其历史上早已形成的民族矛盾也起了助推作用。

  • 标签: 南斯拉夫 民族主义 80年代以来 社会主义 危机根源 国际环境
  • 简介:青帮又称清帮、安清帮。安庆帮,源于清代运河运,所以其前身曾被称为漕米帮。青帮原为民间秘密结社,其组织形式以师徒关系辈辈相承,共分为前二十四辈、后二十四辈。辈分之间是封建等级关系。自运河淤塞,漕船受阻,漕粮改道由海上北运之后,青帮中的相当部分转变为沿海的盐枭集团,也有些散布于沿海沿江各地形成匪徒。清末民初,一批青帮“大”字辈人物流入上海,成为上海青帮“种子人物”,他们的徒子、徒孙依靠上海有帝国主义租界的庇护,势力大发展,形成“八股党”、“小八股党”、“三十六股党”等,但仍属于下层社会的流氓团伙。然而到了20年代后期及30年代初,上海青帮依靠租界和国民党当局的庇护和利用,形成了以黄金荣、杜月签、张

  • 标签: 通商银行 杜月笙 北京政府 中国通商银行 上流社会 国民党
  • 简介:曹菊如家客厅正面墙上挂着一幅毛主席“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条幅。据曹菊如爱人石芝说,这条幅跟随他已30年。打自1949年6月起,曹菊如奉命到首都京城任共和国金融官就一直跟随着他,即使在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他被迫疏散外地,生活动荡不安也没离开过。“艰苦朴素”既是曹菊如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也是这位金融先驱一生的真实写照。

  • 标签: 曹菊如 中国 思想品德 金融事业 福建
  • 简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者不仅企图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还妄图沦为其侵略亚洲"以战养战"的资源供给地.为此,它大肆搜刮金银,疯狂抢夺物资,破坏中国经济.日军占领东三省后,通过强征掠夺,使其在华经济实力急剧增大,大有超过美、英等国之势.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抗日重任,制定了克敌制胜的正确路线,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抵抗日军的野蛮进攻,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今天重温中日双方鲜为人知的金融争夺战,对继续清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金融 金融大战 鲜为人知中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青海金融业为青海经济的持续、德定、快速增长提供了积极支持,充分发挥了金融对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本文拟对1995年以来金融与青海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看法。

  • 标签: 金融 青海省 经济增长
  • 简介:贵州解放以前,贵州金融业经历了漫长、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一度出现短暂繁荣景象,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政权坚持一党专政,长期执行通货恶性膨胀政策,掠夺民财,以致工商业凋落,民不聊生,金融业衰败现象严重。

  • 标签: 中国 贵州 金融发展 货币市场 经济秩序 城乡银行
  • 简介:陈光甫(1881—1976年),原名辉祖.后改辉德,字光甫,人们习惯直呼其字日光甫先生。江苏丹徒人。他十二岁开始做学徒,勤备好学。后到美国留学,在著名的沃顿商学院获商学学士学位,1909年归国。曾担任江苏财政司副司长.并改组裕苏钱庄,任江苏银行总经理。但他不屑于担任政府官职.于1915年6月以10万元注册,与庄得之创办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自任总经理。成立之初.上海银行只有10万资金和七个员工.是当时上海资金最少的银行,被同行讥称为“小小银行”。但陈光甫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将上海银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私营银行之一,资产逾3亿元.并开创了数个第一:第一个提供银元、银两并用账户,方便顾客的银行:第一个提供礼券业务,为开此风气之先的银行;

  • 标签: 陈光甫 货币思想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 上海银行 沃顿商学院 金融
  •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金融业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应很好地大书、特书。由于金融事业是全国性的事业。各地带有共性的内容多,如货币是全国性的。金融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都是全国统一制订,条条垂直领导较强,各地的执行情况大体相同,在客观上给《金融志》编写带来了一定难度。本文试就对《金融志》的编写内容,编写方法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

  • 标签: 《金融志》 中国 地方志 编纂工作 编写方法
  • 简介:中国钱币博物馆作为总行直属事业单位,在货币金银局的直接领导下,分工负责钱币的征集、保管、陈列、展览和研究、宣传工作,同时代管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主办《中国钱币》杂志。钱币博物馆、钱币学会、钱币杂志的工作,如何做得更好,如何更加贴紧当前的货币金银工作,为货币金融事业服务,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尤其是金融机构改革以后,我们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 标签: 中国钱币学会 博物馆 时代 事业 货币 陈列
  • 简介:安全是一个目的地、区域或国家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也是旅游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目的地处于危急事件中时,其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旅游者自身决策以及国家或社会组织对待和处理危机事件的政策或手段的影响,会陷于低迷.本文对目的地旅游业受危机事件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设计旅游危机决策链,从而构建动态的、有机联系的旅游危机管理战略框架.

  • 标签: 危机 旅游安全 旅游危机管理
  • 简介:<正>一、战后工业生产的增长及其原因战后法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比较迅速。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中,法国工业产量仅次于西德,居第二位。法国的航空、电子、汽车、造船、海洋开发和原子能等工业的发展比较突出,在世界上各该部门的生产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工业生产 经济危机 法国政府 欧洲经济共同体 六十年代 工业部门
  • 简介:财政方针抗日战争前湖北财政,大多数年份都是在入不敷出的局面之下支撑。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受时局的影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及其他一些国家主要政权机关于1937年底左右先后迁汉,武汉一时成为战时全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支用浩繁,湖北财政变得更加困难。湖北省级财政收入构成以中央补助及特税协款为大宗,次为债款。1937年度二项合计1010万元,占湖北财政总收入的51.3%。其中营业税收人亦不少,为280万元,且皆在武汉三镇,即"财政上所恃以调度运用者,亦惟武汉是赖,说者谓湖北之财政,上赖中央,下恃武汉,洵不诬也。"

  • 标签: 抗战时期湖北 湖北财政 财政金融
  • 简介:1948年的金圆券政策及其推行有着多方面的内容,包含着复杂的关系,其掠夺性、不合理性的显现有一个过程,上海金融业对金圆券政策态度从遵行、异议、批评到反对也有转变的过程.以往对金圆券政策问题的研究,主要以国民党政权及其国家行局为主体,以其相关决策及实施为主线,其研究比较简略和狭窄;其实,选择上海私营金融业为考察主体,以当时私营行庄公司如何应对实施金圆券政策的各主要方面为研究主线,着重从私营金融业的基本态度、金银与外汇资产、利率、资本升值和现金增资等方面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深化对金圆券问题本身以及对20世纪40年代末上海金融业与国民党政权关系的研究.

  • 标签: 民国史 金融史 金圆券政策 上海金融业
  • 简介:日本农协金融作为合作金融的典型代表,是比较成功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战后恢复时期日本农协金融的发展概况,介绍了日本政府为解决农民资金短缺而采取的支持和辅助农协金融发展的措施.日本农协金融对我国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启示:一是要加强农村金融立法,尽快出台《合作金融法》:二是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建议通过立法将农信社定位为国家扶植农业的工具,将农业发展银行的县级支行合并列农信社;三是祛除农信社的官办色彩,把农信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民才是农信社的“主人”,信用社是为农民服务的“仆人”.

  • 标签: 日本农协金融 农信社改革
  • 简介:地域优势和历史机遇宁波帮是以乡谊为纽带联结而成的民间商业集团,所指范围为旧宁波府所属鄞县、奉化、镇海、慈溪、定海、象山六县,后又包括余姚县。自明末以来,宁绍平原人口激增,至1820年宁波府人口已达235万之多。人稠地狭的矛盾是促使移民的一大动力,而宁波地处海滨,居南北洋中间,往返南北洋的船只多以它为停泊站,并以其所运载的南北各地物产与宁波土特产交换,便导致宁波、镇海、慈溪一带商人纷纷设立南北商号,自置船舶装运,形成许多南北货行业。由于宁波人长期积累航海经验,且富有商业的进取心和敏感性,而上海为八方商贾荟萃之地,与宁波可一苇通航,很自然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导致宁波人鹜趋上海经商,蔚然成风。

  • 标签: 宁波帮 上海 金融家 地域优势 商业集团 宁波人
  • 简介:是研究黄宗羲以及明清之际政治思想的重要文献,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并作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代表性的观点是许多学者认为的写作是黄宗羲向清朝统治表示屈服和谅解的一个事件.但作者在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的过程中发现,因为时代思潮和史学范式的原因,近人对该文的研究存在着严重的误读,一些重要问题尚未发掘.本文通过对成书时间的考察以及黄宗羲晚年的活动,得出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同时本文认为中提出的政治主张与见解与晚明时代皇权败坏有密切关系,这些主张必须放到晚明皇权与政治的现实背景中才能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从而对我们认识明清之际学者的政治思想的实际内容及其倾向提供更有效的分析和说明.

  • 标签: 明朝 政治危机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政治思想
  • 简介: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农业出现危机,并非农业成绩不大,而是为之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虽然农业投入巨大,但是由于严重缺乏制度创新,导致农业投资效益极其低下。农业危机表明,苏联集体农庄的农业模式已走到尽头,在原有的经济体制框架内,农业危机没有解决的可能,深层次的改革是惟一的出路。

  • 标签: 农业危机 勃列日涅夫 体制框架 农业生产 农业政策 农业模式